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寫在前面

知曉常州人民愛吃,但卻根本沒想到在這片土地上,犄角旮旯裡都能藏著霸佔一方的美食。

以至於,當有吃貨推薦以花木聞名的嘉澤鎮裡有讓人迷戀的鴨頭時,我還詫異,到底這鴨頭有著什麼樣的魔力?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所以,這一次,即便天公不作美,

也要去見識下-—來自嘉澤的鴨頭

/ 花木之鄉里,有鴨頭的醬香味 /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都說239省道連通了常州的美食,真是一點也沒錯,

從北往南分別有:小河&西夏墅的羊肉、卜弋橋的豬頭肉、湟裡的牛肉、長蕩湖的螃蟹、溧陽的扎肝&魚頭湯...當然還有嘉澤的鴨頭。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行駛在239省道上,如何判斷已經到了嘉澤,勿需求助導航,只要看看公路兩旁的花木和盆栽就能明瞭。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而就是在這個鳥語花香的“花木之鄉”裡,竟然出了個不僅讓嘉澤人割捨不下,就連周邊城市的吃貨都慕名而來的佳餚—千里迢迢,

就為了啃上一隻醬香味十足的鴨頭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與其它冠以地名的美味一樣,嘉澤鎮上的鴨頭店非常多,光老街上就有四家。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嘉澤當地的吃貨說,位於花都嘉園的嘉澤阿興鴨頭,是他從小吃到大的美味。

/ 小小的鴨頭,傳承了四代人 /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早已退居二線的老潘今年64歲,與鴨頭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他,現如今又把這門手藝傳給了兒子。

但是這燒製鴨頭的秘方還是要從老潘的祖父說起。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老潘的祖父潘三元和父親潘壽根當年都是湟裡鎮上有名的廚子。

因為喜歡把菜燒好後就敲鍋,以此來通知服務員端菜給客人,所以老潘的父親還有一個外號,叫作“潘鍋子”。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但是對於祖父→父親→兒子→孫子這樣依靠血脈的傳承方式來說,自然是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從小就在廚房間裡長大的老潘,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如願被分配到了嘉澤一飯店參加工作,至此一家人從湟裡搬到了嘉澤,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活。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即便過去了這麼多年,在老潘眼中,祖父和父親親手滷製的鴨頭永遠是存於腦海中的美味。在因緣巧合之下,老潘決定和妻子一起將這記憶中的佳餚發揚光大,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沒想到的是,這一決定就讓老潘夫妻倆起早貪黑,與鴨頭打交道了整整三十年。

▽阿興鴨頭最主要的原材料

自然是鴨頭。

本地鴨頭固然好,

但還是達不到老潘的標準。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為此,夫妻倆試了數十種不同品種的鴨頭,最後選定了來自內蒙古的賽飛亞:一斤四隻鴨頭,每隻鴨頭二兩半。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除了鴨頭本身之外,祖父傳下來的老滷配方也是老潘的秘密武器。

但是老潘並不是一個按部就班的人,數十年的料理經驗讓他對自家配方不斷改良。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也正是有了老潘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試吃和品嚐,才有瞭如今名副其實的阿興鴨頭。

▽也千萬別小看鴨頭,

其實它的滷製過程也有諸多講究: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為了能讓慕名而來的食客買到新鮮滷製的鴨頭,同時也能給周邊飯店及時供上貨,老潘一家每天早上五點就要起來開始做各項準備工作。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第一步:清洗

即便老潘選用的鴨頭來自知名品牌,但對於清洗鴨頭中的器官與粘液也絲毫不敢馬虎。

因為阿興家的鴨頭都是整隻滷製,所以清洗這一步就變得格外重要。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

第二步:滷製

像這樣的一口大鍋,一次能滷製220只鴨頭,大約需要一個小時。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若是趕上過年,除了這兩口大鍋,還要再啟用兩口小鍋,從凌晨四點不間斷燒製到傍晚才能完成當天上噸的訂單量。

現在,老潘家每天大約要做1200個新鮮滷製的鴨頭,還不包括其它滷菜。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第三步:風乾

滷製好了的鴨頭還要在電風機下進行風乾處理,一來防止腐壞,二來也便於食客攜帶。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如果有特殊要求,老潘家還會幫忙把鴨頭一隻只抽真空進行包裝。如此一來,阿興鴨頭就能放於行李箱內,跟隨食客到達世界上的各個地方。

/ 好的手藝,一定要傳下去 /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阿興鴨頭的店面,本是在嘉澤影劇院對面,因為花博會的舉辦,老潘響應政府號召,將阿興鴨頭搬到了如今的花都嘉園,將自家的房子改建成了手工作坊。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也就是在這個60平左右的作坊裡,飄散出了讓人垂涎的醬香滋味。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作為非遺傳承人第四代接班人,老潘的兒子潘達為了回家繼承這一手藝,放棄了在深圳的高薪工作,到現在也已經過了九個年頭。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老潘是個念舊的人,在阿興鴨頭店裡,除了滿牆的榮譽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老潘與家人的照片。

「常州美食第八期」嘉澤這家四代祖傳的鴨頭,做出了老常州味道..

老潘也早就下定了決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這好不容易重拾起來的百年技藝,也一定會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