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殺馬特”,到現在的“整容”,這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說起“殺馬特”,還記得10年前那個非主流時代嗎?大多數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人深有體會。

其實這也算是哥特文化潮流中的一種,自流入我國本土後發生了許多不尋常的改變,當時在年輕一輩中風靡一時,以外表誇張的爆炸頭、錫紙燙、彩虹褲、大鐵鏈作為時尚的象徵。

15年前的“殺馬特”,到現在的“整容”,這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殺馬特”創始人叫羅福興,一次在上網時被遊戲中的人物所吸引,就去村裡的理髮店搗鼓了一個爆炸頭,並把頭髮用兩元錢的染髮水染成了粉紅色,他還在耳朵上打了洞,穿上黑衣破牛仔並塗上紋身,嘴唇抹上了口紅,以一種不尋常的穿著打扮走在大街上。本想自己隨便玩玩,不料這一造型竟在全國引起轟動。

羅福興的造型通過網吧上傳到網上,很多人都為這新造型感到新奇,都說他“酷比時尚”,後發現時尚的英文“smart”用小時候記單詞的讀法叫做“斯瑪特”,不過這詞不夠霸氣,又改為“殺馬特”。


15年前的“殺馬特”,到現在的“整容”,這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就這樣“殺馬特”在網上傳播開來,模仿人員越來越多,羅福興也就成了領袖式的人物。到2010年前後,在這個網絡亞文化“帝國”中,至少有20萬​人願意聽命於羅福興,他也被稱為“教父”。

波及範圍

至於這種主流到底有多潮流呢,在QQ剛出那幾年,不僅頭像是非主流,簽名也是。如果你的QQ和非主流無關的話,也許會被身邊的人嘲笑。不少貼吧、論壇到處是“殺馬特”家族的身影,四處鼓吹他們的髮型,甚至還組織線下聚會。

就連現在的周杰倫、鹿晗等大明星在那個年代也都有過“殺馬特”髮型。

15年前的“殺馬特”,到現在的“整容”,這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可以說小到平民,上到明星。


影響人群

由於自制力不強,加上對欣賞觀念理解的不到位,“殺馬特”的成員中正在上學的未成年居多,還有一些剛出社會的青少年整天盲目跟風不工作。

以至於後來有不少段子說“殺馬特”兜裡掏不出十塊錢,放在今天來看原因很簡單。

“殺馬特”就這樣被父母們看作是“影響學習”和“歪風邪肆”;被上層人士貼上“窮”和“不務正業”的標籤;被外界人當做“俗” ,一直不被常人所看好。

15年前的“殺馬特”,到現在的“整容”,這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後果

直至2014年,由於社會各界人士的不滿,網上掀起了一場“反殺馬特”,個人認為是一場文化肅清運動。大量的非主流遭到了網民集中的謾罵攻擊,甚至還被人肉搜索。從網絡到現實中的干涉,使得“殺馬特”家族分崩離析,從此人員驟減,也算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如果縱觀整個“殺馬特”時代,不難發現這個群體起始於“追求美”,“從頭到尾”想展現潮流。只不過在該奮鬥的年紀不好好努力,得不到所有人認同罷了。

這不僅是無數人曾今的非主流,更應該是人類追求美的一個縮影。


15年前的“殺馬特”,到現在的“整容”,這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轉型

這麼多年過去了,“殺馬特”幾乎已消失。但放眼現代,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是轉型。

一朋友之前是送外賣的,一天閒聊中聊到:有次他半夜接了一單送整形醫院的,去到後發現裡面人依舊不少,每個人頭上都是裹著紗布,也有露出臉部的,不過一眼望去都是一樣的眼睛、一樣的鼻子,這種情況只有在電影裡見過,燈光下嚇得他從那以後換了工作。

15年前的“殺馬特”,到現在的“整容”,這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整容成了當今熱詞。大街小巷到處是整形醫院的廣告,“美”變成大眼睛、雙眼皮、高鼻子、小臉頰。儒家觀點中指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隨意改變身體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同樣也是對父母的不認同。

十年前的“殺馬特”是少數青年追求美,在沒有資金和社會壓力下解散了;如今的“整容”同樣是追求美,只不過換成了千千萬萬的成年乃至中年群體,在有穩定的收入下,又有無數的“同類”支持下,反對的聲音大多淹沒於唾沫中,甚至出現不整容就是沒錢的人身綁架。

15年前的“殺馬特”,到現在的“整容”,這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自古以來,物以稀為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東西,除去風險外,重金得來的臉真的是美嗎?

如果非要把兩者間的背後作比較,我覺得下面這兩句再合適不過:

“如果把一滴水放在水瓶裡,它還是一滴水;如果一滴水在醬油瓶裡,那它就要變成醬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