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又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呢?

萧凤拙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的内容主要是抒情言志和说理论事,并没有什么学术上的思想论述,但却拥有后世思想家们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

就艺术特色而言,陶渊明他本身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符号的最具代表性人物。他既具有儒家的安平之德,又具有道家的全身之智,并能够抵达佛家的澄明之境。陶渊明代表着六朝之后千古文人普遍的价值取向,昭示着一种人生自我安顿与自我超越的方式。

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的是什么?

一、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人生该如何安顿?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陶渊明9岁时父亲去世,在外祖父孟嘉家中生活了较长时间。孟嘉是当时名士。

陶渊明在其母孟氏去世之时为外祖父孟嘉作传:

“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显然,陶渊明的性情是深受外祖父影响的。

司马氏衣冠南渡后,偏安一隅的东晋注定是一个难以有所作为的朝代。因此,陶渊明对于远大宏图的向往不是那么强烈,他29岁时才第一次出来做官。《宋书》本传说陶渊明“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这次出仕,也许有“猛志逸四海”的因素,他自述是出于生计考虑。只是,生计问题不大,又没有什么宏图可展,加之他的心性不能够适应琐屑的公务,所以就辞职回家了。后来江州召他为主簿,他也不去就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陶渊明本来只是为了酒食无忧而在县令一职上混日,由于上面派遣督邮前来检查工作。上级教陶渊明穿戴好官府去迎接,陶渊明不愿束带去见一个小小的督邮。

欲有所为者,能屈能伸,胸怀大志者,可受跨下之辱,这是因为预想的成功可以洗刷前耻。然而,陶渊明知道自己不再会有什么前程,他的尊严也不会有新的光荣来补偿,只能小心维护,不让它受到损伤,破坏内心的安宁。因此。解绶辞职是他维护自尊的唯一选择。

“不为五斗米折腰”固然显出了诗人的气节,维护了诗人的形象,为后世不绝称颂,其中寓含的几多无奈,几许辛酸,也是不难体会的。因此,陶渊明在认识到自己不适合为官和不愿为官的心性后,否决了寄于仕途的一切幻想,决定从此安顿生命和精神于故乡田园。

二、如何面对“白衣苍狗,沧海桑田”?——化悲为美酒,纵心于诗情,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公元417年,刘裕受封宋公,次年六月为相国,受九锡,十二月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帝。

在古代,文士是传统、正统、主流观念的载体,当陶渊明明显预感到曹氏家族颠覆汉室,司马家族颠覆曹室的悲剧就要在晋朝重演,就产生了信念崩溃后的虚无感。同时,越是如此,他就越对于自己当年主动脱离政坛,真正地开始予以肯定。

一年间,陶渊明连作《饮酒》诗二十首,正如为他编文集的梁太子萧统所说: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

——《陶渊明集序》

陶渊明一生向来好酒,我们可以说,别人大隐于市,他是大隐于酒。无论从思想还是心态上来说,陶渊明的《饮酒》诗都体现出了他的复杂性,也表明他的人生认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饮酒》诗中最有名的要数那一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千年以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令无数文人墨客心折。它勾勒出一幅绝对的静穆,绝对的安恬的生活画面,随意采菊,无心见山,一个“见”(通假字,同现读xian)字,尽藏“云无心而出岫”的意境。

苏东坡评价陶渊明的这首诗说:“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北宋之前,流传的很多陶渊明诗本都是“悠然望南山”,苏轼认为“望”是有意瞻观寻觅,全然失却了诗人的无心自然从容之妙。诗人所见何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在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那边,夕阳西下,山色瑰丽,飞鸟们结伴归来。他有的心中产生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触。

老子说:“天地有大道而不言。”庄子也说过:“得意忘言,得鱼忘筌。”

人有着丰富、多层面、混沌多变的心灵感受,时常不能对其截然区分。然而,人类标注的概念,都是经过严密的、单一的、固定的界定,有的时候语言不能穷尽其意,真意往往可感而不可言,言之则必损其意。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些没有填词的纯音乐听起来比有歌词时更加深入我们的内心。因为,音乐往往是超越语言的。

如果非要将那不可言说的真意用语言描绘出来,那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句的意境,我们可以这样领会:无意中见到了鸟儿飞入南山之瑰丽夕景的“境”,诗人的脑海中升腾出了他隐居的行为也如鸟儿回到安乐窝巢一般的“意”。意与境结合,将诗人怡悦的神思巧妙地幻化到了鸟儿身上,使人在夕景中感到无限的欣慰与安宁。这是诗人用他一生的体验来感悟的景观,包含的人生真谛不是区区“倦鸟知还”、“倦鸟归林”之类字句可以表达的。再有,诗人是无心见景,心与景自然地交融,产生朦胧的意境,所以,这是无需也无暇付诸语言的。

当人无心悟境,心境合一,物我两忘,他还哪有余心去辨此真意?当人回过神来,逐渐意识到其间有真意时,则意已与境离,神与物分,早就不能以言辨之了。“欲辨已忘言”正是“物我同一”、“神与物游”的最高审美境界,非其人、其生、其境、其心,不得其意,其语。

也难怪神笔圣手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都对陶渊明推崇备至。

在《饮酒》诗中,陶渊明既为自己违时而无奈,更为世事违己而愤懑;既以古代隐者贫士自慰自励,更对命运本身产生怀疑;既不断地自我排遣,更因为无从排遣而以酒自醉。他虽醉犹醒,不仅看到了生不逢时、悲守穷庐的现实,也直面这种现实,努力为自己寻找生存的理由和意义;他不仅认识到生不逢时的客观处境,也为自己在嘈杂纷乱的人间寻觅到一方心灵的净土;不仅从一生的经历中窥见了自己的命运,也从不幸的命运中发现人生的真谛与乐趣。

因此,陶渊明那焦灼不安的灵魂是不可能被酒精麻醉的,由《饮酒》组诗可以看出,陶渊明安顿生命于微醺后的深刻思考之中,而不是刻意寻求刘伶那醉生梦死的境界。

而陶渊明“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的及时行乐思想,并不是感性的放纵,而是无奈于现实的理性选择,为的是冲淡现实的苦痛。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素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 陶渊明《挽歌》其一

《挽歌》三首诗是陶渊明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近,设想自己死后人们送葬的整个过程,给自己写的三首诗,表现了他的豁达的生死观,因为将生看得很透彻,所以他将死也看得很平淡。

三、真的能让自己不因闲而无为感到不安吗?如何真正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魏晋时代是比春秋战国还要“礼崩乐坏”的乱世,当时的一些名士,为逃避现实,逃避自己的内心,不敢正视自己的失意的人生处境,不愿承认自己的落寞、凄苦的生活现实,只有让自己寄情于玄理,耽溺于清淡,才能暂时忘身忘心于名士的虚名。然而,一旦当权者相招,他们马上就受宠若惊,也不问是为何人之所役,反自认“天生我才必有用”,迫不及待地卑躬屈节,哪里还顾得上人格的尊严?

无论是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或是与陶渊明同时代的周续之,都是着意标榜着高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安贫乐道的隐者情怀。刘伶醉于酒中,醉生梦死,至死都在逃避现实。

虽然陶渊明与他们共同被列于隐逸之林,却与之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处世风格。陶渊明始终在审视着内心,感悟人在世间、在生死之间的哲理,化落寞、悲苦、忧愤为平淡,渺生死、荣辱、成败而从容。

陶渊明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的心态及思想认识,隐藏在形影神诗三首并序里集中: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形赠影》

《形赠影》是形对影的赠言,也是注重人之肉体存在的处世态度:天地、山川可以永存,草木枯悴可以再生,唯有人的形体必然死亡无存,既然这样,不如及时饮酒行乐。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形答影》

人的生命不能永存于世,神仙的境界又不是凡人可以企及的,人一但死亡就会形神俱灭;但是,如果一个人生前行善,还可以给后代留下仁爱,这总比饮酒消愁要强得多。

《形答影》通过影对形的回答,陶渊明表现了自己处世态度的另一方面:形和影本来没有分别,它们是人的意识对肉体的思辨,幻化出来的两种独立个体。陶渊明将佛理范畴转化为鲜活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借用这两个范畴,分别表现了行善扬名和自得其乐两种人生观。

“积极有为”和“消极无为”,这两种思想在陶渊明的心中是始终并存、斗争着的,其实,这两方面的对抗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在激进时让人厌倦,在安静时又让人不安。

陶渊明也时不时地为自己的闲静无为而感到不安,他是如何遣除精神之困窘,来消释这种不安的呢?

“大均私无力,万物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神释》

《神释》针对形和影赠答中所诉苦衷及不同观点进行调和、排解。饮酒可以使人忘记死的来临,但人终有一死,整日沉醉消沉或许短寿;行善却没人称誉,也只能在醉饮中忘生乐死;多虑则徒然自伤,不如将自己放任于自然。

陶渊明表示,不是他不想立善,而是立善也没有意义,人死之后什么都没了。这观点听起来似乎过于消沉。只顾生前自在,不计身后毁誉,这种态度也是我们的价值观不能苟同的。

然而,陶渊明这是有他的苦衷的:他曾经想有所作为,可是生不逢时,运道不济。如今,世道沦丧,再也不可能有什么立善扬名的机会了。非他不为,而是不能。面对客观现实的这种无情,他只有听其自然。

陶渊明的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可以说是:能立善则立善,不能立善则自乐,不必过于强求。能立善固然可喜,不能立善亦无所憾,因此也无所不安。这就是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中国古代文人奉行的人生哲学,它融含了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清静无为、听天由命,佛教万事皆空的思想。因欲有所为,所以以努力始;因万事皆空,所以不强求结果。既尽力而为,又听天由命,这就是顺其自然的本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纵心任情,不管怎样都心情平静,自安自乐。

陶渊明这种思想与后世文人天然相通,奠定并强化了中国文人处世心态的基调,也建构起中国独特的生命美学。

陶渊明能够不以宗教信仰来安顿精神,是因为他找到了审美的道路,一个精神上的乌托邦:“桃花源”

《桃花源》,为千古文人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

说起陶渊明,就不得不说他的《桃花源记》。自古以来,“桃花源”就是千古文人的政治理想和精神家园。

《桃花源记》是一篇将生活的基础、人生的态度和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的小说,可以说是陶渊明将心境与实境的巧妙结合。《桃花源诗》则是依托这部貌似纪实的小说,不仅抒情言志,也表达了陶渊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认识和设想。

《桃花源记》以纪实式的笔调叙述一个捕鱼人的奇遇:晋太元年间,武陵渔人无意间进入了桃花源,武陵实有其地,即今湖南常德。武陵渔人也就给读者以实有其人的感觉。从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看,诗人创作带有自慰自娱的成分,愈能托事于真的年代真的人,愈能自欺而自信。

桃花源来历分明,避数朝动乱,古风依然,令人浮想联翩,心向神往,作者忘记这只是虚构,而相信在动乱人间真有类似的地方存在,读者忘记这只是在欣赏一个传奇,而认定人间果有桃源。

然而,武陵渔人不守信用,将桃花源到处与人说,让人为桃花源人担忧。最终,桃花源这个美好的幻境,也因人心不古而从世上消失了。由这忽逢而终杳的心情,虽然让人们无限怅惘,但是桃花源的消失,却同时又给了人们永远保全它的希望。正因不能发现,它才更让人深信它的存在,而永远怀持重寻它的幻想。

陶渊明在桃花源中表达的政治理想,包含了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也包含了一种情感倾向。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虽然这种理想的社会秩序不一定能够直接诉诸于实践,但是对真实世界的实践有一种导向作用,它诉诸了文学艺术的想象与虚构,以“乌托邦”的形式存在,能够满足乱世中人们的心理需要,抚慰和寄托人们的精神。

桃花源所谓的“精神家园”,也是人们在经历过现实的苦难后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是精神寄托之所。政治理想或乌托邦是一种完美的形式,它永远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但是人们可以不断地努力抵达其各个层面。人们之所以能够从中获得安慰,也正是因为它并非完全是虚幻的,而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努力成为现实的。

在千年之后的今天,陶渊明的田园诗仍像是一个童话,是那么清新、美好而浪漫。毛主席的那一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既表达了对千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之人间乐土的无限向往,更表达了自己将它变为现实的幸福家园的信念。

为何说陶渊明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美学符号?

陶渊明的人生,既有一般人平淡、曲折的共性,他审美化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又可谓是艺术的人生。

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是一种心情、态度、感受和体悟,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田园都是他理性的抉择,同时也包含了对现实无奈的成分。因此,他归隐后在心态上无论是“冲淡平和”还是“慷慨任气”,都没有明显的体现。

无论是对社会现实,还是他自己的人生,陶渊明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他并不想让这种认识在思辨性文字中清晰起来,而是以艺术的方式来超越现实,给自己营造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陶渊明的心中也有社会理想,然而他并不想言说这种理想,而是直接在诗文创作中实现和享受这种理想。大概这就是陶渊明没有理论著述而只是体现出某种美学思想倾向的原因。

陶渊明本人未必完全实现了个人灵魂上的自由和超越,但是,他的现实困境与无奈却被历史的天空给遮蔽了,他的审美理想则继续漂浮在历史的天空中,成为后世文人仰望的一颗恒星。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陶渊明并不是“原装”的,而是历代文人学士不断地将自己的现实观念和审美理想加诸其上,进而使得他的美学倾向成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演变为一种生命的安顿与超越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达文有话说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内容主要以描写诗人隐居后的日常生话为主,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赞美,歌讼大自然山水,及田园风光的诗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归园田居》等十首。

陶渊明虽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的祖父甚止是朝迋的开国元勋,但诗人在八岁时就因父亲的去世,而家道开始中落。诗人三十岁入仕,也曾做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职,但他看不惯官场的污浊与黑暗,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官隐居。过起了虽贫寒却舒适的田园生活。正如诗人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所写:

少无适俗韵,情夲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归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房屋八九间……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质朴,清新自然,韵味十足。看似无奇,但仔细深思,其意境却是深远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境丰富,诗中有画。读了他的诗,使读者尤如身临其境。如: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陶渊明后,写作田园诗的诗人很少,直至唐代王维,孟浩然的出现。因此可以说,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是中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秦一农夫


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腐朽,黑暗,不为三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还乡躬耕陇亩。闲暇时间,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虽然一生困苦,寂寞,然而身后却极受推崇,千载之下,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我也是他的粉丝。陶渊明的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

其一,陶诗再现了躬耕生活。陶渊明和其他田园诗人的重要区别在于,其他大多写的是田园风光,而他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劳动生活。陶渊明不肯委屈自己的心志,回到农村,靠什么生活呢?只有开荒南野际了。他大量的诗篇都写到了自己的劳动生活。他的《归园田居》其三写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描述了他一天的劳动生活。他在另一首诗中,记述了自己一年的耕种收获,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他的诗歌中,处处可见他的躬耕生活。可见,耕种,劳作,是陶公创作的源泉。陶公很了不起,能把劳动当享受。我也种过地,整天握着锄头,劳作在望不到边际的田野,早出晚归,疲惫至极,倒头就睡,哪有心思读书,吟诗。



其二,陶诗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在陶公的笔下,每一座山,每一道水,每一棵树,村庄,老屋,东篱,都染上一层宁静,美好,诗意的色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不经意间,便吟出了千古名句。在日常生活中,展现了农村醉人的风光。一个淡看权利,地位,财富,荣誉,心境悠然闲适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还有诸多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都描画了农村特有的风光。

其三,陶诗展现了自己的读书写作生活。陶渊明少有才学,博览群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难能可贵的是,在家耕种仍坚持读书,写作。躬耕,读书,写作,俨然成为他生活的三步曲。他在移居中写到,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读山海经中写到,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些都写了读书生活。

其四,陶诗表现了农村纯朴的人情之美。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官场尊卑。大家率性,质朴的在一起快快乐乐喝酒。在《桃花源记》中,诗人已写出了这种纯朴,敦厚的风俗之美,你看,渔人进入桃花源,全村的人都杀鸡,作食,好酒好菜招待,这多好。陶渊明在杂诗中写到,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后四句,是勉励珍惜时光的,时间宝贵呀,我们可要珍惜亲情,友情,邻里之情,和和睦睦的生活。诗人还写到,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诗人已经在纯朴自然的风土人情中领略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其五,陶诗流露出了自食其力,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通达纯真的思想。诗人说,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表达了自己性格不合于世,就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愿望。他的诗,衰容无定在,彼此共耕之,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表达了对社会,人事的看法,没有永远的,一成不变的荣,也没有永远的,一成不变的容,他们互相更替,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所以,暂时处于人生低谷,也应该淡然处之。读陶诗,感受着诗人的思想,能时时让我们进入一个忘却人生困扰的纯然平和的状态。从这个角度说,当我们心灵被物欲蒙蔽时,陶诗是我们浸润心灵的精神家园。陶渊明不在乎外在条件,只在乎心灵的悠然自得。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是冲淡平和,纯朴自然。和他人一样实实在在的,他的作品都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他有苦说苦,有乐说乐,有牢骚就发牢骚,从不掩饰,他的语言也如话家常,浅显,凝炼,生动,准确,鲜明,弃绝雕饰,返朴归真。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读者接触的,只有阮步兵和陶渊明,而陶尤为甘脆鲜明”。


江湖夜雨92


陶渊明写了很多山水田园诗歌,他厌恶官场,隐居山下,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以《归园田居》为代表。他把山水田园作为诗歌描写的对象,清新自然,以白描为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田园生活是艰苦的,但又是自己所追求的,这里没有应酬,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由此开启了山水田园诗派,为后世诗歌拓展了一个崭新领域。


戴训德退休教师


痴迷古典文学的小阿蛮来回答,各位且细听哦~~


这个题目很大。都可以写成论文啦。下面我说一下个人理解,请各位方家指正。



一、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1、写田园风光和闲适心境的。比如《归园田居》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的是农村的袅袅炊烟,这个现在我们很难见到啦。再如我们最熟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饮酒》组诗里面的,不仅写的很美,而且心境特别好,很闲适,恬淡。这类诗在陶渊明诗歌里占了很大一部分,主要是在他刚归隐田园的时候所写。这时候他的心态很好,当然也主要是因为口袋里还有钱啦。


2、写农村生活和劳动场面的。陶渊明他不去是隐居田园嘛。在农村隐居,那就会写到日常的农村生活,以及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就是去干农活。尤其是晚期,他的房子被烧了,家里没什么钱了,怎么办?就得自己去劳动赚钱吃饭。比如《归园田居》里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写种豆,估计是刚开始接触农活,还不大会种地,所以豆子长的不好,反倒是杂草长的特别好。后来又写,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这大概是到了后来了,种田本事学到了,所以种桑树啊,种麻啊,都长的很不错,地也开垦得越来越多。



3、写贫困生活的。前面说了,后来陶渊明其实过的挺不好的。很穷。说实在话,要隐居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么有存款,要么有特殊技能,不然最后吃饭都会成问题的。陶渊明写过《乞食》,就是去邻居家蹭饭吃的,很惨;另外,他还写,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很落魄,白天挨饿,一直等天黑了好去睡觉;但是睡觉的时候,又没有厚棉被盖,冷啊。


4、写自己的理想追求的。陶渊明归隐田园,是为了躲避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安宁和闲适。这在《归去来兮辞》里面说的很清楚。大家可以去看。《归园田居》这一组诗是陶渊明很重要的诗,里面写到了他归隐的方方面面。建议大家把它背诵下来。



二、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1、整体风格:平淡,自然,清新。陶诗里面,很少有那种夸张的,华丽的写法。相反,大部分都是追求自然的,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情感特别真诚,生活气息特别浓厚。这是和陶渊明的性情相一致的。他自己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是个不喜欢世俗的人,他追求的是自然本真的生活。


2、语言也是质朴,平淡。我们读陶渊明的诗,经常会读到一些像大白话一样的句子。比如前面引用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非常家常,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在哪里种豆,豆子长的怎么样,是吧。陶诗的语言特色就是这样,他不刻意,不去雕琢,都是发自内心的话,朴实无华,通俗平淡。



3、多用白描。白描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不用什么色彩啊,装饰啊这些东西,而只有线条,叙述。还是《归园田居》里面的,他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我们看,是不是说的非常简单。就是田地不少,房子也不少。他不去形容说田地有多么肥沃呀,房子有多么壮丽呀,没有,陶渊明他很少这么写。


4、还有一些带哲理的诗。这类诗句,是穿插在整首诗里面的,就一两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他说自己不喜欢世俗生活而去隐居,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就是带有哲理性的诗句;陶渊明是把景、情、理三者融合在一起写的,这个叫情景交融,或者寓理于情。


以上我是读陶渊明诗的个人理解,供大家参考。



我是小阿蛮,痴迷古典文学和植物,愿意和更多人交朋友。谢谢大家。

小阿蛮


山水田园诗是盛唐时期形成的一种诗歌流派。以陶渊明等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

陶渊明的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等等。主要描写田园的自然风光和农家实景。陶渊明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骨头。这一点和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有同样的骨气。

从艺术特色角度看他的诗歌。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是语言方面。陶渊明诗歌的语言朴素易懂。内蕴深厚,需要反复品味才知其中蕴含的道理;例如《桃花源记》的描写,实际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其次,从描写的手法上看,陶渊明擅长用白描手法去勾画景物,使得没有生命力的事物变得栩栩如生充满意境;

最后是诗歌的风格。每个作家诗人所写的作品都有他的个人印记。就好比你听同一个歌手的歌都是一个调调。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风格,具有陶渊明特色的文体。


阿桑与书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这种自然平淡的诗风与平静朴素的田园生活的题材、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密切相关。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还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用户6180549354


陶的田园诗主要写“羁鸟”归“旧林”、“池鱼”返“故渊”后的心情,“虚室有余闲”,不用忙于政务了,不用恭迎督邮了。至于劳动,他也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结果是“草盛豆苗稀”,应该只是做个样子而已,老婆孩子都养活不了,生活要靠朋友接济。不过怎么说都要比官场自由,想干嘛干嘛,饿肚子也是快乐。


大王篆刻


因人而异,因经历而不同,我一直觉得,阅读理解,每个人的答案都是对的,毕竟,我们不是陶渊明,又怎么会知道他脑袋里在想什么?能被语言描述出来的,又怎么能成为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