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问“仁”,孔子的不同回答真反映出了弟子学识水平的高低吗

同样是问仁,孔子会根据弟子学识水平的差异、性格及人生态度的不同,给出不同的答案,给颜回的答案相对来说更理论化一些,这与颜回的学识水平是有关的。而对于曾经被孔子称赞为“可使南面”的冉雍,孔子的回答就更具有可操作性,《论语.颜渊篇》第二章记载孔子与冉雍的这段对话,其原文是: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同样是问“仁”,孔子的不同回答真反映出了弟子学识水平的高低吗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钱穆先生注释“大宾,公侯之宾也。大祭,禘郊之属也。” 出门在外,对所有人都应当如尊贵的客人一样,保持充分的热情和尊敬。要役使百姓做事,则要像举办重大的祭祀活动一样,慎之又慎,考虑周全,安排细致。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一般情况下邦是指诸侯统治的国家,而家则是指卿大夫治理的封地。这句话朱熹的注释为“内外无怨,亦以其效言之,使以自考也”,认为应该理解为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但是我们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提升自成已的修为,但是我们是没法决定他人的想法,所以对于朱熹的注释我认为不太准确。钱穆先生所持意见就不同,他认为“非人不怨己,乃己不怨人”,主张无论在邦还是在家,关键是本心无怨,不怨天不尤人才是为仁之道。


同样是问“仁”,孔子的不同回答真反映出了弟子学识水平的高低吗

本章的译文,仲弓问如何为仁,孔子说:“出门待人接物要如同接待贵宾,役使百姓要如同举办重大的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在邦国中,还是在家族中,都能无所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但肯定会照着老师的话去做。”


同样是问“仁”,孔子的不同回答真反映出了弟子学识水平的高低吗

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中对于本章有这样的注释,“此敬、恕与不怨之三者,皆指心言,即复礼归仁之要端。人能践行一本于礼,对人自无不敬恕。茍其心能敬能恕,则自无怨。如此居心,则视、听、言、动自无不合于礼,而我心之仁亦自然呈露。心行相发,内外交融,亦一以贯之。”“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所体现的是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体现的恕;“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所体现的是不怨。此三者针对人内心而言的,都是复礼归仁的要点。人如果能真心践行,其内心待人接物能敬能恕,自然也就能达到无怨的境界。内心的修养达到此水平,则视、听、言、动自然而然无不合于礼,人之仁心亦自然呈露,内外交融,知行合一。


同样是问“仁”,孔子的不同回答真反映出了弟子学识水平的高低吗

同样的问题孔子对两个弟子给出的回答完全不同,朱熹认为“克己复礼,干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颜、冉之学,其高下浅深,于此可见。”意思就是“克已复礼”就如同修行的主干道,但理论性更强,“敬、恕及不怨”则属于更接近实际可操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颜回和冉雍学识存在的高下之分。其实我并不认为冉雍的学识水平就一定不如颜回,之所以孔子给出不同的答案主要还是由于两人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不同,颜回甘平乐道,更愿意在学识有所提高,通俗讲就是属于理论研究型人才。而冉雍很早就出仕为官,孔子也曾经评价过“雍也可使南面”,更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治国理政方面,属于实际运用型人才。所以我觉得孔子的回答是根据弟子不同的特性给出的,而与学识的高低并无直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