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区:走在战“疫”前线,他们是最动人的“志愿红”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临港区蔄山镇涌现出一大批志愿者,他们不畏艰险,响应号召,为抗击疫情挺身而出,他们是疫情里的“星星之火”,也是最动人的“志愿红”!

冲锋在前的老党员

在志愿者招募信息发出后,许多党员积极加入到“防疫卫士”的队伍中来。今年45岁的吴春波便是其中的一员,在向工作人员介绍自己基本信息的时候他说:“我老家是辽宁的,来蔄山定居也有15个年头了,这儿现在就是我的家,我也是个威海人了。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在这种疫情面前,就得冲在最前面,一听说招募志愿者我马上就来了。”

临港区:走在战“疫”前线,他们是最动人的“志愿红”

在志愿者信息登记表上,他写下“时间没问题,看党需要”;在分配任务之前,他主动找到负责人表示要到最危险的前线去。目前,吴春波在蔄山镇卫生院负责卫生院的出入登记工作,当被问起参加志愿工作的初衷时,他朗声道:“国家现在处于全员抗疫时期,现在政府人员也很紧张,我能多做一些,就能帮他们减轻点压力。”

每天早上七点半,吴春波就会准时来到卫生院穿好防护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卫生院的院长对他赞不绝口:“他是非常优秀的一名共产党员,自愿来卫生院这边帮忙,有什么工作他总是喊着我来干我来干,今天还说想帮助我们进行消毒工作呢!”听到夸奖,吴春波直摆手。提到这份工作的危险性,他表示:“没事,现在党组织就是让我去武汉一线,我也去!哪里需要我就往哪去,咱们入党宣誓的时候不是说了嘛,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老党员吴春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手上多的是一份工作,肩上却多了一份责任,目的就是为群众的生命安全撑起“保护伞”。党徽在胸前闪亮,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还在脑海中回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阻击战中一马当先,充分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疫情未止,吴春波的忙碌还在继续。

大学生志愿者用青春书写担当

“您好,我帮您测一下体温吧”“请您在这里登记一下”……2月12日上午,蔄山镇大学生志愿者骆文倩走上社区值守岗位,今天是她做志愿者的第7天,这些工作早已驾轻就熟。

临港区:走在战“疫”前线,他们是最动人的“志愿红”

骆文倩是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的大一学生,这个寒假正好赶上疫情来袭,看到机关干部每天上门摸排非常辛苦,也一直想出一份、尽一份心。在大学里,骆文倩十分热心志愿者活动,在2月5日收到蔄山镇志愿者招募的短信时,她二话没说立马报名,在经过筛选后,第二天就正式上岗。“穿上了红马甲,参与镇上的防疫工作,非常开心,感觉这个假期都更有意义了!”骆文倩说。

2月6日是骆文倩上岗第一天,当天下午她被安排在温阳公寓门口值班,对进出人员进行核查登记,在遇到一些忘记带通行证或者想不登记就进小区的人,她都勇敢制止,严格守好小区的大门。“其实,刚开始也会不好意思,但毕竟事关大家的生命安全,该说还是要说。”骆文倩说。

如今,骆文倩每天都穿着红马甲、戴上口罩在需要她的地方默默奉献着,有时在社区门口值班,有时跟着干部去入户摸排,有时在办公室录入排查信息。她说:“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我想一直坚持工作,也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每个人的生活都恢复如初。”

默默奉献的好青年

大疫当前,党旗在防疫前线高高飘扬,党员在防“疫”战中带头冲锋,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不少共青团员,也毫不犹豫选择了站在疫情防控的前线。

临港区:走在战“疫”前线,他们是最动人的“志愿红”

在志愿者招募令发布的当天,蔄山居民郭泗卫就投身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去了。春节之后,郭泗卫原本应该回到新加坡去工作的,但因为已经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他毅然决定辞掉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蔄山镇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工作有的是,但是这次抗击疫情意义重大,十年二十年后回想起来会是另一番滋味。”他说。

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温阳公寓的卡口外都会有他的身影,当被问及前来加入志愿者的初衷时,他说:“如果没人出来做这些,那防疫工作总会有缺口,疫情没结束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威胁。我年轻,身体免疫力也强,来帮助大家做好这些事对所有人都有好处。”鲜红的志愿者“红马甲”映衬着郭泗卫俊朗的脸,轻快的语调在冬日的暖阳中让人欢欣,放下家人的担心,他毫无顾忌的冲向前线。个人的力量有限,那便加入到抗疫的队伍中,默默作出自己的贡献。对于他来说,共克时艰,绝不是用嘴说说而已。

截至目前,蔄山镇已有120余人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根据志愿者的身体状况和工作需要,15人组成了第一批志愿服务队伍,极大地缓解了基层防疫队伍人手不足的问题;这其中不乏有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积极地投身到一线卡口进出人员的排查工作中;志愿者队伍当中更不乏大学生群体,积极的发挥共产主义青年团应有的红色底色。这些志愿者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分别被安排至11个小区卡口,负责小区流动人员和车辆的排查登记工作。同时,为保障志愿者的人身安全,我们为志愿者提供了防护三件套(暖贴、口罩、手套),保障了志愿者的防护需求。

这些活跃在蔄山各处的“红马甲”志愿者,正以自己的无畏担当和坚守奉献,用守望互助与心手相牵,将疫情挡在身后,编织起美丽的红色“防疫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