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悟出来哪些人生道理?

欢乐局


没有人是可以依靠的,尤其你最想依靠的人可能在你最无助需要他的时候捅你几刀,然后告诉你我是为你好,这样你才能振作


就像指缝沙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从我小时侯走亲戚说起。我的老家在山东鲁北平原,很小就跟陏家里人在春节后去亲戚家拜年。一直拜了很多年,每年的正月初三开始,每天都去,一直拜到初十左右。别人家的孩子都拜完了,可以自由的玩了,而我不行得去拜年。总感觉亲戚太多,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越来越长大了,才知道我们家的亲戚都是老亲。

父亲是独生子,没姐妹,没兄弟。母亲只有姊妹俩个,我姨妈还在东北。这些老亲有父亲的姑姑家,有奶奶的娘家,父亲的表哥表姐,表叔表姨家。有母亲的外祖母祖父家,母亲的父亲的外祖母祖父家,母亲的姨妈家,母亲的姑姑家,母亲的表姐表妹,表哥表弟等等反正亲戚很多,周围的每个村都有几家。

长大了,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亲戚。我的父母亲的为人就是谁对他们有帮助就不忘记谁。也叫报恩。我的父亲总是给我们说,谁对咱好永远也不能忘。

报恩是通向幸福的路,我懂了,成了我一生的左右铭。成了我一生平安顺利的保障。无论是亲戚,朋友,同事,战友,领导,下属,邻居谁对我们有帮助,对我们好都要想着报恩。决不用自己的聪明去占任何人的便宜。


明仪居士


1.小时候亲戚们给的压岁钱,除了被哥哥姐姐们骗走了不少之外,剩下的在哥哥姐姐们的诱导下,有了一种不花白不花的感觉;长大后才知道父母同样也给了亲戚的孩子们一样多的压岁钱,突然有种莫名的头疼,紧接着便是一种有名的心痛。

2.小时候感觉父母对我们兄弟姐妹都很凶,但是一旦我们其中有个人生病了,父母对我们的态度就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你什么时候睁开眼睛,都能看见父母就在你的身边;长大后才知道父母把对我们的爱放在了心底、藏在了暗处,比如在我们调皮、闯祸挨打之后,等我们睡着时父母面对我们是后悔的、是愧疚的。

3.小时候最喜欢开家长会时老师对自己的点评,感觉老师说的很真实很客观,也很客气,此时的老师也完完全全没有了平时的霸气,自己也没有像老师说的这么差劲;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老师为了给家长面子,不得已说了许多奉承的客套话,如果之前我不知道这些话说的是客套话,我始终以为我自己一直在进步。


我的凉开水


1.不要随随便便对这个世界说失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从未变过,很多时候之所以失望,仅仅是和我们理想中的世界不一样而已。

我记得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说“失望”,比如家人带我去亲戚朋友家玩,不过是几个人凑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而已,每次都如此,没有任何惊喜,千篇一律。

有时候从城市去到乡下,一路看下来的景色荒凉,到得最后,只剩下一些花草树木,近无人烟。

见的也是一些大人,他们说的我都搭不上话。只能坐在一旁听,中间会有阿姨招呼我吃菜——在我看来那些菜的味道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差别。好一些的亲戚会带我去外面逛逛街,回来的时候买把气弹枪、话梅之类的。

而我想象的“玩”是什么呢?

是带我去公园烧烤,是带我去爬山探险,是置身于有过山车、有“激流探险”的游乐场——这才叫玩啊,你吃个饭聊几句天算什么玩呢?

然而每一次,都是见一群老面孔,大家坐成一个圈,吃吃喝喝,席间说一些我全然听不懂的“大人的话题”,喝得满脸通红后方才散去。

长大后,当我懂得了世事的艰辛,才发现即便是这样,去别人家吃吃饭、聊会天,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大家长大了,有了家庭和工作,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忙”,能聚在一起已是不易。

当主人也是件特别艰辛的事情,首先要招呼客人,端茶倒水。做饭菜的过程也十分繁复,需要洗、择、切、腌制、炒。做完了以后,等客人走了,还要收拾锅碗瓢盆。光是知道这些,就觉得请客的人特别不易。

长大了很多时候不说失望,并不是因为某些东西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而是当一个人成熟了以后,会试着去理解世事的艰难和不易,由此而对世界又有了新的理解。在现实与理想中重新寻找新的平衡,而不是一味地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控诉和埋怨。

2.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用爱去感动。

小时候听过很多励志故事、亲情故事,经常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哭完后顿时感到浑身是劲。往往凭着这股子热情,能坚持几天,过几天又打回原样,该干嘛就干嘛。

长大了也尝试过用类似的方式,希望用耐心和爱去感染对方,但往往收效甚微——我觉得爱只适合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面,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理解、也不是爱。

因为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相反,爱经常充当着纵容和伪善的角色,包庇了一些错误的行为,而真正好的、良善的思想和行为却因此而得不到伸张。

比如跟某些人,一说起什么问题,马上就来一句:“如果你爱我,就能包容我的缺点。”

按照常理,别人提出来缺点,第一想到的应该是去改正。

而很多人的反应是:“我没有错,错的都是你,你连我的缺点都不能包容,还谈什么爱我呢?”

我觉得,无论是亲人也好,恋人也罢,大家走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互相间的爱慕,更是因为彼此能成为推动对方向上的力量。人倘若要进步,需要的不是别人去包容你,而是得正视自己的问题,改正了,才会进步。

包容和爱仅仅针对一些无关是非的小问题,对于原则性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是“方法、解决、和改进”。否则,问题存在于那里,迟早有一天会要爆发出来。爱往往解决的是情绪上的问题,并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在,矛盾迟早还会以其他的形式爆发出来。

3.有些事情看上去很难,但只要你横下心去做,没有什么能阻挡你。

一个人想不去做一件事,可以说出很多理由,比如某某不准、没有时间、太累太苦等等。

我总是听到读者这样的声音:“我非常喜欢写作,但是我现在要工作、没有时间,我又不想辞职全职写作,怎么办?”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学校的环境非常苛刻。上课不准做任何其他的事,下完课回到家里,家长也会经常进我的房间来,看看你在做些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能写出好些东西来。老师没收了我的东西,我不灰心,从抽屉里再拿出张纸接着写。

家人反对我写作,有一段时间,没事就教训我,提醒我“走了邪路”、“误入歧途”。没关系,大不了吵一架。

吵了几架以后,家长决定和我好好地谈谈,不再采取以前粗暴的、一上来就骂人的方式。在静下来好好地交流以后,家人也不再干涉我的写作。

工作以后时间比读书时充裕得多,电脑打字也比手写快上很多。我记得以前我手写字很慢,而且我手又拙,整天和钢笔较劲,通常一节课下来都写不了几个字。在那种情况下,我都能写出一本书来,现在更没有什么资格,谈“没时间”。

我认识个前辈,在这里不方便透露名字,是个网络红人。即便是出差的日子里,他都能保持每两天博客一更的节奏,如是般,坚持了六七年不断。

“只要你少上点网,总会有时间写作的。”他告诉我写作提高速度的诀窍。

我遇到很多人,一看到苹果的东西,虽然喜欢,但听到的第一句话永远是:“啊,苹果的东西太贵,买不起。”

我有个朋友,一个月赚个几千块钱,在北京吃吃喝喝、租房子,剩下来就没多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手上从来就是苹果设备不离手。AppleWatch、MacBook、iPhone、iPad一个不落下,每次更新都换,买的还都是国行。

我问他:“看你平时挺省的,哪来的那么多钱买全套苹果设备?”

他告诉我:“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倾其所有就行了,你要想,也一定能做得到。”

你一心要做点什么,别人是拦不住你的,很多时候,都是你自己把自己给难倒了。用一句歌词来讲就是: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4.有人说,不要把自己的爱好当作饭碗,因为当爱好变成吃饭的工具时,他就失去了原有的乐趣——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并且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的。

自从我自己开始做了以后,我开始明白,说这种话的人,大概都是三分钟热度。他们追求的并不是某种兴趣爱好,而是不同兴趣爱好所带给他们的新鲜感。

一个人如果真正地体会了一些世事沧桑,他应该会了解,无论做什么,你爱好也好,憎恶也罢,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条都是艰辛而困苦的路,并没有什么捷径或者轻松一说。

而你真正爱好的事情,你会更加易于隐忍他的不完美。这就好比你爱一个人,同时也会容忍对方的小缺点——因为这些缺点并不是他所独有的——困顿、停滞不前、瓶颈、枯燥、重复、风险,这些东西在其他的事情上都有。

我们大多数的人,与其说是在工作,不如讲是在劳动。一个收银员每天都重复着几个动作,一个工人每天都见到同样的零件,一个公司白领,每天都面对着那几份表格,填完他,上交。

我想这些都并不是他们乐得其所的事情,而是没有办法,为了养家糊口,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作出的妥协,因此有了”上班如同上坟“一说。

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就像能爱上自己喜欢的人一样。

我以前从事的是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行业,我跟每个人想得都一样:“你要赚钱,还谈什么舒服?”——后来我才体会到,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不是舒服不舒服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

我很讨厌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也很讨厌卖东西,我甚至讨厌见到工厂里的每一个人,毫不夸张地说,虽然要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是每天上班就像上坟一样。我只要一进鞋厂,听到敲鞋子的声音,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皮革的味道,就感到一阵子不适——最要命的是,我正在怀疑自己每天活着的意义:我觉得一个人活着,不能光为了钱。而我所从事的职业,目标只有一个:赚钱,赚更多的钱。

现在从事的事情很令人高兴,每天能敲上一段字,既能满足自己的表达欲,也能收到很多读者的反馈,感觉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5.不要轻信世面上兜售给你的暴富故事。

小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喜欢听一些财富神话、暴富故事:比如谁谁谁出来自己单干开公司赚了几千万,某某某炒股炒成了百万富翁……这个时代我们对于金钱的追求可以说是空前的。

广东这边一没事就喜欢泡茶,几个人坐在一起吹水,大家谈其他没什么兴趣,一谈起钱、财富,就眉飞色舞、顾盼神离。

我有一阵子住在玉器街,在里面吃个沙县,都能听到一个光头老板谈论着他听来的“对面老板200万开个石头值4000万,第二天就去买了部法拉利”的传奇故事。

这些暴富神话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劳而获的思想,觉得赚钱是一件轻松之事。甚至会让他们对生活产生误解:为什么倒霉的都是我,而好运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

据我所了解,编造这些财富神话的人,大多数都是有目的的:有些是为了树立自身的威信、有些是为了带人入局、有些纯粹是养成了一种恶习,吹牛逼吹惯了,不吹就会死。

当你了解了事情真相以后,会发现事实跟你听来的区别很大:

那些自己单干开厂赚了钱的人,是因为赶上了制造业的浪尖。而当中国制造业开始萎缩的时候,他们也无可避免地亏本、裁员、关厂,别人会告诉你他发达兴旺的时候,不会告诉你他亏钱灰头土脸的遭遇。

那些在股市里赚钱的人,亏钱的时候总是默不作声,而当赚钱的时候,他们就跳出来了——我炒过这么多年的股票,看到过很多股民都是这样。除非他们向你晒交割单,否则不要轻信。

我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真正一直赚钱的人是有的,但是并不是像我们所听到的那样:敲敲键盘、喝两口茶、凭着运气就能成功。我所了解的,表面上看起来过得很体面的人,无一不是熬夜、下跪、哭着叫着熬出来的——你一个打工仔都觉得苦不堪言,何况当老板。

当然,这个世界随手开出五百万的人也是有的,不过我也劝你作好”假如老子中不到准备去讨饭“的心理准备——我想提醒你一句的是,人生并不是一场赌博,不能”再来一次“、”存档读档“,你是输不起的,至于下辈子是猫是狗,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你只需记住两点就行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来的钱。

恒定的输出远比天上掉馅饼重要,不说远了,至少他会让你现下活得有尊严。

当知道这些以后,你就没那么容易被人骗,你的人生也将走得更加从容。

6.社会是个大学,教给你的会比学校里多得多。

我以前经常听到别人说这句话,尤其是那些读书读得少的人,他们还会告诉你”你是在学校里读的书,我是在社会大学里读的“。

这话没错,但是,我想告诉你,更重要的一点是:社会会毁掉你更多。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呆在社会里,会下意识地受到社会的浸染。而这些容易被社会浸染的部分,恰恰是一些比较坏的习惯、人性中比较恶的东西。而一些好的、高尚的东西,通常学起来会异常艰难——毕竟贪婪、势利、好逸恶劳这些都是人的本性,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比如:你在社会上学习抽烟、喝酒很容易,但你要学会自律,每天早睡早起坚持锻炼什么的就很难。你要找个酒肉朋友很容易,找精神伴侣很难。

我从本科院校毕业,结识过读书人,也认识很多底层的人。从我的观察来看,从小在社会上混的普遍比读书人坏习惯要多,一些他们认为很酷、很聪明的做法,在我看来都是一些恶习。

从本质上来讲,你在学校里学的是思维方式,而社会教你更多的是经验,思维和经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称之为成熟。

但是经验并不能完全替代于思维,况且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非常的糟糕,好的思想、有良好思维习惯的人非常少——毕竟在这个社会,思维是不值钱的,至少是不能马上变现的。

而真正高尚的、伟大的思想,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这些人通常你是没法接触得到的,有些的甚至已经死了。唯有通过书籍,你能结识并吸收他们的思想。

小的时候,我们是用眼睛来看世界,长大了更多的是用心来体会这世界。

小的时候因为家庭、学校的因素,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长大了四处奔波,处在开放的环境中。

小的时候,世界对于我们而言是发现。长大了,该看过的都看过,更多的是总结和概括。

这一切的一切,导致了小时候和长大后看世界的偏差。

小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变强大,而长大后,反而羡慕起儿时的天真烂漫。

变强需要的是老练和成熟,而天真烂漫常常伴随着无知和愚钝。

这就好比当我们看魔术师表演魔术时,常会被之神奇所倾倒,由此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而当魔术师向我们揭开一切的谜团时,惊喜也就随之消失,我们开始了解到:“哦,原来是这样,真是无聊。”——我们甚至开始回味起第一次见到他时,所产生的惊喜来。

万事万物,如是轮回,没有哪一头能尽善尽美,这大概就是造物者的神奇之所在。




河周淮豆


1. 不要随随便便对这个世界说失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从未变过,很多时候之所以失望,仅仅是和我们理想中的世界不一样而已。

我记得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说“失望”,比如家人带我去亲戚朋友家玩,不过是几个人凑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而已,每次都如此,没有任何惊喜,千篇一律。

有时候从城市去到乡下,一路看下来的景色荒凉,到得最后,只剩下一些花草树木,近无人烟。

见的也是一些大人,他们说的我都搭不上话。只能坐在一旁听,中间会有阿姨招呼我吃菜——在我看来那些菜的味道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差别。好一些的亲戚会带我去外面逛逛街,回来的时候买把气弹枪、话梅之类的。

而我想象的“玩”是什么呢?

是带我去公园烧烤,是带我去爬山探险,是置身于有过山车、有“激流探险”的游乐场——这才叫玩啊,你吃个饭聊几句天算什么玩呢?

然而每一次,都是见一群老面孔,大家坐成一个圈,吃吃喝喝,席间说一些我全然听不懂的“大人的话题”,喝得满脸通红后方才散去。

长大后,当我懂得了世事的艰辛,才发现即便是这样,去别人家吃吃饭、聊会天,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大家长大了,有了家庭和工作,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忙”,能聚在一起已是不 易。

当主人也是件特别艰辛的事情,首先要招呼客人,端茶倒水。做饭菜的过程也十分繁复,需要洗、择、切、腌制、炒。做完了以后,等客人走了,还要收拾锅碗瓢盆。光是知道这些,就觉得请客的人特别不易。

长大了很多时候不说失望,并不是因为某些东西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而是当一个人成熟了以后,会试着去理解世事的艰难和不易,由此而对世界又有了新的理解。在现实与理想中重新寻找新的平衡,而不是一味地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控诉和埋怨。

2.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用爱去感动。

小时候听过很多励志故事、亲情故事,经常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哭完后顿时感到浑身是劲。往往凭着这股子热情,能坚持几天,过几天又打回原样,该干嘛就干嘛。

长大了也尝试过用类似的方式,希望用耐心和爱去感染对方,但往往收效甚微——我觉得爱只适合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面,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理解、也不是爱。

因为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相反,爱经常充当着纵容和伪善的角色,包庇了一些错误的行为,而真正好的、良善的思想和行为却因此而得不到伸张。

比如跟某些人,一说起什么问题,马上就来一句:“如果你爱我,就能包容我的缺点。”

按照常理,别人提出来缺点,第一想到的应该是去改正。

而很多人的反应是:“我没有错,错的都是你,你连我的缺点都不能包容,还谈什么爱我呢?”

我觉得,无论是亲人也好,恋人也罢,大家走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互相间的爱慕,更是因为彼此能成为推动对方向上的力量。人倘若要进步,需要的不是别人去包容你,而是得正视自己的问题,改正了,才会进步。

包容和爱仅仅针对一些无关是非的小问题,对于原则性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是“方法、解决、和改进”。否则,问题存在于那里,迟早有一天会要爆发出来。爱往往解决的是情绪上的问题,并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在,矛盾迟早还会以其他的形式爆发出来。

3.有些事情看上去很难,但只要你横下心去做,没有什么能阻挡你。

一个人想不去做一件事,可以说出很多理由,比如某某不准、没有时间、太累太苦等等。

我总是听到读者这样的声音:“我非常喜欢写作,但是我现在要工作、没有时间,我又不想辞职全职写作,怎么办?”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学校的环境非常苛刻。上课不准做任何其他的事,下完课回到家里,家长也会经常进我的房间来,看看你在做些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能写出好些东西来。老师没收了我的东西,我不灰心,从抽屉里再拿出张纸接着写。

家人反对我写作,有一段时间,没事就教训我,提醒我“走了邪路”、“误入歧途”。没关系,大不了吵一架。

吵了几架以后,家长决定和我好好地谈谈,不再采取以前粗暴的、一上来就骂人的方式。在静下来好好地交流以后,家人也不再干涉我的写作。

工作以后时间比读书时充裕得多,电脑打字也比手写快上很多。我记得以前我手写字很慢,而且我手又拙,整天和钢笔较劲,通常一节课下来都写不了几个字。在那种情况下,我都能写出一本书来,现在更没有什么资格,谈“没时间”。

我认识个前辈,在这里不方便透露名字,是个网络红人。即便是出差的日子里,他都能保持每两天博客一更的节奏,如是般,坚持了六七年不断。

“只要你少上点网,总会有时间写作的。”他告诉我写作提高速度的诀窍。

我遇到很多人,一看到苹果的东西,虽然喜欢,但听到的第一句话永远是:“啊,苹果的东西太贵,买不起。”

我有个朋友,一个月赚个几千块钱,在北京吃吃喝喝、租房子,剩下来就没多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手上从来就是苹果设备不离手。Apple Watch、MacBook、iPhone、iPad一个不落下,每次更新都换,买的还都是国行。

我问他:“看你平时挺省的,哪来的那么多钱买全套苹果设备?”

他告诉我:“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倾其所有就行了,你要想,也一定能做得到。”

你一心要做点什么,别人是拦不住你的,很多时候,都是你自己把自己给难倒了。用一句歌词来讲就是:我不怕千万人阻挡 只怕自己投降。

4. 有人说,不要把自己的爱好当作饭碗,因为当爱好变成吃饭的工具时,他就失去了原有的乐趣——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并且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的。

自从我自己开始做了以后,我开始明白,说这种话的人,大概都是三分钟热度。他们追求的并不是某种兴趣爱好,而是不同兴趣爱好所带给他们的新鲜感。

一个人如果真正地体会了一些世事沧桑,他应该会了解,无论做什么,你爱好也好,憎恶也罢,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条都是艰辛而困苦的路,并没有什么捷径或者轻松一说。

而你真正爱好的事情,你会更加易于隐忍他的不完美。这就好比你爱一个人,同时也会容忍对方的小缺点——因为这些缺点并不是他所独有的——困顿、停滞不前、瓶颈、枯燥、重复、风险,这些东西在其他的事情上都有。

我们大多数的人,与其说是在工作,不如讲是在劳动。一个收银员每天都重复着几个动作,一个工人每天都见到同样的零件,一个公司白领,每天都面对着那几份表格,填完他,上交。

我想这些都并不是他们乐得其所的事情,而是没有办法,为了养家糊口,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作出的妥协,因此有了”上班如同上坟“一说。

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就像能爱上自己喜欢的人一样。

我以前从事的是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行业,我跟每个人想得都一样:“你要赚钱,还谈什么舒服?”——后来我才体会到,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不是舒服不舒服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

我很讨厌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也很讨厌卖东西,我甚至讨厌见到工厂里的每一个人,毫不夸张地说,虽然要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是每天上班就像上坟一样。我只要一进鞋厂,听到敲鞋子的声音,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皮革的味道,就感到一阵子不适——最要命的是,我正在怀疑自己每天活着的意义:我觉得一个人活着,不能光为了钱。而我所从事的职业,目标只有一个:赚钱,赚更多的钱。

现在从事的事情很令人高兴,每天能敲上一段字,既能满足自己的表达欲,也能收到很多读者的反馈,感觉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宝儿ai


也不能说悟出了什么道理,只是一些感受罢了。

首先了在我小时候老师告诉我科学家宇航员等是怎么样的伟大,在我心里也算是埋下了一颗种子吧,我当时想等我长大以后我要去做个运动员,我想去为国争光,我喜欢那种在赛场奔跑的感觉,喜欢我每次跑第一其他人欢呼的那种感觉,我也一直在为之努力。

后来啊,我发现不是所有事是你努力能得来的,你自己喜欢归喜欢,能不能实现又是另一回事,你猜猜我后来去干嘛了,😂😂我啊,我后来去学服装设计了,服装设计啊哈哈哈哈哈哈,惊喜吧,只能说六年努力付之一炬。我妈就是做这个的,然后她觉得这个好,于是就让我学,父母了,确实是不管什么都是为你好,真心的对你好,也是因为这样,他们不会管你喜不喜欢,人生在世谁不是第一次做爹妈啊,所以我也没有说怪他们的意思,只是 有些难过罢了。

其次了我和我小时候想的要做什么,想干什么,当什么人,终究还是背道而驰了,想想服装设计已经学了四年了,还是一知半解,迷迷茫茫的感觉,不管怎样,曾经迷茫的我,也算是度过最混沌的时期,知道了自己以后该干嘛,也算是一大幸事吧。虽然不是所有事都能靠努力得来的,但是大部分是可以的,所以啊,要努力了😬😬。

二十多年了,想做的事没做成,喜欢的姑娘也没追到,也是够失败的,还是喜欢做孩子的时候





我在梦里与世无争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我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也是我一直奉为真理的一句话,并且一直这样做。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很多人,很多事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这句话只是对了一半,因为它缺了前半句,就是“选对方向”



如果能幸福


长大后,现在吃什么山珍海味都没有味道,不如我们小时候吃的馍馍咸菜香

长大后,遇到困难就懊恼自己,小时候为什么不听大人的话,好好读书

长大后,发现父母的整日唠叨都是为了我们好,虽然没有大的哲理,但是能使我们牢牢记在心

长大后,我们长大了,父母变老了,他们不能为我们遮风挡雨了,该我们为父母撑起一片天的时候了

长大后,我们为人母了,也知道父母的不易,要好好的孝敬公婆和父母

长大后,肩上的担子重了,我们的父母看了,孩子大了,处处都责任了





农村宝妈进城打工


一转眼真的长大了,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忙碌起来。从这个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肯定会让自己懂得更多道理,这就叫成长的表现!


  • 朋友不在多,在于精。

可能特别的现实,但是这就是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我们小的时候可能觉得每天一起疯,一起玩,一起找个饭店吃饭喝酒这就是真的朋友了。现在想想,傻不傻啊?你把人家当朋友,人家拿你当空气。长大以后才明白,朋友是你即使很长时间不联系,但是一见面就没有任何陌生感,你懂他他懂你,一起经历过人生的苦日子。有什么事都互相的帮衬。这叫做朋友。不是每天吃喝玩乐,有事全装不在线,甚至删除你的人。那样的人不能交。真正的好朋友一个就够,那些酒肉朋友,一群都不要。


  • 有一个好的另一半真的很重要。

我们年轻时可能对感情这个东西看的很重,往往觉得两个人都是互相分不开,我们两个在一起就比什么都重要。也不看双方的习惯和双方的脾气,只是对于颜值感到满意,就觉得他是你未来全世界。长大后我才知道,一个好的伴侣,真的对一个人的未来有着巨大的关系。你的成功和你你失败,伴侣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一环。可能她有智慧,会管理家庭大大小小的事,也足够温柔,有耐心。这样的另一半,就是对你工作最大的支柱。反之,也就是对你工作最大的摧毁。

  • 要保持谦逊,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年少轻狂不懂事,或许小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都大了。记住一件事,出了自己的家门没有人会惯着你,耍脾气是没有人会去买账的。我们要做的,时时刻刻让自己保持一个谦虚的心,不要一心只想逞能,那样到最后伤害的只能是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的人脉关系。

  • 学校真的是最美好的一个地方。

或许在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些抗拒心理。都在想着赶紧离开学校,出去闯荡闯荡。每天学习上课太没意思,太枯燥。可是真当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时候,你发现,这个社会复杂的状况根本不是你可以应对的。此刻你终于明白了,学校才是最好的地方。你以为迈出校门的那一刻你是逃离了苦海,其实,你是离开了无忧无虑的天堂。

我们盼望的成长早就已经如期而至,但是你真的感到小时候期盼的快乐了吗?


若晨i


1.健康。身体是第一位的,如果健康都是0的话,那其他就不用谈了。身体是自己的,其他是别人的。身体是我们奋斗上进的本钱,我们要做的就是先珍惜自身健康,然后再好好地创造并享受绚丽多彩的人生旅程。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渐渐长大,每个人健康的差距一点点被拉大,有人由于身体原因而不能正常学习生活,最终影响到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

2.多思。一些东西是必须自己经历过才会懂,这和自身对经历的不断反思感悟有关。很多人只是嘴里讲着哲理,但从未经历和体会,其实自己的路只能自己去走,只有亲身感悟过,这些哲理才会成为身体的一部分。随着我们经历的增多,有些人有些事会看的比较透彻,不会像当初那样懵懂无知,而且自己感悟到的哲理与书本中讲述的哲理是两样事物。

3.放下。长大后,我们才发现,一个人精力终究有限,而且社会之大,各有分工。人的精力有限,妄想什么都能做到,最终只会一事无成。所以选择很重要,学会放下,才能使自己轻装上阵。

加油,长大就是越来越孤单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