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荷兰国家改名字了,真是震惊啊,大家怎么看?

华阳自媒体


荷兰(Holland)是一个位于西欧的国家,其领土面积只有4.19万平方公里,这个国家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填海造陆获得,并且荷兰国土有超过五分之一常年位于海平面以下,所以荷兰又被称为“低洼之地”,而“尼德兰(Nederland)”就有低洼之地的意思,因此荷兰的准确名称就是“尼德兰”。


(“风车之国”荷兰)

“荷兰”这个名字实际上只能够代表荷兰的一部分,因为荷兰全国由12个省组成,而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省分别是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北荷兰省拥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而南荷兰省则拥有欧洲最大的港口城市鹿特丹以及很多国际机构的总部所在城市海牙。荷兰之所以会被称为“荷兰”,这跟这个国家的历史存在很大的关系,在16世纪的时候荷兰曾经爆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抗争,当时荷兰北部地区的7个省一起组建了一个联省共和国,其中又数荷兰省的声势最为浩大,所以这个共和国也被称为“荷兰共和国”。
(荷兰地图)


在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后,“荷兰共和国”的名字被一些国家沿用,于是现在尼德兰的国名会叫“荷兰”。至于我们为什么会把“Holland”翻译成“荷兰”,有一种说法是说这跟日本有关,因为日本翻译“Holland”为“和兰”,而“和兰”传到我们这就成了“荷兰”。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当中,荷兰人并没有觉得“荷兰”这个国名有什么问题,但最近这些年因为荷兰国内旅游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导致一些荷兰官员认为用“荷兰”这个只能代表国家某一部分的国名推广自己的国家有些奇怪,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广自己的国家,于是荷兰政府决定自2020年1月1号开始把国名由“荷兰”改为“尼德兰”。
(荷兰鹿特丹市)


为了这次更改国名荷兰政府可谓是花了很大的心思,新年到来之后无论是荷兰驻外使馆还是荷兰国内的政府部门都需要统一用“尼德兰”称呼自己的国家,另外荷兰的大学和公司也需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更改国家的名称。此次改名预计需要花费20多万美元,这点钱对于荷兰政府而言是一点小钱,关键是荷兰政府希望能够借此让全国各个省份都吸引游客而不仅仅是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当然,实际上南北荷兰省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游客,这并不是因为荷兰的国名叫“荷兰”,而是因为南北荷兰省本身就拥有很多的景点,所以这次更改国名对于荷兰国内各省吸引外国游客估计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李姓先生


想没想过,为什么中国被叫做“契丹”,为什么英国被叫做“英格兰”?

其实荷兰本来就叫尼德兰而已,被叫做荷兰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我翻了一下答案,很多答主只是解释了皮毛,并没有深入来谈论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了各个国家的历史,包括我们中国和荷兰。

荷兰,自己原来的名字就是Nederlands, 意为“低洼之地”的意思。

是因为这个国家27%领地(含60%的常住人口)的海拔高度,常年位于海平面以下。

全国最低的海拔高度,是-6.7米!

对,你没看错,-6.7米,=负6.7米!


所以,荷兰国家的历史,等于是一部与海水作斗争的历史!

“低洼之地”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那为什么被叫做荷兰,而不是尼德兰呢?

这件事要从荷兰的历史说起。


简单来说,1579-1581年时,为了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荷兰北部的7个省,成立了联省共和国,因为荷兰省是7省中声势最大的一个,所以又被称为“荷兰(Holland)共和国”。

【即著名的尼德兰革命】

“荷兰共和国”这个名字,就这样慢慢渗透到了欧亚各国。


【有一种传说,荷兰(Holland)的名字来自于日语中的“和兰”。据说当初日本在翻译荷兰共和国的名字时,采用的是“和兰”二字,后来传到中国后,变成了“荷兰”。】

【还有一个关于福建人的笑话。因为福建人以“胡建”而著称,所以他们称呼荷兰(Holland)为“佛兰”,慢慢地就变成了“荷兰”……】

这种说法其实跟我们中国被称为“契丹”,差不多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中国的英文名字China,是来自于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国(Chin),这个说法也已经得到了专家确认。

【有人说China是取自长安(Chang‘nan),但是各位专家更倾向于秦(Chin),因为各方面相比而言,秦(Chin)更具有说服力。】


在Chin(秦)后面加个字母a,是表示“地域”的意思,比如美洲(America)、非洲(Africa)等。


▲ 但是我们为什么又被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称之为“契丹”呢?

因为当年辽国(含西辽)声势过于浩大,完全掩盖了软弱的宋朝的存在。

老毛子就以为“契丹”就是中国,因此这个词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英国也差不多这个样子,

<strong>

英格兰(England)是英国的主体部分,除了英格兰,还有爱尔兰、苏格兰等国家。

我们俗称其为英格兰,实际上人家的全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总结:其实人家原本就叫“尼德兰共和国”,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被俗称为“荷兰”罢了。


夏酱Summer


荷兰的官方国名一直是叫做尼德兰王国。荷兰政府决定从2020年1月1日开始使用新的国名尼德兰,实际上也就是恢复官方称呼。尼德兰是日尔曼语,在日尔曼语中意为“低洼之地"。



荷兰的国土面积只有41864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500万。说起荷兰人们就会想起荷兰郁金香,荷兰的🌷郁金香是国花,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维也纳皇家花园园艺学家克卢修斯,是他将原产非洲的郁金香移植到了荷兰。


荷兰另一大出名的就是足球了。荷甲丶荷乙,对于爱好足球的中国球迷来说,几乎是无人不晓。荷兰足球的个人技术超凡脱俗,令人眼花缭乱;集体配合流畅华美,水到渠成。中国央视体育频道张斌评论:“荷兰是足球工厂!"小小的荷兰,在1974年丶1978年丶2010年获得三届世界杯足球赛亚军,被称为“无冕之王"。荷兰也出过很多球星,在世界足坛史上,荷兰球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荷兰男子国家足球队



※荷兰女子国家足球队

荷兰的第三大出名就是风车了。荷兰(尼德兰)因为大多数地方低于海平面,一遇水灾通过风轮水车将水排出。基本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风车。

尼德兰是西欧洲最大的河流莱茵河的入海口,在14世纪大航海时代,尼德兰优越的地理位置,海上贸易非常频繁,人们很早就开始做起转手贸易。因此,尼德兰成了欧洲的金融丶航运主要集散地。

尼德兰王国最先属于西班牙,曾经的尼德兰被称为西班牙的金库,财政收入占西班牙的一半来源。1573年尼德兰北部七省宣布独立,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省处于各省的中间位置,也被称为“荷兰共和国”。这就是“荷兰"的来历。

几度战争,几度变迁,后来尼德兰又被奥地利控制;1794年,拿破仑击败奥地利,1810年法国吞并尼德兰,尼德兰(荷兰)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1814年,拿破仑的法国第一帝国覆灭。欧洲通过维也纳会议,将比利时划归尼德兰。1830年比利时人闹独立,宣布成立比利时王国,从此与尼德兰分离。


※著名的荷兰风车

荷兰更名因为尼德兰王国有12个行政省,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只是尼德兰的其中两个省份。根据荷兰政府的解释,荷兰的称呼不利于彰显“尼德兰王国"的国际地位。荷兰政府耗资22万美元,为的是打造旅游,扩大国际知名度,营造一个全新的“尼德兰王国"。


老狼48440790


荷兰花巨资“改”国名为尼德兰,看似目光长远,但很可能会两手空空!

荷兰是较为有名的欧洲国家,是欧洲舒适生活以及美好未来的代表。鲜为人知的是,该国的真正名称其实并不是广为人知且具有历史和商业价值的荷兰,而是更加又拗口且的尼德兰(Netherlands)。对于这一正本溯源的尼德兰更名决定,河南人民自然是非常高兴,但对于尼德兰来说,放弃荷兰这个名字真的是件好事情吗?

@ 尼德兰将会弃用荷兰这个名字

尼德兰政府在详细商议后决定,将斥巨资用于提升国家形象,纠正世界人民对这个国家的错误称呼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步(改掉荷兰,改掉这个广为人知的尼德兰绰号)。套用西方媒体的话,此次耗资二十多万美元的更名行动被称为“尼德兰不想再让人叫它荷兰”。

这个比喻还是非常生动的。尼德兰就像一个被欺负的中学生,它希望人们不要再用绰号荷兰,而是用本名来称呼它。

@ 尼德兰不想在被人叫荷兰:它拥有十三个省份,绝不仅仅只有南北荷兰两省


但这个看似明智的决定,真的会那么明智吗?尼德兰会失去什么?

从官方意义上讲。尼德兰确实是这个国家的正式国名,而荷兰只是这个国家的惯用名、是它的常用外号,唯一与荷兰这两个字有直接关系的只有该国的北荷兰和南荷兰省,废除荷兰这个外号似乎理所应当。

但如果考虑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荷兰才应该是这个国家的真名,这个名字不应该动摇,更不应该被废除。

@ 荷兰可不是因为风车和两个省份,这个名字背后有着厚重的历史和精神

荷兰的叫法可不仅仅是北荷兰和南荷兰省,更不是因为这两个省份出名才广为流传,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精神传授。

十六世纪后期,在那个自由平等思想刚刚复苏的启蒙时代,象征着美好新时代的荷兰各起义城市团结在一起,共同反抗西班牙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由且平等的国家——荷兰联省共和国。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作为文明先驱的首个自由国家荷兰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多次战乱后变成了所谓的尼德兰王国。但鉴于它身为世界人文主义先驱的伟大的开创性意义,人们依旧忘不掉荷兰,忘不掉人类历史上首个为追求自由和平等而建立的资本主义荷兰联省共和国,人们依旧用荷兰称呼并缅怀这片土地。

对于这片土地来说,荷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叫错的名字,而是一段历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终结封建制度的至高荣耀。

毫不客气地说,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可以成为尼德兰最好的两个省份,一定少不了荷兰这个伟大单词的帮助。不是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推广了荷兰,而是荷兰这个词,推广了这两个省份。

@ 荷兰不是简单的外号,而是一种荣耀

现在,尼德兰政府认为,荷兰的叫法让世界对尼德兰的认识仅限于南北荷兰省,这阻碍了尼德兰的发展,因此要废除这个具有历史价值且广为流传的名字。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说法和做法确实有一番道理,似乎像是那么一回事。

但如果尼德兰和荷兰这个词语没有关系,它又凭什么吸引世界人民呢?宛如新生婴儿,又没有历史底蕴的尼德兰,如何同一众生活水准大致相当的北欧国家竞争呢?

尼德兰此举看起来目光长远,但很可能会自废武功,到头来只剩下两手空空。

乱改名字可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是改掉一个流行,并且拥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好名字。

垂垂老马


“荷兰”是个美丽的“错误”,作为国家的名字,用了好几百年。

其实,这个国家的名字不叫“荷兰” ,“荷兰”只是人们叫习惯后的一个代称而已,就像某某人来自美国,于是人们叫他“美国佬”,久而久之,真名已经忘了。

说起“荷兰”,这是国内两个省的综合名字,一个叫“北荷兰省”,一个叫“南荷兰省”。

什么时候开始称呼国家名为“荷兰”的呢?

荷兰所在的国家,曾经叫“尼德兰”。

从15世纪开始,尼德兰(Netherlands)作为国名开始出现在欧洲大地。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地域名称,仅此而已。

到了16世纪初,尼德兰国被西班牙统治。

在1568年-1648年,爆发了所谓的八十年战争,这就是荷兰历史上的独立战争。就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用“荷兰”两个字代称“尼德兰”,久而久之,“尼德兰”早被人们遗忘,而“荷兰”响彻在全球各地,直到现在。

为什么要回归原来的名字“尼德兰”呢?

(荷兰曾经的标志)

(荷兰新标志)

其实,荷兰把名字改成“尼德兰”,是为了重塑国家形象,让国家正式的名字出现在全球各地,一直让一个代号在世界各地飘扬,也不合适。

2020年,东京奥运会要展开。2020年,欧歌赛要在荷兰举办。这两届大赛在举办之前,通过“改名”,可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让大家迅速记住“尼德兰”。

除了名字改了之外,标志也改了。

代表国家的郁金香图案将被设计成郁金香形状的“NL”所取代。

荷兰政府规定,自2020年1月起,国内行政机构、国内公司、大使馆和大学只能使用其官方名称“尼德兰”来指代该国。

从此之后,官方场合之能看见尼德兰,再看不见荷兰了。

整个“改名计划”将耗资22万美元,金额还不算太大。

综合来说,“荷兰”换称“尼德兰”,不是改名,而是回归。

这是荷兰文化的一种自我修正,毕竟“荷兰”二字更多代表两个省。

不过,在我等看来,还是“荷兰”好,好听,好记。


蓝风破晓


由“荷花”和“兰花”组成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名荷兰竟然要改国名了,看来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大家的极大的兴趣,吃瓜群众纳闷,荷兰政府打算花费22.3万美元给自己改一个国名,到底是啥意思呀?其实据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在12月30日刊文指出,荷兰改的只是国家徽标,而不是国名。

下面是荷兰旧版本的国家徽标,由郁金香图案和Holland字样组成:


下面是荷兰各种语言新版本的国家徽标,由NL和Netherlands等各种语言的字样组成:

其中,英文徽标中是Netherlands(尼德兰),这个才是这个国家的正式名字,但在中文徽标中还是使用“荷兰”这个名字。

下面是荷兰旅游局官方微博截图:

12月30日中午,荷兰旅游局官方微博发布称:“我们的官方名称还叫‘荷兰’哦!请叫我们‘荷兰Netherlands’”。

下面是Holland(荷兰)和Netherlands(尼德兰)的读音:

Holland 荷兰

英 ['hɒlənd] 美 ['hɑlənd]

Netherlands 尼德兰

英 [ˈnɛðələndz] 美 [ˈnɛðərləndz]

荷兰和尼德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们一直称呼为荷兰的这个国家,其实名字并不是荷兰(Holland),而是尼德兰(Netherlands)。在荷兰语中,这个名字是Nederland。在对外的正式场合,这个国家用的都是尼德兰这个国名,而不是荷兰这个国名。而“尼德兰”却被大家习惯性的称为“荷兰”,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的。

尼德兰(Nederland)和荷兰(Holland)的来历和含义:

尼德兰(Nederland)是低地的意思,即“低洼之地”,这是因为这个国家全国海拔都非常低,只有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在海拔1米以上,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在1米以下,四分之一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是名副其实的“低洼之地”。尼德兰王国在行政划分上包括了12个省、三个海外特别行政区和三个海外属地,其中北荷兰省、南荷兰省即为我们习惯说的“荷兰”。把“尼德兰”称为“荷兰”,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共同习惯,是用“部分地区”代替整个国家的一种现象。

为什么“尼德兰”会被称为“荷兰”?

荷兰本来只是尼德兰的一部分,而后来竟然成了尼德兰这个国家的习惯名称,是因为荷兰省(北荷兰省加上南荷兰省)是尼德兰国内最大的省,而且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在尼德兰历史上对外的交往中,往往是荷兰省的人扮演着主要的角色。这些荷兰省的人对人表明身份时都是说自己是荷兰人,而不说自己是尼德兰人,于是时间一长,世人就把荷兰人当成了整个尼德兰人的代表了。类似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比如“唐人街”,其实是对华人的代称,因为唐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于是就用“唐人”来代替所有的华人了。再比如,我们一般会把美国人当成外国人,很多国人一说外国人,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人,似乎“外国人”就是“美国人”一样。

对于尼德兰的称呼,中国早在明朝就称之为荷兰,不过由于音译的问题,《明史》和《清史稿》对于尼德兰的称谓是和兰,民间也有称荷囒、贺兰或者荷南。1794年,由乾隆皇帝拍板,将这个国家称为荷兰。

尼德兰改国家徽标的含义

尼德兰这次为什么会想起改他们的国家徽标呢?这是因为在历史上,“荷兰”并不是一个“友好”的名字。在历史上的1795年,拿破仑的法国曾经武装占领过尼德兰,然后在尼德兰的国土上建立了法国的傀儡国“巴达维亚共和国”。到了1806年,拿破仑为了更为更好的控制尼德兰,就把“巴达维亚共和国”改制为“荷兰王国”。这样,在尼德兰人的记忆中,“荷兰”就代表了这段屈辱的历史,这个就像我们有“汉人”、“唐人”,但没有“清人”,是一个道理。

当然,尼德兰这次改国家徽标还含有其他的意思,而这个就和尼德兰的国家性质有关了。大家知道,尼德兰是一个美丽的欧洲国家,风景秀丽,不但有大风车这样的标志性建筑物,还有那遍地的郁金香花海,是一个特别喜欢种植花卉的国家,所以尼德兰有着“欧洲花园”的美称。这样的国家自然会吸引大量的外国游客来旅游,但游客过于集中在“荷兰省”也是一件让人有点头疼的事。于是尼德兰就打算通过修改国家徽标来起到一种分散游客,平均旅游资源的意思。另外,也有就着马上就要召开的奥运会炒作一下自己的国家的意思。

最后,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其实我们叫“郁金香王国”为“荷兰”和“尼德兰”都是可以的,毕竟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噱头而已,荷兰炒作自己的国名,无疑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不过大家热议一番以后,“荷兰”还是“荷兰”,“尼德兰”还是“尼德兰”,大家习惯叫啥还是叫啥,由“荷花”和“兰花”组成的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名字,荷兰人要是知道汉语是这个意思,我敢肯定他们是绝不会把“荷兰”改为“你的兰”的。


娃眼看天下


人家本来的国名就是尼德兰王国Netherlands,荷兰Holland只是尼德兰王国七省中一省的名称而已。就像英格兰England经常被指代为英国,但实际上大家知道英格兰只是现代英国的一部分。荷兰和尼德兰的关系也是这样,荷兰省因为在尼德兰内经济政治都占优,所以在国际上也长期被称为荷兰,尼德兰对此也是默认的,但是其正式国名一直是尼德兰,现在尼德兰的行为应该叫正名行动,就像你本命叫张三 小名叫狗剩 很多人都只知道你叫狗剩 不知道你叫张三,本来你也无所谓,有一天你觉得这样不对,就跟大家说 你的名字是张三,让大家都用这个大名。



伦敦上空的喷火


这个有什么震惊的?人可以改名字,国家当然也可以啦,何况是荷兰这个小国家?

荷兰曾经是最早的“日不落帝国”,不过随着西班牙和英国的先后崛起,荷兰的“日不落”很快就落到地平线上了。甚至还不是地平线,因为荷兰的平均海拔比海平面还要低一些,所以荷兰就“筑起防波堤,深藏功与名”了。

荷兰这个国家在英语、法语、汉语里面都是被称为“荷兰”的。但实际上荷兰只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而这个国家真正的名字却是“尼德兰”。

荷兰或者尼德兰自从失去“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以后,就开始靠其他本事过日子了。其中,种植郁金香就是荷兰的一个主要产业。那大片大片的郁金香,红的,紫的,简直就是大的花园,再加上荷兰有名的风车点缀,可以说荷兰就是一个充满了田园风光的国家了。

所以荷兰就吸引了全世界的观光客,比如我们中国人。“荷兰,荷兰”,那就是“荷花”加“兰花”,给你的暗示好的不得了。于是你就会日思夜想,想去这个又像荷花,又像兰花的国家去看一看,这么一来,荷兰的旅游业就自然发达起来。

但旅游业太发达了也不好,而且大家都往“荷兰”跑,真正的“荷兰”,那些光大的不是“荷兰”的地区就被冷落了。

于是荷兰政府脑袋一拍,就拍出了一个好主意,何不趁着奥运会马上就要召开的大好时机,把国名改一改,这样也就花几百万欧元就可以在世界上大大的出一次风头,让世界上人都知道在欧洲的一个角落里,在海水说灌就可以灌满的一块低地上,还有一个国家,本来叫“尼德兰”的,可你们所有的人却偏偏叫人家“荷兰”,什么荷兰豆,荷兰猪,荷兰鼠,以后大家长个心眼,就叫尼德兰豆,尼德兰猪尼德兰鼠好了。

尼德兰,就是你的兰,啥都是你的了,还不快去旅旅游?


蛙眼看天下


荷兰政府的确打算从2020年1月开始,将花费22.3万美元把国名从现在的“荷兰”改为“尼德兰”。与其说是一次改名,其实更像是一次“正名”。

荷兰的官方正式名字一直以来都是“尼德兰王国”,他们也一直自称是尼德兰人。尼德兰一词在荷兰语与日耳曼语中都有“低洼之地”的意思,而荷兰一半以上国土都位于海平面以下的现状也非常契合这个名字。

之所以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管这里叫“荷兰”,是因为尼德兰王国12个省里最有名的两个省就是北荷兰省与南荷兰省。我们所熟悉的海牙、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等荷兰大城市都位于这两个省,而剩下的10个省几乎毫无存在感。


荷兰这次改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外界知道,荷兰除了南、北荷兰省以外还有10个省。希望外国游客在旅游的时候,能够去看看剩下的10个省,这些地方一样有风车与郁金香。

荷兰改名也是为了照顾剩下10个省居民的情绪,毕竟荷兰这个国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家乡毫无存在感。这次改名之后,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交代。

按照荷兰政府的说法,从明年开始,荷兰的政府组织、企业、使领馆、学校等机构在对外交流的时候都必须使用“尼德兰”这个名字。荷兰政府也会在明年用“尼德兰”这个名字,参加东京奥运会与欧洲歌唱大赛。

不过我们也不必担心熟知的“荷兰豆”被改为“尼德兰豆”、“荷兰猪”被改为“尼德兰猪”,毕竟荷兰政府改的都是官方机构的名字,并不会改变我们这些约定俗成的用法!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看我的回答!

大泽遗珠


国名的由来都有一定的缘由,各个国家的国名都具有该国的特征。

荷兰呢,本是由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复合国。这个国家有点像联邦制国家,政府的权力只有国防、外交、国籍和引渡等,4个构成国的自主权和自治权还是相当大的。

其实,现在的荷兰王国历史上属于尼德兰,这个尼德兰的地盘大得可以,包括了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地区,有17个省呢,大约300万人口。

尼德兰本意就是“低地国家”的意思,国家境内四分之一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需要用堤坝进行防护。

这个尼德兰可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啊,商业和渔业是两大支柱之一。

被西班牙人欺压了许多年后,1566年,尼德兰从弗德兰尔地区开始了自发的群众起义,“就是破坏圣像运动”,这次起义的时间长达80年。

1649年,西班牙承认了尼德兰独立,在语言上以荷兰省的弗来芒语和书面语言开始统一了。

而我们用中文说“荷兰”,指的就是Netherlands,这种英文的叫法就是指的大尼德兰,对于荷兰来说,并非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这一块地方,而是代表着原大尼德兰人民的荣光。

在“荷兰”一词的来历。

我国对荷兰的名称,应该是始于《明实录》中有记载的“西南和兰国远夷”。而到了《明史》中也使用了“和兰”的称谓。到了清朝初年,“和兰”成了“荷兰”。17世纪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有诗曰:“海口控虎门,诸蛮多梯航。红毛知荷兰,黑齿惟越裳”。在屈大均的文章中,有时又改为贺兰,“贺兰舶亦尝至广州,予得登焉。”

其实,就像韩国以前叫南朝鲜一样,改国名是该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民族属性的需要,也是为了突出国家的特点,而进行的改动。我们只要记得这是西欧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小国罢了。

各国名称的由来

各个国名大部分都有其地域属性。比如厄瓜多尔,就是“赤道“的俗称;哥斯达黎加来源于富饶的海岸;津巴布韦意为”石头城;巴巴多斯意为“长着胡子“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