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導讀

有機肥不但營養豐富全面,而且對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緩衝性都大有裨益。有機肥可以促進作物在產品形成過程中脂類、醛類等次生代謝物的產生,從而提高產品的風味品質,但有機肥分為很多種,不同種類的有機肥性質相差懸殊,生產者往往對此缺少正確認知,而對作物生產造成不良後果。

雞糞、豬糞等商品有機肥為什麼會對作物生產造成威脅?什麼樣的有機肥能放心施用?如何使有機肥快速高效發酵腐熟?

本文,筆者以一個在工作中遇到的生產事故為例對以上問題進行解答,以期讓生產者對有機肥樹立全面準確的認識,為有機肥的選用和科學處理方式提供參考,更希望對對農業生產者樹立科學種田的理念起到積極啟發。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一、一個讓200餘棟蔬菜大棚毀苗的錯誤做法

這是前兩天在跟頭條號的農友交流過程中想起的一段經歷。筆者的工作所在地,是北方對俄羅斯蔬菜出口和夏季北菜南運的核心生產基地之一,出於研究和服務職能的需要,筆者與周邊縣市的蔬菜生產基地有較為穩定的合作關係。

2017年5月中旬,應邀去一個較有影響力的老菜區做現場交流指導。剛走進蔬菜大棚,就很明顯的聞到一股氨氣的刺鼻味道,我敏感的意識到施肥有問題。負責人是50多歲的菜農老杜,我問他:基肥施的什麼肥料。他說:雞糞。我問:雞糞發酵腐熟了沒有?他不以為然:從養雞場的糞堆上拉來就直接撒進去了,在養殖場堆了應該有一段時間了,沒啥大事兒!我說:不腐熟就直接用,你膽子也太大了?老農樂呵呵一笑:沒啥事,俺們這塊的大棚都這麼弄得,都多少年了,沒出現過啥問題!

離開他家大棚前,我叮囑:現在沒問題,不等於以後沒問題,這中間有個過程,不定啥時候就會暴露出來,有機肥一定充分發酵後再用。最好別用雞糞,我看你這棚現在鹽鹼化已經很明顯,時間長了,麻煩很大。他敷衍著答應,但我看得出,他沒把這個事兒放心上。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次年,四月末,我剛給學生上完田間實踐課,看手機的時候,有數個未接電話,我回撥過去,打電話的正是去年我接觸到的老杜,焦急的情緒讓他有點語無倫次,但我還是聽明白了,是他家栽下去半個多月的茄子等200多棟大棚蔬菜出問題了。

等我趕到,老杜和他僱的工人已聚在一起,大棚的地膜全被撕開了,地膜地下則是密密麻麻白花花的浮根!根貼著地皮爬不往下扎!出問題的大棚都是這種情況。過道較乾燥的地方有紅白則鹼印,栽培畦面遍佈墨綠色綠苔,土壤裡面可見沒撒勻的雞糞,手按過去,比旁邊有機肥沒撒到的地方,溫度偏高,土壤孔隙度小,通透性差。在詢問了施肥情況後,我斷定問題出在施用的有機肥上。

後來取樣去附近省農科院分院做了檢測,結果也證實了我的推斷。我去年擔心的事沒想到這麼快就發生了!而老杜估計,因為這場生產事故,造成的損失在100餘萬元左右。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原來,2018年老杜所用雞糞與往年一樣來自同一家養殖場,仍舊沒腐熟,不巧的是上一年受禽流感影響,這家養殖場所用抗生素及殺菌用的火鹼(氫氧化鈉)遠超往年,鹽分持續多年積累造成土壤結構變差,這次施用的雞糞鹽分含量過大,再加上沒有充分腐熟,就造成了土壤環境惡化,根系拒絕下扎而避難就易沿著地皮長。

這是近十年來,筆者所接觸到的較為典型的一個有機肥施用不當導致的嚴重生產事故。這些年來,在給基層農機人員或在田間指導生產時,筆者都會不失時機的提醒種植戶,商品有機肥要慎用!那麼有機肥出了什麼問題呢?

為了便於論述,本文將有機肥分為商品有機肥即源自養殖場的有機肥和非商品有機肥即養殖場以外的有機肥兩大類。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二、養殖場的畜禽排洩物出了什麼問題

1、首先含鹽量超標

中國農科院黃紹文教授的研究數據表明,在我國市面上總體而言,商品有機肥的EC值(衡量含鹽量的指標)為19.5,而有機廢棄物(家庭養殖圈肥等)的EC值為7.9(如下圖),即,市面上商品包裝銷售的有機肥的含鹽量是圈肥的2.5倍!其中商品豬糞的含鹽量是家庭圈養豬糞的2.74倍。

換算成重量,每立方米的鹽分含量在10斤以上,而結構良好土壤,每畝鹽分超過20斤,就會對作物的生長造成顯著影響,因此,連年施用商品有機肥,很容易造成土壤鹽分含量超標。

雞糞中的氯(Cl-)和鈉(Na+)含量分別佔總重的0.93%和0.42%,二者合計佔比在所有礦物元素中排在鈣(Ca)、磷(P)、鉀(K)之後據第四位,但在作物吸收量上,氯(Cl-)排在十六種必須營養元素最後一位,而鈉(Na)則不屬於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即作物對二者的吸收量都很低。

施入量大,吸收少,就會造成積累,從而增加土壤的鹽分含量,繼而會對根系的吸收和功能發揮造成不良影響。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黃紹文教授研究數據


2、其次是重金屬超標

按照中國NY525-2012標準,我國商品豬糞中的鎘(Cd)含量超標20%、砷(As) 超標7%,商品雞糞鉛(Pb)超標 17%、鎘(Cr)超標17.2%,如果參照歐盟標準的話這些重金屬的超標量會更大(數據源自中國農科院黃紹文)。

過量重金屬施入土壤,但作物對重金屬的需求量相對較少,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持續積累,使土壤含鹽量升高,理化性質變差;其次重金屬會造成根系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吸收抑制,從而對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再則,土壤重金屬含量高,是農產品重金屬超標的主要原因。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黃紹文教授研究數據

3、抗生素超標

養殖場最為擔心是發生疫情,為防治疫情養殖戶會給畜禽定期注射抗生素等藥品,並且往往會超標施用。未能被畜禽吸收分解的抗生素會隨糞便排出,造成殘留,其中土黴素、四環素的檢出率達56%、金黴素的檢出率達78%。

浙江大學肖永紅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國每年的抗生素抗生素使用量約為15-20萬噸,其中獸用的佔比為70%,主要用於促進動物育肥,但是其中70%不能被吸收利用,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這些抗生素不但會抑制根系的功能,還會抑制葉綠素形成,從而影響光合效率。

這些抗生素還會抑制土壤中的有益菌,並促進有害菌抗性的提高,從而增強對常用農藥的耐受性。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黃紹文教授研究數據

4、沒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會造成燒苗

春末或夏季,把手插入或靠近生雞糞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熱感,筆者曾做過相關的發酵實驗,在夏季,雞糞在蓋上塑料膜後,靠近中心位置的溫度能高達70多度,原因在於裡面的生糞發酵放熱。

將沒腐熟的有機肥施入土壤後,尤其像開篇筆者提到的例子,棚室裡面溫度本身較高,加上有地膜覆蓋,這種情況下生雞糞就會在裡面發酵放熱,從而造成燒苗、傷根。在發酵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量氨氣,因此,在外界溫度較低,大棚密閉的情況下,往往能聞到比較沒刺鼻的氨氣的味道,這也是判斷所用有機肥腐熟與否的一個標準。氨氣的產生會造成燻苗、使下部葉片尤其是葉片邊緣失水焦枯。

三、非養殖場有機肥的發酵腐熟方法

家庭圈養的禽畜一般不存用大量火鹼對排洩物消毒及抗生素使用過量的情況,因此,區別於商品有機肥,可以歸類為安全有機肥,除此之外還包括秸稈、菌渣、棉籽、豆粕等所有有機物。不過,儘管這些有機肥源在重金屬、抗生素、含鹽量等方面能做到安全,但在使用之前,仍需要充分發酵,不然可能發生燒苗。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自然條件下,受溫度、含水量等因素的影響,這些有機肥發酵速度緩慢,以下,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推薦一種簡易的高效發酵方法:

1、發酵菌選用及處理

市面上商品發酵菌門類較為豐富,但其主要成分為芽孢桿菌、酵母菌等,選購時首先要查看保質期,過期的話菌落死亡比例高,不宜選用;再者就是活菌數量越高,相對效率越高。採購的量大約

每立方米一千克為宜(或者參考相關商品說明)。按10倍重量稱取麥麩、玉米麵(細碎粉末)然後與發酵菌混勻備用。

2、秸稈處理

禽畜糞便往往透氣性差,在發酵之前需進行晾曬散溼,最終使水分含量達到50-60%為宜,直觀的判斷方式是,抓在手中輕握,指縫有水痕,但不形成水流。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但更好的處理方法是將禽畜排洩物和粉碎的秸稈摻混後發酵,發酵前,儘可能將秸稈粉打細碎以擴大比表面積,在與糞肥摻混時,按照總重的千分之一混入尿素(大約每立方米1斤),目的是補充微生物繁殖過程中所需要的氮素,摻混要均勻,不管是秸稈單獨發酵還是與糞肥摻混發酵,都要保證相互間擴大孔隙度,並保證溼度範圍介於50-60%。

3、發酵處理

將有機肥與混配好的發酵菌充分混合,然後將有機肥碼堆,以高度1-1.5米,寬度2米為宜,長度由發酵空間決定,但每隔1.5米左右在上面垂直往下直至地面捅一個通氣孔,或者用育苗秸稈捆紮一個直徑20cm左右的草把豎差透氣,之後覆蓋塑料膜,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可在早上或傍晚進行通風然後再覆蓋塑料膜,在發酵7-10時將發酵堆上下對翻一次。

正常情況下15-10天就可以發酵充分,比自然對方發酵的速度要快10倍左右。

1失誤,200棚蔬菜毀苗,百萬損失!老菜農的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結語

從這些年來與農業生產者的接觸和交流經驗來看,基於“經驗生產”的中國農業模式,其優勢是在某個生產技術環節或技術點上經驗豐富,自信甚至自負,但這也造成其栽培管理思想上的固化,不易接受來自他人的建議,這也是現代農業生產模式推廣過程中遇阻的重要原因。

<strong>多數管理環節上從業者知道怎麼做,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導致對技術的理解偏狹、掌握粗糙。筆者對本文開篇具體實例做出分析解讀並給出解決途徑的同時,<strong>更希望,我國的農業生產者,能從經驗型生產者逐漸轉變為注重科學理念指導的“新型農民”,這是我國農業升級轉型,適應未來農業生產模式需要的關鍵一環。

<strong>響應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徹底打好脫貧攻堅戰,比起來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更重要也更難的是農業生產者思想上的“攻堅脫貧”,從依賴經驗到依靠科技的的生產思想轉變,是大勢所趨也是在這攻堅戰中,避免已取得勝利的農民“返貧”的根本之策。


<strong>#2020中央一號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