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作为一个中国的影迷,如果我对冯小刚大加赞赏是会被人骂的,但是你如果不遗余力的去夸奖贾樟柯,姜文,王家卫这一类导演,会被别人肯定,觉得你夸的好,而且不会被骂,即使被骂也会有一帮人帮着你。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冯导则不然,你如果称赞他就会被自带属性——俗,要么就是收了钱,想分一杯羹。作为一个在商业上成功的大导,作品多是草根阶层,台词大多都是片汤话,也就是不说”人话“,就只是赤裸裸的口语表达,有话不好好说,不正经。作品类型又都是喜剧——观众待见,专家不待见。作为奖项绝缘体的冯小刚又总是爱在网上开炮,你总能看到冯导炮轰这个炮轰那个的新闻,久而久之,观众也不怎么待见了,

这个人让人感觉难以交流。

小时候看《甲方乙方》,到现在仍然记得里面的经典台词“打死我也不说。”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这算是小时候的见面,不过那时候的记忆大多停留在葛优身上,对冯导知之甚少。后来有一次在《读者》里看到冯小刚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的一段节选,才开始关注电影导演这个行当,可以这么说,冯导是我决定参与影视相关行当的决定因素。书里的一段自我描写我记忆犹新,冯导说他见不得那些高档菜,不知道为什么人这么残忍,蛇蝎虾蟹这些平常外形凶猛的动物竟也逃脱不了生吞活剥得命运,偶尔碰到个白灼的,那都算是命好的。这些个美味,冯小刚都不爱,他觉得最美味的,是把几个吃剩的菜混在一起加热再吃,由于放了一段时间,那些葱段儿、姜末儿都入了味,扒拉一碗白米饭下肚,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

这个人很接地气,不爱端着,并且有点固执。这是我看完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

冯小刚的这些品质和他的自身经历有关。马未都在他的文章里写道:你跟一个人认识,他没名的时候跟他认识,与他出了名以后再跟他认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冯导在部队退役以后,开始做美术厂工,也就是画布景的,后来和王朔走到了一起,可以丝毫不避讳的说,冯小刚的每一部电影里都有王朔的影子,无论是台词还是人物,都像是王朔小说里的人物。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左二为王朔

那个时期电视剧《渴望》特别火,马未都几个人就打算写个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起初冯小刚是王朔带来的,最后因为本子过不了审,就搁置了。没想到事情后来又有了转机,但是时间太长,当初写本子的人都没劲了,纷纷打了退堂鼓。这时冯小刚自告奋勇的接写了这个本子,他很聪明,看了看前期写的人物,揣摩了一下人物性格,就写出了剧本,之后《编辑部的故事》火了。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1993年冯小刚与郑晓龙共同执导拍摄了《北京人在纽约》,彻底把冯小刚的名号打了出去。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但随后的几年却没有预料中的顺风顺水,自己的三部电影接连被毙,一时之间,冯导成了投资黑洞,电影路一片黯淡。直到1997年的《甲方乙方》,“那是《甲方乙方》试放的时候,——就在这座楼的三楼对面放。”新影联的副总经理高军说,“片子拍好了试映的时候,声画不对位,他放声大哭,哭得眼泪鼻涕都下来了。”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那时高军觉得冯小刚过于“较真儿”了:“一般导演没有较真儿到这个程度的,放不好从头调呗。”

过于“较真儿”的背后,是冯小刚当时面对的压力——“那么多影院老板,院线老板等着看片子,着急啊他……前面都没拿钱,零片酬。只拿票房收入的分账。”高军说。

问高军:“那他怎么就肯接受这样的条件呢?”

“紫禁城当时是多有品牌的公司,又有院线,新影联,通力打造中国第一部贺岁片。他知道这个事的意义有多重大,肯定知道。”

那一年,冯小刚39岁。对于一个40岁的男人来说,这样的机会,是第一个,也许一不当心,就会成为最后一个。就在这一年,肩负着巨大压力的冯小刚,开启了中国的贺岁档,也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商业导演。当时的中国电影行业不景气,对于这部电影,张和平和韩三平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救市,破局。《甲方乙方》的人物设计就是在哪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行业凋敝,许多演员,编剧,导演赋闲在家,纷纷化身待业青年。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甲方乙方剧照

《甲方乙方》的成功为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上映后的《甲方乙方》褒贬不一,很多电影学院的教授说这根本不是一部电影,就是一部小品相声堆砌起来的段子集合体。当时的电影行业承接的是《霸王别姬》《蓝风筝》留下的艺术审美,大家不待见冯导,也是有理可循。随后的冯导又接连拍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这几部片子都具有冯氏喜剧的典型特征,黑色幽默,写实而又通俗的台词,小人物的视角以及葛大爷。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甲方乙方剧照

2000年,冯导拍摄了一部关于出轨的《一声叹息》,这部电影品质很高,但是一直没获得应有的关注度,我推荐大家去看一下这部电影,尤其是已婚的男同胞们。电影最后,张国立饰演的出轨丈夫梁亚洲说道:我劝大家,千万千万别走到我这一步,她就是个仙女,你也得忍住了,再说哪有什么仙女啊。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然而树大招风,随着冯小刚的名气越来越大,作品影响力越来越广,他所受到的业内争议也越来越多。随后拍摄的《大腕》,《手机》毁誉参半,喜欢这两部电影的人认为他们极具批判性与预言性。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大腕剧照

不喜欢的人例如著名学者戴锦华认为从《大腕》开始,冯小刚就在做着各种层面的妥协和屈服。当时《大腕》有哥伦比亚公司的投资,所以背离了他原本亲民的路线。“你会看到资本或者资金的力量,是怎么改变一个所谓艺术家的创作轨迹的,冯小刚在耗费观众对他的信任,期待,喜爱。”而《手机》上映后闹得沸沸扬扬的主人公原型风波至今都还在散发着”余热“。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一时之间,外界对冯小刚的批评从电影延伸到个人,精明市侩的奸诈形象成了冯小刚的标签。

2004年,冯小刚拍摄了《天下无贼》,无论是故事的立意还是声画的运用以及演员的演技,都无可挑剔,美中不足的就是剧情有几个明显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他依然是一部好作品。但是对他的质疑声却越来越大。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冯小刚拍摄了《夜宴》,他说:“一个人不能变成一个盈利的机器,贺岁片,喜剧好,你就没完没了拍这个。”“很多人都说冯小刚只能拍喜剧,别的电影都不行,我必须拍一个试试,来证明自己。”这部花费了两千万美元大投资,集结两岸三地最顶配资源的电影上映后遭遇了铺天盖地的非议。这部电影搞的很多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冯小刚第一次感受到了失败。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冯小刚一直在被裹挟着往前走,他渴望证明自己。

在中国的第五代导演里,他的出生算是最低,一直往上走的人生给了他不一样的故事风格和心理特点,在网上,他就像是老炮儿“六爷”,整天骂这个,怼那个,冯导是真性情。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马未都说他很聪明,情商很高,情商高的人就是从来不会让人尴尬,马爷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应约去冯小刚家吃饭,时间紧,就顺手买了拐杖打算做礼,在中国有两样东西不能送,一个是钟,一个就是拐杖。我把这忌讳忘了,我把拐杖顺手给了他。他拿着拐杖看了我一眼说:“你怎么知道我快使上这个东西了?”你看他就有自嘲精神。我那时突然意识到,送这个东西并不好。但是他瞬间就给化解了,也不会使我尴尬。回想起来,和他相处时有过很多尴尬的局面,都是他用自我解嘲把事情化解过去了。

2007年,《集结号》出现了,直到现在,这也是中国战争电影的天花板,”谷子地“这个反常规的英雄形象做到了真正的有血有肉。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自从《集结号》之后,冯导的钱就赚够了。2008年的一次访谈里,冯小刚并不否认拍电影初期就是了”名“和”利“,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金钱的欲望,那是他初期拍电影的动力来源。可以说,在冯小刚身上,有中国平民阶层的一切特点:既重感情,讲义气,追求机会公平,也有着实用和精明的处世态度。在王朔、叶京等“大院子弟”的眼中,这些特点是可讽刺的。

之后钱赚够的冯导更多的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妥协了半辈子,他终于开始面对自己,拍摄一些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不是潘金莲》是对官场异化的表述,《唐山大地震》是对于自己的记忆,《一九四二》是冯小刚父辈们的记忆,《芳华》还有去年的《只有芸知道》都是冯导自己的内心世界。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芳华海报

冯导更多的开始审视自己,努力的拍摄一些温情的电影。至于两部《非诚勿扰》和《私人定制》则是出于情分为了给投资方回回血。

电影人物志——冯小刚

拍电影的中间还顺手靠着《老炮》拿了金马影帝,冯导真是多才多艺。随着时间和年岁的渐长,冯导一步步的卸下自己的心理防线,没想到冯小刚也有自己内心柔软的一面。

他在微博里写道:在芳华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脱掉了盔甲。

要想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更何况我与冯导也并无交集,只是无数影迷中的一个,仅能够从他的朋友评价和自传里窥得一二,我借着冯导的电影为引子,希望可以给大家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冯小刚。对于一个掌握底层人民心理如此之好的导演,少了他,中国的电影也会变得有些无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