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外防输入 内防扩散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

面对看不见的病毒和看得见的风险

广大基层干部这段时间

查清人 管住门

落实测温消毒 监督居家隔离

还要保障好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夜以继日连轴转

太忙太累太苦了!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李云龙”般的亮剑精神

“臭皮匠”碰撞出的民间智慧

基层一线眼下都不缺

但“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好消息是,援兵终于到了!

街道干部下沉社区

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

抽调了130多名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

组成32个小分队 编入32个居民区

记者在伟业居民区遇到了

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陈佩丽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穿着居委会的工作服

尤其是那件一眼就能认出的社区志愿者马甲

她俨然已经是一名熟练的社区干部

“对我们来说,加入到居民区,我们就是一位居委的干部。我们不分身份,不分年龄、不分角色来参与各项防控工作。”

与小区里6户被隔离家庭对接

是陈佩丽到居委会报道后每天的主要工作

6户人家,每户她都要打上几通电话

今天体温如何?大家精神如何?

家里吃的都还有吗?

需不需要帮忙买些什么?

......

社区干部做什么 她就做什么!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每天八点前到岗 下班时间不定

陈佩丽所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目前除了一名返沪人员还在隔离期外

其他所有人都充实到了社区一线

有的协助保安做好出入登记

有的协助社工预约购买口罩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居民区的一些工作比较琐碎,可能每天你面对的对象,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跟居民交流的态度、口吻,包括处理的方式方法,我们都在学习中。”

沪东新村街道还划分了10个防控工作片区

由班子成员、处级干部担任片长

每个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对口包干一个村居

明确所有下沉人员不承担原来的工作任务

统一服从居村书记的调配和安排

让连续奋战的居村干部

能有“喝口水、喘口气”的休整机会

也让社区有更多力量

把每一项防控举措做得更实、更细!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说是“外援”,其实是“回娘家”

居民分类统计

关心独居老人

落实居家隔离

......

在凉城新村街道复旦居民区

居委会里每个人都忙得一刻不停

正在按照登记表

逐一打电话通知居民购买口罩的张晨骏

其实也是一名“外援”

他的本职是在虹口体育馆做人事工作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为了给基层输血增能

虹口区委发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

的近600名干部下沉到第一线

而且说好不能指手画脚

要踏踏实实当“打工仔”

张晨骏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巧合的是

他被分配到的复旦居委会

正是自己进入体育系统前

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张晨骏说,这次就像“回娘家”

防控疫情要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

他和居委干部一块上门

个别居民一开始有些排斥

但对方很快认出了他

“故人相见”的亲切感

让工作一下子顺畅了

“返沪居民的排摸。我们是地毯式的,每家每户全覆盖。现在已经开始第三遍了。”

80岁老教授也要来当志愿者

因为防控疫情的需要

这个春节,居委会里的工作人员

都放弃了休息

每天超长的工作时间

已是家常便饭

复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丹说

这次有3位“突击”队员进驻他们居民区

解了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

不少居民受到鼓舞

也主动来当志愿者

小区里在职的、退休的党员同志

都纷纷站出来

“突击队员带动了很多居民。他们说,我们也应该奉献一点。包括我们老教授议事会今天也发我短信,平均年龄80多岁的复旦老教授说,我们也希望做志愿者。”

73岁的志愿者穿雨披上阵

上午9点半,松江区奥林匹克花园小区里

志愿者卢爱娟准时来到居委会

核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送来的药品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小区里有5300多户,居民近2万人

社区里的卫生服务站目前已经关闭

因为人员都去道口增援了

为了保障70岁以上空巢老人的日常用药

居委会推出代配药服务

73岁的卢爱娟主动请缨

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

为老人登记配药信息

没有防护服

卢爱娟就套上一件红色雨披

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医保卡和药品包装

贴心细致的服务让居民连声夸赞

“卢老师很好的,我一看她年纪比我还大,老难为情的。我们居委会真的老好,我真的很感动,她们了不起!”

援兵到了!干部来当“打工仔”,居民争作志愿者,让居村干部能“喝口水、喘口气”

这一趟,卢爱娟要跑6户人家

别看户数不多,但居民住得分散

送完药已经是中午11点

在小区里忙了近两个小时的卢爱娟

和记者说话时已是有些微喘

记者注意到她在红色雨披下

穿了一件白大褂

她说这是32年前上海甲肝爆发时

自己做志愿者的“战袍”

战袍依旧雪白

共产党员的担当始终不变

“这个事情肯定要做的呀,不管谁做,总要人做,那我说“我来吧”。就是为了这个翻出白大褂,每天洗出来晾干,明天再穿。”

干部来当打工仔

居民争当志愿者

基层一线群英荟萃

合力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你,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