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情是你考研後才明白的?

揹著蝸牛帶我去旅行


作為剛剛上岸的同齡人結合自己的情況和大家交流一下。

考研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說這句話倒不是因為我是過來人可以雲淡風輕的說起過去那些複習的苦日子,而是因為考研複習的那些日子實在算不上辛苦。相比於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十年寒窗苦。研究生升學考試真的不算磨人,大多數人的複習時間是一年左右甚至半年到十個月,只要能夠堅持下來大多能夠成功上岸,當然考取清北交復這樣的頂尖名校熱門專業我們另說。如說你有考研意向或者您的孩子有考研計劃,希望對您有幫助。

學好英語非常重要

首先有些學校收研究生是對學生的四六級通過有要求的,也就是說英語太差就失去了和別人競爭的資格。再說研究生初試、複試都是要考英語的,複試階段還會考察英語讀寫能力以及文獻翻譯能力。往遠的說,研究生階段的文獻、交流或者出國留學都離不開英語。學好ABC很有用。

每個人的潛能都是要逼一逼的

高中時期的緊張學習讓我們理所應當的在大學裡去休息玩耍,找回失去的快樂時光。所以有句話說“學生時代的巔峰時期在高中”,現在大學生過英語四六級考的都是初中的老本,讓我們都以為能力就是如此。其實不然,在逼自己考研這件事上以及研究生期間夜以繼日做研究發現,不成魔不成功,把自己逼到極致真的可以爆發出很大的潛能。

考上985、211不是人生巔峰

考上名校是值得肯定的,畢竟給自己以後進入社會提供了跟高的起點。但其實我們考上研究生大豆是因為研究生擴招。社會發展,整體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受教育時間越來越長。你的同齡人也是優秀的本科生優秀的研究生。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注重自己能力的培養。研究生畢業無非讀博、工作每條路都由你的能力決定你能走多遠。走花路,靠的是能力。


大學僧Go


直接上乾貨吧!

1. 複試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分數高就穩了,想聯繫導師前記得一定要先聯繫學長學姐,學長學姐和導師朝夕相處,是知道導師的習性和偏好的。有的同學是慣性思維衝上去就聯繫導師之類,但是我建議有任何動作之前請多多找學長學姐打聽打聽,也許有的導師就是有自己的性格的。比如我的導師,他甚至都不喜歡學生提前聯繫他,他的觀點就是複試就是公平的,提前接觸他對別人就是不公平,所以所有提前聯繫過他的都下場不太好,我第一年就翻車了。

2. 決定院校前請客觀評估自己的實力和學習能力。現在知乎上各種三個月從二本三本逆襲到985的live很多,都是在販賣一種幻象。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幾個月逆襲,甚至花一年時間逆襲都是不現實的,知乎上這種人遍地走就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本科水平,平時成績,四六級成績大概評估一下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要覺得考個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就丟人了,有這個學歷最重要,國家每年培養50萬研究生,現階段研究生學位還是比較稀缺的。

3. 蒐集信息很重要,這是讀研前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了。報錄比,錄取最低分數線等等,可以去目標院校的研招網上查。以前也聽說過複試的時候堵住目標院校學長學姐打聽信息和要複習資料的,這也是蒐集資料的方法了。

4. 給自己找一個壓倒性的理由,理由不需要很多,一個就夠了,可以是名校情結,可以是愛情,可以是為了show off,可以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要有魄力給自己短時間內無路可走的勇氣,同時也要明白長遠來看人生還有很多個選擇。

5. 最好不要提前給朋友或者同學透露自己的目標,心理學實驗證明,說出目標會降低你實現目標的行動力,因為你感受到了目標帶給你的喜悅,至少在那個瞬間。

6. 不要僅僅是看書,看書是沒有用的,多勾畫,多標註,多思考,僅僅是看書只會給自己一個錯覺,以為自己在學習。

7. 可能的情況下,儘早準備,英語提前背單詞看戀戀有詞的視頻都是可以的。數學和專業課也可以提前看,最後數學和專業課是能拉開很大的差距的。政治等到9月份開始也晚了,最好是從暑假開始。

8. 不要完全照搬別人的考研經驗,因為每個人的基礎不一樣,加上考上的童鞋傳授經驗時往往喜歡誇大自己出彩的一面,吃過的苦掉過的淚都絕口不提。所以看前人的考研經驗的時候要有判斷能力,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鑑而不是模仿。

9. 心態很重要,磨刀不誤砍柴工,有壓力及時釋放,有情緒及時排解。注意鍛鍊以及勞逸結合。運動是可以分泌多巴胺的,多巴胺讓人快樂。要讓身體和情緒成為自己的友軍。每天散步半小時或者跑步十五分鐘的效果超乎想象。

10. 一切以結果為導向,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做一些感動自己的無用功,比如筆記抄了三大本,真題做了8遍,而是要問問自己學到了什麼,要把任務具體化和細分。

11. 把努力當成自己的常態,不要給自己加戲,而是把努力當成自己的習慣。考研沒有那麼悲壯,也沒有那麼戲劇化,不需要去表演,需要的是持續而平穩的付出,把自己的生活規律化和常態化。

12. 好用的app:墨墨背單詞,anki,UPAD,歐路詞典,訊飛輸入,印象筆記等

13. 如果不是從很早就開始的話,不建議背任何單詞書,直接挑真題裡不認識的單詞出來背。背真題裡不認識的單詞其實就足夠了,真題裡基本上都是高頻詞,花較少的時間背完真題裡的高頻詞是最經濟的。反正我考了80分也只是記了真題裡不認識的單詞。。當你把歷年真題裡的單詞都背完後,考研的時候題目裡95%的單詞你都會了,已經完全不影響你做題了。還是這句話,把寶貴的有限的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14. 考研英語的真題是王道,不需要做任何模擬題,真題裡閱讀是大頭,新東方唐遲老師的閱讀課很有價值。作文也不需要背20篇30篇,絕大多數人是沒有這個毅力的,我是整理了自己的四個模板,最後北京地區拿了24分。具體的方法大家看向我這個答案見山:如何能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實現考研英語寫作水平的質的提高?

15. 絕大多數人不需要報班,所有的網課都能找到資源,當然了有錢的同學還是支持正版哈,下載下來後用VLC或者Oplayer倍速播放,市面上絕大多數老師的課都可以加速到1.8倍吧。。

16. 少買輔導書,把三本書看五遍的效果比看十五本不同的書的效果要好。我曾經也是一個買書狂魔,一旦內心焦慮的就通過買書來緩解,結果發現越買越焦慮。。把高質量的書反覆看的效果是超乎想象的,後來答主備考雅思也是如此,就死磕劍橋真題。

17. 不帶智能手機,帶老人機(比如諾基亞)。

我考研的時候用的手機

我有親身體會,人進入狀態是需要時間的,也許你剛進入學習狀態然後微信閃了,聊了5分鐘,接下來可能就需要10分鐘進入狀態,沒一會兒微信又閃了,回覆完刷刷知乎刷刷微博,一上午的學習的時間就沒多少了。。再說大家別高估自己了,不信下載一個app叫moment,能記錄玩兒手機的時間,

我保證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其實是超乎你想象的,我記得一開始帶手機的時候我每天玩手機的時間能有四個多小時。。後來不敢帶了。需要用手機背單詞的,我當時是8點到圖書館,用手機背一個小時單詞,9點跑回宿舍放手機然後再回圖書館學習。。很拼。。

18. 找一個合適的、靠譜的研友。最好是舍友,還可以敦促起床。人是社會化動物,大多數人還是適合群居的。有個伴兒一起上自習下自習,一起吃飯,說說話,還是很好的。再者和別人呆在一起多多少少會有peer pressure的嘛,能起到部分的監督作用。

19. 接上一條,最好是去自習室或者圖書館。人其實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的,圖書館和自習室裡都是考研的夥伴,學習氛圍好,身處其中也會受到積極影響。反正以我的經驗,那些在宿舍學習考研的最後結果都不如意。我最近去北大東門外面的一個青旅找我一個朋友,那個青旅一大半都是考清華北大的學生,有很多同學留在青旅裡複習的,一看就效率奇低。 我很好奇學院路大學那麼多為什麼不找個自習室呢。。

20. 考研的時候怎麼處理感情問題呢,要是單身的話就不要蠢蠢欲動了,開始一段新的感情耗時耗力,會破壞原來的生活節奏。如果本來有男女朋友的,除非是黃賭毒劈腿出軌什麼的,就不要作死分手啊,一切以平穩為主,我是見過很多以考研忙為理由分個手的,這麼分手很爽麼?


慌夢






我是從普通學校考研到985學校的。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我的這個體會與其說考研後明白,更準確應該說是讀研後明白的。我發現,其實普通大學本科畢業的學生和名校本科畢業的學生差距沒有想象的那麼大。高考好得不夠好並不能代表個人的智商不夠用。考上了研究生以後,我發現我邊上有不少同學本科就是985、211他們也都類似,上課睡覺、打遊戲(人數較少),不太一樣的是那邊的圖書館常年都是沒什麼空餘位置的。他們成績確實會較好,會拿獎學金,但是我也會認為你都是我同學了你比我好不到哪裡去(阿Q精神)。

考研之後我才發現,只要你方向正確足夠努力,你就有機會成為名校的一份子。只是這條路並不好走,而且即便是名校的腐敗分子學習能力,忍耐力也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所以,一定程度上我認可名企到名校招聘。你去名校的圖書館,自習室看看就知道了。他們不比你笨,他們比你認真刻苦許多許多,他們為什麼不能比你有更多的機會。


我有酒你有故事


我是2010年考的碩士研究生,其實當時我是可以保送暨南大學的。

但是,後來看到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下面有個人力資源開發方向,是我非常喜歡的,所以,就鐵了心參加統一考試,結果好不容易考上了,才發現,尼瑪,根本就沒區分啥方向啊,都一樣的培養。

所以,第一個明白的道理就是:看學校和專業就行,下面細分的方向其實沒啥差別,當然,也許有的學校有差別。

研究生第二年,我就開始在外面實習,還不錯,200一天,而且給人專門做TTT(培訓培訓師),當時輔導的客戶是九幾年中科大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我做得還不錯,挺有成就感的,對方也還認可,這實習期間,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人,他們對我今後的職業發展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所以,我明白的第二個道理就是:儘早為自己的職業做規劃,提前去實習和探索,結識更多行業內優秀人士,非常有幫助。

工作之後,我先是在一個獨立院校擔任專業老師,後來又競聘教研室主任,競聘成功的原因除了我專業功底紮實外,還離不開當時副院長的大力支持,我並沒有請客送禮或拍馬屁,但和他一直有交流和探討。

所以,明白的第三個道理就是:主動走出去,和領導結交關係(不一定是拍馬屁),讓領導認識自己,甚至是賞識自己,對自己的晉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再到後來,我又離職跳槽了,原因很簡單,職業發展遇到瓶頸了。跳槽之後,我又繼續努力學習提升,同時開始做自媒體,現在還不錯了,在知乎、悟空問答和公眾號等合計有近10萬粉絲了。所以,我明白的第四個道理就是:永遠不要自我設限,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同時探索其他可能的發展路徑,培養多種技能與能力,實現1+1>2。


馮起升


考研之前總想著讀了研究生就能夠刷一番自己的學歷,從此在導師的帶領,師兄師姐的幫助外加自我努力之下走向人生巔峰。考上研究生之前幻想考上研究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當我真的考研之後才發現夢想的確很豐滿,現實確實很骨幹。

當初的選擇不辨對錯,悶頭就走了下來

考研究生其實是為了刷一波我的學歷,因為我的沒有進入一個比較好的本科院校,其實很多人都有名校情結,我也想進入一個重點大學,什麼211,985高校讀本科,但是現實是我高考並沒有達到這麼高的一個分數,那麼我想的就是在本科期間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一個重點高校讀研究生,其實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和我情況類似的朋友的想法,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學歷。但是當我考上了研究生之後我發現自己對於我的本科學歷還是存在著深深的遺憾和失落,考上研究生並沒有改變我心裡對於高考失敗的挫敗感。

所以我有時候會反思自己,如果早知道會是這樣我還會不會選擇考研,我想我會的,即便我當初考研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能夠在學術上有多大成就或者在某一領域能進行深刻研究,僅僅是為了刷一番自己的學歷,將來好找工作。但是後來在我研究生的學習過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包括學術能力,為人處世,的確,當初的選擇我沒有分辨對與錯,我沒有考慮我的出發點是否是正確的人生觀。但是我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去努力,不代表我讀了研究生能夠怎麼樣,而是在這期間我收穫了很多。

一入研門深似海,從此三年是路人

我這個專業是三年,第一年是上課加考試,我還自己參與了一些類似教師資格證的考試,然後研二就是寫小論文,因為我們畢業條件裡面是必須得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研三就是一直和畢業論文打交道,期間還會參加一些競賽然後參加一些導師的項目。雖然有時候有一點點累,不過的確很精彩,也很鍛鍊人,我的同學們有時候跟著老師去出差學習,一走就是一個月兩個月,回來之後黑了好幾度,問他們累不累,他們雖然也說累但是更多的是講的他們這一個月的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事情,所學習到的知識。讓我羨慕不已。

自從讀了研究生和朋友們相聚的時間慢慢變少了,暑假可能回家也就待個幾天或者不回去,在學校學習,其實這也和個人的選擇有關係,如果你願意好好搞學術就認真對待,不願意就搞好畢業條件,我其實屬於那種抱著刷學歷心態進來,卻後來改變希望能夠在學術上有所進步的那種。也放棄了很多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時間,朋友們結婚也都是隔空送祝福,還好大家都能理解。

讀了研究生才明白每個人的潛力總是逼逼就會有

以前總覺得自己做事情不能夠堅持,有些事情自己做不來,讀研之後總是要學會自己處理事情,才發現不是自己做不到,逼一下自己能力就出來了,我也很吃驚這件事情。

考研這件事

我也是最近才開始認真反思我的研究生生活,其實考研這件事情我一直不後悔,剛開始可能不知所以,現在明白每個人都是朝著自己的夢想所努力的,如果當初不是因為我的夢想和學歷有所關聯,我可能也不會為了刷學歷進行考研,不管我們的目的如何,只要你朝著目標去努力去奮鬥,都是值得讚揚的。


趙小包


真題

如題,考研究生才是完全自主學習的一次。發現一直記不住的政治根本不是各種幾千題使勁兒做出來的,看真題,如何考,如何答。考哪裡,將來會考哪裡 研究完真題,你就是出題老師!!!

這個所有科目都是。後來的英語乾脆背真題閱讀理解。這麼和你說,我英語一直及格線徘徊,考研英語62 可當年英語線32。

現在中小學我也是給學生做真題,講真題。除非新內容,沒底子的學生才會做點其他題目幫助理解。





杜府私塾


我只說一件事(群)

我從一個談判者的角度分析為什麼這件事是我考研之後才明白。

我考上研去了學校後,我們有個研究生的大群,輔導員在群裡面會發各種和入學相關的信息和文件。

在我印象中,我以為只有這麼一個班級群。其實,我真的是自以為是。但是,這裡卻有另外一個群,具體是這樣的,我入學一個月左右,大概到了十月份了吧!輔導員提出自願選擇班幹部,有意向的同學發郵件給老師,然後再通過輔導員進行合理分配職位。

在選了班長之後,其實我們班長就一直在找小群裡差誰沒有加入,他一個一個查了個遍。最後,你發現是我,就把我拉進了群裡面。我剛進去的時候還有些懵逼,我說這是啥群,咋從來沒見過。我回去問了室友和幾個比較熟的同班同學,聽他們一說,原來這個群是在複試之前就已經建好了的,複試時還有各種小道消息。我去!我當時覺得有點尷尬,不過也還算幸運;因為自己矇在鼓裡還自得其樂,其實別人瞭解到的東西比你多的多。

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件事,我考研後明白的事還有好多,不過這也算是其中之一吧。

PS:要點:1.需要多瞭解考研信息,不可矇頭學習。不然真的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劣勢啦。2.結交上進的研友,很多信息可以互相幫助。3.平時多與考研相關的人交流,可能你們在融洽的交流中給你很多的信息。

借力談判思維,互補教育,助力成功!


談判學及其應用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這個是我在另外一個問題上的回答,我粘貼過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考過兩個研究生。

第一次是2005年,考上中南大學經濟學研究生(2006級);

第二次是2018年,考上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碩士(2019級)。

時隔十多年的兩次考研,我覺得有一些共性。現在回想起來,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地方,分享給大家。

一、氛圍、同伴很重要

第一次考研時,我已經不是在校學生,但是我選擇了到我準備報考的學校備考。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如果你一個人在家複習,看似在家裡也沒有外人打擾,可以安靜地學習,但是家裡完全沒有學習的氛圍,沒有同伴的支持和鼓勵。很多時候,父母可能會關心地問你幾個問題,問你複習的怎麼樣了,這些都太淺。無法與你共鳴。

中南大學是一所學習氛圍非常濃厚的學校。我在學校裡備考時,新校區還只是才開始建設(還記得當時圖書館裡放著新校區的模型方案,讓大家投票),教室資源相對緊張,各個教室經常都是滿的,需要早起去佔坐。正是這種人滿為患的教室,給備考者很強的心理暗示。你的競爭者們都在學習,你好意思出去玩嗎?你好意思墮落嗎?

此外,在備考期間也認識了很多同伴,有考同一個專業的,也有別的院的,甚至別的學校的。大家互相鼓勵,這樣就不會輕易放棄。當時與我一起備考的,基本全都堅持到了最後,放棄的極少極少。

而現在,很多在職考生是極容易放棄的,只要工作中被安排一次超過1個月的出差,或者需要裝修房子,或者結婚,今年就不會再考了。如果無法到一個學校脫產備考,那也一定要找到一些跟你一起考的人。他們要跟你一樣努力,甚至比你還要努力;他們要有很強的成功慾望,決心一次考上,充滿正能量的人一定會帶給你積極的影響。比如你不想學習的時候,不想完成作業的時候,想出去玩的時候,看看他在做什麼,你就會改變主意了。

二、4輪學習效果很好

我比較偏向於快速學習,多次複習,之前沒有認知心理學這一塊的專業知識,只是與我自己的性格有關,我是典型的A型人格,急性子。

第一輪學習的時候,我不會求掌握所有的知識,即使有些地方可能沒有完全搞懂,我也會跳過,先對整個考試內容有一個粗略概念;

第二輪的時候,理解會比第一輪深刻,有一些第一輪沒弄明白的地方,自然就懂了;

第三輪的時候,之前覺得不懂的地方都豁然開朗。“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是真的。

第四輪,就差不多是總複習了。記憶的本質,就是重複。像高等數學、統計學這樣的科目,看似與記憶無關,也是與記憶相關的。首先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概念公式,其次,解題的思路,也是在多次訓練以後進入到人的長期記憶中。

四輪學習之後,基本不太容易出現遺忘的現象。

三、效率比時間更重要

第二次考研,我是以創業者的身份來備考,作為一家公司的CEO,每天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我能利用的時間非常有限。下決定再次考研,是在2018年10月份。真正開始備考是從“十一”長假開始的。十一期間,我哪都沒去,就呆在家裡看了七天書。十一過後,基本就是晚上花2-3個小時的時間來學習。總體來說,投入的時間並不多。但是我確保每天學習時都精神飽滿。絕對不會超過晚上11點。創業這些年,即使沒有準備考這個心理學研究生,我也保持996的工作模式,所以到晚上10點都是早已習慣的事情,並不會覺得累。

四、學習方法很重要

心理學本來包括對人的認知、記憶的研究,我就現學現用,將所學的直接在自己身上實踐。比如記憶,根據記憶遺忘曲線進行復習;將新的知識與自己已有知識之間建立聯結(加工);將一些知識進行分組、組塊記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會再回顧一次今天晚上所學習的內容(實質是再多一輪的鞏固,讓神經元之間的聯結更加牢固),等等。心理學是一門偏文科的學科,需要記憶的專業知識非常多,每一本書都是好幾百頁的大部頭,要讀十來本這樣的書,正是這些記憶方法幫助了我,才能讓我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五、不要過於功利

第二次考研,我已經不是抱著提升學歷的心態去的,而是出於對心理學的興趣,同時也是想陪我們的學員一起考,親身體驗一下在職考研人群的酸甜苦辣(第一次考研是脫產考的),所以,我的心態還不錯。北師大沒有指定專業課的參考書,根據學校提供的專業課考綱,我自己買了很多書,以國外的教材為主,也沒有特別盯著考綱。我更加傾向於建立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當然,這一點對於很多希望一次考上的同學來說不一定適合,因為這樣廣泛的閱讀會分散自己的精力。

最後,第一次考研前,我認為學歷很重要,考研後,我認為學歷只是途徑,不是目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公務員考試秒殺技


大三下學期到大四第一學期末,可以說是整整一年的付出。

還記得大三下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早上五點去圖書館門口排隊,我以為我夠早了,沒想到我的位置都是一個大彎後面了。你看吧,你以為的早只是別人的晚。

圖書館門開了,大家蜂擁而入,我鞋被擠掉了,鞋都沒穿上去找了一個位置才回去找著鞋。找鞋的時候,發現圖書館門玻璃都被撞碎了。別笑,真事。

後來,每天早上自己在其他五個人酣睡的時候爬起來,輕手輕腳的洗漱。來到只有考研人的食堂,經常去的一個阿姨窗口問我們,你們都是考研嗎?真辛苦,後來她給我的薑汁可樂量特別足,十分感謝!

晚上呢,十點圖書館閉館出來,自己一個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看著別人喜笑開顏,自己卻還在想自己的複習情況。

週末和節假日,沒有時間去玩,室友去約會,去ktv,而我只有圖書館宿舍食堂。

一年的時候,很快也很慢。快,不足以讓我底氣十足的進入考場。慢,每一天都是那麼起早貪黑。

慶幸,我走過來了,我沒有成為那放棄考研的一員。

你問我有什麼考研後才知道的,我可以說很多很多,比如不逼自己一把你不知道自己可以多努力,比如原來你也可以這麼專注的學習,比如你還保留著高考時候那種拼搏的精神,沒有騷讓高考成為你的巔峰時期,等等等等,這樣的話我可以說很多。

但我想告訴你的是,考完後我才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我知道了努力之後考完研自己的模樣。

對比考研前後,你的做事專注度,你的自學能力,你的毅力,你的行動力,你的生活目標更加明確,你明白你可以成為什麼人,這些是最重要的!

最後,提前祝即將參加考研的你們一切順利!加油,諸位!


三觀糾正器


距離考研結果塵埃落定,大抵一個月了。再回首,迎這段迷途。 什麼事是考研後才明白的,如此一問便明瞭考研經歷足以令人銘心、成長。

知己一二,足矣。

我們曾一起哭,一起吵,然後互相遞紙巾,看著彼此大哭後花了的妝,破涕為笑。可是這樣的友誼仍是脆弱的,只不過始終在封閉的安然裡“張牙舞爪”罷了。只有面對著外力介入後分裂、對立的選擇時才足以明白對方心中自己的地位,足以看清這份友情是否堅牢。我是幸運的,考研後,第一次真心覺得收穫了兩位摯友。因為舍友關係的不和,學校世務的繁雜等諸多無法改變的客觀因素,只好選擇在外租房來進行備考。所以,後來遇到被排擠,被詆譭,被盡情嘲諷,甚至公然逐出宿舍的境況便毫不意外了。宿舍六人,另外三位同學強迫讓我的兩位朋友選擇是站在他們一邊還是繼續和我相處!何等幼稚!整件事情我是缺席的,卻是事端中心人物。意外的是,兩位好友一句淡淡的回應:“讓我們離開她,絕不可能。”事後我聽到這句話,淚水不禁漣漣,一發難收。何其有幸,與你們相知,他人眼色、言論、刁難又與我何干,能得知心人之理解已勝過千言萬語,那些初次相見便知此生陌路的人有何要緊,並不值得消耗生命去唸念不忘,耿耿於懷。

精神投契的人會不會遇到,遇到的概率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我是被幸運女神眷戀的人兒,我遇到了。作為“前輩”,作為“兄長”,作為知心好友。如果我的考研目標院校改變,如果那年夏天我沒有去參加集訓,如果我沒有去要微信聯繫方式,大抵緣分就要擦肩了。備考路上是恐慌的,一個人戰鬥是孤獨與勇氣交替的,結果又常常是自我分裂的。這場戰役每一位考生不僅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也需要一個能融化你所有焦慮,撫平你不安波瀾的人。人,是要享受孤獨,但在惶恐的孤獨中我們需要尋求救命稻草,一顆敢在大浪濤濤中放手安心去抓的稻草。 周作人在《雨天的書》中言“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是啊,如此一生,二三人足矣。



討好型人格很危險

若問自己大學生活的四年中有沒有展現過最真實的自己?沒有,尤其是在宿舍裡。可以直白說,這四年我都是在他人臉色中說話、行事,因為我怕對方不高興,對方不滿意,害怕因為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想法而觸怒對方,所以永遠掛著微笑,永遠都是“還好”。無論對方做了如何傷害自己的事,因為害怕衝突,害怕矛盾,便一味隱忍,直至這樣的習慣轉為懦弱,變質為膽怯。有時常常覺得自己所做之事傷害了對方便不住道歉。“不好意思”“對不起”似乎已成口頭禪。這樣的代價便是犧牲自己,在對方眼裡你的好脾氣是可以任人宰割的,所以在備戰考研時被公然敵對也就不意外了。有時自己的善意和讓步並不能換來同理心和理解力,反而助長了囂張氣焰,受傷的還是自己。保持自我立場與學會大膽拒絕是必要的,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堅持就會水到渠成

“我能不能考的上?”“我究竟能不能達線?”“這道題我都不會,看來是完蛋了”……這樣的焦慮相信每一位備考的人都經歷過,此時的自卑早已否定了自己從前一切努力,認為下過的功夫不達理想中的標準,想去的學府竟如此遙遠,這段路無比艱辛。若遇此糟糕境況,最好的辦法便是放下這些加深自我懷疑的題目,轉向書本,按照自己每日的計劃繼續進行,該複習第幾章,該總結哪些知識點,該背誦哪些內容,要有條不紊沉下心來進行,心無旁騖。每日的積累不會辜負有心人,當心中的沉澱足夠時,遇到題目便會有大致思路。如此要好過死磕在題目上而自我糾結,枉然傷神。若果真做到了日日用心,按部就班,再加幾分對知識的靈性,進入理想學府是水到渠成的。該做的與必須做的持衡,量變自會帶來質變。將恐慌的空白時間用在穩定心境,轉而潛心備考,減少過度擔憂。我知道這十分困難,大多數都會溺死於自我否定的泥潭,然後自暴自棄。在沮喪中依舊砥礪不棄,是謂真英雄。不論考研結果如何,至少自問無悔。



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考研後才明白的事,太多太多,一件件細細回味,都默默化入心底。再回首,荊棘密佈,再回首,我心依舊。所列舉之事為觸動最深的幾件,可算做人生拐點了。

若覺文章有益望不吝點贊。歡迎各位答友留言,一起回憶考研路上難忘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