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文|墨萱荐书

导言

说起丝绸之路和唐朝,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中学历史课上学过,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一条从东向西的商路。而唐朝呢,很多人会把它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幅员辽阔、对外影响力巨大。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中原王朝的皇帝,还被草原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今天我们从中央欧亚大陆以及生活与其上的游牧民族的视角重新审视唐朝的兴衰,会得出很多具有颠覆性的观点。

中央欧亚大陆曾经出现过很多强悍的民族,比如匈奴、突厥、蒙古。他们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令人目不暇接,很少有系统的历史记载。在我看来,了解中央欧亚大陆,是认识欧亚文明的关键。当然,也是把握中华文明的关键。

就中国历史而言,北方的游牧民族从来都不是外来者,也不是中国古代史的配角。他们和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同样重要,都是中国历史的主要创造者。接下来,我们就以唐朝为例,看看中央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是怎么深度参与中国历史的。

一、唐朝建立:胡、汉等多民族共同参与的结果

我们先聊聊唐朝的建立。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起中坚作用的并不是汉人,而是鲜卑人。

鲜卑人原来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后来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为了防御北方新兴的游牧民族柔然和高车,北魏统治者在北方边境设置了六个军镇。最初北魏的都城在平城,也就是今天山西大同,距离北方边境并不远。六镇的将领们便肩负国防重任,理所应当享受着优厚待遇。然而后来孝文帝进行了汉化改革,迁都洛阳,这直接导致六镇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六镇将士的待遇也随之恶化。将士不满情绪不断积聚,发动叛乱,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北魏六镇图

大多数六镇将士选择了相对强盛的东魏,还有少部分将士进入西魏,与当地的豪族联手形成了胡汉融合的<strong>“关陇贵族集团”。这个贵族集团,接下来会孕育出三个王朝,其中就包括唐朝。

讲个小故事,西魏时期有一个鲜卑族的将领,叫独孤信。他被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同为鲜卑族的宇文家族。这个家族后来建立了北周政权,取代了西魏。七女儿嫁给了同为关陇贵族集团的杨坚。没错,这就是后来的隋文帝。独孤信的四女儿嫁给了另外一位贵族,叫李昺。李昺这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是他儿子你肯定知道——李渊,也就是后来的唐高祖。其实,不仅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李渊的妻子窦氏、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都有鲜卑血统。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独孤家族与关陇集团

可以看出,唐朝从建立之初,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汉人王朝。而是鲜卑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同参与的结果。这是唐朝和之前的汉朝,以及之后的宋朝最显著的不同点。

二、突厥促成了唐朝的兴盛

说完了唐朝的建立,我们再看一下唐朝的强盛。你肯定知道,唐太宗李世民被尊奉为“天可汗”,中原王朝取得了对世界空前的影响力。在我看来,唐朝的强盛离不开它最大的对手、另一个游牧民族——突厥。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突厥军队

突厥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中,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第四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势力。公元6世纪中期,我国史书中出现了突厥这个词。这时的中原处在南北朝末期。面对强大的突厥,分裂的中原无力抵抗,各个中原政权只能通过联姻、进贡等方式与突厥维持良好关系。

不过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强,却存在的一个死结——<strong>政权非常脆弱。当面临大汗去世,或者是旱灾、霜雪等自然灾害时,无论多么强大的政权都会分裂甚至瓦解。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隋与突厥对峙地图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即位不久就开始对突厥动手。通过使用离间计,突厥很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靠近隋朝的东突厥可汗向隋文帝称臣,北方大患算是暂时缓解。而另一方面,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中国实现了久违的统一,中原王朝变得更加强大。

虽然突厥已经分裂,但随后继位的隋炀帝并不认为威胁就没有了。他重修了万里长城,并发兵东征高句丽,也就是朝鲜半岛一带。以往的历史,会把东征高句丽这件事简单归因于隋炀帝好大喜功、暴虐无道。但我认为,隋炀帝这么做是迫于国家的安全危机。因为当时地处东北的高句丽与北方的东突厥在地理上直接相连,对隋朝形成合围之势。所以,高句丽必须得打。这个工作,后来的唐太宗还在继续做。只不过,对于隋炀帝来说,东征高句丽成了导致隋朝灭亡的导火索。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隋朝面对的危机。

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获取了皇位。北方的突厥可汗趁着唐朝王室发生政变率军入侵。史料记载,匆忙即位的唐太宗一马当先亲自迎敌。突厥可汗被唐太宗的胆略和气魄折服,于是求和并撤军。

你肯定也能看出,这种记述很可能是唐太宗为了美化自己而改写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突厥确实撤兵了,唐朝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这时的突厥面临着大雪引发的饥荒,内部还发生着叛乱。唐太宗就抓住机会派遣将军联络突厥内部的反叛势力,夹击了当时的突厥可汗。综合压力下,东突厥崩溃了。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东突厥的大部分部众投降了唐朝,很多突厥首领获得了官职。据记载,这些突厥首领当中,获得五品以上官职的人竟然超过一百人。这样大规模的赏赐看起来像是在胡乱封赏,但是你如果结合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来看,就不一样了。

游牧民族习惯优待归顺自己的其他部落,而且一定要展现得比对自己人还要好,通过这种手段亮肌肉,拉拢人心。就在这一年,草原游牧地区的部落首领给唐太宗奉上了<strong>“天可汗”的称号。史书会对这件事情大书特书,认为这件事意味着,唐太宗作为中国这个农耕世界的天子,被尊奉为草原世界的大可汗,这是中原文明对外释放影响力的体现。<strong>然而,我觉得,其实这种评价是被夸大的。

经过前面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唐朝能够击溃东突厥,其实有隋朝两任皇帝的功劳。并不是唐太宗一个人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唐朝本来就是一个胡汉混融的政权,唐王室与游牧民族打起交道来得心应手。

从草原民族的角度来说,不断追随新的强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所以,我认为,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是个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之后的唐朝将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到北部和西北部,建立了影响力巨大的“唐帝国”。请你注意,这个成就离不开各个游牧民族的支持。

三、安史之乱的真正意义:使唐朝从“渗透王朝”转型为“征服王朝”

唐朝的衰落,同样与中央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关系密切。一个关键性的事件就是<strong>“安史之乱”。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经过,你一定不陌生。8世纪中期,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发动叛乱,想要争夺唐王朝的统治权,唐朝因此陷入持续8年的动荡。后来,虽然叛乱被平定,但唐朝也由盛转衰,荣耀不在。

我们印象中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在鼎盛时,由于统治者松懈而发生的内乱。但是,安史之乱真的只是一场“内乱”或“叛乱”吗?我认为,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试着站在游牧民族的角度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我们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人发动了叛乱?

正如“安史之乱”这个名字,我们都知道这场叛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人发动的。他们是什么人?答案是<strong>粟特人。

粟特人生活在今天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绿洲地区。他们最擅长两样东西,经商和打仗。

传说,粟特人会给刚出生的婴儿喂蜂蜜,希望他们长大后说话要像蜜一样甜。这体现了,商业是粟特人的生存之本。隋唐时期,中原王朝为了社会稳定,获得持续的农业税收收入,禁止民众从事远程国际贸易。粟特人就借机扮演了国际贸易的角色,丝绸之路上到处都有粟特人活跃的身影。

唐三彩中最常见的“胡人俑”作品,展现的就是粟特人的风貌。从这里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安禄山特别会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欢。“说话像蜜一样甜”是粟特人在异国他乡追逐利益的基本能力。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唐三彩:胡人俑

除了经商以外,粟特人还很擅长打仗。这一点很好理解,在异国他乡做生意,总需要保护自己。而且从中亚到东方经商,也需要经过险象环生的游牧地区,所以

粟特人一直都实行军商合一的制度。粟特人的强悍战斗力可以在安禄山叛乱初期看出来。

(二)安史之乱的影响,只是导致唐朝由盛转衰这么简单吗?

站在唐朝的角度来说,安史之乱后,西域丢了,而且中原各地割据越来越严重,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不再是“唐帝国”。安史之乱的确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与盛唐比,尽管唐朝的实际领土大大缩小,但国家的生命仍然维持了一个半世纪。原因是什么呢?这要得益于江淮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很关键,这意味着唐朝的国家基础已经从原来的农耕游牧并重,开始向以农耕为核心转型。唐帝国逐渐成为中原传统的农耕政权。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安史之乱

观察唐朝后期的历史,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唐朝后期为了维持和平,开始寻求与西部的吐蕃、北方的回鹘的会盟,并多次通过金钱来换取安宁。这一点与后来的宋朝非常相似。我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从一个自己筹措调配军事力量的“武力国家”,转变成了一个用金钱来购买和平的“财政国家”,中国历史正在发生着转型。

(三)站在中亚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角度来看,安史之乱更是具有世界意义。

唐朝之后,北方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陆续登场,他们建立了辽、西夏、金、元、清等政权。这些王朝称是<strong>“征服王朝”。

什么是“征服王朝”呢?用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来说,“征服王朝”最大的特点是,中国北方族群在中原地区建立国家时,努力保持自身文化,避免全盘汉化。

与“征服王朝”相对的是<strong>“渗透王朝”,特点是北方游牧族群在中原建立政权时,大量吸收较为先进的汉文化,比如唐朝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建立的政权。

为什么游牧政权会从“渗透王朝”向“征服王朝”转型呢?

游牧民族很早就和农耕文明进行着互动,游牧民势力对富饶的农耕定居地带进行掠夺、征服、同化,但由于统治经验不足,大多数是失败的。比如北魏,就因为汉化改革,引发了国家分裂。具体原因有很多,比如少数游牧人统治数量庞大的汉人难度过大;又比如,中原文化更加发达,导致游牧政权一味汉化而丢弃自身特色,因此造成内部撕裂。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唐朝盛世

经过反复实践,到10世纪前后,也就是唐朝后期,游牧民族终于找到了同时统治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方法。核心是在保持游牧民族的军事战斗力的同时,学习中原的统治策略,建立多元的管理系统。比如,后来的元朝,实施蒙汉两元政治。一方面推行汉法,定国号、为祖先设庙号,追封谥号,还采用了中原官僚机构。同时,重视维护蒙古文明,推崇佛教、基督教,重用人数较少的非汉族人等。这些手段都适当延长了征服王朝的统治时期。

不只是在中国,10世纪之后,中亚的喀喇汗国、南亚北部的伽色尼王国、西亚的塞尔柱帝国、东欧的可萨汗国等,一大批“征服王朝”纷纷出现。这绝不是偶然现象,渗透王朝向征服王朝的关键转型节点正是安史之乱。

胡人在唐王朝的意义

征服王朝

安史之乱是“过早的‘征服王朝’”。安史集团的野心是要建立以游牧民族为根本,统治中原的“大燕帝国”。只不过,安史集团虽然凭借着游牧民族的军事力量、丝绸之路的经济力量,还争取了很多部族的支持,获得了良好的开局,但没有获得当时最强大的回鹘的支持,结果在军事上失败。

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老师认为,安史之乱虽然失败,但它是“征服王朝”正式登场前的重要实践,它为后来辽金元的出现,提供了经验。

把安史之乱当作一个基准点,重新看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两千多年的变化历程,你会发现,虽然游牧民族更迭频繁,但不断扩张获取资源的生存特性迫使他们必须主动与农耕民族发生联系。游牧民族在建立政权的一次次尝试中积累了经验,从单向吸收农耕文明的“渗透王朝”模式向注重多元治理、保持自身特性的“征服王朝”模式转变。“征服王朝”的统治模式无疑是更先进的,凭借这种模式,游牧民族可以建立持续时间长,比农耕民族政权疆域更广阔的大帝国。

墨萱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处是最具活力的地区。“长城地带”从来都不是“边境”,而是游牧民与农耕民交汇的“接点”,是孕育创造力、迭代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

唐朝就诞生在这个区域,它不是某个具体民族的政权,而是<strong>胡汉融合的历史成果。唐朝成为唐帝国的过程,从时间维度看,是北魏、北周、隋朝数百年积累的结果,从空间维度看是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虽然纷乱复杂,但在与南方农耕民族互动中,总体上呈现为<strong>从“渗透王朝”模式,向“征服王朝”模式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含义被不断重新定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