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感到焦慮?!中醫王國瑋副院長講解中醫舒緩情緒醫案

疫情之下感到焦慮?!中醫王國瑋副院長講解中醫舒緩情緒醫案



疫情之下感到焦慮?!中醫王國瑋副院長講解中醫舒緩情緒醫案

群聊裡真假難辨的轉發信息、實時更新的疫情數據、社交平臺上的疫情求助帖……當這些消息大量湧進視野,焦慮、憋悶、同情、恐慌,壓得人一下子喘不過氣來。當這些負面情緒逐漸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大家便會把自己困進在“心裡牢籠”裡。

因此,無論是疫情期間的情緒起伏,還是平時生活中的瑣碎煩惱,我們都要學會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疫情之下感到焦慮?!中醫王國瑋副院長講解中醫舒緩情緒醫案

一分鐘後,患者情緒穩定後開始敘述病情。作為公司的董事會秘書,一個男孩的母親,壓力來自雙重的。她的上級不懂業務,下級懶散成性,活沒法幹,每天加班。回到家中還有一堆事要做,沒有人理解,沒有地方哭訴,於是便有了開始的一幕。


問診:全身乏力,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食慾不振,眠中多夢,情緒低落。

聞診:語聲低微。

望診:面色晄白,目光憂鬱,舌質紅苔白膩。

切脈:沉細無力。辯證:肝鬱氣滯,心脾兩虛。治法:疏肝理氣,健脾養心。

方藥:醋柴胡、鬱金、香附、白芍、赤芍、炒白朮、白梅花、太子參、麥冬、丹參、五味子、炒棗仁、炒梔子。

方解:柴胡、鬱金、香附、白梅花疏肝理氣,丹參、白芍、赤芍養血柔肝、太子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陰,炒棗仁養心安神,炒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炒白朮健脾益氣、燥溼利水,全方達到疏肝理氣,健脾養心之功效。


一週後複診,她坐在診桌前述說中藥吃完,心情好了許多,症狀也減輕了。於是,我在在上方的基礎上加了遠志、菖蒲養心安神,再服用了七劑後患者就痊癒了。

對於這種與季節相關的情感障礙,現代醫學將其命名為季節性情感障礙 (SAD),是一種有類似秋冬春季節抑鬱症狀反覆發作,伴有興趣缺失、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增多、食慾增強及體質量增加等非典型抑鬱症狀。

疫情之下感到焦慮?!中醫王國瑋副院長講解中醫舒緩情緒醫案

證型以氣鬱、氣虛、陰虛為主,悲傷情緒者的軀體、情緒狀況呈現了冬季最重,夏季最輕,秋季略有回升的動態變化特點。

通過這個病例,總結有三點:

一、中醫認為此患者屬鬱症,與肝密切相關。這類疾病女性高發,主要原因是與女性的思維特點有關:

1、精神需求高2、情緒波動大3、遇事總往壞處想與發病有關。

二、精神疾病與季節有一定的聯繫,比如秋天的“悲秋”。

三、治療心理疏導很重要,要正能量,讓患者有發洩的途徑,有信賴感,這樣再加上中藥治療,才有較好的療效。

藥食同源話櫻桃

疫情之下感到焦慮?!中醫王國瑋副院長講解中醫舒緩情緒醫案

人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適當吃點櫻桃對緩解心情很有幫助。櫻桃性溫,味甘酸,入脾經、肝經,有發汗透疹,補中益氣,祛風除溼的功效。除此之外,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物質,能製造快樂。在西方,櫻桃更是被稱為“自然的阿司匹林”。

疫情之下感到焦慮?!中醫王國瑋副院長講解中醫舒緩情緒醫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