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新區中川園區"四軸聯動"全面織牢新冠疫情防護網

針對當前工地和企業即將大面積復工復產,人員進入反流高峰期,疫情防控壓力陡增的嚴峻形勢。蘭州新區中川園區積極創新防控舉措,不斷完善聯防聯控體系,全面優化網格化管理機制,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是強化"關口聯動",築牢疫情防線。聯合新區衛健局建立"人員隔離、全面消殺、快速移送、社會面管控"一體聯防聯控應急處置機制,積極銜接新區公安部門、機場、火車站及客運站,抽調58名工作人員,在機場高速出口、機場候車點、火車站、客運站(公交站)設置24小時交通防疫檢測點5處,詢問旅客來源流向,檢測人員體溫,進行車輛消殺,從源頭上切斷了疫情傳染途徑。積極創新工作手段,在新區率先利用"微信掃碼登記"小程序等平臺,登記往來車輛及人員居住地址、工作單位、聯繫電話、身體狀況、途經中轉疫區等19項信息,有效避免了車輛擁堵、信息重複錄入及物品接觸產生疫情傳播的風險。同時,利用"智慧城市"、健康甘肅APP等平臺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動態掌控來區返區人員活動軌跡、身體健康狀況,第一時間排查處理潛在隱患,及時移送新區第一人民醫院,大大提高了信息利用效率。

二是強化"上下聯動",織密監控網絡。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制度,建立了"園區—鎮(街道)、部門—村(社區)—小區、住戶、駐區企事業單位"四級疫情防控體系,抽調120名園區、街道工作人員組成網格員,劃定管控區域、落實管控措施,做到疫情防控全覆蓋、無遺漏。對轄區所有行政村、小區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在前期實施"出入證+體溫檢測"的基礎上,率先推行"二維碼掃碼進門"平臺,嚴防外來人口交叉傳染風險。對各村、各社區共計7萬多戶家庭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摸,共排摸出省外入區人員957人。認真落實"五個一"措施,街道社區採取人盯人的方式,藉助視頻監控、微信共享和視頻通話等手段,對重點人員進行24小時監督居家隔離,及時掌握人員動態。同時,組建愛心志願小分隊,主動上門為隔離對象送去包括口罩、體溫計、消毒液、宣傳冊及告知書等在內的"愛心禮包"40餘份,主動為隔離對象提供代購服務,讓居家隔離人員感受到黨的關愛和溫暖。按照"喜事推遲,喪事從簡"的原則,園區各村、各社區提前下發倡議書,各住戶主動簽訂承諾書,村組社區幹部全程跟蹤服務,從簡辦結喪事12起,取消群體性聚餐168場(次)1805桌約19000人,有效杜絕了疫情傳播情況發生。各村及各小區群眾和志願者自發組成防控工作隊,設置卡口檢測點,對過往人群開展體溫檢測、防疫知識宣傳和勸返工作,構建了群防群控、科學防控的良好格局。

三是強化"部門聯動",嚴防交叉傳染。組織園區農林水務、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全面取消轄區群眾集會、文藝演出、展會展覽等聚集性活動,責令各景區、培訓機構、歌舞娛樂場所、酒吧、棋牌室等一律暫停營業,依法對轄區各農貿、活禽、餐飲、娛樂、醫藥等市場經營主體進行檢查,關停酒館、麻將館及活禽經營場所65家,對溼地公園野生動物場所實施封閉管理,組織108家養殖場集中開展消毒滅源,嚴控畜禽隨意調運。加大愛國衛生運動和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及時清掃環境衛生,定期對單元樓、垃圾桶進行全面消毒,實施垃圾分類管理,嚴防口罩、一次性手套等日常生活垃圾成為新的汙染源。督促賓館酒店、商場超市、小區物業對人員密集區域,採取定時清潔、消毒和通風,對公共場所、住宅小區電梯每日開展日常消毒4次,率先在各電梯間安裝紙巾盒和垃圾桶307個,張貼間接按壓電梯按鈕溫馨提示,降低交叉傳染風險。

四是強化"企業聯動",引導復工復產。按屬地化管理原則,把企業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點,主動加強對園區各企業、各施工單位疫情防控的督查指導,提前向轄區內企業下發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告知書》,並督促各企業在抓好復工復產的同時,嚴格落實信息登記、隔離觀察、廠區消殺、個人防護等疫情防控措施。針對75家已復產企業,督促落實生產區、辦公區、生活區疫情防控及消毒滅菌全覆蓋,對已到崗的8500多名企業職工落實體溫檢測管理,對406名省外返崗人員實施宿舍隔離措施,確保企業在復產復工中不發生疫情傳染問題。積極協調園區醫藥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全負荷生產酒精、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護用品。甘肅蘭藥日產75%酒精消毒液已達到5噸,佛慈制藥向社會捐贈藿香正氣丸、安宮牛黃丸等藥品及防控物資約213萬元,九州通加強省內外醫藥物資配送,共同守護了疫情期間防控物資供應生命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