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前段時間,短視頻平臺忽然“懷舊”起來,成千上萬的網友曬出十多年前的舊照片。無一例外,這些照片堪稱“黑歷史”:網友們染了五顏六色的“洗剪吹”,濃妝豔抹,穿衣打扮亦很是前衛,戴著稀奇古怪的飾品,以視覺衝擊為主。

我刷著這些視頻和照片,在腦海沉寂已久的“殺馬特”記憶,逐漸被喚醒。以今天的審美眼光來看,“殺馬特”無疑是不堪入目的。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殺馬特”是八零後、九零後們集體的“黑歷史”。以致於許多網友曬出照片時,自嘲地解釋一句,不知道自己當時腦子裡哪根弦搭錯了。可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殺馬特”著實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關乎一代人的成長。

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個人的 “殺馬特”往事

先從個人說起。

二零零八年,“殺馬特”開始風靡於大江南北。其時,我已在大學就讀,早就渡過最為叛逆的青春期。因此,“殺馬特”亞文化對我的影響並不深,自己也沒有留下讓人“不堪入目”的照片。然而,要說一點也沒有受到“殺馬特”亞文化的影響,也不盡然。至少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青春正當時,自然是要勇於“突破自己”。

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當時,偶像團體F4正當紅,娛樂圈亦有一批留長髮的男星,大學裡正好無人管束,加上自己又是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於是有一年便留著長髮,在學校招搖過市。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覺得長髮飄飄的模樣很酷,內心裡期待著這副“文藝”的模樣,或可得到姑娘們的青睞。自然,這些期待逐漸落空。

事實上,我留長髮的模樣,並不是帥氣,既不文藝,也不酷。它只是讓人看起來“奇怪”,因此讓人“敬而遠之”。而且,長髮打理起來,事情頗多。尤其是在冬天,稍不留神,就“油光發亮”,讓人生厭。很快,我就剪掉了長髮,算是結束了自己的“黑歷史”。

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殺馬特”並非是“一夜忽如春風來”,而是有著漫長的發酵期和孕育期。在二十一世紀初,各鄉鎮初、高中已隱然有著“殺馬特”亞文化的影子。在我中學階段,因受港臺“古惑仔”電影、網絡文化的影響,學校裡興起一陣穿喇叭褲、留碎髮的風氣。喇叭褲、留碎髮當然是沒有後來“殺馬特”那樣出格,但對於穿著統一化校服、標準化髮型的中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大膽的嘗試,隱然對抗著學校的權威與秩序。

一群有著“刺頭”屬性的學生,穿著“大喇叭褲”,走過校園,往往會引起學生的矚目。老師們對此亦頗為頭疼,常領著學生會,於校園門口檢查、截留穿喇叭褲、留碎髮的學生。檢查雖嚴,然而叛逆期的學生亦是“上有對策、下有政策”。因此,學生與老師的“游擊戰”,時常發生。調皮搗蛋的學生應付老師的經驗豐富。

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在新世紀,除了港臺影視、日韓流行文化外,許多新事物像潮水一般湧了進來,讓人應接不暇。比如說,大頭貼照片。現在留存很多的“殺馬特”的資料,載體即是大頭貼照片。因此,影樓亦深受年輕人歡迎。在各種拼貼風格的照片裡,鄉鎮青年們看見了“時尚”與“酷”。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遍佈全國各地的大小網吧。網吧讓更多人接觸到互聯網,而互聯網則為躁動不安的年輕人們打開一扇豐富多彩的大門。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城鄉文化之間的“時間差”。正是這些新鮮事物,為“殺馬特”亞文化提供了土壤。

QQ空間裡的火星文

二零零一暑期,周星馳自導自演的電影《少林足球》上映。儘管電影因政策的原因,並沒有在內地上映,但《少林足球》還是創造了風靡於網絡的流行語。其中,流行最廣的一句,當屬周星馳對趙薇說的一句臺詞:地球很危險的,你快回火星吧。從此,火星成為網絡流行文化一個不可忽視的符號。在《少林足球》電影裡,趙薇前期形象醜陋,後期則腦袋巨大,儼然像是外星人。在一定程度上,火星是古怪的象徵。

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當然,火星文與這句流行語,並無多大的關係。火星文是“殺馬特”亞文化的一種表現,其載體則是以QQ空間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對於大多數八零後、九零後來說,自己所有的互聯網啟蒙,最初來源於QQ。他們在放學後來到網吧,打開電腦的首件事,便是登錄QQ聊天。他們可以把一整天的時間,都放在與天南地北的網友們聊天上。爾後,才是論壇、門戶網站、文學網站等更為廣闊的互聯網空間。

QQ空間是QQ的附屬產品,於二零零五年面世,具備博客的功能。與其他博客以成年人用戶主題不一樣,QQ空間的主要用戶,還是各個年齡層的學生。在QQ空間裡,學生們可以寫日記、心情、簽名(皆是的片段文字),甚至個性化裝扮,比如購買炫彩奪目的皮膚。然而,個性化裝扮需要花真金實銀,對於學生而言,畢竟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獨特的、個性強烈的火星文,就此進入年輕人的視野。

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一時之間,QQ空間裡充斥著“難以解讀”的火星文。那麼,何謂“火星文”?根據網絡定義,便是一些由符號、繁體字、韓文、日文、象形字,甚至是自造字拼貼而成的文字。乍看起來,是難以解讀,但實際上只是一些文字的陌生化處理,讓人一時難以辨認。火星文裡的文字,大多數是學生青春期情緒,如憂傷、愛情、夢等。因此,漢字裡的一些生僻字,亦是廣受歡迎。

於大多數學生而言,彷彿誰掌握了更多的生僻字,便會受到更多的矚目似的。無怪乎,有人稱火星文為漢字屆的“殺馬特”。許多年輕人將“殺馬特”上傳到QQ空間,再配上火星文,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青春風景線。

與“殺馬特”亞文化一樣,火星文亦只是流行一時,很快便被網友拋棄。儘管如今網絡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火星文轉換器(即將一段正常的文字,直接複製到轉換器中,即可主動生成一段火星文),但幾乎是無人問津。但這並不意味著火星文完全遁形,它仍深刻地影響著當下的流行文化。比如說,2019年爆款歌曲《生僻字》。

“殺馬特”的前世今生

“殺馬特”一詞來源於英語smart,可見“殺馬特”一詞原意是指時尚的、聰明的,文化起源可追溯至歐美的朋克文化。根據網絡資料,“殺馬特”是年輕人將日本視覺文化與歐美搖滾的結合體。在追求個性化的路上,部分另類年輕人喜歡並盲目地模仿日本視覺搖滾樂隊的服飾與髮型等,形成獨特而怪異的美學風格。

與搖滾樂隊不同,“殺馬特”亞文化所著重表達的並不是歌聲與思想,而是怪異、誇張的外表。無疑,在崇尚自然與中庸的中國社會,“殺馬特”刻意而誇張的審美,必然會受到苛刻的審視。因此,一些看不慣這種風格的網友們,便將“殺馬特”們稱之為“山寨系”等詞彙劃上了等號。

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那到底是誰將引起了“殺馬特”亞文化風潮的呢?根據網絡資料,是一位叫做羅福星的年輕人。羅福星,廣東梅州人,出生於一九九五年,如今被人譽為“殺馬特”教父。

羅福星在小學五年級時,迷上了網絡遊戲,也迷上了遊戲裡的人物造型。很快,他便“夢想照進了現實”,去理髮店燙洗了一款造型誇張、形象怪異的髮型。他將自己的新發型照片上傳到QQ空間。令人意外的是,照片立馬有人來點評“時尚、酷”。於是,他便選取英語單詞smart音譯為“殺馬特”(最初譯為“斯馬特”,羅福星覺得不夠霸氣,便改為“殺馬特”)。“殺馬特”一詞就此不經意間誕生了。

一個新詞的誕生,到風靡全網,進而成為一種亞文化,羅福星可以說是“居功甚偉”:他建立了首個“殺馬特”家族的QQ群。而QQ群很快便從十幾個人擴展到一百多人,他們幾乎都是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來自廣西、雲南、貴州等四五線縣城。隨著“殺馬特”家族人數的急劇膨脹,QQ群已不能滿足需求。

曾經的“殺馬特”,如今怎麼樣了?

順理成章地,羅福星註冊了“殺馬特家族”的貼吧,並讓成員們四處去發廣告,讓網友們加入他們的QQ群。最為巔峰的時候,羅福星曾管理過十幾個殺馬特QQ群,每個群人數至少有1000人。

“殺馬特”如此怪癖、誇張,喜歡它的究竟是群什麼人呢?答案是,四五線城鄉結合部的年輕人。他們在十五六歲的時候,離開了學校,投身於人海茫茫的城市與有著嚴苛紀律的工廠之中。在學校裡,這批年輕人被老師們視為“差生”,在城市裡則寄身於底層的工種,極少得到他者的關注。可以說,“殺馬特”這種的行為,正是這群孤獨的少年為了博取存在感,而誕生的一種逃避現實的行為藝術。

“殺馬特”還跟一個詞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那就是“非主流”。顧名思義,“殺馬特”並沒有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它是一場青春期的叛逆狂歡。少年們總會成長,總會慢慢變成一名需要承擔責任的成年人。

因此,當羅福星們發現“殺馬特”的造型並不能讓自己的收入得到提高時,便會慢慢地剪掉怪異的髮型,慢慢地迴歸和融入到主流社會。正如一篇報道所言,羅福星如今只想好好賺錢,養家餬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