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文皇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的關係不好,卻和孫子康熙相處融洽?

在清朝歷史上有兩位女人相當出名,一位是清朝末期的慈禧太后,執掌清廷半個世紀,帶領大清王朝走向了末路。另一位就與其截然相反,熟悉清朝歷史的可能就想到了,就是孝莊文皇后。她是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的妃子,是順治皇帝福臨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玄燁的奶奶,扶持三代皇帝,養育了兩位皇帝。

孝莊文皇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的關係不好,卻和孫子康熙相處融洽?

她正如她的名字“布木布泰”一樣,如同上天給清朝恩賜的一個貴人,用她的聰明智慧保住了夫君創下的基業。在執掌清廷的53年裡,強臣環伺,先有多爾袞覬覦皇位,後有鰲拜爭權奪勢,她不畏艱險扶立幼帝,為盛世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女人,她與兒子順治的關係,卻遠沒有孫子的關係融洽。

皇太極駕崩之後,順治與孝莊相依為命,當順治駕崩後,康熙與孝莊相互依靠,都是同樣的情形。按說應該是親兒子與母親的關係最好才對,為何遠沒有祖孫之間的關係融洽?

孝莊文皇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的關係不好,卻和孫子康熙相處融洽?

後天教育的缺失

雖然順治與康熙都是由孝莊一手帶大的,但是兩人的成長環境卻截然不同。皇太極死後,實力最為強大的多爾袞,為了使得剛建立起來的清朝不發生內亂,進行了妥協,擁立了9歲的福臨為帝,但是也自封為攝政王。多爾袞表面上尊順治為帝,但是卻始終以皇帝的口吻來下發諭旨。他將小皇帝的一切握在手中,只待將來天下穩定下來,好將小皇帝拉下馬。

因此,他也不想順治皇帝能夠有力量與自己對抗。當順治6歲即位的時候,朝廷就應該為順治找些好老師,但是多爾袞卻拖著不辦,放任順治帝任性玩耍。而孝莊看到張揚跋扈的多爾袞權勢滔天,兒子的皇位也岌岌可危。她明白,多爾袞不希望順治去學習、成長,就是怕以後順治有了本領,會除掉自己。

孝莊文皇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的關係不好,卻和孫子康熙相處融洽?

所以孝莊就順著多爾袞,先不讓順治去學習,等以後機會來了再說,這就導致順治有很多的陋習,相當蠻橫,縱慾無度,性格也不是太好,並且順治也成了個“文盲”,順治自己都說:

“朕極不幸,五歲時,先太宗早已晏駕。皇太后生朕一人,又極嬌養,無人教訓,坐此失學。年至十四,九王薨,方始親政,閱諸臣章奏,茫然不解。”

第一次看奏摺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順治自然會埋怨母親孝莊對自己的不管不教。

孝莊文皇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的關係不好,卻和孫子康熙相處融洽?

可康熙就不一樣了,雖然康熙小的時候父母雙亡,但是卻有祖母的愛護。從小就給康熙找了全國最好的幾位老師,將康熙往一個英明君主的模樣培養,康熙帝也因此明事理,對孝莊相當孝順,兩人的關係也相當融洽。當時朝中雖然也有強臣鰲拜的威脅,但是作為四大輔臣的鰲拜卻無法和攝政王多爾袞相提並論,康熙的童年還是比順治好的多。

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

在清朝歷史上,孝莊是否下嫁多爾袞一直是個謎。據野史記載,當初皇太極死後,並沒有選定繼承人,可多爾袞對皇位早有企圖,美麗的孝莊皇后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兒子福臨順利即位,就下嫁給了多爾袞,以此來換取福臨的皇位。

孝莊文皇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的關係不好,卻和孫子康熙相處融洽?

但是,在現在的很多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到順治帝稱呼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或“皇叔父”,從這點就可以推測,孝莊八成是下嫁給了多爾袞。

順治長大之後,對自己母親與多爾袞的關係自然有所瞭解,縱然不像野史記載的那般不堪,但也少不了風言風語。他或許知道了自己高高之上的位置,是母親用下嫁換來的,這就讓他更加厭惡多爾袞,對母親孝莊也自然也就漸漸離心離德了。

孝莊文皇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的關係不好,卻和孫子康熙相處融洽?

皇帝的政治婚姻

順治帝的兩位皇后都是科爾沁草原的女人,這非常符合清朝的滿蒙聯姻政策,孝莊也是從科爾沁草原而來,自然也要為科爾沁部的未來考慮。但是,順治帝對這兩位皇后相當不感冒,雖然不喜歡,但是無法拒絕。只是後面,順治愛上了董鄂妃,一進宮就被封為賢妃,不久再封皇貴妃,之後順治甚至想要廢后。對於兒子這樣的兒戲婚姻,孝莊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母子之間的爭吵也就多了起來,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就勢同水火了。

孝莊文皇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的關係不好,卻和孫子康熙相處融洽?

而康熙皇帝的婚姻比順治好點,孝莊沒有考慮科爾沁的利益,為康熙娶的是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目的是牽制勢力越來越大的鰲拜,使得康熙能夠坐穩皇位。從小接受帝王教育的康熙,自然明白孝莊的意思,不僅不反對祖母,並且還對祖母相當感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孝莊與順治關係勢同水火,卻與孫子康熙關係融洽的原因。而如今,有時候我們也會面對像孝莊與順治一樣的母子問題,可見從古至今,母子之間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我們要像孝莊一樣付出,也要學康熙一樣理解、感激,這樣才能讓家庭更和睦。

參考:《清史稿》《孝莊皇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