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疫情發“國難財”,這錢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聲音 | 利用疫情發“國難財”,這錢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新冠肺炎的肆虐之時,有那麼多令我們動容的瞬間——

廣大醫護人員放棄休假,甘冒生命危險衝上前線,甚至寫好了“遺書”以備不測,足以體現醫者仁心。醫療器械製造企業的員工犧牲休息,年夜飯才剛吃上兩口便匆匆趕往工廠,立即投入口罩和防護服的生產一線。八十多歲的鐘南山院士再度“出山”,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深入“毒圈”診斷患者,並來回奔波往返提供專業的決策建議。熱心網友連夜採購口罩,自己一個不取反而全部寄往武漢的醫院,而錢財物資更是雪花般地飛向抗疫前線,展現了民族大愛。

聲音 | 利用疫情發“國難財”,這錢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他們的所作所為,觸及了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也令我們感到,原來溫暖和微小的善舉,可以這麼具體而微,也可以這麼真實可親。

但是,在萬眾一心共克時艱之時,也有那麼些商家行為讓我們感到不齒和羞愧。無論是趁機漲價到53元的“高貴”白菜,還是一夜之間身價暴漲百倍的口罩,亦或是部分超市藉此機會將多種民生必需品提價後“打折”,彷彿展現了“仁慈和善良”。

這些藉著疫情肆虐之際,大發橫財,甚至將自己的利潤和資本建立在血腥的“國難”之上,顯然超越了我們的容忍底線。

聲音 | 利用疫情發“國難財”,這錢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非常時期,物資短缺、需求高漲、物流中斷,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根據市場規律進行合理調價無可厚非。更何況,在這個“史上最慘淡春節”之間,商家損失摻重,希望借售賣部分暢銷品以儘可能挽回損失的意圖也可以理解。因此,我們從來都不否認在法律範圍內,依據市場規則對商品進行合理調價的商業行為是正當且合法的。但是,我們所要打擊的,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和坐地起價的投機倒把行為。

聲音 | 利用疫情發“國難財”,這錢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10個850元的“添加口罩”,按瓶拆賣的雙黃連口服液身價躋身到“百元大關”,就連昔日裡菜市場中隨處可見的大白菜,也因“時運維艱”而變得售價居高不下,早已脫離了其合理的價格範圍內,變成了一種靠炒作、包裝和貪婪共同造就的“稀缺商品”和“抗疫神器”,這樣藉機發“國難財”的“生財之道”實在不光彩。

聲音 | 利用疫情發“國難財”,這錢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以“國難”的民意坐地起價本就是一種非正常的商業行為,更像是貪婪慾望趨勢之下的逐利和投機之舉。

這種方式無異於趁火打劫,給民眾造成恐慌感而內心添堵,而且這種絲毫沒有商量餘地和議價空間的“天價商品”的存在,也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剝奪感,“價高者得”的資本逐利行為更是擾亂了合理的物資調配進度,稀缺物資非但不是流向最需要的弱者身上,反而流向了“財大氣粗”的達官權貴之手,這種市場交易公平和透明原則的方式,最終的結果就是給防病救災添亂。

聲音 | 利用疫情發“國難財”,這錢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在商言商和謀取利益,這是商家的天性使然,我們也不應過多苛責。但是,所謂的“謀利”和“求財”都有一定的規則和價值尺度。

一旦僭越規則,讓原本合理的調價行為變成了隨心所欲的“火箭漲價”,將原本透明且自由交易的購買行為變成了“價高者得”的拍賣模式,這樣的行為很顯然不見踐踏了法律法規,而且羞辱了商業倫理,更拋棄了大眾情感,到頭來還難以逃脫法律制裁和道德審判,因為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實在算不上什麼“明智之舉”。

聲音 | 利用疫情發“國難財”,這錢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疫情當頭,最重要的事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聯合狙擊疫情的擴散和傳播。希望藉機發“國難財”的貪婪商人還是收收心,畢竟咱們掙錢雖要技巧,但更要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