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战“疫”的忠实记录者

己亥庚子之交,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鼠年”的欢乐与祥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处战“疫”后方的营口市档案史志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成为营口战“疫”的忠实记录者。

营口战“疫”的忠实记录者

营口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的档案整理小组,是营口特有的一个工作组,日常工作由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市档案馆)抽调的同志负责。档案整理小组的工作人员从1月25日(正月初一)接到“指挥部”的命令开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夙兴夜寐地投入到战“疫”之中。在档案整理小组组长、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主任韩晓东的安排下,由指导科长寇真起草了《营口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档案工作要求》,发至“指挥部”办公室的各工作组和各县(市)区相关部门。由副主任梁军带队,与办公室主任班硕言、副主任张雨共同根据营口市的疫情防控实际,对每天收集的全市21个部类的文书档案和图片、影像资料进行了系统收集和归档,形成了比较详实的《营口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材料》。他们积极呼吁各单位加强疫情防控建档工作,确保在防控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照片、音像、实物等应收尽收,为将来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完全胜利后的档案整理工作提早谋划。他们还坚持宁多勿漏的原则,拟定了疫情处置档案的归档范围,强化对“疫情”档案的跟踪收集和整理工作,真实记录了全市各系统党员干部和职工坚守岗位、冲锋在前,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知识,努力防控疫情蔓延的工作措施,确保了疫情处置工作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

营口战“疫”的忠实记录者

1月27日(正月初三)傍晚,市委副书记、市长许桂清在检查档案工作时,对档案整理小组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鼓励大家:今天的档案,就是明天的历史。你们要科学规范地整理好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档案,认真总结全市上下防控疫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依据和思想智慧,进而为未来我们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和合理的判断打下坚实基础!

历史无声,档案有魂。档案虽无言,却忠诚地记录着历史。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档案整理小组的工作人员坚定信念,不辱使命,克服困难,携手向前。班硕言和张雨都是80后孩子妈妈,从接到任务起,她俩既要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摘录大事记,又要对相关单位疫情档案整理进行业务指导,连日的加班,虽然十分疲惫,但她俩却干劲十足。特别是营口市三八红旗手班硕言,从正月初二上午把孩子送到大石桥的母亲家中与自己“隔离”至今,什么时候想孩子了,就与孩子手机视频聊一会儿。她负责承担《营口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大事记》编辑工作,每天下午4点开始汇总前24小时全地区的所有防控疫情数据资料,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每个第二天早上,她需要第一时间把材料交给韩晓东主任审核。目前,她整理的《营口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大事记》已有七万多字。高强度的文字输入量,频繁使用手指打字,她明显感觉到大拇指不适,又酸又疼。

营口战“疫”的忠实记录者

班硕言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她是杨运镇山嘴前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那里1351位村民更是她的牵挂。为了帮助坚守一线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志愿者解决口罩和消毒水的不足,她在市内跑了多家药房和超市,费尽了周折,自费购买了50瓶84消毒液和40个口罩,送到村里,并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研究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当她得知村里有四位从武汉回来的村民时,立即和村干部研究要第一时间做好防控和隔离工作,确保村里不出现疫情。然后嘱咐他们保存好防控疫情工作的档案资料。

档案是最客观的历史见证者。档案史志人要想成为最忠实的记录者,必须坚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虽然神州大地的上空暂时被疫情的阴霾笼罩,但透过阴霾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又一颗闪烁的星星,守护着我们共有的家园;现今的营口街巷虽然人稀,但仍有万家灯火,足以照亮远方,抵达梦想。作为档案史志人,他们相信,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会拥有一个明媚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