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要大量做题吗?

刘骠


我觉得没必要大量刷题,多认识字,背诵点古诗词,多阅读倒是真滴,连起码的字都不认识几个一考试他能明白应用题的意思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写工整,姿势正确都很有必要。一年级家长飘过,我家娃不怎么涮题,但是坚持背诵,阅读,写小短文,已经两年啦,阅读量很不错效果也很好


小谭谭妈妈


如今家长好难做,一方面希望孩子的读书生涯有个好的开始,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太累。

如果有人告诉家长,一年级学生不必大量做题,大量做题甚至会毁了孩子的前程,家长能接受吗?看到别人买题,家长能做到手不痒吗?


而看到有的孩子被学业压弯了腰,早早戴上了眼镜,家长又会陷入另一种焦虑,是不是该让孩子多玩,长好身体才对?

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声音在打架呢?如果您也如此,说明您是一位称职的家长。

那回到我们的问题:一年级学生,应该大量做题吗?

答案是:不应该。

孩子太小,还不懂的有效练习

家长可能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是如何一个字抄十遍的。幸运的是,心理学家研究了孩子的学习特点后,发现一年级的孩子,还不能有效率地去练习。也就是说,这种学习方法,不适合一年级的孩子。让一年级的孩子,大量地重复地做题,不会有额外的收获。


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有的家长会要求孩子把知识点记住。可要注意,记住和忘记是一起出现的。如果用记忆的方式去学习,就必然出现忘记。靠记忆学习,靠练习巩固记忆,俗称狗熊掰棒子。

以数学为例,现在有的家长不但早早让孩子背乘法口诀,甚至在幼儿园就让孩子背加减法口诀。这是给孩子铺好路,让孩子跟数学说拜拜呢。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不需要去强背硬背。一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前运算阶段,更擅长用具体的方式去学习和理解。让孩子多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去接触数学,也把学到的数学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地去理解和体会。而不是刷题。


学习如同盖楼,每一层都要扎实

如果说有人盖房子,地基打好90%,一楼盖80%,二楼盖70%……这样的房子,你肯定不敢住。但很多人学习就用了这样的方式,导致越往后越学不动。前面的漏洞,制约了以后的发展。

刷题就是一个这样的学习方法。题海无涯,能覆盖全部知识点吗?做过一边就理解这个点了吗?通常教材的编写比题库更用心,还是推荐大家好好利用教材等资料,不要一味刷题。


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要随波逐流

家长可以对教育方面多一些关注,不要每每听到一个说法就开始焦虑,认清事实,选好路线,坚定地走下去。


小Q心理


一年级学生不用大量做题,要适量做题。

一,因为一年级孩子年纪小,刚入学,许多在幼儿园养成的习惯还没改掉。大部分孩子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对一切都是懵懂状态。上一年级了,上课自由下座位,随便讲话告状都是是常事,随着入学时间增加才明白,一年级和幼儿园不一样了。

二,培养习惯为主。各种习惯,课堂习惯,回家作业习惯,写字习惯,读书听课习惯。和同学们团结友爱,知道爱护班集体,这都是一年级学生的重点工作。

三,再说说为什么要适量做题。孩子小,会认的字少,理解能力差,学习新知识要用去大部分时间。即使有的孩子知识掌握的好,但一到考试就完,不会,考不了高分。家长也纳闷,在家问他,都会呀,咋回事?很明白,不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就是俗话说的学死书。怎么办呢?听我说。

四,这时候适量做题就很重要了。一般的题目类型,孩子必须见到,亲自做过,才知道这道题要求你干什么。不然他压根不明白题目让他干嘛,会的知识也不知道写,当然考不了高分。这时候通过适当的题目练习,让孩子多见见各种题型。他自然知道,噢这道题是读拼音写词语。那道题是组词。我记得上学期考试,组词这道题,讲了很多遍,有几个孩子依然在括号里写一个字。哎哟,我当时郁闷啊,叫站起来会组词啊,一写就错,比如让他用人这个字组词,他能组几个,大人,人口,写试卷的时候,题目给人了,他就写个大。像这样的孩子通过做题目就能学会,噢,要把两个字都写进去。

五,适量做题也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检测。通过做题目,来看孩子到底掌握了多少,根据题目补缺补差。所以做题是必须的,但平时不用题海战,临近考试,一般题目量会加大,一个巩固,可能经常错的题,容易考到的题目,活练习,保证正确率。再就是各种题型,希望孩子多见见,万一考试遇到了不至于一点不会。

最后总结题海战不可取,不做题也不可能。两个结合下最好。因人而异最好。





一个爱狗狗的语文老师


一年级学生大量做题,已经成为各地低年级教育的通病,它不但没什么用处,而且实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一般来说,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学习的内容,在幼儿园大班己经学得差不多了,一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处于复习巩固状态。部分同学就是老师一句不讲,入门就考试也能考8O分以上,老师只须稍加点拨,便可完成学习任务。可为什么又要大量做题呢?这还是真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原因呢。

一,由于各幼儿园之间教材不统一,导致学生入学基础差距很大。老师通过大量刷题试图让后进的学生赶上去。

二,滿足资料购买的需要。只要一开学,各年级对教辅资料(其实就是习题集)疯也似地购买,生怕买得少了。于是学生的书包变立刻胖了起来,胖得甚至小孩子背都背不动,需爷爷奶奶的帮助才可上学放学。別的年级都买了,一年级岂能不买?这种表面看来是学生学习需要的资料,倒不如说是老师购书欲望的需要。

三,打发无聊时间的需要。1十2=3之类并不多难理解,确实没什么需要滔滔不绝的讲解。大量的时间干什么?做题。有的乡村学校甚至连体音美课都不让学生上,用做题来打发呢。

四,满足家长望子成龙心理的需要。现在竞争确实太激烈了,不少地方小升初都变得困难起来。家长见孩子在学校做题,在补习班做题,在家做题。完全一副踏踏实实努力学习的样子,不觉心中窃喜。这孩子将来成龙有希望了。

孩子大量重复做题,不但越来越厌学,而且身体上精神上也受到了不少的伤害。手指起了茧,眼睛近视率越来越高,且失去了应有的玩耍时间。变得不那么天真烂漫了。

如果能统编学前班与一年级教材,使其不再重复且有机衔接。遏制教辅资料的无序发行,狠抓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小升初的无序竞争。或许能够改变一年级大量做题伤害学生的现象。


天凉好个秋A


今年正好教一年级,来说说我的经验。

一年级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说学习习惯: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上课?尤其是有些自己觉得无聊的课,也能有一定的自控力。能不能积极参与课堂,踊跃举手发言?能不能主动阅读课外书?能不能一回家就主动完成作业再玩?写字姿势正不正确?写出来的字工不工整?再比如说行为习惯:能不能自己整理书包?能不能主动问好?能不能跟同学友好相处?......

在我们看来,一年级的学习其实相对比较简单,语文着重于认字写字,数学还在教简单的加减法和简单的图形,英语教的单词也比较生活化。如果你的孩子形成了相对较好的习惯,每天能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学校里的每一个任务都能好好地完成,他在班级里就不会差。

因此,通常情况下来说,一年级其实是不大需要大量刷题的,作为家长,可以帮他们查漏补缺,却不必耗费他们的耐心让他们沉溺在茫茫题海中,否则,一旦孩子产生厌倦和不耐烦,可能反倒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致。


是鬼五十七啊


王老师来为您答疑解惑~很多一年级家长比较喜欢下载什么口算4500题,甚至有自动生成的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每天大量给孩子做单一的计算练习题。计算能力是重要的基础内容,但并不表示计算就等于数学。王老师的观点是一年级不需要大量做题,在我的专栏学生群里一直建议家长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学方法的目的是启发思路,形成解题策略,一定量的巩固练习即可。题目是有目的性的载体,特别是一些难题,不在于题量,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乐于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以下举例详解,供您参考。

一年级数学能力培养

一般我们会从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等几方面来衡量孩子的综合数学实力。

一年级积累数学认知经验更重要,多在情境中提问。

比如方位认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在生活中去练习。指一指冰箱里各物品的位置关系。我在学校前后左右都是哪个同学。书桌上各物品的位置等等。

再举一个例子,计算来讲,大量的练习势必让孩子感到厌烦,家长最好多在实践中一起找寻数学更多好玩有趣的练习素材。以轻松的形式面对学习,才会发现乐趣,才会享受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比如设计一个计算解密题目,既好玩又能调动孩子又快有准地计算热情。

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不烦需要,而且要每天都练习,尤其数学,多做题,算题才会越来越6,就像我家的神兽,开始做题不专心,每次都错,现在算题准确率百分之百,二十以内,三十以内,五十以内,一百以内,元角分类都算的特6,一百以内加减法,直接写答案有木有?我教她的速算法,快吧[大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07000b3b698133baf3\

诸葛筱蝶


我们知道一年级是幼小衔接过渡期,以前在幼儿园主要是以玩为主,学习为辅;现在进入一年级,开始了正规的小学教育,是以学习为主,孩子大多通过例题来学习知识,知识的迁移能力需要很强,一进校门就有许多的规章制度,有些学生还适应不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如果这时间让学生做大量的题,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学习上的压力,时间一长,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一年级孩子适当做题是有必要的,但大量做题我认为没有必要的,要考虑学生的感受,题目应精选精炼,做到少而精。语文书上的生字新词可以多写,只有多写几遍,孩子们才能加深印象,记忆深刻。数学题的难度又不大,根本就没必要多做题,重复做题,搞题海战术,反而会抑制孩子的求知欲,造成孩子应付作业,书写潦草的结果,一旦这种不良的习惯形成,再纠正就很难了。


因此,一年级孩子最主要的是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只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有兴趣,有自信,学习起来会感到轻松。


忆梦月华


一年级知识点相对简单,是学习习惯及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学习兴趣及知识来对比,我认为兴趣更重要,因为未来的12年内学习生涯中,孩子都需要兴趣来支持着他的学业。家长干涉的越多,孩子对学习兴趣越低。

题海战术是很多学校提倡的,也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但这个一年级孩子来讲,是残酷的。我建议多做题型,少刷题。


孩子们的朋友


一年级还是做题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大量做题是非常没有必要的,一年级的知识几乎是都是记忆性知识,无论是语文数学都是可以通过穷举法完全记忆的。

一年级一直是不存在运算技巧,也不存在活学活用的范畴,所以说大量重复做题真的是没有必要,而是在于孩子记住没记住或者知道不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表现。

当我们理解了我们所学知识的不同层次,我们就知道一年级的正确做法仍然是以学习习惯和作业态度为准,不要过多的去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学习成绩这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听歌习惯,成绩的百分百是很容易实现的,关键就是影响因素,很多家长不理解,他们觉得孩子考不到100分是知识的不足,他没有考虑到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他们的知识是足够的,只是他们对于学习态度对于作业甚至考试习惯不好造成的。

总之这样的现象出现,我觉得是老师不太好,我们一年级的孩子的知识方面的划分,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满足家长的一种需求,很多家长觉得给孩子多布置一点作业,就是老师的教学态度就是老师会教学的表现。

当然不排除有许多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只是我们觉得作业习惯的养成不需要大量重复的作业题,毕竟我们还需要再强调一次,一年级的知识是一机一盒,认知为主的,并没有涉及到太多的抽象归纳总结,这些发展思维性的知识。

所以说我的观点非常明确,一年级不需要大量做题。只适合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和学习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