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疫情”的真實感受,是第2條與你共鳴,還是第5條

這一次“疫情”讓人類又一次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面對疫情,貪婪的心被病毒淨化,愛吃的嘴被病毒懲罰,整天泡在燈紅酒綠的人,被病毒趕回了家,街上的人越來越少,路上的車看不到幾輛,空氣變得清新了,家庭變得溫馨了,人們的心淡定了。

又一天,翻閱與梁漱溟先生有關的一本書《這個世界會好嗎》,翻到後記,梁先生的一段話,突然讓我心動。

梁老認為,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 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

是啊,從小求學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決讓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與物之間的問題嗎?沒有學歷、知識、工作、錢、房子、車這些物的東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後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為人友為人敵,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你又怎能不認真並辛苦地面對?

隨著人生腳步的前行,走著走著,便依稀看見生命終點的那一條線,什麼都可以改變,生命是條單行道的局面無法改變。於是,不安、焦慮、懷疑、悲觀……接踵而來,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還是那一個老問題——我從何而來,又因何而去?去哪兒呢?

時代紛繁複雜,忙碌的人們,終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而這種面對,在今天,變得更難,卻也更急迫。我們都需要答案。

病毒來了!新型冠狀病毒來了!它不容分說地改變著這個世界,啊,不!病毒是在還這個世界本原面貌,讓人類迴歸本真!

多年不看書的人,又重新捧起了書;從不管孩子的家長,又有了親子溝通了!

對於孩子最好的不是吃最好的穿最好的,而是可以每天陪伴著孩子,伴孩子健康成長,就是給孩子們最好的愛。

在我們這裡,孩子大一點都出去打工掙錢了,幾乎孩子一歲或者一歲多點就放在家裡由老人照顧,有的老人年紀大了,照顧孩子已經力不從心,而且還要照顧兩個甚至三個,難免有顧不過來的時候,我最見不得的,就是有人在街上大喊大叫著自己的孩子,然後一頓暴打,還有孩子每天穿的邋遢的樣子,那樣的孩子大多是父母出去打工的留守兒童,可是父母不怎麼想想,如果還是小時候沒有教育好,掙再多的錢有什麼用?至少找一份工作,可以每天回家看看孩子,那樣至少也比現在好的太多了。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有的人認為錢比較重要出去掙錢了,可是對於我來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對孩子的陪伴也是不可少的,每天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教育孩子,孩子可以少花零花錢,也可以少買點新衣服,但是孩子不能沒有父母的陪伴,給孩子最好的是給予父母的對她的愛,關心,呵護成長,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最長情的告白。

一年說不上幾句話的夫妻,重新打開了話匣子!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也開始盡孝了!

中國人重孝道,不是源於道德,而是一種信仰 。

孝道傳統來自於自然法則,作為宇宙間秩序正義的基本共識和原則,不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有尊老敬老的思想傳統,在這一點上,充分體現了文化的相融共生的一面。

中國人的孝道思想最為深厚,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孝道。許多人對孝道思想頗為不解,不太理會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中國人那麼執著的信奉孝的傳統,殊不知,“孝”就是中國人的生命密碼,說它是中華文化的根本所在一點也沒過。

中華文化中孝道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它既屬於道德範疇,又超越道德概念,孝道是中國人的信仰所在。有不少學者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這只是依照西方基督教所說的信仰精神來判斷中國人的狀態,是可以商榷的。

事實上中國人自古至今就有信仰,只是不同於西方的觀念,中國人的信仰是“孝”。作為信仰,“孝”既有儀式,也有權威,團體就是所有的中國人。

儒家屬於世俗哲學,世俗哲學相對缺少宗教意義上對彼岸世界的信念,少了這份信念,生命觀是不完整的,靈魂也就無法安放,而“孝”就是加入進去的信仰部分。這樣就容易理解幾千年來為什麼孝道會是至高無上的地位。

從信仰的角度來看,中國人也是有原罪的,這個原罪就是:生下來是人而不是其它動物。因為是人,所以就要盡孝。

一句話,中國人重孝道,不是源於道德範疇,而是一種信仰。

病毒給了我們教訓,同時也讓我們懂得什麼叫敬畏,什麼叫歲月靜好!

最後我想說,一次災害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人性的善惡美醜。

在這次武漢疫情面前,我們看到了一些人發國難財、賺昧心錢、造謠生事的人性之惡,更看到了國人心繫災區、眾志成城的人性之善。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因為他們,我們不怕。因為他們,我們相信。

而那些利己主義者、發國難財者,終將被人們遺棄唾罵。

我是鏡鑑君,希望您可以留言寫下此時真實的感受,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