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当前,她忘掉自身病痛迎战一线

“我随时做好战‘疫’的准备”

对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卫生防疫科主治医师刘娴来说,今年的春节格外特别。没有家人的团聚,没有惬意的闲暇时光,只有日复一日的发热门诊、留观病房以及全院普通病房的发热病人会诊;也只有日复一日的白班、夜班、值班连轴转……

庚子冬春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笼罩荆楚大地,波及全国。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在医院工作了20年的感染专业的医生,刘娴深知自己必须是冲锋在第一线的战士,迎着病毒、迎着危险而上!

战“疫”当前,她忘掉自身病痛迎战一线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与救治工作,日前,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抽调全院精锐,启动了发热门诊应急预案,由卫生防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科室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组,全力抗击这场疫情。图为卫生防疫科主治医师刘娴穿着三级防护隔离服,正在整理护目镜,准备开始连续工作8小时的战“疫”。 李华时摄

刘娴也知道,这个时候,她必须暂时忘掉自己的病痛。此前,由于持续不断的胃痛,她每天只能清淡饮食。临近春节,疫情爆发。“只要我还有一丝力量,就要迎着病毒站起来,冲上去!”在这个最需要体现一名军人担当的时候,她毫不犹豫,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病痛,鼓足所有的勇气和毅力投入一线岗位。

战“疫”当前,她忘掉自身病痛迎战一线

刘娴在工作岗位上

夜幕降临,在寒冷的空气中,时不时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刘娴告诉笔者,她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穿上那身防护服了,她熟练地按照流程,洗净消毒双手,戴上N95口罩、帽子、穿上防护服,戴防护眼罩和鞋套。穿上这身装备,意味着接下来6个小时的战“疫”,只能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时间越长,越会感觉到憋闷、头晕和气短,而不断地接诊病人,不停地说话,防护眼罩里面也会弥漫出一片水雾,影响电脑操作和书写门诊病历。

战“疫”当前,她忘掉自身病痛迎战一线

填写病人资料

“先不要紧张,最近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去过湖北,或接触过重点地区的人?身边有没有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没有去过人员密集的地方?”“平时有没有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刘娴坐在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发热门诊里,一个又一个的病人,有发热的、有咳嗽咳痰的、有胸闷心悸的、还有心情紧张担忧前来要求检查的……

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各式各样的诉求,刘娴要耐心细致地询问流行病学史,详细填写各类表格信息,根据患者病情开具抽血检查单及其他检查单。待患者检查完毕后,再分类疑似病人、是否需要留院隔离观察病人或是居家隔离观察病人,并开具门诊处方。几十次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面对病人的恐惧、担忧、焦虑,刘娴还要宽慰他们,开导他们,让他们得到信心和鼓励,并指导一些日常的防护措施。

战“疫”当前,她忘掉自身病痛迎战一线

医务人员穿着三级防护隔离服,戴着护目镜,手比“心”加油。

“作为一名专业的感染科医生,每天近距离地接触各类病人,你害怕吗?”笔者的语音刚刚落下,刘娴很镇定地回答:“自己也深知万一被感染的后果,但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时候,这样的担心和后怕早已顾不上多想了。责任与担当告诉我,走进病区,战斗打响,再无其他。我相信个人防护到位就是安全的。况且,我的背后有组织和战友的关心支持。”

凌晨,接班的医生来换班了,刘娴拖着疲惫和饥饿口渴的身躯,脱去防护服、帽子、口罩,望着镜中自己那张被N95口罩和帽子勒出深深印记有些变形的脸,她想,这就是自己最美最特别的妆容吧!

战“疫”当前,她忘掉自身病痛迎战一线

奋战8小时后,口罩和护目镜在刘娴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

刘娴下班离开发热门诊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她还要继续回到熟悉的病房值班。在静静的病房里,留观的病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她清点好人数之后,轻轻走到开水房,提着开水瓶,撕开方便面,为自己泡上一碗充充饥,然后再合衣休息一会。刘娴告诉笔者,说不定夜里会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她来处理,必须随时做好准备,迎难而上。

新的一天开始了,早上八点,刘娴写好交班记录,再次查房,详细地向白班的同事交接好工作后,终于可以回到家休息半天。

每天的忙碌,刘娴和女儿见面的时候越来越少,懂事的女儿也从不埋怨妈妈陪她的时候太少。看到女儿一个人在书桌前认真做作业的样子,刘娴才恍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她的学习和生活了。怀着些许愧疚的心情,刘娴想,自己这样努力工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女儿一定能理解她,也一定能因为有她这样的妈妈而感到自豪吧!

战“疫”当前,她忘掉自身病痛迎战一线

刘娴(左一)和同事一起在岗位上战“疫”。

“面对疫情,面对病毒的肆虐,无需豪言壮语,无需思前想后,只要组织需要,我果断勇敢地第一时间投入战斗!”采访即将结束时,刘娴告诉笔者,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想法和声音,她就是抗击疫情大军中的光荣一员,能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里奉献一份光和热,是她的荣耀,更是她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