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疫情发“国难财”,这钱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声音 | 利用疫情发“国难财”,这钱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新冠肺炎的肆虐之时,有那么多令我们动容的瞬间——

广大医护人员放弃休假,甘冒生命危险冲上前线,甚至写好了“遗书”以备不测,足以体现医者仁心。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员工牺牲休息,年夜饭才刚吃上两口便匆匆赶往工厂,立即投入口罩和防护服的生产一线。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再度“出山”,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深入“毒圈”诊断患者,并来回奔波往返提供专业的决策建议。热心网友连夜采购口罩,自己一个不取反而全部寄往武汉的医院,而钱财物资更是雪花般地飞向抗疫前线,展现了民族大爱。

声音 | 利用疫情发“国难财”,这钱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他们的所作所为,触及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令我们感到,原来温暖和微小的善举,可以这么具体而微,也可以这么真实可亲。

但是,在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之时,也有那么些商家行为让我们感到不齿和羞愧。无论是趁机涨价到53元的“高贵”白菜,还是一夜之间身价暴涨百倍的口罩,亦或是部分超市借此机会将多种民生必需品提价后“打折”,仿佛展现了“仁慈和善良”。

这些借着疫情肆虐之际,大发横财,甚至将自己的利润和资本建立在血腥的“国难”之上,显然超越了我们的容忍底线。

声音 | 利用疫情发“国难财”,这钱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非常时期,物资短缺、需求高涨、物流中断,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根据市场规律进行合理调价无可厚非。更何况,在这个“史上最惨淡春节”之间,商家损失掺重,希望借售卖部分畅销品以尽可能挽回损失的意图也可以理解。因此,我们从来都不否认在法律范围内,依据市场规则对商品进行合理调价的商业行为是正当且合法的。但是,我们所要打击的,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和坐地起价的投机倒把行为。

声音 | 利用疫情发“国难财”,这钱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10个850元的“添加口罩”,按瓶拆卖的双黄连口服液身价跻身到“百元大关”,就连昔日里菜市场中随处可见的大白菜,也因“时运维艰”而变得售价居高不下,早已脱离了其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变成了一种靠炒作、包装和贪婪共同造就的“稀缺商品”和“抗疫神器”,这样借机发“国难财”的“生财之道”实在不光彩。

声音 | 利用疫情发“国难财”,这钱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以“国难”的民意坐地起价本就是一种非正常的商业行为,更像是贪婪欲望趋势之下的逐利和投机之举。

这种方式无异于趁火打劫,给民众造成恐慌感而内心添堵,而且这种丝毫没有商量余地和议价空间的“天价商品”的存在,也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价高者得”的资本逐利行为更是扰乱了合理的物资调配进度,稀缺物资非但不是流向最需要的弱者身上,反而流向了“财大气粗”的达官权贵之手,这种市场交易公平和透明原则的方式,最终的结果就是给防病救灾添乱。

声音 | 利用疫情发“国难财”,这钱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在商言商和谋取利益,这是商家的天性使然,我们也不应过多苛责。但是,所谓的“谋利”和“求财”都有一定的规则和价值尺度。

一旦僭越规则,让原本合理的调价行为变成了随心所欲的“火箭涨价”,将原本透明且自由交易的购买行为变成了“价高者得”的拍卖模式,这样的行为很显然不见践踏了法律法规,而且羞辱了商业伦理,更抛弃了大众情感,到头来还难以逃脱法律制裁和道德审判,因为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实在算不上什么“明智之举”。

声音 | 利用疫情发“国难财”,这钱既不光彩也不心安

疫情当头,最重要的事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联合狙击疫情的扩散和传播。希望借机发“国难财”的贪婪商人还是收收心,毕竟咱们挣钱虽要技巧,但更要干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