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如何戰勝冠狀病毒?ICU專家給出這四點認識……

目前,疫情的發展還備受關注,人們心心念的疫苗和特效藥還在研製中。

所有順利出院的患者,都是在受到病毒攻擊中,藉助醫藥技術的作用,依賴自身的免疫力,最終戰神病毒,恢復健康。

人心惶惶的,不僅僅是冠狀病毒的傳染性,還有自己心中有數的免疫力。

我們終於發現,在未解的病毒面前,我們能夠靠得住的,是自身的免疫力。


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忽然有了很多餘閒,認真學習了《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整理了幾點,關於應對肺炎的醫學認知。

01醫療的本質是支持自我修復

我們常常誤會:以為最終治癒我們的是醫藥。

美國醫生托馬斯薩斯說過:強盛而科學無力的從前,將所謂神的力量當作醫學。

而在科學強大而宗教處於弱勢的今天,人們又誤將醫學當成神力。

《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中這樣寫道:

所有醫療行為只起到了支持的作用,最終治癒疾病的,還是病人的自我修復能力,醫療的本質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復。

比如得肺炎,人體會啟動炎症反應,來攻擊進入人體的致病菌,體內的白細胞會吞噬細菌,我們還會咳嗽咳痰主動排除細菌和壞死物質,這也是一種自我修復。

醫療手段的支持,就是為自我修復一段時間創造條件,等待自我修復系統最終發揮作用並戰勝疾病。

2018年10月1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日本兩位醫學兩位免疫學專家,獎勵他們通過重新激發癌症患者免疫系統的能力,來對抗癌症的發現。

這個諾貝爾獎獎項,頒給了支持自我修復的癌症免疫療法,也頒給了人體偉大的自我修復能力。

02如何增強免疫力?

增強免疫力,首先要避免各種損害人體免疫系統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菸酒過量,精神壓力過大,偏食等,

另外還有三種方法幫我們建立好的免疫力:

第一,認真打疫苗;

第二,善待共生的細菌;

第三,正確看待感染疾病,尤其是不嚴重的感染。

疾病的價值,在於讓人鍛煉出日益強大的人體免疫系統。

03擁有健康的智慧,把自己擋在去醫院的路上

何為疾病高危因素?

第一基因;

第二慢性病毒或細菌感染,如乙肝病毒高危的HPV感染,長期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都有可能進展為癌症的風險。

第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指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導致死亡的首要危險因素。

它包括,膳食纖維水果蔬菜攝入不足,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過多,高鈉飲食,含糖飲料過度飲用,飲食過燙等。

第四肥胖。

對應的健康建議。

第二, 避免高危行為,包括吸菸飲酒,熬夜,飲食過燙,霧霾天不戴口罩使用,食用可能還有亞硝酸鹽和黃麴黴素的食物。

第三, 健康飲食,少吃糖,少吃紅肉,加工肉類少吃鹽,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攝入含歐米伽三脂肪酸的食物,增加膳食纖維。

為了保證和提高人體修復及代償能力,第一,適度節食,可以幫助清除身體內的衰老細胞和物質,延緩血管老化;第二,保證每天睡眠時間7~8小時;第三,適量運動。

以上整理自《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