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我就想咥一碗面/谢红星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怒吼秦腔,端一碗燃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这一套说词,把陕西人粗犷豪迈,喜欢面食的特点描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确实,陕西人咋那么爱吃面呢!不止是天天吃都吃不够,而且三天不吃就浑身不对劲,不知哪一根筋错了位,从头到脚都不舒服。

也正是因为如此,陕西人总是离不开这一片土地,哪怕被人说成是没出息!一想到去外地吃不上面,心里立马就泄了气。即便能多挣两个,但人不舒服,多挣两个又有啥意思!

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追根溯源,陕西人爱吃面的原因就是这里自古就是小麦的主产区。小麦加工成面粉,面粉加工厂面食。但陕西人的伟大与聪明之处,在于他能把面食加工成上百个品种,让你怎么吃都吃不够。以“biangbiang面”为代表,刀削面,哨子面,蘸水面,疙瘩面,油泼面,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个个都有麦香醇厚,面粉优质,面质精细,柔韧滑爽,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香辣不腻,香味持久的特点。

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在这里,还有必须强调的三点:一是必须是手工面。搋面的时候一定要水面比例合适,相对偏硬,软塌塌地,肯定做不出什么好面。所以就有三揉四醒之说,换句话说,要做好面得花时间,得费功夫。之所以面馆的面筋骨滑爽,柔韧耐嚼,就是因为他们是专业门店,专业队伍。而居家吃面,显然没有那么多的工序和讲究,味道自然能差那么一点点。但真正喜欢吃面的汉子,不得已时,就亲自下厨,自己做面。男人做面时,不仅是舍得一把好力,做调和时舍得下料,下锅后,也是猛火开煮,吃了当然是美不胜收,大呼过瘾。而且这做面的高手,还有三光的讲究。即"面光、盆光、手光”,所谓"搋得硬,揉得软,胳膊扯长往薄擀“。二是辣子不仅要辣,且一定要是油泼的。所谓“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那是标配,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的。要不串话里咋说“端一碗燃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三是碗要大。一般都是老碗,或者叫“福”字老碗。特点是碗厚实,饭煎火,但不烫手。容量大,一碗顶一碗,能刹住饥。不止于调哩搅哩,准备了半天,吃得正带劲,三口两口就见了碗底了,破坏了节奏。吃面必得要风卷残云,一气呵成,一碗就要吃到八成饱的!然后再来个“原汤化原食”,慢条斯理地要一碗汤,轻轻地放在桌上,耐心地等着汤凉下来,一口一口地下咽,这叫“灌个缝子”。放下碗,一脸的满足:“吃饱了,喝胀了,跟财东人一样了。”

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如果要锦上添花,你可以精心地备些原料,做一份臊子,荤的素的看各人的胃口。必得一碟管够的葱花,要好的话,再来一窝蒜水水。如果想要简单的话,也可以在等待水开的时候,一边细细地剥几瓣蒜,一边耐心地等待上面。这样就更容易把你吃到汗腺畅开,大汗淋漓,让你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感觉到无比的爽快与舒服!

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吃饭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吃饭,不能考虑得太多。不要考虑吃相好不好看,也不用管吃饭的呼呼声有没有影响到别人,也不要顾虑汤汁菜点会不会溅到衣襟上,你只管吃面。如果你细细地一筷子一筷子地挑,慢腾腾地一口一口地咬,无声无息地,斯斯文文地,那就太没有气势了,对不住陕西人吃面的那一个专用字——咥。所以,正宗的陕西人吃面形象,不存在于窗明几净,音乐放送的饭店,也不存在于高桌子低板凳,开着电视的饭馆。它存在于天高视野宽,鸡鸣狗吠的农村。下地的小伙从地里回来,放下工具,洗了手脸端起碗的时候。存在于工地上的民工下了班,蹲在灶房前,围成一圈,左手端碗,右手挑面,呼呼呼的时候。

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陕西人究竟有多爱吃面,就是坐了席,赴了宴,出门不远说一句:“七碟碟,八碗碗端了一河滩,还不如咥一碗面舒服。”

骂人他最狠,心眼他最实的陕西人,楞是把一碗面吃出了样样行行,吃出了锦绣文章。

说了这些,要不咱,咥一碗走!

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渭南谢红星作品:我就想咥一碗面

作者简介:谢红星:丰原学校教师,主要作品有《回乡偶书》、《回家》、《回家不需要理由》、《沋河公园赋》、《人和公园赋》、《赞渭南灯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