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野心到底有多大,尼赫魯提出“大印度聯邦”,至今還沒死心

不知道為什麼印度人總是有一種迷之自信,在六十年代叫囂著認為自己是第三世界國家的領袖,現如今又認為自己各方面領先中國,印度的這種迷之自信和它的前主子大英帝國有關。英國從17世紀初來到印度,通過幾百年的打拼終於將南亞大陸統一起來,為了更好的在印度這片大陸上行使自己的權利,英國也扶持了一幫印度的本國勢力叫做“國大黨”,這些人就會幫英國管理印度,英國還培養了一批英國式的印度精英,其中後來的印度領導人尼赫魯就是其中的一位。

印度人野心到底有多大,尼赫魯提出“大印度聯邦”,至今還沒死心

可能是因為被英國影響,印度的迷人自信和野心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露出端倪,早期的尼赫魯就想過要建立大印度聯邦,地域包括整個南亞,並在印巴分治之後,這個設想基本成型,然而事實證明大印度聯邦不過是自我臆想罷了。1947年英國的殖民者運用《蒙巴頓方案》成功地將印度和巴基斯坦分離,成為兩個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信伊斯蘭教的人成立了一個巴基斯坦國,由真納領導,剩下的信印度教和其他宗教的成為印度國,由尼赫魯領導。

印度人野心到底有多大,尼赫魯提出“大印度聯邦”,至今還沒死心

最初尼赫魯對於英國人搞得印巴分離是很不滿的,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竟然引起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種族大仇殺,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尼赫魯也不得不同意了《蒙巴頓方案》但是以尼赫魯為首的國大黨精英始終認為這只是權宜之計,巴基斯坦最終還是要納入印度治下的。他們認為由於巴基斯坦的經濟貧窮落後,並且非常依靠印度的輸血,而且還缺乏國家管理性人才,最終致使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短命的國家。

可是事情沒像尼赫魯想象的那樣發展,巴基斯坦成為了南亞地區唯一一個可以和印度抗衡的國家,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雙方打了三次戰爭。克什米爾地區只是尼赫魯印度聯邦計劃中的一部分,在尼赫魯的計劃中整個南亞以及中亞乃至東亞地區都被納入大印度聯邦的範圍。

印度人野心到底有多大,尼赫魯提出“大印度聯邦”,至今還沒死心

尼赫魯認為亞洲地區的很多民族都很弱下,他們是註定要被征服的,他認為印度是一個強大的民族和國家,連大英帝國都不是對手,周邊國家自然更是不放在眼裡,隨時可派軍消滅。而他也為這一自大的想法付出了代價,1962年其向我國發出挑釁,我軍迅速的解決了入侵的印軍,尼赫魯因此鬱鬱而終。

尼赫魯雖然去世了,印度的野心可是一點都沒變,它認為自己就是英國的繼承人,周邊的東南亞國都應該聽自己的。即使現在印度的實力在世界上排名也不怎麼樣,但他依然要經營自己的大國形象,企圖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軍事也在慢慢向外擴散、還時不時的要和我們搞事情。希望通過這些做法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

印度人野心到底有多大,尼赫魯提出“大印度聯邦”,至今還沒死心

可惜的是,在別人看來,印度實在是“心如天高,命比紙薄”。印度的國內基礎設施建設不完整,還存在大量的社會矛盾,其封建的思想更是嚴重,整體實力完全沒有吹噓的那般厲害。一旦印度國內發生動亂,頃刻間就會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對印度而言只要踏踏實實的發展才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