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为何不下大雪?

盛夏123480


蜀犬吠日,粤犬吠雪。

蜀地的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四川盆地的降雪真的不多。

1.盆地并不是真的绝对海拔低

盆地听起来就很低很低,但实际上,盆地是个相对的概念。

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处的海拔是250-750米,因为四周多山地,普遍有1000-3000米的海拔,于是四川盆地中间凹下去了。

而1000-3000米的海拔,在气象上已经是850hpa-700hpa的高度。

850hpa是主要的水汽层,而一旦高度高于这个层高,水汽和冷空气都比较难以爬坡进入四川盆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碰撞,哪里来那么多的雪呢?

2.“火锅”气流

因为是盆地,所以四川盆地其实看起来有点像火锅。

火锅什么特点,加热的气息从四周边儿向中间汇聚。

类似的,四川盆地也容易形成下沉气流,导致四川盆地总有一层“被子”一样的暖气团笼罩。所以到了冬天,四川盆地低温也普遍也有个5-8℃,并不容易下雪、结冰。

3.天府之国

这种冷空气难进来、暖湿气流出不去的特点,让四川盆地常年紫外线不那么强。但水汽重,需要吃辣除湿。

加上喝茶、打麻将的乐天性格。

四川盆地,多美女,可谓全国单身汉最向往的天府之国了。


不入流的大刘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而且有很多种问法,比如为何1月份等温线经过四川盆地时向高伟度弯曲以及为什么四川盆地冬季的温度比较高或者为什么四川盆地的气温要比长江中下游的气温高等等,这些都与题主所问的“四川盆地为何不下大雪”同出一辙。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清楚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

四川盆地是中国传统认识里的四大盆地之一,按面积排名为国内第三(第一、二、四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总体上来说四川盆地是由东南西北四面的巫山、大娄山、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秦巴山区环绕而成,总面积约为26万平方千米,包括了四川省中东部的绝大部分城市(成都、广安、遂宁、自贡、南充等等)、重庆的主城区、贵州省北部的遵义和毕节以及云南省的昭通等城市。

从四川盆地的地形特征来看,盆边均为海拔在1000至3000米的山地或高原所环绕,而盆底的海拔普遍在250米至750米,由于这种地形较为闭塞,对于气流有机械阻挡作用,其北部的秦巴山区有效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深入,并在此形成下沉气流,同时在盆地“保温”作用下,使得盆地内气温较高,最冷的月均温为5~8℃,因此在这种较为暖湿的温度环境下,是很难达到降雪的条件,尤其是下大雪的条件。

而在夏季的时候,四川盆地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南季风以及东南季风的交替控制,因此容易形成暖式切变(相对流场而言的一种天气系统,其性质与暖锋相似,属于主要降水天气系统之一),因此夏季的四川盆地降水较多,而在云雨的保温作用下,温度也偏高。

不过,话说回来,四川盆地这种“冷气进不来热量散不开”的暖湿环境,这种相对暖湿且温润的空气对人体皮肤有天然的保养作用,同时空气中弥漫的水雾、水汽能够有效削弱紫外线照射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四川盆地有“盛产”美女之说。


地理那些事


准确的讲四川盆地也有过大雪天气,只不过比之北方次数上不是一个量级,之所以不会下大雪与直接关系就是纬度原因,四川盆地南北纬度处在北纬28度到32度之间,处在这一纬度上的地区还有湖北、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长三角地区,基本就是长江中下游南北两侧,这些地区降大雪的概率都很低。此问题更应该是讨论,四川盆地降雪为何没有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次数多,我们经常能从讨论南方集中供暖问题、湖南冻雨问题中看到,湖南湖北地区冬季降雪也日渐频繁,虽然没有北方的暴雪、大雪,但是中雪、小雪在这些地区也容易形成灾害。相比之下,四川盆地之内降雪却很少。

四川盆地处在大巴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山脉等山脉高原的包围之中,盆地内平均海拔只有四五百米,而周边的山脉、高原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其中西部的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5000米,南部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4000米,重重包围之下,冷空气很难侵袭盆地。去过四川旅游的朋友很多,基本上会发现一个现象,盆地内的城市冬季也是雾蒙蒙的,阳光天数少,这是因为盆地内地势低,冷空气进不来,但同样盆地内的水汽也不容易扩散,笼罩在盆地上空就像一个“大棚”一般,不但具有一定保温作用,也不容易与上层冷空气产生作用而降雪。当然四川盆地南北四百多公里,川北地区的降雪还是高于川南的。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冬天的四川盆地为何不下大雪?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水是所有生命必须的养料,不管是动植物、还是我们人类,都离不开它的存在。从我们日常饮用的地表水,到海洋中被蒸发的海水,地球上位于不同位置的水资源,总是处于不断循环的运动状态之中。

而下雪既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现象,也是大气固态降水的形态之一。相信很多在四川盆地生活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冬天的时候,位于盆地中的区域几乎都不会有大雪天气。比如,哪怕是下的雪还没掉到地上就化了,成都人民们的朋友圈都会感叹:成都下雪了!

不要惊讶,对于冬天的成都而言,皑皑白雪和明媚阳光都尤为罕见。那么,冬天的四川盆地为何不下大雪?四川盆地冷气进不来、而热量又散不开的气候特征,与其地理位置又存在哪些关联?

下雪-其本质上就是固态降水的表现形态之一

当上升的水汽受到周围气压降低的影响,温度会逐渐降低、且体积同步发生膨胀。然后,这些形成的冰晶和水滴,便会在我们头顶的这片天空中形成云。而降水就形成于变大的云滴足以抵挡空气阻力,以及来自上升气流的顶托之时。

简而言之,降水至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那就是水汽充足、冷却凝结的气块,且具有较多的凝结核。降水被分为水平降水和垂直降水两种类型,但它们本质上都是空气中的水汽在冷凝之后降落到了地表。

像露、霜和雾凇,它们就是大气中的水汽在地物表面、地面和低空形成的凝结物,也是水平降水方式的直观表现形态。而雨、雨凇和我们今天的主题雪,便是垂直降水这种方式的代表,它们都是水汽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之前形成的凝结物。

虽然,这些都是降水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是,单纯的像雾、霜、雾凇和露这样的降水形式,却不会作降水量处理。因为,在我们的气象标准里,降水等于有效降水,只有垂直降水的形态,才具有降水量这个属性。

四川盆地不下大雪-与冷气进不来、而热量又散不开一致

为什么四川盆地不下大雪?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存在一定漏洞。虽然四川盆地很少有大的降雪天气,但也不是从未下过大雪,只是可以罕见到屈指可数。首先,我们可以先从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来解答这个问题。

事实上,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四川盆地,同时还兼具了海洋性气候特征。当四川盆地经历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时,其北部和南部的平均温度分别为3~5℃和5~8℃,最低温度分别为-8~-5℃和-5℃~-2℃。

我们先别说让四川盆地下大雪有多难,毕竟这里的年无霜期就长达280到350天。比如,位于长江河谷中的长宁,便是一个全年无霜的地区。而与四川盆地处于同一纬度上的武汉,则会在冬天的时候霜雪不断。

虽然,在盆地区域内生活过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这里天气的湿冷给人带来的冷感,似乎并不比东北地区弱,甚至让很多北方的朋友感到“冷入骨髓”。但是,四川盆地冬季的气温,已经比同纬度的上海和安徽等地高出1~4℃。

然而,当四川盆地进入夏季之后,虽然月平均气温仅为25℃,但却因为盆地内湿度太大,而导致该区域中的天气总是闷热难受。简单来说,四川盆地的热,大概只有开空调才能解决,因为不管你站在哪里,就连呼吸的空气都是热乎乎的。我们都知道,降雪的条件并不只是需要温度达到零度以下,但是,即便是四川盆地的冬天,也很难有温度低于零度的天气。

而且,降雪的形成还需要同时具备另外两个条件,它们分别是水汽饱和(冰晶在高空低温环境里比水滴更容易产生)与空气中有凝结核(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很多在四川盆地内生活的人,会用“冷气进不来、热气散不开”来形容区域内的天气特征,这样的描述无疑是准确而形象的。

而四川盆地为何不下大雪,其实就和这句描述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前半句中的冷气进不来。但就这类现象的本质而言,其实主要就与盆地的地貌特征有关,因为,阻碍物阻挡了冷气的侵入和热气的消散。

四川盆地的气候环境-与其特殊的盆地地貌特征密切相关

四川盆地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也是著名的红层盆地,由云贵高原、华蓥山、大巴山和青藏高原环绕而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盆底部和边缘山地两个部分。盆地的整体轮廓就像一个信封状的长方形,过渡性明显的边缘山海拔较高。

环绕盆地四周的山脉和高原,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位于盆地北部的大巴山便是秦巴山地的南翼部分,沟谷和山坡的相对高差甚至可以达到500到100米;盆地南缘的大娄山则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

而盆地西缘的峨眉山、邛崃山和龙门山,海拔均在1500到3000米之上,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便是指的这种相对高差达到1000米的地貌。相对而言,四川盆地在冬季的气温,会比其它位于同一纬度的地区更温暖一些。

从整体情况来看,四川盆地内的气温盆底高边缘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区域内的等温线分布特征呈现出同心圆的形状。夏季的极端温度会在36到42℃之间,冬季的极端温度则在-8℃~-2℃。之所以盆地内的气候会与众不同,根本原因就在于闭塞的地形特征。

尤其是位于盆地北部、可以阻挡冷空气入侵的秦岭,而下沉气流又在盆地内起到了“保温”的作用。简单来说,盆地内的下沉气流就像一层被子一样,将暖气团笼罩在了盆地内部,这便是“冷气进不来、热气散不开”的根本原因。而四川盆地冬季月均5到8℃的气温,对于下雪来说无疑太过温暖。


悟空科学


首先四川盆地的绝大部分是很少会下大雪的,但是在盆地的边缘,即地势比较高的山地上还是可能会下大雪的。普遍来说四川盆地由于地形的作用,使得其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来说气温高出不少,因此基本上是不会下大雪的。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最小的一个,位于中国腹心地带和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西靠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被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娄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地势周高中低。那么四川盆地气温较高不仅仅局限于冬季,整体来说气温也是相对比较高的。四川盆地气温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山脉阻挡:那么我国冬季温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太阳直射点的南移,使得我们过得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其次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使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从蒙古西伯利亚自西北向东南吹,在冷空气的袭击下我国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气温骤减的现象。那么我们四川盆地由于周围被高大的山脉所阻挡,特别是北部,受到秦岭、大巴山等的阻挡,使得寒冷的冬季风无法吹到四川盆地地区,因此温度比较暖和。

盆地地形保温作用:四川盆地的地形,使得盆地内部在受到太阳辐射照射后有着像凹面镜聚焦的作用,一部分使得热量增加,另一部分使得凹地地形热量不易扩散。同时升温使得水汽蒸发形成气团,在盆地地形中空气不易扩散,气团比较稳定,稳定的气团能都增加大气的逆辐射过程,使得大气具有保温作用,因此盆地地形能够使其温度比较高。

因此在冬季的时候盆地内温度比较高,加上四川盆地纬度不算特别高,因此下大雪的概率比较小的;夏季的时候地形作用加上副高控制会使得盆地内很闷热。

我是小八爱地理,更多有趣可以关注我,喜欢可以点赞和关注,谢谢!!!


小八小八


秦岭对冷空气的阻挡,是四川盆地少小下大雪的根本原因。另一原因是空气中水气不丰富,不易形成大雪。

不下大雪的地方应是成都平原及海拔5OO米左右的河谷平原。这些地方二十年左右能遇见一场大雪,人的一生见过三、四场大雪,也就告别人生了。

山区还是下雪的。成都附近的西岭雪山,巴中的光雾山,达洲华瑩山,广元曾家山,都下雪的,还建有滑雪场。


辛福先


也下雪,不过次数少。



村头的水车


其实在我老家遂宁一带,以前也是一年下几次大雪的,可因天气变暖,现在少了,都是四季分明的


WXX79395701


只是很少下,例如1994年春节前夕,成都市就下了大雪,从那时至今,成都市冬季只有下小雪或小雨加小雪。


跪射俑


川西就下雪,因为有秦岭北方冷空气进来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