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被退婚,她决定一生不嫁,成为商界大人物,享尽奢华圆寂佛门


13岁被退婚,她决定一生不嫁,成为商界大人物,享尽奢华圆寂佛门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于乱世,心却向阳

她像是上帝种在人间的向日葵。她一心向阳,不畏黑暗。她像是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中通外直。

在那个被鲁迅文学大家称之为"吃人"的时代中,吕碧城靠着自己的点点光芒成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晚清女子。

吕碧城出生时家境不错,虽然并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足以让她衣食无忧。父亲也是读过书的人。受过教育,所以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吕碧城的母亲是家中的妾,生下两个女孩。在晚清时期男子有妾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母亲不争不抢,倒是与正妻相处的也算和睦。加上吕碧城姐妹二人也会讨大夫人欢心,所以这一家人倒也算是幸福。

吕碧城12岁时便通晓诗书。琴棋书画可谓是样样精通。在诗词方面颇有天赋的她开始显山露水。父亲出的诗,她已经可以对的上了。那时她做的诗词已经小有名气了。父亲与在文学上造诣颇深的朋友常在闲暇时谈论女儿作下的诗词。除此之外,

吕碧城书法也是极为出名的。一位清秀的女子写的一手好的字。正所谓见字如见人。父亲将自己的女儿引以为傲。并且精心培养女儿的才能。

13岁被退婚,她决定一生不嫁,成为商界大人物,享尽奢华圆寂佛门

可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幸福的小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伤的体无完肤。吕碧城的父亲在意外车祸中不幸去世。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顶梁柱塌了。这时家里的那些长辈便都变了嘴脸。再也没有从前的毕恭毕敬。每个人的丑恶嘴脸都露了出来。

这些长辈算计着将吕碧城家中的财产瓜分。家中只剩下妻儿寡母无力抵抗。在那些长辈的逼迫下,只好将家中的财产分给了他们。但是那些同族人还不满足。他们逼迫着吕碧城母亲和妹妹等人喝下毒药。在那个充满愚昧的封建旧社会中,反抗也只是徒劳。

但是沉着冷静的吕碧城没有被吓到,她写信求救向父亲生前的好友求救。她的这种做法救了母亲与妹妹。母亲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能再在这个家待下去了。于是母亲带着姐妹二人投奔母亲的弟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刚刚逃离出同族人的魔爪。有一个魔爪也伸向了她。在吕碧城刚出生时,父亲便于汪家定好了亲事。那时大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稍微有些地位的人家便喜欢给自己的子女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订一门娃娃亲。但是汪家知道了吕碧城写信求救的事情,所以汪家认定了这个女子绝非是等闲之辈。这样的女子绝不会是那种安安心心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人选。最重要的是这时的吕碧城已经不配进入汪家家门了。

13岁被退婚,她决定一生不嫁,成为商界大人物,享尽奢华圆寂佛门

在那个女子地位还依然低下的时候,被男方退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会被乡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偏偏这样的事情又发生在了吕碧城的身上。吕碧城并没有大哭大闹。相反,她很安静的接受了这件事实。无人能理解,

那个时候她失去父亲又被退婚的心情吧

跟随着母亲搬去舅舅的住处。在舅舅那里虽然比不上之前的日子,但起码活的倒也安稳。她开始了她真正的学习生涯。吕碧城是一位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女性。她鼓吹女性运动。她和舅舅在某些问题的见解大有不同。一气之下她独自一人前往天津。在那个是时候她的身上没有一分钱。

13岁被退婚,她决定一生不嫁,成为商界大人物,享尽奢华圆寂佛门

生活常常给一个巴掌之后却又会递上一颗甜枣

在去天津的途中。吕碧城机缘巧合的结识了《大公报》的总经理。她和总经理成为了好朋友。同时她也找到了在《大公报》中发表文章的工作。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十分适合的工作。她既可以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新思想来呼吁女性。她又可以赚得自己的生活费。她觉得在那个时候女性应该彻底站起来改变自己的地位。

13岁被退婚,她决定一生不嫁,成为商界大人物,享尽奢华圆寂佛门

她积极的宣传新思想。她还开办新式的学堂。她致力于追求女性解放,追求女性独立。然而在晚清时期袁世凯的复辟时,彻底浇灭了她心中燃烧的小火苗。她不同于周树人。周树人弃医从文。而吕碧城则是弃文从商。

上天是公平的,她的家庭不幸。但是她的事业却大展宏图。她在商界成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她便在上海站稳了脚跟。无人能理解一个弱女子在异国他乡独自撑起一片天。这也许就是爱情不顺事业顺吧。吕碧城此时已经赚了足够的钱。极尽奢华。但是她的感情史却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或许是被小时候退婚彻底伤害了吧。在心里留下了永远的阴影。

已经有了足够的面包

村上春树说过:"爱情就是两个人共同寻找面包的一个过程,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但对于现在的吕碧城来说,她的面包已经足够她吃一辈子了。她自己已经强大到不需要男人了。也是已经有了面包那又何必去找一个要分自己面包的人呢。

13岁被退婚,她决定一生不嫁,成为商界大人物,享尽奢华圆寂佛门

感情的事不可以勉强,缘分到了自然就会有了。但是在拥有爱情前为自己赚取足够的面包也是明智的。既然等不到骑着白马的王子,那自己就应该做一个骑着白马的公主。吕碧城就成为了自己的白马公主。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看惯了世间的红尘事,也享受够了名利与金钱。

步入老年的吕碧城选择皈依佛家。她在自己的住处后面建了一座佛堂,里面摆着自己喜欢的佛书,她静心的研究佛法。她觉得佛法所带来的心安是金钱所不能相比及的。她为中国的佛法翻译也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13岁被退婚,她决定一生不嫁,成为商界大人物,享尽奢华圆寂佛门

或许是对自己的离世早有预感。在吕碧城去世的前几天,她让家中的佣人将房子彻彻底底的打扫一遍。她自己将佛堂的每一处擦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在一个夕阳西落得下午,她安静的离开了这时间。她是带着微笑离开的,另一个世界没有痛苦。

如炽热的火炭投身于寒夜之湖,窗外,时光正横扫一切万物寂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