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徵這樣的賢臣會在玄武門之變後選擇背叛自己的舊主李建成而輔佐李世民?

合浦仔林哥


魏徵本來是李建成的第一謀士。而且還曾經多次勸說李建成,要想辦法建立戰功,要把李世民手中的兵權奪過來。只有把李世民手中的兵權奪過來,才會真正強大,才會真正打敗李世民。

可是玄武門政變之後,魏徵卻投奔了李世民,積極地為李世民的政權效勞。並且在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李世民劇照)

從某種意義上說,“貞觀之治”之所以在歷史上那麼出名,不是因為“貞觀之治”讓唐朝的經濟文化得到了怎樣的發展,而是李世民與魏徵這一對君臣,關於“進諫”和“納諫”的故事,讓封建時代的政治體制,達到了一個十分開明和亮麗的高度。可以說,魏徵對“貞觀之治”這一盛世藍圖的創造,起碼貢獻了一半的力量。

我們知道,古代是最講究忠誠的。“忠孝”二字是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某個人違背了“忠孝”這兩個字,也就沒辦法在社會上立足了。可是為什麼,魏徵明顯違背了這一點,他依然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而且千古揚名呢?

有人可能會說,這怪不得魏徵,因為“玄武門政變”之後,是李世民去把魏徵找來,要任命他為官員的。

不過,就算是李世民去把他找來的,他也應該像方孝孺那樣啊。方孝孺並非朱允炆的第一謀士,他尚且那樣忠誠於朱允炆。魏徵作為第一謀士,他為什麼卻不忠誠呢?

(玄武門之變)

有人可能又會說,因為“玄武門政變”是李世民家裡的事情,是他們的內部鬥爭。魏徵沒有必要去趟這趟渾水。

這話看起來有道理,實際上具有很大的錯誤隱蔽性。在古代家天下的社會,皇家就是天下,皇家的事就是國家的事,就是天下的事。並不存在李家內部爭鬥的問題。否則的話,“玄武門政變”這樣的事情也發生不了了。

後世“靖難之役”後,朱棣就曾經用這樣的話回答方孝孺。說這是咱們家裡的家事,你就不要摻和了。當時方孝孺就批駁他說,這是天下事,得天下人來管,怎麼可能是你朱家的家事!

也就是說,實際上不管找什麼理由,只要魏徵背叛了李建成,似乎他就是“大節有虧”。

然而實際上,歷史不是這樣評價魏徵的。歷史對魏徵基本上都是正面評價,就算有負面評價,也沒人說魏徵“大節有虧”這一點。

(魏徵劇照)

魏徵為什麼會這麼幸運呢?

我認為,之所以沒人說魏徵“大節有虧”,有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魏徵在投奔了李世民之後,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情,就是做一個“直臣”。

所謂“直臣”,就是敢於直截了當說出君王不是,直截了當地給君王提出批評意見的人。這樣的“直臣”,首先是忠臣,同時是一種比忠臣人格更高尚,更值得讚揚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古代是皇權社會,皇權社會中,皇帝的權力是非常大的,是不容有任何一點冒犯的。所以,古代的大臣,要想活命,乃至於要想升官,就必須要服從皇帝。要揣摩皇帝的心思,迎合他,投其所好。

這樣做的人,大抵是奸臣。因為皇帝都是有私慾的,迎合皇帝就是迎合他的私慾,也就是傷害國家傷害老百姓,所以這樣的人就會成為奸臣。

不過也不絕對,也有迎合皇帝而成為忠臣的。當然這必須要皇帝是一個開明的皇帝。但是這樣的皇帝畢竟不多,所以迎合皇帝的大臣,當奸臣的就比較多。

(影視中的李世民和魏徵)

如果要想當忠臣,就絕對不能迎合皇帝。但是不迎合皇帝,肯定就無法升官,很可能還會死掉。因此有些忠臣會採用比較委婉的方式。或者說“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方式。

但是直臣不一樣。直臣是大事不糊塗,小事也不糊塗。

比如有一次,魏徵去向李世民彙報工作的時候,李世民正在玩鳥。害怕魏徵說他,就把鳥兒藏了在懷裡。魏徵明知道鳥兒不能在懷裡藏太多的時間,偏偏說個不停。以至於後來魏徵出去,李世民把鳥兒掏出來的時候,鳥兒已經被悶死了。

這就是魏徵,連小事也絕不糊塗。這也是所有直臣的做派。

應該說,魏徵也是幸運,他恰好遇到了李世民。如果遇到別的君王,肯定早就被貶謫,乃至於被處死了。

但不管怎麼說,正是因為魏徵選擇了做一個古代社會里最難做到的“直臣”的角色,因此,才給人一種感覺,他並沒有順從李世民,因而他才得到了後世的普遍讚揚。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們的帝王史冊是有一群謀士,有的他是忠君,有的忠於國,有的忠於君和國,有的是老闆破產了,我再去找其他老闆面試工作。

魏徵在自己的主子死後,他沒有選擇自殺,而是繼續為李世民打工,他想的可能是我終於大唐,而不是某個人。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像這些謀士,誰重用我,誰能讓我施展才華,我就為誰打工。


喬加貝


導語:

魏徵最初是輔佐太子李建成的,在玄武門之變爆發以後,魏徵成為了李世民的臣子。那麼是不是說魏徵在這個時候背叛了李建成呢?

當然是,不過魏徵背叛李建成的方法比較高明,高明到沒有任何人覺得他丟失了氣節。為什麼會有如此出彩的操作呢?我們先來看看魏徵是怎麼操作的。

01魏徵只願做良臣,不願做忠臣。

很多人不太瞭解,什麼是良臣?難道良臣不應該忠誠嗎?魏徵有自己的解釋。當時李世民擊敗了李建成,奪取了繼承人的大位。

這個時候他來收拾李建成的餘黨時,抓到了魏徵。魏徵顯得十分堅挺,他堅貞不屈地告訴李世民,當初要不是李建成不聽他的話,沒有早點殺掉你,他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徵見太宗勳業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及敗,太宗使召之,謂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素器之,引為詹事主簿。及踐祚,擢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使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舊唐書》

魏徵的話聽起來十分刺耳,可是這要分是誰在聽。魏徵是什麼人?大謀士,作為大謀士魏徵不可能不調查對手李世民的習性。

所以他知道李世民是一個喜歡聽實話的人,而且是一個喜歡英雄好漢的主子。如果魏徵表示求饒,或許李世民還真的會殺了他。

  1. 可是魏徵偏偏就是不求饒,反而裝作了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既表達了自己對已經去世的太子的惋惜,又表達了對自己做法的肯定。
  2. 本來不把魏徵放在心上的李世民,忽然就心血來潮了。當年劉邦能夠容得下總給自己下套的雍齒,他李世民怎麼就容不下一個小小的魏徵呢?
  3. 所以李世民就放過了魏徵,表示了自己的大度。可魏徵偏偏還反過來輔佐李世民,按照魏徵自己的說法,他想要做一個良臣而不是忠臣。

忠臣天下千千萬,可是良臣卻很難找到。他所忠於的是江山社稷,而不僅限於某一位主子。這才是魏徵了不起的地方,李世民對魏徵之所以如此佩服,其實也是從這兒開始的。

魏徵所忠於的永遠是李唐的江山,不管是李世民還是李建成,只要他們做個好皇帝,那他都會願意花費自己的才能時間去輔佐。

02魏徵只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李世民也樂得有個賢名。

魏徵曾經策劃過刺殺李世民的事情,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良臣該做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刺殺皇子,不是良臣應該要做的事情,而是忠臣該做的事情。

因為魏徵忠於李建成,所以他必須要想辦法解決李建成的所有政敵,而李世民就是其中最強大的一個。這純粹是為了李建成個人的利益,而不是整個大唐的利益。

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其年,遷尚書左丞。---《舊唐書》

可是李建成不聽他的話,結果功敗垂成。這個時候魏徵已經被李世民給抓了,誰也不想死,何況魏徵這種熱血青年呢?

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魏徵還想多過幾年。所以他發揮自己的才智,想出了這麼一個好辦法。當然了這是在給自己找藉口罷了。

  • 所謂良臣或者忠臣,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徵肯鬆口了。他不像那些死忠於李建成的人,一口咬定要為李建成殉葬,他偏偏表示,自己忠於的是李唐江山,你們哥倆誰來做皇帝我都願意輔佐。
  • 這麼一來魏徵的十八級臺階可算是鋪滿了,他完全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因為從本質上來說,他的表態,已經表明他背叛了李建成。但是這件事又不能說的那麼明顯,所以魏徵才會藉助了這個藉口。
  • 那麼李世民為什麼接受了這個說法呢?我認為想要完全將李世民繞進去是不現實的,最有可能的一個原因是,李世民明白了魏徵的意思。

魏徵的求饒十分隱晦,李世民的接受也比較隱晦。他表示不僅接受魏徵的求饒,而且將來一定要魏徵來監督自己做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一定要提出來。他要給自己創建一個金字招牌,成為萬世楷模。

03一場彼此給臺階下的騙局,成就了舉世無雙的君臣關係。

當你說第一個謊言的時候,就需要不斷用其他謊言來彌補第一個謊言。所以這種君臣關係一旦建立起來以後,要想保住名聲,兩個人就要堅持演下去。

魏徵要做的,就是時時刻刻提醒皇帝做錯了什麼事情,就算沒有錯,魏徵說錯了那就是錯了,必須要改過來魏徵才能罷休。

  1. 這把魏徵給嚇的,每次上朝就跟上刑場一樣。你說天天給皇帝挑毛病,這是人幹得出來的事情嗎?說不定哪天皇帝真的不高興了,一刀就給你送走了。
  2. 而李世民要做的,那就是微笑接受魏徵的所有無腦提議。並且時刻提醒史官,一定要把朕虛心接受時的表情描寫出來。
  3. 有時候魏徵沒什麼靈感,實在是跳不出李世民的毛病,李世民還要刻意地做一兩件壞事,讓魏徵來罵兩句。要不然彼此心裡都有些不自在。

真的是沒想到,這種君臣關係,居然維持了十多年時間,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魏徵在度日如年的謾罵時光中,似乎迷失了自己,有時候罵的暢快了,甚至像上去踹兩腳。

徵妻裴氏曰:"徵平生儉素,今以一品禮葬,羽儀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辭不受,竟以布車載柩,無文彩之飾。太宗登苑西樓,望喪而哭,詔百官送出郊外。帝親制碑文,併為書石。其後追思不已,賜其實封九百戶。嘗臨朝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舊唐書》

而李世民在被罵的時光當中,也開始有些不耐煩,有時候甚至真的想要殺掉魏徵。可這個時候長孫皇后會立刻冒出來,表示恭喜李世民喜得明君標籤一枚,從而化解這場殺戮。

久而久之兩個人都習慣了,當魏徵死了以後,李世民再也聽不到有人罵他了,心裡別提多彆扭了。他立刻下旨找人來罵他,罵的越兇,賞錢越多,官位給的越大。

總結:活下去才有一切可能,無謂的犧牲不值得。

人生只有一次,只有匆匆數十年。忠誠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可愚忠就有些不值得了。活下去肯定比愚忠更加重要。

魏徵選擇活下去,因為他知道,李建成已經死了,一切都無法挽回了。這個時候如果跟隨李建成一起去死,那自己的人生也就跟著完了。

只有活下去才會有無限的可能,魏徵就當這剩下的日子是老天爺饋贈給他的,所以他過得十分用心。

不排除君臣之間默契的合作關係,但是魏徵的確付出了很多。因為魏徵不堅持愚忠,最終成為了千古名臣,為貞觀之治的創建,立下了不朽功勳。


江湖小曉生


魏徵是李建成身邊第一賢人,幸遇李世民這樣惜才如命的明君,義釋魏徵,納為己用,委以重任。兩人為安天下,上演了"犯顏直諫"和"虛心納諫“的春秋大戲而載入史冊。

魏徵以前效忠於李建成,是一個集團的忠誠干將。而後來能為李世民直抒己見,是一個朝廷的賢良忠臣。兩人相輔相成,珠聯璧合。

李世民心胸寬廣,以社稷為重。有幾次魏徵直諫,連李世民都難以忍受,回到宮裡還氣呼呼得:宰了,宰了,連本皇也敢頂撞!慶幸他有個好內賢,長孫皇后恭喜他有個好忠臣,青史留英名!才使李世民轉嗔為喜。

李世民善於總結歷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李世民雄才大略,以魏徵為鏡,可以知得失,造就了一代明君,也造就了一代賢相,才開創了國強民富的鼎盛時代“貞觀之治“,千古留芳!


夏雨風


首先,魏徵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賢臣,而他之所以能夠成為賢臣,一是因為他“知恥近乎勇”,二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

〈唐朝名相魏徵〉

至於他為什麼會背叛舊主李建成,而輔佐李世民,是因為魏徵要做一個“良臣”,而是不一“忠臣”,

魏徵一生五次“換主”,盡顯人生無奈

魏徵一向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於世,李世民曾說:

“以銅為鏡,可以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懂得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白得失。”

魏徵的死被李世民喻為失去一面鏡子。

這就是魏徵,但是倘若我們翻開魏徵前半生的“簡歷”則會發現,魏徵並沒有這麼完美。

簡歷

姓名:魏徵

經歷:

  1. 本是隋朝如同小吏,上司元寶藏
  2. 跟上司背叛朝廷,投奔反賊頭領瓦崗寨寨主李密
  3. 隨戰敗的李密投降李淵,默默無聞,後去山東,被任命為秘書丞
  4. 竇建德攻下黎陽,俘虜魏徵,任命魏徵為起居舍人
  5. 李淵打敗竇建德,魏徵重歸李唐,效忠於太子李建成
  6. 李世民於玄武門發動政變,殺死李建成,魏徵再次換主,效忠於李世民

〈簡歷模板〉

魏徵最終效忠於李世民時46歲,魏徵前半生五次易主,雖然總體名聲還不錯,但是卻明顯談不上是賢臣。

此時的魏徵雖然談不上是賢臣,但是卻是一個想成為賢臣的人。

在跟隨李密時曾獻計:“挖溝壘牆,堅守不戰,待敵人筋疲力盡撤退時,發起進攻。”,遺憾的是沒有被採納。

在跟隨李建成時曾屢次提醒李建成提防李世民、“早做打算”,李建成也沒有很在意。

可見,魏徵很想出人頭地,有一番作為,無奈未遇名主,反而各種原因迫使魏徵五次換主。

年近半百的魏徵是絕望的,要知道在當時,屢次換主是極其不光彩的事情,但是魏徵越不光彩他越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僅是揹負著“換主”的稱號,踏入墳墓。

機會來了,“知恥近乎勇”,為名譽一搏

終於,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派人召來魏徵,問道:

“你為什麼離間我們兄弟二人啊?”

魏徵答道:

“若太子聽我之言,不會有今天身死的下場”

李世民欣賞魏徵的直言,封他為諫議大夫。

李世民為什麼要重用魏徵?

關於李世民為什麼重用魏徵歷來眾說紛紜,而我認為主要有四點原因:

  1. 愛才:就如李世民自己所說的,魏徵直言敢諫,自己很欣賞。
  2. 愛名:李世民向來以賢德聞名,重用原本的敵人,可以提高自己的名聲。
  3. 為政:立魏徵為典型,表達自己不追究太子舊黨的態度,以安人心。
  4. 平衡:玄武門之變後,朝中政治班底大換血,原秦王府的人紛紛登上政治的舞臺,有一家獨大之勢,這是李世民不願意看到的,因此要提拔他人。

〈李世民形象〉

李世民將魏徵立為典型,這給了魏徵很多“資源”,如對他比較寬容,這便是先前所說魏徵的“天時地利人和”。

魏徵為了洗刷自己曾經五次“換主”的失節,他“知恥近乎勇”,勢要用自己的行動將其彌補。

對於魏徵來說,他是死過五回的人,而現在還能活著,這已經是上天的恩賜,所以他不在懼怕,他直言敢諫,將生死之置於度外,終成為一代賢臣。

在觀李世民,他也有自己的恥辱,“殺兄囚父”,而“重病得用猛藥治”,必須有影響力更大的事情,方能掩蓋這個恥辱,魏徵的直言敢諫就是一個機會,所以無論魏徵如何直言,李世民都虛心接受。

結語

魏徵不願做一個“自己身死,使君主成為暴君,國家淪喪,空有其名的“忠臣”。”

而要做一個“使自己留有美名,君主擁有賢名,國家昌盛,百姓安定的“良臣”。”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魏徵是賢臣,又是非常有智慧的能臣。魏徵本是隋朝官員,跟自己的上司投奔了李密,又隨李密投奔李唐,竇建德率軍攻打李唐的相州,抓住了魏徵、李神通、李勣,竇建德用魏徵為起居舍人,李神通、李勣是武將,藉助機會跑回李唐陣營,魏徵是文巨,直到李世民打敗了竇建徳,才又回到了李唐陣營。李建成很重視魏徵,玄武門之變魏徴又加入了李世民陣營。

魏徵在隋政府、李密、竇建德、李唐王朝都任過職,李唐王朝李建成、李世民都很重視魏徵,魏徵在哪個陣營都表現不俗,貢獻不少,最終在凌煙閣24名功臣榜上排名第四。

魏徵生逢亂世,功成名就,保全了性命,能流芳百世,是個了不起人物;否則,先後在多處陣營呆過,命運很難把握好,容易被人稱為“不倒翁”、“變色龍”,歷史上像魏徵這樣經歷,成功的人士不多。

魏徵大智慧是本身有才能,無論在哪個陣營都盡職盡責,堅持原則,而且是文臣,也就動動口舌、筆桿子,出主意,沒有親手殺人結下什麼深仇大恨呀,而且關鍵時刻說話得體到位,況且又遇到李世民那樣傑出君王,才獲得成功。魏徵的建議也曾引起李世民幾次發火生氣,最終李世民醒悟過來,覺得魏徵說的在理。魏徵如果像方孝孺那樣,李世民如果像朱棣那樣,結局就不好預測了。

隋末唐朝,軍閥林立,君能選擇臣,臣也能選擇君,魏徵在李唐陣營,李建成對魏徵不簿,魏徵對李建成也盡職盡責,李建成最後失敗身死也存在不聽魏徵意見的原因,魏徴也算對得起李建成,至於李世民重視魏徵,也是看中魏徵盡職和才華,與齊桓公重用管仲相似。

李建成之死和魏徵沒任何聯繫,而且李世民還寬容大度對待魏徵,李建成不是皇帝,皇帝也並不能說國家屬於我,中國皇帝向來沒有講過“朕即國家”這句話,魏徵做事講究原則,是為囯家蒼生著想,這樣,在李建成已死而輔助李世民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白白野


魏徵哪裡賢了?我沒搞懂,你們看書都不思考的嗎?

魏徵跟李世民,是兩個影帝,李世民想做千古一帝,想做明君聖主,想樹立形象,而魏徵揣摩聖意,明白他的意思,

於是君臣互相吹捧,魏徵成了名臣,李世民成了聖主。

魏徵就是普通臣子,也見風使舵,兩邊下注,太子失敗後,知道李世民需要安撫站錯隊伍的人,魏徵就投靠李世民,李世民為通過拉攏魏徵,來安撫舊太子的人,表明自己不擴大清理的意思。

而魏徵死後,李世民推倒了魏徵的墓碑,原因在於,李承乾造反失敗後,在清理李承乾的文書時,發現了魏徵勸諫李世民的文章,顯然是魏徵給李承乾的,

李世民明白了,魏徵意圖在於,提前投資李承乾,如果李承乾造反成功,魏徵的勸諫就成了李世民的昏庸的證據,

我想說的就是,魏徵典型的小人,見風使舵,兩姓家奴,有什麼值得吹捧的?


南朝居士


1.魏徵自詡為良臣,不為忠君,只為社稷

魏徵和唐太宗曾有過這樣一段經典的對白:

魏徵說:“臣希望只做良臣而不做忠臣。”

唐太宗不解的問道:“忠臣和良臣有不同之處嗎?”

魏徵回答:“古代堯和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的臣子關龍逢,殷紂的臣子比干就是忠臣。良臣本身享有美名,君主獲得光輝的聲譽,子孫相傳,國運無窮。忠臣本身遭難被殺,君主落得個昏庸殘暴的罪名,國王家滅,只不過取得個空名罷了。這就是良臣和忠臣的區別。”

唐太宗聽後大家讚賞。

2.舊主亡,新主立,天下已定

實際上,魏徵在跟隨李世民之前,是李建成的謀士,當時各為其主,曾建議李建成先下手為強,除掉李世民,只是李世民搶先一步而已。

李世民發動宣武門之變後,逼迫李淵退位,天下已定,魏徵只能選擇跟隨李世民。

3.只有活著才能施展抱負

這一點沒啥好說的,魏徵是個聰明人,他比誰都清楚只有活著才能為百姓,為社稷。

4.李世民確是明君,可輔佐之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魏徵也清楚,李世民不是庸主,其文韜武略在大唐不斷的征伐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故追隨李世民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實現抱負。

他倆也確實搭配不錯,成就一段佳話,大唐也開啟“貞觀之治”新篇章。





小諸葛歷史觀


賢臣不一定是絕對的忠臣,再說魏徵即使是忠臣但他也不是愚臣。魏徵一生共追隨過五主,起家投李密,後隨李密敗歸李唐,為李唐在山東招攬人才時又投竇建德,後又復投大唐李建成,魏徵換了四位主後才投李世民。在投奔前四位主中,有人戲稱魏徵投誰誰死,被稱“克主魏”。

可以說魏徵是在遇到李建成時才真正得到重用 ,李建成曾表奏魏徵為太子冼馬,深得太子的信任。但就如題主所言:“為什麼魏徵會在玄武門之變後選擇背叛自己的舊主李建成而輔佐李世民?”我認為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魏徵“願賭服輸”

作為曾侍奉過四個主子的魏徵,他深諳發達之路。玄武門之變是李氏兄弟間的爭權奪位,但他魏徵無論這場政變失與成,他仍然是大唐的臣子。雖然他在李建成陣營,也得到過重用,但是在關鍵問題上也就是對付李世民的問題上,李建成並沒有聽取魏徵將李世民調離長安的建議。所以當李世民成功後問魏徵為何要攛掇李建成殺他時,魏徵以“他當初如若聽我,你就沒有今天”。雖然說出這樣的話,但魏徵也是個明白人,玄武事已成,他一個人也無法改變什麼,而且主子李建成都死了,他去背叛誰呢?


在這場政治鬥爭中,魏徵只是附屬品,他無力迴天,也只能“願賭服輸”。

二、李世民的拉攏

殺兄弟,奪皇位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李世民雖害怕建成餘孽重起,但他也不敢把事情鬧大。有人說是李世民寬宏大量也不無道理,但更是為了穩固他皇位的拉攏政策。魏徵的膽識與才能應該早就得到李世民的注意的,就像常何,知己知彼才能將敵人的人才拉攏入自己的陣營。

李世民坐上皇位後,升任魏徵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非但不被處死,反而被升值重用,可謂是喜逢知己之主,當然魏徵明白要竭誠輔佐。當然魏徵確實是一代名臣,性格耿直,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也成就了唐太宗與魏徵的一段君臣佳話。

總結

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明君也會擇優士而取。魏徵“精通群書,頗明王霸之術”,雖侍多主,但仍為大唐臣子,不能簡單說他投李世民就是背叛,就是不忠。


予知君


《舊唐書》記載,魏徵(公元580——643年),字玄成,鉅鹿(今河北鉅鹿縣)人。歷任諫議大夫、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等職,死後封鄭國公。

身逢亂世,書生入道觀

史載,魏徵幼年喪父,家境衰落。少年時代的魏徵素懷壯志卻不善經營,生活陷入困頓。隋末天下大亂,煙塵四起,戰火燃遍大江南北。魏徵知道隋朝的覆滅已無法挽回,眼看大廈將傾,家徒四壁,這位滿腹經綸的亂世書生痛恨自己生不逢時,又沒有出路,只好入道觀當了個小道士。天下擾攘,兵戈不息,像魏徵這樣一位熟讀經史,胸懷大志的讀書人,怎能在深山裡安心修道呢?他在道觀中時時關注天下大勢,渴望有朝一日一展治國平天下的宏圖大志。

還俗擲筆加入瓦崗軍

沒多久,魏徵就離開道觀,投入了瓦崗軍,在首領李密手下當了一名幕僚 。後李密指揮瓦崗軍擊敗隋將宇文化及,攻佔興洛倉,進逼東都洛陽。煬帝命王世充率十萬大軍屯駐洛口阻抗瓦崗軍。魏徵向李密建議:“魏公雖獲大勝,瓦崗軍亦傷亡頗重,只宜堅守不宜出戰”。李密、鄭頲瞧不起書生魏徵,認為他的建議實乃老生常談,不納其策。

李密率軍輕率出戰,果然被驍勇善戰的王世充打得大敗虧輸,幾乎全軍覆沒,走投無路之際,只好率殘部投降了唐國公李淵。魏徵隨李密來到了長安。雖然他渴望在李淵麾下能施展才能、實現抱負,但因在瓦崗軍序列中職位低微,到長安後也沒有得到顯示才幹的機會。

巧言招降徐世勣

彼時在山東一帶有一位叫徐世勣的豪傑,麾下有一支能征善戰的義軍,不僅屢挫隋軍,還控制著大片土地。李淵想降服這支勁旅,又不願大動干戈。魏徵瞭解到李淵的心思後,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便主動要求去山東招撫徐世勣。李淵見有人自告奮勇,當然樂意,便任魏徵為秘書丞,命他立即動身趕赴黎陽。徐世勣本是瓦崗舊將,和魏徵有交情,相互之間惺惺相惜,因此魏徵自信能說降徐世勣。徐世勣謀勇兼具,本是瓦崗重將,但他和李密一向不和,遭其排擠這才憤而出走到黎陽的。

徐世勣見兵多將廣的瓦崗軍都被王世充擊敗,李密也因兵敗而歸順了唐公,他也開始考慮自己的前程,左思右想卻無法下決心。

正在他猶豫不決時,魏徵到了。好友來訪,徐世勣擺酒為他接風。酒酣耳熱之際,徐世勣問魏徵來意,魏徵本是個骨鯁剛直的性格,他也不藏著掖著,直言不諱道出了自己的目的:“煬帝無道,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誰能問鼎天下?依我看最後勝者必是唐王李淵......李淵父子雄才大略,非一般人可比,何況背後還有關隴豪強支持,軍事實力十分強大。當初魏公(李密)擁十萬軍隊,聲威遍及天下,但轉瞬間便一敗塗地,最後歸順唐國公,此乃天意耳!將軍今處兵家必爭之地,久後必難安定。事態緊迫,瞬息萬變,將軍應早作打算才好 ”。

魏徵仔細向徐世勣分析了當今天下大勢,徐世勣是個明白人,他也認為最後能掃滅群雄,問鼎天下的一定是李淵父子,於是同意率軍歸附。徐世勣來降,使唐軍如虎添翼,實力增強了不少。魏徵立下大功。

成為太子李建成東宮心腹之人

不久,軍閥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還沒來得及返回長安就被竇軍俘虜,從此被迫滯留在竇建德軍中,一直到李世民率軍攻滅竇建德,魏徵才重新回到長安,並被太子李建成招納到東宮中,成為太子的心腹謀士。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爭奪儲位時,魏徵曾建議太子除掉李世民。《舊唐書》記載,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建成請李世民到東宮赴宴,據說李世民回去後連吐了幾日血,於是懷疑太子在酒中下毒。後來,李建成、李元吉在李淵面前誣告李世民圖謀不軌,還買通父親的寵妃說李世民的壞話。李建成的舉動引起了秦王府上下的震恐。在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的勸說下 ,李世民決心先下手為強。


李世民問罪

魏徵入太子東宮時,李建成與李世民的奪位之爭已呈白熱化,魏徵勸建成及早採取行動,建成猶猶豫豫,下不了狠心。玄武門之變後,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被殺,李世民被李淵立為儲君。

李世民即位後,立即召見魏徵,以嚴厲的口吻問道:“你為何要挑撥我們兄弟之間的關係”?

見李世民表情嚴肅,又出此言,大臣們都替魏徵捏一把汗,魏徵卻鎮定自若,面無懼色地說:“若太子早聽我言,哪裡會落到今日這般下場”!

李世民早就知道魏徵是個直性子,也很欣賞他的為人,今日見他果然膽識過人,內心也很欽佩,便當場赦免了他,還攫拔他為諫議大夫,職責是監督皇帝和文武百官,尤其是向皇帝提意見。唐太宗李世民認為,魏徵昔日忠於故太子李建成,日後必定也會對自己忠心耿耿。而魏徵也被唐太宗的胸懷所折服,深感李世民正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尋找的英明之主。

明君與直臣

魏徵以忠誠聞名古今,但他卻自詡為良臣,要做良臣,前提是得遇到唐太宗那樣的明君,這就是魏徵的邏輯。魏徵的直言敢諫和李世民的從諫如流、聞過則喜,成了名傳青史的君臣佳話,但無論良臣還是直臣,魏徵恪守的還是對李唐皇權的絕對忠誠。


李世民不記舊仇,對魏徵加以信任與重用,以致位極人臣,做到宰相尊位,成為“貞觀之治”的重要推動者。魏徵去世後,唐太宗異常悲慟,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朕亡一鏡矣”。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