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评价负利率的,负利率造成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更多吗?

淡淡禅风


负利率一般有三种主要的情况,第1种情况是大家所理解的负存贷款利率,但是目前来看这种政策只在瑞典等少数几个国家实行过,第2种情况是负基准利率,目前欧洲和日本的央行正在实行,第3种则是在通胀过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在经济增速比较快的国家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第3种情况目前存在的国家已经非常罕见了,我国也已经摆脱了这种情况,所以题目中所说的负利率更多应该来自于欧日市场的负利率。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对此有过详细的描述,确实负利率没有看上去对日本和欧洲的经济产生明显的推动,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其中一个后果就是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泡沫,第2个后果是让后续的宽松政策实施的效果更差,第3个后果是让银行业的盈利压缩,使银行业经营困难。

但其实从负利率的目标上来看,这几个后果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对于负利率来说,其实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推升通胀和抬升资产价格,让更多的人拿钱出来投资,所以从泡沫这一点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另一方面,如果在整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银行业还能够继续繁荣,那么对于经济的复苏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因此抵押银行业的利润也没什么大错。

至于负利率没有起到效果的原因,一方面是欧日经济自己的动力不足,第二方面也是因为更多的流动性流出了欧洲市场,进入了美国市场,推动了美国的泡沫上升。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负利率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负利率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从这方面来说,负利率整体还是利大于弊的。



咨询师天生


负利率就是对穷人的剥削和对富人的补贴。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一个穷人把钱存到银行去不但没有一分钱利息还要倒贴管理费、服务费,而银行把你的钱贷出去赚取利差,富人可以去贷款做生意赚取更多的钱。那有人说既然这样为什么穷人不去贷款呢。穷人不是不想贷款 而是贷不来,去贷款需要有收入证明、有抵押物或者担保。这个世界穷人占大多数而富人占极少数,如果一个月收入几千的穷人和收入上百万的富人同时找银行贷款,银行会贷给谁,毫无疑问会贷给富人。负利率让富人以更廉价的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只会加剧贫富分化,让穷人越穷而富人越富。


启矇


所谓的负利率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实际利率的负利率,并不是名义利率的负利率,也就是说负利率一般是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钱存在银行虽然有利息增长,但实际购买力是持续贬值的。负利率的存在,会刺激消费和支出,会刺激银行对外放贷,也会推动投资的增长。负利率比较常出现在发达国家,因为发到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进入低增长的福利社会,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为了推动投资增长,往往会对利率一降再降,不断降低利率的结果就是实际利率变为负利率。在利率下降的初期,确实会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社会消费需求增加了,下游市场扩大了,企业也更愿意贷款扩大生产,招聘更多的员工,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反过来又进一步拉动消费,形成良性循环。但这个循环往往不能持续太久,因为降低利率和实行负利率政策,实际上是变相超发货币,是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某知名经济学家说过,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通过超发货币的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负利率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日本在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之后,经济增长率非常低,居民收入也长期停滞不前。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央行连续降低利率水平,直至实际利率负利率,负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刺激被证明只是昙花一现,短暂的高增长之后,经济又陷入长期低迷。因此,经济增长是由经济体本身的状况决定的,负利率政策带来的只是暂时的货币刺激,对经济长期增长没有实质性影响。至于负利率带来的问题,事实证明,负利率在一个成熟的发达经济体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是成长中的发展中国家,负利率将带来 投资的泛滥、物价的飙涨,对经济的损害更大。所以,总结来看,负利率是个货币现象,对成熟的发达经济体没有太大影响,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负利率蒋带来比较大的刺激,可能导致经济短期过热,影响物价稳定。


漠山校尉财经


什么是负利率?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专业解释。今天我们来个通俗版本。

首先,利率又分为(银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而存款利率又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所以,当我们在说负利率的时候,其实存在三种情况:负实际存款利率、负名义存款利率和负贷款利率,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我们先来看负存款利率,根据上面的公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名义利率本身就为负,那么实际利率就是负上加负。一般来说,当名义利率为负,也就是你去银行存钱,银行跟你说,一年后你取走本金的时候,我们还要收一定的管理费哦。所以,年初存100块,可能年末只能达到95块了。

还有一种就是名义利率为正,但因为名义利率

然后我们再来看负贷款利率。负贷款利率表面上看跟个人没什么关系,因为它主要针对的是银行机构。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发生兑付危机,几乎每个国家的央行都会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的20%存入央行作为准备金,然后央行再对商业银行支付一定的准备金利息,有些商业银行为了保证收益,会主动将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提高至25%左右,这个多出来的部分就叫超额准备金。像日本这次说的把利率维持在-0.1%,指的就是准备金层面的负利率,主要针对银行类金融机构。

表面上看,这个似乎跟个人没什么影响,娱乐、购物好像也影响不到我们头上,但它可以通过投资间接传导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上。比如说,央行给银行的准备金利率都为负了,那银行肯定不愿意再把钱存入央行,而是直接把钱贷入市场,这样一来,人们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就更低了,然后开发商们又开始投机了,进而又进一步推高房价和物价。此外,这种通过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存在诸多隐患,如资产泡沫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恶劣、贫富分化加剧,经济未来增长空间受到严重压缩。

负利率是怎样走进、并掠夺你的生活

①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从理论上来说,负利率将让更多人从银行储蓄转向多元化投资和资产配置,但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家庭责任重、收入来源和积蓄均十分有限的家庭来说,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刚需就像一把大锤,牢牢将他们仅有的现金钉死在银行账户里头,不敢消费,也不敢拿去投资,当然,他们那点钱本来也不够投资(抛开网贷等低门槛互联网投资方式),因为这些钱是为一家老小养老、保命所攒,或为应急所需,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动用。而那些原本就不愁吃穿用度、大把投资的人,则有更多的意愿和动机去多元化配置自己的资产。这样一来,穷人本来钱就少,躺在银行里一缩水更少;富人本来就钱多,再经过投资杠杆一炒熟,闲钱变热钱,更加富裕,因此,穷人越穷,富人越富。这就是负利率带给我们的螺旋式旋梯,顺着它,富人踩着旋梯一路向上,通往财源广进和财务自由,穷人则倚在边缘一路下滑,滑向无底的深渊和无尽的贫困。

②投机盛行,进一步推高物价

就像前面我们说的,当银行存钱越来越不“有利可图”时,穷人原本就钱少,损失的也就相对较少,而富人呢,本来是可以靠利息小赚一笔的,如今眼看着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肯定不乐意,所以他们一定会努力寻求投资。而中国的投资渠道实际上比较单一,富人们大多将目光投向股市、楼市还有期货市场。此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就做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当2007年出现物价快速上涨、负利率变得较为严重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恰好迎来价格猛涨时期。“2007年的CPI从7月份超过5%的关键点,在8月份达到6.5%,与之相对,我国股市在这两个月间分别大涨17%和16.7%,房价也出现飙升。”所以一般都认为,负利率是高房价的幕后真凶。负利率通过“投机”推高房价,又进一步从穷人身上榨取本就不多的财富。

③泡沫横飞,实业资本遭到威胁

接着前面的负贷款利率,从2003年开始,中国1年期实际贷款利率为2.6%(按官方统计数据,年均CPI涨幅为2.7%),所以能贷到款的个人和企业几乎是零成本拿到钱。2009年,不仅中央政府推出了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庞大投资计划,而且当年银行信贷暴增10万亿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这说明什么?说明低贷款利率能诱发巨大的信贷和资金需求,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当游资、热钱横行之时,投机一定更疯狂、更猖獗。而这时,当投机暴利远远超过投资回报,实业资本就开始受到威胁,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房地产行业。

在负利率时代,普通百姓的钱都在银行蒸发、缩水,而另一方面,能够从银行得到大量贷款的其实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所以这样的大项目,空项目屡见不鲜。根据央行在6月份公布的《2009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09年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如何应对?

要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知道,负利率究竟是一个偶然现象,还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一个常态化副产品。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负利率很显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很多时候甚至是国家“有意为之”的,为了保增长,不得不牺牲一点通货膨胀率,不得不鼓起一些泡沫。虽然负利率不会连续化存在,但一定会断点式持续。正是在这种畸形的低利率模式之下,银行信贷获得了级数增长,进而大大刺激了投资,从而带动一国和一个地区经济的崛起和腾飞。

再来看银行是怎么想的,我们知道,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巨大的利息差一直都是中国商业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以中国最赚钱的工商银行为例,利息差净收入占总收入的78.9%。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负利率的最大威胁在于存款的分流,但从历史上看,即使出现负利率,结合我们前面说的情况,其也不一定会导致大量存款流出银行。所以,央行更多的是担心存款太多了,而不是存款分流。因此,尽管出现了负利率,但是加息的前景并不明朗。这其中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官方看好未来通胀会回落,认为通过加强农产品供给和打击价格炒作可以有效地遏制通胀。

所以,当我们认清了负利率是这样一种存续状态我们能怎么办?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赚钱,因为赚钱永不过时,虽然存钱的后院总是狼烟四起。然后,很重要的,就是多元化投资!钱少的时候可以投资些低门槛、收益率又高于银行储蓄的投资产品,资金充裕的时候,可以考虑配置些风险相对较高、收益也更高的,但那是较后阶段的事了。对于大部分有点积蓄,但日子依然过得紧紧巴巴的家庭来说,别光想着赚钱,如何保住已有的钱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网贷等互联网金融投资方式仍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出路,当然,前提是平台一定要安全。等这波备案之后,互金这一块应该会更加规范和明朗。到时候,大家悬着的心也可以稍微落地一点,当然,去刚兑是大势,财商只会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除非你资金雄厚到交给专业机构全权打理,但自己还是得多长点心。


CEO第一站


全球总债务达到了252.6万亿美元的历史高点,是GDP总量的2.5倍,债务负债率高达250%,人均债务3.32万美元。高债务的形成必然是由于流动性泛滥引发的,这也会在货币超发中造成了大幅的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的加快必然会带来了物价的上涨和资产的增值,可是很多国家在大量的货币流动性下却没有出现物价的大幅上涨。就如同一掌打在了海绵上,绵绵无力石沉大海,这是由于经济乘数效应太低造成了。对于这种现象经济学家们把它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如今就是一种流动性泛滥引发了流动性陷阱的时期。包括日本经济在大量货币的泛滥下停滞了20年,以及欧债危机带来的货币大幅贬值,甚至是美国也是靠印刷美元负债经营来享受生活。而低利率、负利率就是让货币变成了愈加泛滥的结果,这种低利率、负利率就如同吸食毒品一样,一旦被染上了这个毛病,估计很难从中解脱出来。

低利率、负利率会带来货币泛滥,可货币泛滥引起物价上涨后出现利率的提升。可如今的局面是低利率带来流动性泛滥却不见得物价上涨,但货币却是一直在不断贬值。这种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现象还会更加严重,存款被不断稀释,有钱人通过低利率获得低成本赚到更多的财富,穷人进一步被割韭菜。
但也不是所有的负利率都是为了实现资金泛滥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特别是像瑞士这个国家,瑞士法郎的低利率、负利率是为了防止大量的资金抢购法郎,造成法郎的快速增长而通过负利率来减缓这种压力。可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的低利率、负利率几乎都是为了流动性,可是流动性泛滥后却又出现了“流动性陷阱”,最终把经济也带入了泥泞之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