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中南1月銷售額降30% 5房企去年溢價50%武漢拿地

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大眼樓管/曹婕

近日,眾房企開始陸續披露2020年1月銷售成績單。整體來看,1月本來就是房地產行業的傳統銷售淡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更是重創了房企銷售。根據公告及克而瑞數據整理顯示,2020年1月34家去年處於千億規模之列的房企中有25家合同銷售金額同比下滑,下滑幅度超20%的有12家。

龙湖中南1月销售额降30% 5房企去年溢价50%武汉拿地

1月銷售額大多下滑 五家降幅達30%

從銷售金額來看,綠地控股的下滑幅度最高,高達47%,其次為龍湖集團、中南建設、遠洋集團和中國鐵建,下滑幅度分別為32.33%、32.00%、30.00%和29.92%。

另有9家房企表現較好,1月合同銷售金額呈同比上升,分別為萬科、新城控股、招商蛇口、金地集團、旭輝集團、金科股份、中國金茂、綠城中國和榮盛發展。其中,金科股份增速最高,為17.12%。

從銷售面積來看,目前公告有披露銷售面積的房企中同樣大部分呈下滑,龍湖集團、中南建設和保利地產同比下滑幅度均超30%。

而融信中國、中國金茂和榮盛發展的銷售面積均同比增超30%,但三家公司的銷售金額卻沒有大幅增長,增速分別為-2.05%、1.91%和8.37%,銷售均價下滑明顯。在當前環境下要實現量價齊升,愈發艱難。

疫情影響施工等各環 武漢高溢價拿地企業受影響較大

在房地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規模儼然已經成為房企的生存法則之一。2010年第一家千億房企誕生,2018年超10家房企衝進千億,而2019年僅新增了4家,截至2019年末,千億房企達到34家。隨著房地產行業黃金時期的結束,整體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規模之爭更加殘酷激烈。

2020年初,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均延遲復工,影響到了房地產的整個鏈條,建築工地延遲復工、售樓中心被迫關閉,推盤節奏打亂、新房銷售幾乎停擺。尤其是武漢,作為此次疫情重災區,現在仍處於嚴格封鎖的狀態,什麼時候解鎖沒有時間表。易居研究院中國百城報告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超30家房企在武漢拿地,從成交總價來看,融創中國斥資超200億元,華夏幸福和華僑城均超100億元,地塊數分別為7幅、4幅和3幅。

龙湖中南1月销售额降30% 5房企去年溢价50%武汉拿地

而深圳南山房地產、雅居樂、美的置業、景瑞地產和正榮集團去年武漢拿地的代價都比較高,溢價率均超50%。房企拿地之後今年開年便直面推遲復工,武漢市內可以全面施工的時間預計會比國內其他城市更晚。影響工期便直接影響推盤,更重要的是此次疫情給武漢這座城市的房地產投資帶來的影響會有多大?這直接影響銷售,影響回籠資金。這些不確定性瀰漫於在武漢有項目的房企之中,而高溢價拿地的房企首當其衝。

此次疫情,不少頭部房企迅速做出應對,主要以推出線上銷售中心為主,但是由於線上銷售在國內尚處於初期,房企銷售仍主要依賴線下,故線上銷售預計難以形成有效補充。大部分房企第一季度的銷售下滑幾乎不可避免。而不管是施工推遲還是線下銷售的停擺,最終房企都將面臨更多來自資金週轉和融資方面的壓力,規模房企的抗風險能力會更好一些。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