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管任何事,都喜歡和你講談判?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這樣做

同事有一個五歲的女孩,就是不管生活中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與家裡人講條件,同事說自己女兒簡直就像是一個“天生的談判專家”,回回她都對自己的女兒束手無策。

孩子不管任何事,都喜歡和你講談判?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這樣做

有一次家裡人準備要出去與親戚聚餐,女兒在看動畫片,她就催促女兒趕快換衣服要出門了。女兒還在那看動畫片,孩子知道如果這樣下去同事一定會大發雷霆,就對奶奶講要吃飯,吃完飯再出門。同事的女兒平時非常的挑食,讓孩子主動吃飯簡直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孩子竟然主動要求吃飯,高興的奶奶立刻給女兒做飯。

無疑與孩子的這次談判,孩子又大獲全勝。藉助奶奶的優勢孩子又達到了自己的看動畫片的目的,而且還讓媽媽無法反駁。在與孩子的相處溝通中,可以說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想讓孩子去學習孩子卻還在玩遊戲,“十分鐘,十分鐘馬上學習”;想讓孩子養成一個獨立的好習慣,自己整理房間孩子這是就會對家人撒嬌等等的生活瑣事,都涉及到了談判。在一次次的談判中,孩子化身成為“談判專家”,結果都是大獲全勝。

孩子不管任何事,都喜歡和你講談判?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這樣做

孩子總是在與父母的談判中獲勝,可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1. 父母與孩子是血親。

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感覺,成為父母之後心底總是湧出一股想要保護別人的衝動。尤其是在媽媽身上,表現的非常明顯。“骨肉相連”形容的就是,我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羈絆。天生的血緣關係,很難被任何東西打破。父母對孩子這種無私的愛,孩子很難再找到。為什麼我們社會上有那麼多不工作的中年人,他們還心安理得的吃著年邁父母的退休金。就是因為父母太愛孩子,與孩子之間有天生的血緣羈絆。

2. 孩子是天生的弱勢人群。

成人不管多大年紀,在自己父母那裡,父母總是把他們還當做孩子一樣對待。之前在網絡上非常流行的一段視頻,90多歲的祖母參加婚禮帶的喜糖,還要給自己70多歲的女兒送去,看著年齡這麼大的母女,真是讓我們能夠體會到,不管多大在父母的眼中我們總是他們的孩子。那麼孩子在父母的眼中,就是“弱勢群體”,對於處於弱勢的人好像都有天生的“保護欲”,孩子正好看到了父母的這一弱點,每次談判總會大獲全勝。

孩子不管任何事,都喜歡和你講談判?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這樣做

3. 思想單純簡單。

孩子在小的時候小到零食大到玩具,只要父母有絲毫不滿足自己要求的苗頭。孩子總會使勁這種手段讓父母去滿足自己。正是因為父母知道孩子的想法,父母的心底想法也會認為這些要求無關緊要,只要孩子開心就好,因此孩子又一次勝利。孩子小的時候與父母談判的只是一些小事情,長大一點就會對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

4. 不會輕易的向父母妥協。

孩子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在與父母的談判中是不會輕易妥協的。這也是在孩子嬰兒時期就有了這個意識。孩子會用哭鬧、生氣等方式去逼迫父母妥協。而父母用一個成年人的思維,在與孩子談判的過程中,一定不會用哭鬧、生氣的方式。因此孩子在談判中,正是因為父母的一再妥協又會獲得成功。

孩子不管任何事,都喜歡和你講談判?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這樣做

與孩子談判,需要具備的幾點思維模式

1. 與孩子平等溝通。

孩子是親生的沒錯,但孩子也是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作為父母不要過多的去幹預孩子,孩子擁有自己的權利,但是要讓孩子明白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有這樣一個平等的思想之後,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就能改善許多。每個孩子都不喜歡父母每天叫自己起床,本來起床這件事情就屬於孩子自己。

孩子起不來上學就會遲到,讓孩子自己承擔。等到孩子經歷過“遲到”之後的後果,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按時起床。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適當的給孩子一些自主的權利,孩子發生什麼問題的時候,與孩子一起解決,這才是教育孩子的重點。

孩子不管任何事,都喜歡和你講談判?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這樣做

2. 孩子有自己的獨立人生。

我們很多父母都會把自己對於人生的夢想,強加於孩子的身上,“為你好”傷害了多少個孩子。父母沒有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就一定要讓孩子考上一個好大學。在這個過程中好像誰都沒有詢問過孩子的想法。每個孩子從小就嚮往著自由,父母把這樣的思想強加於孩子,孩子只會變得更加壓抑,直到出現“叛逆”的問題。父母只需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後盾,至於人生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就好。

3. 對孩子採用強硬的措施。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現與自己意願相悖的觀點的時候,總是採用一些強硬的措施,來迫使孩子同意。這樣做往往就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後果: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很不聽話。正確的方式,就是不要和孩子硬碰硬,作為父母都想讓孩子少走彎路,因此才變得嘮叨,但也正是因為這份嘮叨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遠。

孩子不管任何事,都喜歡和你講談判?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這樣做

與孩子談判,需要的幾點技巧

1. 談判不等於讓步。

為什麼孩子總會在與父母的談判中,大獲全勝正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妥協。父母要注意分辨孩子的真實需求,不要事事都滿足孩子,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囂張起來。對於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需要堅定的對孩子說“不”,讓孩子明白父母的底線。

2. 尊重孩子的想法,針對孩子的年齡成長在溝通上改變方法。

孩子的每個年齡段,他們的想法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讓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畢竟孩子是要獨立的過自己的一生,父母再怎麼愛孩子,都無法陪伴孩子過完一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孩子換位思考。

孩子不管任何事,都喜歡和你講談判?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這樣做

3. 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問題是我們心理的最大問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怎麼說都不聽的孩子,家長難免會發生情緒失控的狀況。一旦發現自己出現情緒問題,家長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暴躁的情緒很難在與孩子和諧的相處。

總之,孩子在與家長溝通談判的時候,家長不要只是一味的妥協或者逼迫孩子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們更應該讓自己成為孩子的一個“引路人”,引導孩子發掘探索,而不是成為一個“獨裁者”。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與家長談判的時候,實際上也是一個學習人際溝通的過程。

你家的孩子是“談判高手”嗎?生活中大家都是怎麼解決與孩子的談判的?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