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场即将洗牌,国内车企撑得住吗?

嘘树开花了


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符合2018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财政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对应标准的0.1倍补贴,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6倍补贴。过渡期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政策另行公布。  建立惩罚机制、破除地方保护、监管管理等其它相关规定继续按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号)、《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审批责任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建〔2016〕877号)、《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以及《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等有关文件执行。

2019年6月25日过渡期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下滑50%左右,下滑原因由于补贴退坡程度远远大于企业接受程度,短时间内车企基本达不到收支利润,在变幻莫测的行业环境下,同时遭遇补贴退坡与国内外企业双重冲击的企业,在接下来的日子将更加难上加难。

国内车企业及供应商如何能够走出困境,宁德时代、比亚迪这都是学习的榜样,企业有练内功搞核心技术都在终将被淘汰。


中文微评论


这问题应该指的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并不是指传统汽车厂商,近几年出现了很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国内的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等都是最近挺火的,最近特斯拉又在上海建厂,洗牌是必然的,这社会是优胜劣汰的社会,什么行业都是这样当达到一定饱和的时候,必然会淘汰一部分让少部分良心车企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车企研发的成本的提高,而很多关键技术略有欠缺,品牌能力比不上人家,从2017年开始,新能源车补贴一直在缩减,就在上海车展开幕前夕,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意味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正式到来。作为临近最终取消前过渡期的政策,在金额上也有着相当明显的退坡态势。 新政调整主要取消了地补,且国补退坡幅度超过了50%,短续航里程的车型将面临零补贴,并且对续航里程要求再次提高。今年会是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最后一年,随着政策利好的逐渐结束,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不会再有任何呵护,当真正的“断奶”来临之际,温室里的花朵终究要经历风雨。

因为2019年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仍然困难重重,在今年年底,他们都将迎来最终的大考——补贴退坡完全取消,这对于那些想靠国家补贴生存的车企是个很坏的消息,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到目前大约有500家,大部分车企缺乏自己的研究技术,只能靠补贴才赖以生存,这就不难知道国家补贴政策的改变。

去年很多城市实行外地车限行,然后又给新能源汽车很多优惠的政策,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扩大,但国内车市的下行趋势却愈加明显,2019年4月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8.1%相比之下,2018年新能源汽车同比增幅高达62%,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某些事物达一定程度,必然会迎来改革,早晚而已。



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退出,国外车企的进入相信又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无论何时品质都是取胜的关键所在,也许这对国内新能源汽车是不小的打击,但我希望国内有汽车厂商能熬过去。


言车论


新能源洗不动现在的国内市场的,新能源还没达到一定的技术,续航里程太短本市内还行,如果跑长途都不开的就算有心开,途中充电是一个大的问题不像加油站到处都是。还有就是电池的寿命以及更换费用,一般电动汽车开个3-5年后电池续航就基本下降至少3分之一了,还有的甚至是下降一半,再持续就得考虑更换电池了,电池价格太贵一块电池的价格就快够再买一台新车了,换个说法新能源换电池的钱其实也够买燃油车跑几年了的保养及油费了,主推电动车的原因主要是奔着节能减排环保去的,相比之下还是燃油车更适用于国内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