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现已大行其道,会取代毛笔书法成为书法艺术的主角吗?

一生是少年


虽然 我练的是硬笔,但我不认为硬笔书法能取代软笔书法,成为主角!

在我看来,硬笔书法,如果作为纯粹的书法作品,有几个大的死穴:

第一,中国人是喜欢讲排场、喜欢大气的!再过5000年也如此,书法作品是用来欣赏的!

一幅硬笔作品,怎么悬挂?悬挂在哪里呢?客厅吗?办公室吗? 作品的尺幅太小了!

但是,软笔书法作品,尺幅较大,适合装潢,也就有了生存的市场的土壤!


第二,软笔书法作品的书法艺术内涵更为丰富,线条表现力更强,这是不争的事实。

硬笔书法,倘若追求软笔效果,用一些技巧,其实也是能近似的,但一定会遗漏很多,一定表现不太到位!

况且,这么努力的追求软笔书法效果,直接软笔不更好?


第三,硬笔书法作品,市场价值太小,这一点不多说了,懂的都懂.

软笔书法,已经作为艺术而独立存在了。

而硬笔书法,随着数码工具的普及,脱离实用后的硬笔书法,剩下的是追求纯书法艺术的爱好者,比例与总量,必然会萎缩――

而且,喜欢书法的,很多会选择软笔。书法世界,不论承认与否,心照不喧的事实,是有一个歧视链……

现在硬笔书法大行其道?

只是90年代没有自媒体而已,如果那个时候有自媒体,有网络,你会更直观的发现,硬笔书法最火是在那个时代。


如果你感觉现在硬笔书法的爱好者众多,只是你观注硬笔书法而已,算法推荐很智能的!


行书一点通


谢谢你的提问。这话问的有点乱。今天,还能叫硬笔书法大行其道?我也是醉了。要搞清楚啊,今天不是硬笔书法大行其道,而是键盘大行其道。

就书法而言,我们几乎已经没有大行其道的书法了,硬笔没有,毛笔也没有了。

在中国,硬笔书法真正大行其道的年代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二十多年时间。我们不能说死,1970 年就完全硬笔书法了,但是,七十年代以后,我们学习、办公都是用钢笔了。


我们首先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看,也是这样的,例如,1970年我小学五年级,我们的同学,没有一个是写毛笔字作文和其他作业的。不久,我到了农村的一个学校上学,那里也没有以毛笔字做作业,但是,还有毛笔字课,我这个在城市里一直没有写过毛笔字的,真的就非常惨了,眼看人家都能写毛笔字,就我只能胡乱画了。

但是,我的这段农村读书生活只有两年,初中一年级,我们也没有写大楷这样的课了。不久,我又到城市读书了,更没有写毛笔字的课。

虽然这是文革时期,但是,文革以后也没有写毛笔字的课,即使有,也实际上被文化课挤掉了。而学习书法最多的,也主要是硬笔书法。所以,八十年代兴起了一股钢笔字的是发热。


钢笔二十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就以携带书写方便,迅速传播,钢笔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但是,钢笔的价格比毛笔要高出十几倍,所以,从二十年代到解放前,还不算普及。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安定团结,社会稳定,适龄儿童大量进入学校,首先在城市普及了铅笔和钢笔,到七十年代,基本上就没有毛笔进入日常书写的地位了。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

进入新世纪,电脑手机迅速普及,可以说进入新世纪,已经没有日常写字了。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属于社会边缘的人,也基本不写字了,何况那些办公、写作的人 ,你怎么想象他们还用钢笔写文章,写工作总结?还用钢笔写字,你觉得这不是跟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吗?

比如一个短信来了,你再写一封信,五天以后让他读到你的回复,那不急死人了

所以,今天真的钢笔字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主流了!何况毛笔!我想这是我们对书法起码的事实判断吧?


尽管信息化办公写作不是写字,但是,写字的空间和技术基础被现代传播手段代替了。比如,我们写一个悟空问答,如果没有电脑手机传播,你写的悟空问答只能给自己答了,无法与读者在头条交流。

我们如果再回顾一下八九十年代,那时的书法热是毛笔为主还是钢笔为主呢?肯定是毛笔嘛!

但是,正因为钢笔和毛笔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现在学习书法,基本上都是以艺术修身为价值取向。

当然,在以书法为艺术修养为价值取向的条件下,学习硬笔书法仍然比学习毛笔书法的比例要搞一些,这是因为,硬笔书法仍然以低成本的优势,比毛笔要容易动手一些。

比如说,硬笔书法学习可以是无条件的。比如,拿个树枝就能在地上练书法,比如,没有桌子也可以练书法,只要有一张纸,一支笔就行。

毛笔字呢?条件要求比较高,比如,没有桌案就不好练字,除了带上毛笔,还要带上墨汁和纸张,毛笔最好写完字清洗,但是偷懒一下也行。所以,毛笔字最适合在书斋学习。而硬笔书法就不必一定要在书斋练习。

再说,毛笔书法已经不是日常实用书法了。比如写一封信用毛笔,更不用说用毛笔写一个工作报告了。


但是,毛笔字的书法艺术地位,无论如何,也是钢笔字无法取代的!因为,毛笔字有更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钢笔字的艺术欣赏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这让我们也再次提到馆阁体书法。现代一些人认为馆阁体也是书法。我一致认为,馆阁体书法确实不属于书法的范畴,就像钢笔字非要说成是书法。

写字写好和书法写好,绝对不是一个层次。书法之所以要求更高,因为欣赏艺术本来就有很高的审美。

古代馆阁体书法,不是供你欣赏艺术的书法,就像钢笔字不是为你提供汉字艺术一样。从这个历史逻辑来看,钢笔字与书法艺术没有什么关系。

图片钢笔字为六七十年代人的日记书法。


千千千里马




抱庸认为,硬笔书法要取代毛笔书法而成为艺术主流,短期内不太可能,但这是迟早的事。要改变习惯性的认知是很难的,我很多朋友认为这永远不可能,这种认识并不是基于理性的判断,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习惯。的确,以毛笔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是中国书法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几乎所有的经典作品、书法理论、书法审美都是围绕毛笔衍生出来的。离开毛笔的书法,似乎真的难以想象。

但是,再牢固的习惯未必就是规律,也更非真理。硬笔迟早取代毛笔成为书法艺术的主要书写载体,是完全建立在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试论三点,以为佐证。




第一,主流受众决定着书法的主流发展方向。艺术跳脱不了时代背景,推动书法艺术的最终还在于书法的主流大众。当然,不少朋友仍然坚信书法是精英艺术,推动书法历史发展的,是少数的杰出书法家。这个观点在之前我已多次做过辩驳,在此不做赘述。简言之,书法主流大众手里握的是什么笔,将来的书法艺术就以什么笔为主要表现工具,结论不言而喻。

第二,书法艺术的品质内核在书艺而非工具。不否认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书学理论都是围绕毛笔来研究总结的,这其实是囿于时代的局限,因为当时书法主流就是由毛笔书写,并非是有了毛笔之后才有了中国书法,因果关系不能颠倒。书法艺术内涵非常博大,最主要的就是笔墨章法的技能技巧,以及书写者的文化涵养与气质情怀。而这两点,并不是离开了毛笔就不可以,硬笔也一样可以表达诠释。换句话说,书法艺术的品质内核,在于握笔的人,而不是他握着的是什么笔。

第三,信息爆炸的社会,文化艺术越来越趋向于用微型化。时代在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文化、文学、文艺的表现形式。人们普遍生活在海量的信息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艺术的欣赏越来越趋向于直截了当、简单明了,追求便捷与速效。因此,短小精悍的硬笔书法,则是顺应了这一规律,也将会更加受到主流受众的欢迎。



抱庸浅谈。(文中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硬笔书法现在大行其道,会取代毛笔书法成为艺术的主角吗?

现在的书法作品,主要用于悬挂欣赏。如果是在古代,书法作品是拿在手上或铺于桌面上欣赏,硬笔书法到真有可能取代毛笔书法。因为古代的书法是实用。在实用性方面,硬笔的实用性比毛笔高得多。

然而,作为艺术品来讲,现在的书法悬挂于墙壁上,集欣赏、装饰为一体。还能体观出主人的品位。硬笔书法在这方面却是短板。受硬笔本身的限制,字不能写大,写大了就疏松,不具有观赏。只能和毛笔小楷差不多的大小。毛笔小楷为什么写的人很少?原因很简单,因为字太小,不利于远距离观看。毛笔小楷都被逼出了主流的书法,硬笔书法要想去和毛笔书法分一杯羹都难,更不用幻想成为书法艺术的主角!











子衿书法


硬笔书法大行其道并取代毛笔书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妙想?简直异想天开。试想一下,如同让素描取代国画(硬笔取代毛笔),好吓人啊!!!

虽说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不分仲伯,不存在孰优孰劣,但没见谁家过年用钢笔写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也不会有谁家厅堂上挂一幅钢笔中堂。至今也没发现那个师范大学和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是考硬笔书法的。硬笔书法取代毛笔书法,这样的想法就有点扯淡了。

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起源于硬笔(甲骨文的刻意字),发展到毛笔(农耕社会以动物毛发替代刻刀),显然是便捷了。今天的硬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最初是舶来品,在书写便利方面甚于毛笔。但在汉字的艺术表现方面是有局限性的。让只有几十年的硬笔取代几千年的毛笔,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哈。

现在的机器人越来越热了,什么时间完全由女性机器人取代现实女人,有可能会出现硬笔取代毛笔。否则,就别胡思乱想了。


凌川


硬笔书法取代毛笔书法成为书法艺术主角?我认为不会。

首先,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行为和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爱好者的自我追求,也成为爱好者身心修养的方法之一,有爱毛笔书法也有爱硬笔书法,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虽然练习硬笔书法不乏其人,但毛笔书法从古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书法练习的主流,且毛笔书法的恢宏大气、洒脱如行云、婉约似流水的艺术表现力都因运笔方法不同而效果不同,笔法、美感、力道、修养尽在其中,所以毛笔书法有不少人用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去研究练习。

其次,网络时代,人们使用文字时,更多的是在电脑上、手机上,文房四宝俨然都在手机里了,那么硬笔自然也使用的少了。另外,相比之下,你觉得作为艺术欣赏的角度,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和一幅毛笔书法作品哪个挂在厅堂展馆更大气、更美观、更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呢?

所以,我觉得,充其量两者并行,但说硬笔书法取代毛笔书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芦荟79545


感谢你的提问!

首先,我们先确定硬笔书的来历,用硬笔书写汉字到今天也只是短短几十年时间。严格意义上说能被称作传统书法艺术的只是毛笔书法。硬笔也是脱胎于毛笔,它虽然独立毛笔外存在,主要因为现代人普遍用硬笔,而少用毛笔,主要取决于现代人的书写习惯。

其次,毛笔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使用了,这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也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下来的表现工具。毛笔书法之所以能区别于世界其他艺术而独立存在并受那么多人的热爱和追捧,在于其独特的美,犹如中国水墨画,讲究点线面的完美融合,又如音乐旋律般在纸上舞蹈,又如耍太极般刚柔并济,结合着一个人的情感表达,使得一幅书法作品富有生命力,这一点相信用硬笔是很难去做到的。

再者,中国许多古典文化的书籍都是用毛笔书写记载的。当要去读这些书籍时,没有掌握基本古词句辨别能力是完全读不懂的。这也是中华传统的文化和美德逐渐被许多人遗忘的原因,就连家乡的文化习俗也只能靠老一辈去口耳相传。试想一下,当先辈们离去之后,作为后辈的又能记住多少呢?

再回到书法的话题上,传世的书法艺术作品都是毛笔书写的,要学会鉴赏这些作品就要掌握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从内容、作者、年代、字体、笔法、章法、表现力及情感表达上去看和思考,这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一件作品。而初期的学习都是以毛笔练习为主。

最后,国家教育部一直在倡导和要求的是写规范字。规范字和书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范字只要求把字这漂亮,给人看着舒服。而书法就要求从书写技艺到情感诉求的提升,透过字去表达内心诉求。

所以硬笔书法只是时代的产物,并不会影响人们对毛笔书法的热爱和追求,也不可能替代毛笔书法。


秋暝书斋


我认为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不存在谁是主角的问题,現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假若非要评出个主角来,我认为两个都是主角,就象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一样。最多是在表演过程中观众评价男主角演的好或者女主角演的好,这是个演技问题,不是谁是主角的事。

为什么这么样说呢?首先说虽然都是书法,但一个是毛笔书法,一个是硬笔书法。虽有书法这个相同之处,但是两个概念。书画领域里常有书画是一家的说法,虽是一家,但谁也代替不了谁。所以说硬笔书法就是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就是毛笔书法。其次是各有所长和各有所短的不同。举个很现实的例子。毛笔可以写大字,尤其是招牌,大字对联这类的榜书。那是钢笔无法代替的。反过来讲写小字倒是硬笔的特长。尤其是在写草书方面硬笔很有可能在速度,小巧方面超越毛笔书法。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正象抱庸先生所说要辩证地看待这件事。说不定那一天我这个看法被否定。事情都是在变化的,只是时间问题。



40后17


首先我们先简单的来看看毛笔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个问题只能简单说了,如果要详细说书法史那可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讲完的。 秦以前人们都是把字刻在竹简上,费时费力,传说秦将军蒙恬发明了毛笔。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令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命丞相李斯统一文字为小篆,至汉发展为隶书,三国时期蔡邕、钟繇等人变隶为楷,至两晋时期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达到高潮,王羲之的《兰亭序》在书法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字写得俊逸洒脱之外,更重要的是其确立了书法成为一门专门艺术并基本规定了汉字在结体、书写等等方面的基本规则。两晋以后的唐朝书法艺术达到高潮,涌现无数大家。到了宋朝书法 发展到尚意的境界,元、明、清书法的造诣再也无法超越前代。 近代以来钢笔走入中国,因书写工具材质的不同 ,我们把钢笔、粉笔字等叫硬笔书法,毛笔书法艺术除了笔法的讲究之外(即笔法),更重要的是墨的浓淡、枯湿、疏密(即墨法)甚至文字的安排,落款和印章的位置、字形字势,行气(即章法)等等,这些效果就是硬笔难以体现的了。 所以,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硬笔要想取代毛笔那是不可能的,硬笔更注重的是实用性,把字写得工整漂亮即可,要想达到毛笔那样篆隶行草各种书体写得飘逸潇洒,时而奔腾狂放,时而恬淡虚无,时而憨拙自然,时而清丽脱俗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硬笔要想登上艺术的殿堂都有难度,因为它的材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毛笔那样变化多端。而书法艺术最忌讳的就是缺乏变化。


火天牛大有


硬笔书法取代不了软笔书法,只是硬笔书法更有实用性。

无论是硬笔书法也好,软笔书法也罢,是工具的不同,硬笔和软笔书法两者可以互补的,更是相辅相成,软笔书法可以补硬笔书法的线条美、字形等等,硬笔书法同样可以弥补软笔书法的笔意等等。

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同是书法艺术,也是一家,为此这两种工具谁也取代不了谁。

个人所见 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