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哈弗、WEY与魏建军


长城汽车:哈弗、WEY与魏建军


“在市场营销领域并不存在客观现实,也不存在什么事实,更不存在最好的产品。有的只是顾客或潜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只有这种认知才是现实,其它的都是幻觉。”


1963年,艾·里斯先生在纽约成立了AL RIES公司,他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并任公司主席。1968年,作为公司客户主管的杰克·特劳特在备忘录中写下“定位”一词,用以总结AL RIES公司的工作方法体系。


其核心就是“每个品牌都需要一句话来表述它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区隔。”


2001年,定位理论压倒菲利普•科特勒、迈克尔•波特,被美国营销协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这个理论要求聚焦于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不是模仿或跟随竞争对手;不贪大求全,在企业经营方面做减法,使品牌业绩成倍增长。


随着定位理论的传播扩散,最终漂洋过海一头扎进魏建军心中,生根发芽。


01 魏氏炼狱


1993年春天。

27岁的王传福作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的研究员,凭借优异的表现被提拔为新成立的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30岁的李书福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带着造电冰箱赚来的几千万元远赴海南炒房,结果空手而归,几乎赔光。(李书福的这一经历请参考为什么是吉利)

以后这两位知名的民营汽车老大,在1993年造车对他们来说还有些遥远。

长城汽车:哈弗、WEY与魏建军

不过,27岁的魏建军决定造车。

想法超前是好事,不过想法落地是残酷的。

魏建军当时正在自己26岁时承包的汽车改装厂里起早贪黑,这家乡镇改装厂位于河北保定城南,名叫“南大园乡长城汽车厂”。

随着车辆改装经验的积累,魏逐渐不满足于简单的车辆改装。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魏看到了未来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27岁的他决定自己制造汽车!

遥望星空,脚踏实地。

他首先上马的是技术水平较低的农用车。但是项目推进几个月后才发现,农用车市场太低端了,而且鱼目混杂,不仅品牌难以树立,利润竟比煎饼还薄,造一辆车只有几百块的利润,没有发展前途。

如果把农用车项目继续下去,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长城汽车。

还好,船小好调头。

停掉农用车项目后,魏转身进入了轿车市场。在改装厂的技术基础上,他买来别人的底盘,拼装出了“长城轿车”,售价比后来李书福第一次造的吉利豪情贵很多——售价10万元一辆。

因为当时的汽车稀缺,“一车难求”,初出茅庐的长城轿车卖的还不错,短短半年时间,长城轿车的销售收入就有几百万,而且当时长城汽车的市场主要是东三省。为什么主要市场是东三省,原因我后面再说。

但是,毁灭性的打击突如其来。

1994年,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小汽车生产实行“目录制”管理,当时作为民营小汽车厂的长城不在目录之上,这样本来不知名的长城汽车成了“黑户”,就算偷偷销售出去了,也不能上牌。

“刚冒了个芽,就被一脚踩死”,魏建军这时很郁闷。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

1995年魏建军在赴美国和泰国考察时,发现国内难得一见的皮卡车在美国和泰国销量很好,甚至比轿车还受欢迎,另一方面,皮卡不算小轿车,算轻型货车和农用车,长城也可以造!

魏眼中又燃起了希望。

长城汽车:哈弗、WEY与魏建军

1996年3月,长城的第一辆皮卡——迪尔(Deer)下线。魏当时的策略是薄利多销,先打开市场,得到市场认可,加之迪尔锁定的是小企业主和个体户,其销售价格只有六七万元,比主流皮卡十万元的低很多。

再加上当时的机关单位在购买小轿车上有严格限制,很多单位转而购买皮卡。1998年,长城皮卡销量达到7000多辆,成了国内的皮卡霸主。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长城皮卡销量翻番,达到了1.4万辆,把其他对手远远甩到了身后。

不过好景不长,半年后随着华晨汽车与田野汽车的闪电合资,他们组建了河北中兴汽车。

当时长城皮卡使用的发动机是华晨控股的“四川绵阳新晨发动机厂”。

潜藏的危机滚滚而来!

“当时只要华晨一句话,我们就没有发动机了!”

为了尽快结束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魏和两位河北保定商人出资成立了长城内燃机公司。

公司发巨资从美国、德国、日本引进先进制造设备,并利用专利到期的发动机技术生产发动机,终于结束了之前担惊受怕的日子。

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恐惧是推进历史前进的动力”。

在一次美国考察时,魏了解了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

他惊奇的发现,长城皮卡的成功刚好契合了这一理论,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他几乎阅读了市面上所有的定位理论书籍,特别是仔细阅读了艾·里斯写的《聚焦》。

魏建军说,“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定位。长城汽车的经营战略就是聚焦,聚焦,再聚焦!”

从此,聚焦成了长城汽车的战略核心。从赛弗皮卡,到哈弗SUV,到高端轻奢SUV——WEY。

长城汽车成功的背后,除了魏建军,还有一位女强人功不可没,她是王凤英。


02 男主内 女主外


王凤英不是魏建军的贤内助,而是他的得力干将和搭档,也是长城汽车总裁,更是中国汽车行业唯一的一位女性总裁。

魏是一个严厉较真但低调内敛的人,因此媒体上几乎没有什么关于魏的报道。

有一次上海车展,魏难得接受媒体群访,对于媒体的提问,他的回答显得有点干巴巴,现场氛围稍显尴尬。

公司负责公关的领导希望抓个热点宣传炒作一下,魏眼睛一瞪:“说什么,干就是了”。硬核,而且技术。

魏在公司主抓生产、研发、质量控制和体制建设。

王凤英刚好跟魏建军互补,她主要负责公司的营销以及各种对外抛头露脸的事情。

长城汽车:哈弗、WEY与魏建军

二十八年前,大学毕业的王凤英意气风发,想着毕业后可以施展拳脚大干一场。

不过当时的她想的不是去市场经济大潮中勇立潮头,而是“怎么用最快的时间当更大的官”。

后面一转念思考,“国企里论资排辈那么严重,五年才能熬个副科长、科长,在体制内当官,肯定也不能容忍我的个性张扬,也不适合我”。

可能是因为缘分,后来电视节目中关于最早民营企业长城的故事吸引了她的注意。

1991年,因为这一故事,王凤英走进长城,成为长城汽车最早的一批销售员,后来成为长城汽车的元老之一。

在长城,她的试用期仅仅2个月,不到三个月就被破格提拔为营销公司销售经理助理。一年后升为销售经理,主管长城汽车的整个销售,相当于现在营销公司的销售总经理。2003年,成为长城汽车总裁。

王凤英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雷厉风行,让下属敬畏。经销商用一个词形容她到店检查的感受:“闻风丧胆”。

“她很敏锐,注重细节,通过营业员的精神面貌就能发现问题”,有经销商如此评价。

王凤英的办公室里有一份特别的礼物,那是一尊标明左脑和右脑不同思维的头像。这是很多年前美国营销理论大师,“定位之父”艾·里斯送给她的。

“它时时提醒我,企业经营和营销不要忘了定位问题。”

可能正是由于两人都是定位”理论的忠实拥趸,俩人才稳定搭档了这么长时间长城汽车在二人的带领下,从一个区域小厂成长为任何汽车厂商不可小觑的SUV霸主。

不仅都认同定位理论,俩人都还充满了优惠意识。

在长城汽车园区,道路被命名为“风险路”、“生存路”,人工湖命名为“精益湖”;公司内部每年召开3-4次“反省大会”寻找自身的种种不足,而且越是发展好的时候,会议召开的越频繁。

魏说:“长城汽车的反省是基于危机意识的反思”。

民营企业的背景带给魏建军天然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面对跨国汽车集团和国有大型车企,长城汽车缺乏先天优势,汽车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让长城汽车的试错成本及其高昂,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

由于民营企业资源有限,长城汽车只有握紧拳头,聚焦一点才能形成竞争力,“长城汽车的战略是只做强不做大”。

与作为长城汽车实际控制人的魏建军家族来说,王凤英严格来说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有时候企业决策出现分歧的时候,王凤英也常常与魏争得面红耳赤,跟吵架差不多。只要是为了企业发展好,魏建军的容忍度和兼容性很好。

王凤英评价魏具有“知道要什么和不要什么的大智慧。欲望就像天空是没边没沿的,企业的发展也是讲究最大化的赢,而战略往往是做减法。”她很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既要又要,企业战略往往很不清晰。

对于俩人可以稳固搭档近30年之久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想到的优厚奖励。根据王凤英自己的说法是,信任和充分的授权是团队长期稳固的重要原因。

长城的成功除了定位准确,掌舵人搭档稳定之外,“沉默军团”则是背后的隐身功臣。


03 沉默的军团


魏建军的企业管理模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海尔、华为和富士康。

长城汽车:哈弗、WEY与魏建军

魏以自身特性和价值观为基础,培植了长城汽车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有点像任正非之于华为,张瑞敏之于海尔。同时,跟很多企业类似,长城青睐采用半军事化方式管理员工。

每天早上,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门口,所有员工几乎以同一速度走进工厂。大门上装有测速仪,如果走路速度不符合“五秒七步”的要求,可能刚跨进工厂大门就会收到一次警告。

跟长城汽车标志一样的总部大楼矗立在厂区醒目位置,16层高的大楼里电梯只能停靠8/13/16层。如果电梯停错楼层,按规定,整箱人都会收到处罚。

员工习惯从8层往下,走向各自所在的楼层。据称,这样可以做到精益管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招聘中,长城汽车偏爱河北保定本地工人,制造工人大多数为周边的劳动力。长城总结了一套让员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用军事化的铁腕政策管理。

入职军训是新员工加入长城的必修课。军训历时一个月,从早训练到晚,有员工晕倒就送上旁边的救护车,训练之于是企业文化讲解。

一位入职两年的员工说,军训时就明白了服从和执行,文化理念像钉子一样扎入身体。

长城汽车内部还具有严格的纪律体制。

新员工往往要求背诵一本24页的《企业文化手册》,里面的内容诸如:“放过问题就是掩耳盗铃,做“老好人”就是软性腐败。”“长城汽车要有狼兔精神:玩命提品质,疯狂抓执行。具有狼一样明锐的市场反应能力,有事争先的主动进攻意识,具有兔子一样强烈的生存意识和危机意识,有机制灵活的快速反应能力”。

除了文化手册,还有各种下达的解释文件详细规定了员工的行为规范。

比如,“婚丧嫁娶”规定:随份子不能超过50元,不得跨部门邀请,本部门参加人数不能超过20人。类似的种种规定,形成了长城内部严格的管理纪律。

吃饭午休时,室外的阳光明媚,工人两人成行,三人成列,排队走向餐厅。工人需严格按照地面上的白线行走,拐弯不能走对角线,要走直角,垂直拐弯。

“我们这里感觉就像是在军队,工作特别像打仗”一位员工小声透露。

有规定,就得需要人监督执行,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经营监察本部”就是长城汽车的监督部门,公司的各种规定都需要它监督执行。

这个部门的人员相当神秘,员工形容其“无处不在”,“他就在你身边,但你不知道他是谁”。每个人都可能是,每个人又都可能不是。

如果下班后没有关显示屏,第二天罚单一定会贴在你的桌上,金额直接从工资里扣除。如果骑摩托上班没带头盔,也会被“自己人”抓住。

这个部门的触角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影响力之大,足以产生震慑力。

长城汽车目前一线员工的平均工资一般是好于保定市的平均水平,这是其能够吸引到人的原因。但相比一线城市的车企工资,差距还比较大。

此外,对于经销商,长城采用视频监控的方式进行监督。

“现在长城的4S店没有死角,全部用远程监控。这种方式便于我们管理,也有更多的震慑力。”

严格的管理,扎实的执行,对4S店严厉的监督,造就了长城沉默的军团,长城汽车的质量和口碑也就有了保障。


04 WEY 的逻辑


从“迪尔”起,长城首先在皮卡领域站稳脚跟,接着,借助皮卡的造车经验,在SUV战场拔得头筹,“哈佛”声名鹊起。

自然,伴随着SUV造车经验的跨步积累,长城拥有了在国产高端SUV发力的实力。

长城又一次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长城汽车:哈弗、WEY与魏建军

2016年11月,长城汽车发布旗下全新豪华品牌“WEY”,中文品牌名“魏派”,这是国内第一家以个人姓氏命名的汽车品牌。

魏建军希望“以己之性,梦践未来”。

汽车消费不断在升级。微型车市场已基本消失,主打小型车的铃木已退出中国大陆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断下跌,合资品牌市场、高端品牌市场在持续扩大。以吉利、长城、红旗为首的中国品牌车企在奋力突围。

基于定位理论,基于在SUV领域的造车优势,吸取哈佛品牌高端化不如意的教训,长城再次聚焦于国产高端SUB这一发力点,誓将WEY打造为行业标杆。

WEY已创立三年,三年中销量已超过30万台,差不多时间成立的吉利高端品牌领克在去年9月份突破20万台,相较之下WEY可以说是成功的。


05 未来


汽车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揭开帷幕,电动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在汽车价值链逐渐重构的当下,长城汽车面对未来任重而道远。

可以看到,长城汽车一方面继续深耕当下,进一步发掘传统汽车市场,升级产品力。

哈弗品牌稳扎稳打,高端品牌WEY继续突破,长城炮卡位高端皮卡市场,继续深耕传统市场。

面对新能源市场,电动化智能化市场,长城也已布下另一只军团“欧拉”。

长城汽车:哈弗、WEY与魏建军

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长城汽车 由战略聚焦引发的20年痛并快乐

[2].长城汽车 WEY的逻辑

[3].魏建军:以姓氏下注的一场豪赌

[4].魏建军:追求专注和聚焦的长城汽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