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塑造了乱世佳人斯嘉丽,这个深入人心的经典女性形象;而与之相得益彰的男性角色,不是令她念念不忘的艾希礼,而是全书中最耐人寻味、让读者甚至主人公本人都难以捉摸的白瑞德。艾希礼只是斯嘉丽的一个梦,像彩虹一样虚幻而缥缈的梦;只有白瑞德,真正走进了她的现实生活。

我们可以透过米切尔的文字,逐步读懂并认可斯嘉丽,而白瑞德到底是个什么人? 似乎很难说清楚。在小说中,无论出身还是经历,他都给人以扑朔迷离的神秘之感。人性之复杂,在白瑞德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尽显人性之复杂,不可思议的矛盾集合体

在十二棵橡树庄园,白瑞德首次出场,不羁中不失风度,微笑中略带嘲讽的表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男性读者,我无法切身体会白瑞德这样的男人,对于女人意味着怎样的吸引力或魅力。虽然米切尔刻意不让小说中的斯嘉丽轻易爱上他,但她却无法阻止白瑞德带给读者的真实感受。

<strong>在我的阅读体验中,白瑞德身上可以感受到最多也最深刻的特质就是矛盾。作者将一对对矛盾有机地统一在这个非同一般的人物身上。

白瑞德出身于南方的贵族,却蔑视上流社会的傲慢,不拘礼教的束缚,具有先天的叛逆性。所以他和那些装腔作势的贵族小姐们逢场作戏却一个都不爱,唯独对同样叛逆、也不够淑女的斯嘉丽情有独钟。

在那些道貌岸然的旧礼教卫道士眼中,白瑞德显然是个恶贯满盈的混世魔王;战争爆发,他趁机大发国难财,像极了投机钻营的小人。而在不顾一切、挺身而出帮助斯嘉丽和梅兰妮等人时,却又表现出十足的君子风范和绅士风度。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白瑞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现实、对战争都有清醒的认识,甚至可以用睿智来形容。可当梅兰妮提醒他斯嘉丽已经爱上他的时候,他自己却没看懂;而在这之前,他又是最懂斯嘉丽的人。

我原本以为白瑞德不会冲动、不会做任何无谓的牺牲和没结果的事情,而他在送斯嘉丽回塔拉的路上看见那些视死如归的士兵时,却又大受鼓舞,决定在南军注定失败的最后关头参加战斗!这就像一个理智的聪明人,做了一件不够理智甚至过于冲动的事。

亚特兰大的慈善舞会上,白瑞德因穿越封锁线给南方提供必要的物资,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在联合政府那些人面前赢得了好名声。从他的所作所为,以及说话时轻扬的嘴角、似笑非笑的表情上,都显示出极深的城府。而当面对斯嘉丽时,他又直言坦白自己既不尊贵也不英雄,承认突破防线只是为了赚钱。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在斯嘉丽身上倾注的那种看似不经意实则深沉的爱,白瑞德根本不敢让她知道。因为他太了解斯嘉丽,她从少女时代起,就从未缺失过送上门来的爱,她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当作廉价商品一样消费掉。最后白瑞德又不得不坦白道:

我爱你,可是我不想让你知道,你对那些爱你的人太残忍了,斯嘉丽,你抓住他们的爱,像鞭子一样在他们头上挥舞。

同时,白瑞德又自信斯嘉丽迟早会对自己说出,那些他在十二棵橡树偷听到的,她曾对艾希礼说过的话。然而,当斯嘉丽确定爱上他的时候,白瑞德却选择了离开……

<strong>不得不承认,《飘》在人物塑造方面打破了以往的惯常手法,充分体现出人性的复杂这一特点。作为小说人物,白瑞德似乎是个不可思议的矛盾集合体。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尊重女性、缺乏阶级观念的“新人”白瑞德

虽然作者没说,但我们不难推测,白瑞德或许从小就是个问题少年。斯嘉丽的个性有一半来自于爱尔兰血统的父亲,白瑞德很可能继承了曾做过海盗的祖父的桀骜不驯。而祖父的出身一向被父亲视作不光彩的历史,因而白瑞德从小就不被家族喜欢。他与众不同的叛逆,随着年龄增长愈演愈烈。成年后他因违反西点校规而被开除,又因马车坏了与一位贵族姑娘在郊外过夜、却拒绝娶她而被家族扫地出门。

白瑞德的行为严重触犯了那个时代上流社会所谓的优良传统,自然难被那些保守贵族们所接受。虽如此,但白瑞德却对他所认可的女性保持应有的尊重。尤其在梅兰妮面前,白瑞德表现得不仅尊敬,而且恭敬,给予她极高的评价。他说梅兰妮的眼睛像一个卑劣世界里的明灯,甚至赞美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梅兰妮确实是米切尔笔下、那个动荡而黑暗的世界里的一抹阳光。无论生活多么悲惨,她都能用善良和温情感化周边的人们,也永远心存着希望,我想就是这种温柔的力量打动了白瑞德。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strong>梅兰妮身上表现出来的美德,是传统女性的温良,同样为旧时代所有,为何却得到了白瑞德的认可呢?我觉得这是因为真诚,因为这是梅兰妮的本性,并非刻意伪装。白瑞德所反对的,是那些虚伪的繁文缛节、僵化了的旧礼教,以及那种为维护这些无价值的传统而装腔作势的卫道士们。但他无法拒绝真诚与善良!

白瑞德对于女性的理解和欣赏,没有阶级与种族之分,他对于真诚并值得信赖的女性都尊重有加。斯嘉丽的黑人奶妈,是母亲的陪嫁黑奴,她因忠诚而赢得了斯嘉丽全家包括白瑞德的尊重。面对黑妈妈长辈口吻式的责骂,白瑞德始终保持雅量、宽厚应对。和斯嘉丽蜜月归来后,还不忘给黑妈妈带礼物。

卑微而善良的妓女贝尔·沃特林,包括斯嘉丽在内的许多人都不喜欢她,而她却是白瑞德的知己。他们之间似乎有种千丝万缕不为人知的关系,书中并未明确交代。白瑞德尽可毫无保留地同贝尔吐露心事,包括他和斯嘉丽之间的感情问题。

<strong>我们不难想象,在礼教森严的旧时代,一个出身奴隶主阶层的贵族绅士,竟缺乏基本的阶级观念。这只能说明他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他是新人!是米切尔想要极力表现的、自我觉醒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觉醒,预示着战后南方的未来和希望。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深爱斯嘉丽的白瑞德,最终为何又要离她而去?

十二棵橡树庄园里的初遇,白瑞德在斯嘉丽身上仿佛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他实际上成了帮助斯嘉丽摆脱旧观念、告别旧时代的启蒙导师。在亚特兰大的慈善舞会上,他冒天下之大不韪,请穿着丧服却早于跃跃欲试的斯嘉跳舞。

这一突破旧有藩篱的大胆举动,替斯嘉丽打开了她自己没有勇气挣脱的道德枷锁;换句话说,<strong>斯嘉丽迈向舞池的一小步,是她走向自由之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大步!这一步对后来那个坚强、自立的她影响至深。

而这一切,首先取决于白瑞德,这个睿智男人敏锐的洞察力,是她发现了斯嘉丽身上的新女性潜质。他很快看透了斯嘉丽。<strong>我始终认为,充分了解一个人后还能继续爱她,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只有对人生、社会有足够深刻的体悟,才有可能在洞悉一个人所有的缺点后去包容她,继续爱这个不完美的人。这才是成熟、深沉并基于现实的爱情。这种爱从斯嘉丽的少女时代开始,白瑞德曾对她说:

我一直在等你长大,等那个有对忧伤眼睛的艾希礼从你心里消失。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而这爱又磨灭于斯嘉丽的真正成熟与独立。婚后,借助白瑞德的力量,斯嘉丽几乎实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唯独对于艾希礼的旧情,她依然念念不忘。直至梅兰妮死后才幡然醒悟。

《飘》之白瑞德,这位神秘的巴特勒船长,勾走了无数少女的心魂!<strong>米切尔在白瑞德身上,似乎也寄予了她心目中的理想男性形象。如鲁迅所说“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手法,其实米切尔就是将世上各种好男人的特质集中于白瑞德一个人身上。可惜这样的人,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

白瑞德那风趣幽默的语言,不羁中略带狡黠的成熟男性形象,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就像他曾对斯嘉丽说过的那句话:

我是唯一一个16岁以上,60岁以下,陪在你身边,给你解闷的男人。

<strong>白瑞德最终为何会选择离开斯嘉丽?而且是在斯嘉丽“长大”成熟、抛开艾希礼爱上自己以后。我觉得很大的原因在于女儿邦尼的死。如果邦尼还在,白瑞德一定不会走,或者说不一定会走。

《飘》:他与斯嘉丽相得益彰,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或许真的没有哪一种爱,是完全不图回报的。等待斯嘉丽成熟的白瑞德早已身心俱疲,面对她时,他既要卸下伪装、保持真诚,又不敢完全袒露心声。所以他们之间总是以冷嘲热讽的方式对话,最终难免会演化成为一种伤害。

有了邦尼,她看着童年时代的女儿,白瑞德感觉她是斯嘉丽的化身。<strong>也或许白瑞德真正爱的,永远是塔拉庄园里那个叛逆少女斯嘉丽。

<strong>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玛克丽特·米切尔十年磨一剑的深思熟虑。如果白瑞德和斯嘉丽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那么这部伟大的小说也就平淡无奇了,真的成了一本老套的爱情小说。而实际上《飘》意蕴多含,有许多比爱情更深刻的东西。

何况斯嘉丽,这时只有28岁,她才是《飘》真正的主人公,为了预示斯嘉丽的成长,也为小说留有悬念,白瑞德必须离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