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都是何方神圣?

舌战群儒的故事不见于正史,属于罗贯中先生的艺术创作。罗贯中为什么要创作舌战群儒这部戏?要搞清楚这问题,就必须搞懂以下几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都是何方神圣?

孙权



问题一:与诸葛亮舌战的人都是那些人?

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顾雍、张温、骆统当时也在此,只是没赶上发言。这些人都是江东的社会名流。《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这些人的评价普遍较高。

其一,陈寿评张昭、顾雍、步骘、诸葛瑾:“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顾雍依杖素业,而将之智局,故能究极荣位。诸葛瑾、步骘并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顾雍、步骘后来成为东吴的丞相。

其二,陈寿评严畯、薛综、程德枢(程秉)、阚泽:“严(严畯)、程(程秉)、阚生(阚泽),一时儒林也。至畯(严畯)辞荣济旧,不亦长者乎!薛综学识规纳,为吴良臣。”

其三,陈寿评虞翻、陆绩、张温、骆统:“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聘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都是何方神圣?

张昭

<strong>比如说舌战群儒中的薛综。薛综是孟尝君田文的后代。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并称战国四公子。

有人会问,孟尝君田文的后代怎么姓薛了?

孟尝君的封地在薛地。秦灭六国之后,孟尝君的子孙就失去了封地。刘邦建立西汉之后,路过齐国,寻找到了孟尝君的后人田陵、田国。刘邦想恢复孟尝君的封地,结果田陵、田国互相推让,谁也没要。于是二人到了竹邑定居,以薛为姓。薛综是薛国(田国)之后。

再比如陆绩。《三国演义》中孔明笑对陆绩说:“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如果没有读过正史,只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看到这句话,对陆绩的评价往往就会很低。笔者没读正史之前,看到了这句话,觉得:陆绩这个人老大不小了,怎么一点儿正事都没有,在席间拿人家橘子!后来看了《三国志》才知道,陆绩六岁时跟随父亲陆康去见袁术。在席间,袁术用橘子招待客人,陆绩怀揣了三枚橘子。走的时候,陆绩拿的橘子掉到地上。袁术开玩笑说:“来做客,还把橘子拿走了。”陆绩讲:“拿回去给母亲吃。”袁术觉得这个小孩不简单。<strong>陆绩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比孔明小七岁,赤壁之战时才二十岁。

<strong>总的来讲,这些人都是读书人,都是大学问家,无论哪一位,都对当时和后世的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这些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但是这些大儒在正史《三国志》中总体形象是非常正面的。在罗贯中看来,既然这些人形象如此之高,如果诸葛亮能把他们比下去,岂不是更能衬托出孔明的伟岸吗?所以,罗贯中创作了舌战群儒这场戏。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都是何方神圣?

罗贯中为什么没让阚泽和诸葛瑾参与舌战群儒呢?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不方便和诸葛亮论战。至于阚泽,罗贯中先生之后在黄盖诈降的戏份中,安排阚泽充当黄盖的使者。如果舌战群儒中把阚泽加入进去,明显是不合适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都是何方神圣?

诸葛亮

问题二:舌战群儒主要讨论什么话题?

舌战群儒中讨论的话题很多,许多话题笔者在前文已经讲述,在此不做重复。诸葛亮在舌战群儒中提出一个观点,大意是读书人身为汉臣,要忠于汉室。孙权手下的许多谋士面对诸葛亮的这一观点没有办法反驳,为什么?这个观点真的站得住吗?

<strong>其一,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皇帝昏庸,宦官专权、吏治腐败,爆发了黄巾起义。曹操执政远远好于东汉末年的黑暗政治。这是有目共睹的,兴复汉室是不得人心的。

<strong>其二,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汉室代表了腐朽。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旗号不得民心,是在开历史倒车。读书人首先要有爱民之心,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讲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都是何方神圣?

孟子

有人会问,既然汉室不得民心,那么孙权手下的谋士为什么不用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反驳诸葛亮呢?答案是孙权的部下不敢。为什么?

孙权后来建吴称帝。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是曹操后期不可能没有代汉的想法。也就是说,曹操也好,孙权也好,甚至刘备也好,他们都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建立新的封建王朝。

既然曹操、孙权、刘备都想建立新的封建王朝,他们就要从皇帝的角度想问题,就希望部下们忠君。试问,有哪个皇帝真心喜欢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呢?如果孙权的部下用“民贵君轻”去反驳封建忠君思想,孙权就会不高兴。

虽然曹操基本统一北方,符合民心,顺应历史发展。但是后来曹操想取代汉朝,曹丕当了皇帝。所以,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曹操也不反对忠君,他也不太喜欢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都是何方神圣?

郭嘉

为什么诸葛亮在后世的地位比郭嘉、贾诩、刘晔的地位高?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三点:

<strong>其一,诸葛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家,也有着杰出的治国理政才干。也就是说孔明本身就很有优秀。

<strong>其二,曹操集团和孙权集团,人才特别多,可谓群英荟萃。相比之下,刘备集团是以刘关张小集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排他性很强;相对而言,人才匮乏。把孔明放到刘备那里,会显得很突出。如果把孔明放到曹操和孙权那里,也不见得很突出。如果诸葛亮投靠曹操,一开始的地位不见得比司马懿的文学掾高;如果诸葛亮投靠孙权,可能和陆逊刚投奔孙权时差不多。

<strong>其三,《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重要影响。《三国演义》意在突出蜀汉的正统地位,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诸葛亮进行了一定幅度的抬高。比如,正史中孙权决心抗曹,周瑜和鲁肃起到重要作用。《三国演义》削弱了此处周瑜和鲁肃的作用,提升孔明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