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的普通人的医学知识回到古代是否能够协助君王防治大规模的瘟疫?

陈刚举


这个问题属于脑洞题,类似于穿越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我们穿越回古代,是否可以协助君王防治瘟疫呢?如果可以那么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妨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古代瘟疫是否与今天的传染病有一脉相承之处

这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首先便是古代的瘟疫与今天的传染病是否一样呢?比如说鼠疫、黑死病等等,一部分可能延续到了今天,还有一部分可能我们没有遇见过,在人类与病魔斗争的长河中逐渐消失或者变异了,甚至人类从出现了抗体,以至于以前的瘟疫类型对于今天的我们已经不是问题了。如果以上的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即使回到了过去,也是束手无策的。

第二,与自身的医学知识深浅有关。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当今的普通人,对于医学知识究竟掌握到了何种程度。这是关键性问题。如果是一个医生,哪怕不是什么精通医术的高明医生,回归到古代,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很有难度的。

首先,古代是没有西药的,而普通人今天所服用的主要是西药,对于重要哪种是哪种估计很难辨别,而古代只有药材,因此即使这么简单的古代医学知识,我们可能都不具备,所以难以完成。

其次,我们是否具备了抵抗瘟疫的经验。经过今年的新冠肺炎,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人们跟风的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比如说有人造谣双黄连可以防病毒,一夜之间,双黄连口服液,甚至双黄莲蓉月饼都被抢光了。如果是这样一种事实的话,普通人又怎能去为古代的瘟疫主持大局。

第三,与古代君王抵抗瘟疫的能力有关。

我们毕竟是普通人,除非穿越回到古代成为君王,或者君王最信任的臣子。否则是很难起到什么作用的。当然,我们可以假设自己是君王的臣子。但是否又能左右的了君王的决定呢?这的确需要加以思考。

每当瘟疫来临,事关民生社稷,君王肯定是很头疼的,但为什么古代的君王又没有办法阻止大规模的瘟疫发生呢?

事实是政府组织能力的问题,每逢瘟疫来临,首保天子,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后拖,像这样一种情况,政府只知道大力镇压感染的疫民,他们是否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基本取决于君王的决定,而君王在疫情面前往往没有什么实质的举措,最多也只是开开粥厂,实施医药救济,不能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等措施,而我们是否能够扭转君王的思想,还很难说。

综合以上因素的考虑,如果普通人穿越回古达,而且能够起到作用,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也就是能够主持抗瘟疫的大局才行;其次必须具备十分重要中医常识,以及具备有效的防疫手段;最后,需要十分熟悉自古以来的医书上所记载的各类瘟疫的情况及解决方案。我想,如果以上方式都具备了,也就不再是普通人了吧。


夕阳下的晚枫


以现在普通人的医学知识回到古代仍然无法帮助君王防治大规模的瘟疫。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代普通人的医学知识水平如何。就我们中国而言,谈到医学知识必须提到教育水平,现在我们的义务教育普遍是九年义务教育,由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孩子们得到的教育大多是初高中,也就是说现代人大多数处于初高中水平。

我们再来看看初高中教授的知识与医疗相关的有哪些,生物,化学应该是最为相关的。在生物和化学中,最为与医疗联系密切的便是生物,化学与制药相关,但是初高中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一毕业就忘完了。再来看看生物都教什么,大的是生态系统,小的是微生物和蛋白质分子一类的东西。大多数跟得上课程的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再懂得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就很不错了。可是面对瘟疫这种东西,这种程度的医学知识完全不起作用。他们学得最多对瘟疫有用的预防都是网络上新闻上学得的,能记住如何防护就已经很好了。

而这种普通人回到古代面临的巨大困难就是在网络上听到的根本没有用。

首先是取得君王的信任。一个现代的普通人到了古代除了当成大夫去觐见君王,还能怎么做。当成大夫肯定要对你进行考验,靠你知道的还好,可是古代那些药草,医书,医疗方法你会几样。即使你巧舌如簧,赢得了君王的信任,可你也免不了同僚之间的猜忌,在一步步的陷害下,你可能就死了。因为你学的最多的政治斗争是从电视上学的,人家从小就已经实战演练了。

其次是材料。现代制作的口罩是古代做不出来的,普通人只能建议用布蒙住口鼻罢了,而这种口罩对病毒的防御功能微乎其微,最终还是看自己的抵抗力。我相信普通人知道要口罩,可是口罩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完全不知道。然后是隔离区都需要喷撒药水消毒。普通人知道要消毒,但更只知道去买消毒水,不知道怎么制作,什么药物,多少配多少水。这个时候,君王不如听太医的,人家好歹知道一些药学知识。听现代的普通人的完全不顶事。

然后是隔离。古代人已经知道发生瘟疫肯定需要隔离患者,封闭灾区。可是一个现代的普通人除了说句要隔离的废话还可以提出什么建议。他知道古代道路怎么设计的吗,怎么卡路最有效,卡到几点。他甚至都没有亲自指挥过隔离的大事,君王能够让他去担任这种大事吗?

还有其余的困难,这里不再叙述。在我看来,起码得是一个优秀的医学生才会对瘟疫这种大病有一定的防御知识和本领。所以让一个现代的普通人去古代对君王防御瘟疫毫无作用。


肖尘


应该说在古代完全是中医的天下,完整的中医理论形成到底是在什么年代?至今说法不一。但从后世在古墓中挖掘的资料来看,应该在春秋战国到汉朝这一段时间就已经形成了。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温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近代比较著名的瘟疫最早在中国云南开始爆发,据悉是传教士带来,经过30多年的蛰伏,在1894年开始大流行,波及中国南部大部分的省份,而且还殃及了欧洲、美洲等地,光在大清就死亡1000万以上的人口,直接加速了大清的灭亡。由此可见,古代对于瘟疫的防治方面没有太多有效的方法。如果现在以普通人稍微了解一些现代疫病的防治知识能够穿越古代,首先进行人员隔离。其二。对于所有使用的衣物器具等进行高温消毒。如果能制作简易口罩那是最好。一定要所有人群佩戴。对于由于疫病死亡人群更要做好焚毁消杀处理。但如果想确定是哪一种病毒或细菌的流行,在古代应该是无法自己生产试剂。但我个人相信,有以上方法若能有效实行,可大量减少不必要的死亡。


江湖乱道2


不能,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疫情病毒的构成,从何而来,通过什么传播,该用什么方式防止传播,关键是古代的医疗器材也跟不上,就是发生了大面积疫情,也只能通过表面的知识去防止,起不了关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