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并不一定发热,为什么有些地方还用体温作为排除依据呢?

@所有都在


疫情还在持继续进行,对于这次疫情我印象最深的无非就是,全国抗战疫情,出门一眼望去全带着口罩、无论去哪里进出都需要量体温。看似繁琐,实则是保护自己,每天醒来最新看的就是疫情的最新状况,现在全国已有4万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目前仍以每日两千的速度增长。但 非常很好的消息就是,肺湖北地区的近一周的确诊率以有明显的下降。

记得刚得知疫情爆发的时候,只知道该病是有传染性的,且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出去带好口燥预防就好。但是随着疫情的严重以及研究者们的努力,发现了更多关于疫情的新动态,新型冠状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及粪口传播,而且感染后治愈好的患者,仍有再感染的风险,这是大家就会有所疑惑,这样说来,病毒可以通过任何方式传播,也就是说它的症状不仅仅是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也可以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感染上病毒,那测体温真的有用吗?

不知道到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我们看来,发烧这一症状是我们能控制及检测的,因此测体温就是有效的预防的一部分。但是不是代表其他不发热就没有感染病毒哦。今天我从它的三个传播途径告诉大家应该如何预防?

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距离2米以上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没有外部条件(如风力)的帮助,飞沫喷射到两米以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疫情期间出门一定要佩戴好口罩,打喷嚏要挡住口鼻,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随地乱吐痰,因为病毒怕酒精,外出后回家,最后用酒精喷洒后再进门,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外面的病毒带入到家中。

接触传播

即你无措施的接触感染患者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物品后,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接触传播的可控性较低,以为你不知道你触摸的物品是否安全,因此,最好的变法就是少出门,实在要出门的话就佩戴好一次性手套,尤其是外出买菜的时候一定要格外的注意。

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指病原体经粪便排出体外,并散播到环境当中,污染食物、衣物、水源等,当健康者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质,通过手、口,进入消化道而引起感染。病从口入,在外出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双手洗干净,洗手一定要超过15s,仔细揉搓。

疫情严峻,预防需要仔细。少出门一定要做好,预防病毒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也不要过度恐慌,我们一定要坚信我们是可以战胜病毒的。


神经外科专家张波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在上个月的二十七号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主要是以发热、乏力和干咳为主要表现!当然,随着确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也有发现有些患者没有发热。那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一定发热,但是为什么还要用体温作为排除依据呢?


第一,体温并不是排除依据!

题目说量体温是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依据,这句话是不对的,是极其不严谨的哦,没有任何专家教授说过不发热的病人就可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哦。

第二,为什么还要量体温?

没错,有些病人是不发热的,但是别忘了大部分病人是发热的!!!作为筛查,我们肯定需要重点关注那些发热的患者!比如十个病人里面有七个或者八个人是会发热,而另外两个人不发热,那么我们肯定先抓住这七八个发热的人。为什么?一来发热的人占多数嘛,把多的人筛查出来,那就不会漏掉太多。二来测体温好测嘛。不发热的病人可能只有乏力、酸痛、纳差、咳嗽、咽痛等症状。


第三,不发热的患者怎么防控?

很多人关心的是这个问题,不发热的人我们怎么发现?说实话,如果真的不发热,又没什么症状,那真的很难防!这也是为什么让大家戴口罩,让大家洗手,让大家少出门,少聚会的原因!因为有些患者确确实实可能不发热!但是,别急,别怕!不发热不代表不发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数在一周之内就会表现出症状,严重病历可以底热或者不发热,但是它会有呼吸困难嘛,它有接触过感染者或者可疑患者的经历嘛!所以,对于不发热的患者我们肯定需要综合判断,需要结合病史,特别是否有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是否湖北方向来的这种情况。
最后提醒一下,最近口罩用的多,请正确处理⬆️⬆️⬆️


骨科木匠刘医生


为了排查新型冠状病毒,现在到处都在监测体温,进出高速路要测量体温、进入医院就诊要先测量体温......

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都会发热,不发烧是不是就说明没有被感染?

并不是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都会出现发热,也有部分感染者表现为干咳、乏力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另外,不发烧也并不能完全说明没有被感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会有一个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在潜伏期内一般都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都会发热,也并不是不发烧就能100%排除被感染的可能。

那么,既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并不一定发热,为什么有些地方还用体温作为排除依据呢?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出现发热,但发热还是最主要的症状,绝大部分的感染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另外,我们测量体温并不是为了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我们是为了排查病毒,以便及早发现被感染者。测量体温不但操作简单、而且还很可靠,并且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设备,实在是比较明智的方法。

大家可能会担心,那些并不发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会不会被漏诊呢?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反复跟我们强调:疾病并不会按照课本来发病!并不是每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症状都很典型,这就增加了医生诊断的难度。但是大家不要担心,我们诊断新型冠状病毒也会很谨慎,我们需要结合流行病学(比如湖北武汉居留史、接触过武汉过来的人等)、临床症状(发热、咳嗽、乏力等)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血常规、胸片等)来综合考虑,如果高度怀疑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我们还需要经过专家的讨论,最后确诊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如果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那么就可以排除了。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关注我,您就拥有了一个家庭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了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它让大家不得不宅在家里,而且出门必须要带口罩,这种疾病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截止到2020年2月2日国内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数达到了14489,相对于昨天而言,人数增加了2000多,根据这些数据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数仍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可能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公共场所,有专门的人员给通行的人测量体温,虽然很多人不是医学领域的,但是他们依然知道这是在排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如果发现了就把他们送到定点医院。而根据一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权威解读,有一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没有发热,这样做是不是不妥呢?今天我站在医学的角度来解剖一下相关的知识。

1.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还是有发热症状的:

我们需要注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言,它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发热。

虽然会有一些人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没有发热,但是这类人群是比较少见的。我们不能忽略大多数人的情况,而去考虑那种比较少的情况。

2.用发热来初步排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是比较方便、经济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看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而虽然会有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没有发热,但是这类人是比较少见的,我们不可能去考虑少数情况而忽略大多数情况。

再者,我国人数是比较多的,很难做到对每个人都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检测,因为我们只能着重对于那些高度怀疑的人群进行筛查,所以也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在一些公共场所有人测量体温的。另外,如果对每个人都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检测,不仅仅花费高,而且还很花费精力,这样的话就不得不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而相对来说,测量体温对患者进行初步筛查的行为是比较明智的。


对于发现体温升高的人,医生会先进行初步的诊断,看看是不是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临床上能够引起发热的疾病比较多见,我们也不可能就根据发热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对于那些不发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生是怎么样发现的?

在医学领域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于寻常的疾病的,有不少疾病的症状也是不典型的,这就给医生的诊断增加了难度,但是即便如此,大多数医生还是能够诊断这种疾病的。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侵犯了人的肺部,即便不引起发热,也会有很多人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的,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是可以诊断明白的。如果患者再合并有和相关病人的密切接触,再结合相关的检查,也是不难诊断的。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今天下午钟南山院士在接受某日报拜访的时候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全国出现了一些没有症状的人,没有发热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隐形感染的人",然后怎么防止隐形感染和传染。题目说的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不一定发热,那为什么还🈶很多地方用体温来排除呢?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并非用体温排除,而是用体温筛查!这一个正着说,一个反着说,但仔细想想这个很不一样哦!为什么要测体温啊?那是因为很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会发热啊!所以,体温筛查手段,但是并非确诊手段。测体温仍然必不可少!


其次,我们不能捡个玉米丢个西瓜。什么意思呢?没错,有些患者是不发热,但是发热的居多,我们要把握这个多的。同时,正如钟院士以及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指南所提到的,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并不是唯一症状,也并不能确诊患者。发热的患者多了去了,不能说发热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同时,不发热的患者也有,那怎么办?第一,要问病史,问问患者有没有去过武汉,有没有接触过可疑患者或者确诊患者。第二,要做核酸检测!如果满足了第一条,那么就必须做核酸检测!


总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带毒者"确实很可能比较隐蔽,但是他们只是少数,多数的还是有典型的发热症状。所以,测体温不能少!!!但是,体温并非排除标准。


普外三角针


新型冠状病毒已经给人们生活学习及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人们不分昼夜把守在医院门口、超市门口、火车站等对进入的的人进行测量体温、询问最近身体情况、并登记和转诊可疑的人员,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着想,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一定会出现发热,但通过测量体温排查依然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那些表现?

1、发热,轻微发热到中度发热,发热的范围是37.3~39℃。发热以重症和危重患者多见。而有的感染的人病情比较轻微,可以没有发热,而且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恢复。

2、干咳,没有痰或者有痰但是痰量不多。

3、不同程度的乏力,可以出现轻微乏力,也可以出现整个人都疲惫不堪,全身乏力。

4、病情严重患者可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口唇甲床发绀、出现脓毒症休克、凝血功能异常和出血功能障碍及酸中毒。有的人出现心慌胸闷等表现。

5、头痛、流涕、鼻塞、咽喉部疼痛、结膜炎、四肢或者腰部部等全身酸痛、部分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甚至有的人以此为首发表现。



除了发热其他的表现还有:

抽血化验血常规可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拍胸片早期发现多发的小斑片状影,病情进展出现双肺多发浸润影和多发磨玻璃影,严重患者可以出现双肺严重实变,表现为人们熟悉的白肺。

确诊需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或者病毒基因测序。

从以上可以看出,体温只是初步的排查,对可疑人员的排查除了测体温、询问身体情况和接触史,还可以通过患者其他表现、进一步抽血化验、拍胸片检查或者胸部CT 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从排查的办法来看,测体温和询问依然是最简单有效快捷可行的方法。


佳园道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的症状。最近发表的两篇论文都有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乏力。有41例确诊感染者的数据显示,确诊人群中几乎所有人(98%)报告有发烧,76%有咳嗽,44%有肌痛/疲劳。有99例的病例分析显示83%有发热,82%有咳嗽,31%有气短,还有少数人有头痛、咽痛、流涕、胸痛、腹泻等症状,在上述症状中,至少有一个症状有90%以上。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减少很常见,所有患者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均显示实质性肺部异常,包括磨玻璃样混浊,累积多个肺段段或多个肺叶。但也确实存在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发热,体温正常的情况,但这毕竟是少数。

监测体温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感染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措施。

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恰值发生在我国春运之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给整个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绝大部分感染者多会出现发热,因此,检测体温是较好的手段,但是体温检测确实不能完全百分百筛查出感染者,并且也存在发热的这部分人群中有一些不是因为感染此次的病毒而导致的发热。因此体温异常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征象,发热提示需要进一步筛查是否感染病毒。

对于目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需要完善病毒核算检查,同时进行胸部CT检查,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要做的检查,当高度怀疑的时候才做,这是由于核酸检查、CT也需要场地、设备及人力,这样复杂的检测手段是不适合用于大范围的筛查。询问是否有症状,因为可能存在一定的恐慌,而部分人即使有症状,也不一定如实回答,而体温就是一个客观的数据,用于大范围的筛查是相对来说最合理的。

那么针对那些症状不典型,不发热,或者甚至没有症状的病毒感染者,我们的大范围筛查,肯定也是难以发现他们的,这个时候就是发挥个人的作用时候,明确接触过从湖北武汉回家的亲戚朋友或者接触过在其他地方诊断或疑似病毒感染者,应自觉在家中居家隔离,出现相应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同时,没有感染的人群要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采取多种措施预防自己感染。


急诊科鲜医生


新型冠状病毒持续了一段时间了,从目前来看情况在慢慢变好,现在很多人开始疑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并不一定发热,为什么有些地方还用体温作为排除依据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说说我的看法。

在面对巨大的人群时,我们要选择快捷的方式进行筛查

从前期的一些临床症状看,很多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症状,那么我们就开始采用测量体温的方法来筛查,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可以快速高效的筛选出一些疑似的患者,然后再进行其他的一些检测以及隔离措施。测体温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快速,其次节约医院的医疗资源,给确诊的患者使用,第三就是极大缩小了疑似人员的筛查范围。


目前没有其他更好的筛查方式

以当前的医疗情况来看,通过胸片以及核酸检测来判断是最好的诊断方式,但是我们目前根本做不到,因为医生以及检测设备都是有限的,而需要检测的人太多,如果都去测核酸上胸片检测,很多真正的患者会丧失治疗机会。再说,把所有人都拉到医院去拍片是不现实的,而体温筛查就如同筛子一样,即便能够筛出80%的感染者都是好的,当然现在来看比例可能还要高。

体温筛查会有遗漏,因此需要大家做好防护

正如题目所说,感染者并不都是有体温升高的症状,这就造成可能有感染者被遗漏,而感染者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这就需要我们都要做好防护措施,做好隔离措施。


珠海禾虫哥


#关注新型肺炎,宣传相关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染性超过非典,且处于潜伏期的病人具有传染性,排查感染者是斩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之一,对病人进行隔离,也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那么,许多地方采取测体温的方法,有效么?

冠状病毒是新型的,它的很多特性还不清楚,非典经验、医学发展,科学家很快研发出来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这是目前检测最“准确”的方法,也有公司开发出来“试纸”,还没投入使用。生产试剂盒的能力有限,如果有充足的试剂盒,排查就要好多了吧?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3-7天,短的1天,最长有14天。什么是潜伏期?就是病人已被感染,但没有任何症状,包括发热。潜伏期病人没症状、不能检测,怎么才能知道呢?依据流行病学史,比如接触过疫区、或者感染者、疑似病人,自行隔离,这是最好的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人症状最主要是发热,大约90%的别人都有发热,其次是咳嗽,发生率大概是50%-60%,还有胸闷、气短、乏力、腹泻、头痛等等情况。发热发生率最高,因此测体温就是相对有效的办法!

全国Ⅰ级响应,覆盖14亿人口,请自觉配合医院、超市、车站等地方测体温!为你,为大家!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


刘永毅医生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随着新闻的普及,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一部分患者,确实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后,没有发热症状,可能仅仅表现为轻度的干咳,但是大家要知道,这种情况是个例,大部分的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首发的症状还是以发热为主。

我们对于新型病毒感染的认识还很浅,面对这种新出现的病毒,专家也在探索、研究的路上。

根据最新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指南第4版,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以发热、乏力和干咳为主,有少部分的患者呢,会表现出来一些卡他症状,比如鼻塞、流鼻涕。

另外现在比较令人关注的一个点就是腹泻,相信大家经常看新闻的话,应该知道美国在今年的2月1日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美国第1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治疗的过程,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发现其有明显的腹泻症状,而且给予其进行了粪便的检查,结果其粪便检查病毒核酸阳。

就在当晚,深圳医院也发现在患者的粪便病毒核酸检查阳性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有媒体也采访了钟南山院士,钟院士表示不排除有经过粪-口途径传播的可能,这是我们需要非常关注的一个点,期待后续的研究结果!

为什么要筛查发热病人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严格的关注发热的病人呢?其实这个举动并不是为了要给患者确定诊断,是筛查!

而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部分的患者都是以发热为主,我们要把可疑的病例筛查出来,筛选出来后给予其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其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将感染的患者隔离出来,给予科学系统的治疗,而且这样才能切断感染途径,不使已经感染的患者再感染其他的人!

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逐渐的将这次疫情控制住。

如果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患者,可以采取简单的退热治疗,指导患者回家继续观察。

您以为那些没有发热的可能感染者就被忽视了吗?

请大家相信,我们的流行病学专家和感染科专家不仅会关注发热的病人,对于这些不发热的病人,获得的关注有可能要比感染的病人还要大。

如果在感染的患者接触的病例当中,确实发现了这种只有轻度症状不发热,但是经过病毒核酸检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将会获得更大的关注。

因为这一类的患者,他自己有可能并不知道已经感染了病毒,但是由于他或者是她的抵抗力比较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因素,导致其仅仅存在着一些非常轻的症状,比如干咳,没有发热,那么他会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如果其能好好的在家休息还好,一旦这个人是个不靠谱的主儿,到处乱窜,随便接触其他人,甚至是个大咧咧的人,口罩都不戴,他触摸过的地方,他的一个喷嚏,就会感染更多的人!

这样他就成为了一个超级传播者,所以必须要给予更大的关注,严格筛选出这样的人士!

说句心里话

面对这次广泛传播的疫情,如果我们想要战胜它,真的需要我们全民所有人都重视起来,只有切断了我们每一个人可能被感染的小链条,最终才能彻底切断病毒感染在全国的大链条,最终得到这场战役的胜利。

作为医生,对于这次疫情看的真的特别的重,因为这次病例感染的特别多,如果将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累积起来,已经超过了3万人,全国所有的省份都有感染的病例。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确实有很多人根本对这次疫情不在乎,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聚集性病例,就在今天,我们这边确诊的一个患者,明明知道家里有武汉归来的亲属,仍然积极的参加家庭的聚会,最终被感染,其所有家属都要被隔离,具体有没有其他的感染者仍然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其在潜伏期的这个过程当中接触了很多人,相当于一个人不在乎,结果导致了n个人受累。而且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在上演着。

这种情况,说实在话,真的恨的人牙根痒痒!

在这里谢医生,真的想跟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说句心里话:

求求您了,求您尽量减少外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多人聚会,请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出门的时候要戴口罩,回家的时候要先洗手,在便后也要洗手,室内多通风,要科学合理的饮食,科学合理的休息,不要熬夜,尽量不要伤害自己的抵抗力。

咱们就坚持一段时间,啥时候,钟院士告诉咱们可以好好出门了,咱们再动!

也请必须要上班的诸位,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尽量规避感染风险!


相信,只要我们都对自己负起责任,那么就是对整个社会负起了最大的责任!

有句广告词特别适合现在的情况:你好,我好,大家好!

您觉得呢?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