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界的黑馬~光緒元寶!

清代銀幣、紙鈔、銅幣一併發行,至嘉慶年間發行新式銀元,而光緒年間鑄行金、銀幣更多。

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幣業,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包括廣東錢局在內,許多造幣機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英國大工業的介入,使銀幣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由於當時時局不穩定,因此幾乎在全國的各個省都有專門的貨幣鑄造廠。因此我們會發現那個時代的貨幣上都有鮮明的鑄字,標明是哪個省的造幣廠鑄造的。在哪個年代光緒元寶的發行標誌著歷史的使命,因其發行量的原因,使其價格昂貴。

古錢幣界的黑馬~光緒元寶!

此錢幣一組為河南省造光緒元寶和雲南省造光緒元寶:

河南造幣廠有兩部分組成,中間隔著一個機器局。光緒三十年在省城南門外三里堡機械局以西建一個小廠,接著又在以北建一大廠,同年十月開始鑄造,直至光緒三十二年裁併令下,開封局名改為“度支部造幣汴廠”,直至1908年停止鑄造,從未間斷鑄造,河南省造光緒元寶銅幣的正面主圖案在全國獨樹一幟,是以一太極圖案至於正中,太極圖又有不少變化,有陰刻、陽刻、橫刻、直刻的數種,背面龍紋相對變化不大。

此錢幣為河南省造光緒元寶整體品相完好,銀幣正面:珠圈內滿漢文“光緒元寶”,上環“河南省造”,下環“當制十文”“光緒元寶”四個字,字體俊秀。銀幣背面:正中蟠龍圖,眼神靈異炯炯有神;龍鱗雕刻細密有致,騰雲駕霧,身姿遒勁有力;龍爪張揚,神武有力;龍身盤踞太陽,工藝最精湛,雕工最完美,浮雕感最強烈的品種,鏡面平整光滑,紋飾的相慣線,顯得非常清,不失為一件珍品。

古錢幣界的黑馬~光緒元寶!

雲南造幣廠光緒三十三年11月開爐試鑄,光緒三十四年正月正式開鑄。此幣為雲南省造光緒元寶,錢幣正面以珠圈為界,可分為內外兩個部分,珠圈內鑄刻“光緒元寶”四字上環攜“雲南省造”四字,下環攜“庫平三錢六分”,左右兩端飾有六點星花,小巧可愛,字體端莊清秀,筆畫圓潤飽滿。背面是蟠龍圖,眼睛炯炯有神;龍鱗雕刻細密有致,騰雲駕霧,身姿遒勁有力;龍爪張揚,神武有力。龍身盤踞太陽,盡顯皇家威嚴大氣。

紋飾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極其精湛,龍身紋路精美。此幣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與歷史的沉澱,但如今依然保存較為完好。在燈光下散發出一種淡淡的金光,彷彿帶著一股王者的貴氣,收藏意義非凡。

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個歷史發展的階段都是我們國家成長的足跡,錢幣也正是這歷史銀河中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歷史時期也使它在錢幣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還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