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降20 °C,中央氣象臺拉響今年首個寒潮黃色預警和暴雪藍色預警

中東部地區強寒潮來襲

大範圍雨雪和大風強降溫將上線!

13日早晨,中央氣象臺拉響了

今年首個寒潮黃色預警

以及暴雪藍色預警

寒潮+暴雪預警齊發

大部氣溫暴跌 雨雪分界線抵江南

2020年首場強寒潮天氣來襲,中央氣象臺今天早晨發佈了今年首個寒潮黃色預警。預計受強冷空氣影響,2月13日夜間至2月16日,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先後降溫8~10℃,其中吉林東部、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江漢東部、江淮西部、江南中西部、華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2~14℃。

14日起最低溫度0℃線將從華北地區逐步南移,2月17日最低溫度0℃線將南壓到江南南部。長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區將先後出現4~6級偏北風;東部和南部海區有6~8級、陣風9級的大風。

驟降20 °C,中央氣象臺拉響今年首個寒潮黃色預警和暴雪藍色預警


降溫、大風的同時,大範圍雨雪天氣也將展開。13日至15日,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黃淮、江漢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出現雨或雨夾雪轉雪,其中華北中東部、東北地區南部、湖北西部、黃淮東部等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西南地區東部、江漢中南部、江淮、江南、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將自西向東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上述部分地區有雷電、局地伴有雷暴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性天氣。

今天降雪將先從內蒙古、河北北部、北京等地出現,中央氣象臺今天早晨發佈了暴雪藍色預警。預計,2月13日08時至14日08時,內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北京大部以及新疆西部山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其中內蒙古東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山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雪(10~12毫米);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一般有4~6釐米,局地可達8釐米以上。

驟降20 °C,中央氣象臺拉響今年首個寒潮黃色預警和暴雪藍色預警


隨後,雨雪分界線將逐漸南壓,15日夜間將抵達,貴州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北部、浙江南部一帶。湖北、安徽、江蘇、湖南北部、貴州北部、浙江北部等南方地區也可能出現雨夾雪。

驟降20 °C,中央氣象臺拉響今年首個寒潮黃色預警和暴雪藍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提醒,此次雨雪天氣影響範圍廣、降水相態複雜,北方部分地區積雪明顯、南方降雨量大,將對交通運輸和公眾出行帶來一定的影響。目前正值春運返程高峰,公眾需注意防範雨雪天氣可能導致的道路溼滑、積雪結冰和低能見度天氣。

今夜開始

我省有大範圍雨雪和寒潮天氣

今天下午到明天白天,全省天氣多雲轉陰,魯西北地區有小到中雨轉小到中雪,魯中、魯南和半島西部地區有小雨。魯西北、魯中的西部和魯西南地區南風4級轉北風4~5級陣風6~7級,其他地區南風3~4級。

最低氣溫:魯中山區和半島地區5℃左右,其他地區7℃左右。

14日夜間到15日白天,魯西北的東部、魯中和半島北部地區天氣陰有小雨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魯南和半島地區天氣陰有中雨轉中雪局地大雪,魯西北的西部地區有小雪轉多雲。半島地區南風3~4級轉北風5~6級陣風7~8級,魯中的東部和魯東南地區南風3~4級轉北風4~5級陣風6~7級,其他地區北風4~5級陣風6~7級。

最低氣溫:魯西北地區和魯中山區-2℃左右,半島和魯東南沿海地區2℃左右,其他地區0℃左右。

15日夜間到16日白天,半島北部地區天氣多雲間陰有小雪,其他地區天氣多雲轉晴。北風,半島地區5~6級陣風7~8級,其他地區4~5級陣風6~7級。

最低氣溫:魯西北、魯中山區和半島內陸地區-8℃左右,沿海地區-2℃左右,其他地區-5℃左右。

截至16:30,山東濟南、濰坊、濱州、德州等地都發布了寒潮預警。

驟降20 °C,中央氣象臺拉響今年首個寒潮黃色預警和暴雪藍色預警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

強降溫雨雪天氣防範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2月13-16日,強寒潮天氣將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大範圍雨雪、大風和強降溫天氣,給“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和在田作物生長髮育帶來不利影響。對此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緊急部署防範工作,要求各省(區、市)農業農村部門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切實做好強降溫和雨雪天氣防禦應對工作,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強化責任落實。當前全國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做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至關重要。此次雨雪天氣過程覆蓋範圍廣、降溫幅度大,可能對小麥、油菜、水果等在田作物生長和蔬菜、幼仔畜、家禽、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造成不利影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做好雨雪和強降溫天氣防範工作,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切實減輕災害影響,保證“菜籃子”產品生產安全,為穩產保供贏得主動。

科學有效應對。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佈預警信息,落實科學防禦措施。北方冬麥區要及時採取措施增溫保墒。南方要加強油菜、露地蔬菜和果樹田間管理,指導農民及時清溝理墒、排澇降溼,預防和減輕漬害影響。落實露地蔬菜和果樹防凍措施,加固溫室大棚、畜禽圈舍和水產養殖大棚等設施,及時清除積雪,搞好大棚保溫供暖,增強設施保溫抗寒能力。落實幼仔畜禽保育、飲水系統防凍以及飼草料、柴油、燃煤儲備調運等措施,提高畜禽抗寒能力。提高養殖池塘水位,適時破冰除雪,儘快將不耐寒養殖品種轉移至溫棚(室)。加強農機具維護檢修,積極參與救災工作。

加強指導服務。堅持應急值守,及時調度災情和救災進展情況。及早制定完善科學防凍抗寒技術方案,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引導農民和各類經營主體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因時因地因苗落實好防寒抗凍措施。對重災區,指導農民搞好補種改種,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加強救災種子、種苗、化肥、疫苗等生產資料調劑調運,為災區恢復生產提供物資保障。

搞好產銷銜接。各地要深入分析低溫雨雪天氣對“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的影響,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發佈供求信息,指導農民適時採收成熟的農產品,努力增加市場供應數量。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暢通“綠色通道”,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促進農產品快速、有序流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