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層公務員的遴選逆襲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昨天有個小夥伴諮詢關於備考遴選的事情,正好以前我讓我師妹幫我寫了一篇關於遴選的經驗,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年我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考了北京一個最基層的公務員,是某街道的城管科,後來輪崗到組織,工作三年又以基層公務員的身份考了中央遴選,最終成為某中直單位的一名主任科員,也許再過三年命運會給予我其他身份,誰知道呢?

在基層工作的三年,我加過很多班,做過很多事情,其中有苦、有累、有不甘。但現在回想,也非常感謝當初領導、同事對我的信任,這一過程,讓我快速的成長,讓我慢慢地能獨當一面。當然,和所有在基層的年輕人一樣,我也有夢想,也有面對複雜人事關係的委屈。於是,三年後我選擇了繼續考試,考中央遴選。

有小夥伴跟我說過,工作太忙,沒辦法兼顧複習考試。但其實遴選並不考行測,不需要你有大量的時間去刷題,遴選也和工作上有很多結合的地方。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因為準備考試而耽誤了工作,也不要因為工作忽略準備考試。

比如我在基層工作時,經常給領導寫講話稿,寫的過程很痛苦,要看最新的中央文件精神,要去領會領導的工作意圖,甚至還要注意到口語表達的語氣、風格。但是2016年中央遴選考試最後一大題是給領導寫一篇講話稿,我在平時工作中就經常寫,看到題目時,真的是鬆了一口氣,這可能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吧。另外一篇大作文框架搭建、取題論證、行文構思,對中央政策精神的把握等等關鍵環節,平時都思考過、推敲過。所以,短時間內寫出一篇還算不錯的文章也就不難了。

幸運的是,我身邊有很多學歷好,志氣高的年輕人,單位每年都會有通過遴選改變自己的工作軌跡的小哥哥、小姐姐。記得向一個考上北京某市直單位的姐姐取經時,她說,有一個小題是考消防安全的,她平時在工作中就接觸過這塊工作,所以答得很好。因為遴選考試針對的是有工作經驗的公務員,所以試題會跟實際工作結合的比較緊密,也許是小題,也許是大題,就是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情況。但是我想她答的好的原因,更在於她在平時工作中善於去總結工作思路和方法。也許,是被動的,但是她做了。她們科室的工作總結、情況彙報都由她寫,這個寫的過程就逼迫你、要求你去思考問題、總結經驗、形成文字,從而有條理的在考試中表現出來。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提幾條個人管見。

一、 搞清楚你要考什麼遴選考試?

這個問題聽上去很簡單,但我覺得很重要。有一個小夥伴無意間看到國家信訪局單獨進行遴選考試,於是他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信訪條例》等專業知識背了個半熟,還順帶刷了1000道信訪方面的知識競賽題,胸有成竹去考試了,然而考試的內容跟信訪條例沒有半毛錢關係,考試的題型和普通的遴選考試類似。結果,可想而知。但是近年來,各級紀委頻繁遴選,題目的考查內容緊扣紀檢熱點,不背點乾貨和專業知識,也是隻有打醬油的份。當然,有些地方的考試(比如山東和深圳),考察內容也會側重不同。所以,搞清楚你參加的是哪一級別的考試,哪一類型的考試,很有必要。如果能提前熟悉一下該類考試的歷年真題,就更是有備無患了。我當時複習的時候,經常去QZZN的遴選板塊(公考老司機應該都知道這個地方,但是那裡信息蕪雜,要注意甄別哈),看看別人回憶的真題或者發的經驗,受益匪淺,我是有一些存貨的,但是今天的主題不是談“真題”,所以以後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當然,要看你們帥氣可愛萌的飛仔是不是請我請飯了。

二、 搞清楚上級部門想選什麼樣的人?

有人說,上級部門想招幹活的人。這句話沒錯,但幹活的人可以招應屆生啊,為什麼要遴選呢?所以,沿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可能希望招的是經過公務員隊伍訓練、有一定的大局觀、紀律性、能力強、經驗足的人。而這些要求會直觀的反映在筆面試中。筆試的時候,更需要你對一些問題的成熟處理意見,而不是單純的抄材料。面試的時候,可能更需要你的沉穩從容而不是一味地熱情和活潑了。

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在報考崗位的時候,要注意人崗相適。有的崗位明確提出來,要有相關工作經驗或其他要求,大家一定要慎重考慮和報考。因為遴選考試最後一個環節:考察,我當時是1:2進行的考察,也就是說不錄取第1名,錄取第2名,是完全符合規定、也時有發生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上級部門想選什麼樣的人,然後在筆、面試以及考察環節,充分的展示出來你具有他們所需要的特質。

三、 搞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其實參加遴選考試的過程,也是一個審視自己的過程。參加工作這些年,你是否在寫作水平上有進步,你是否在處理問題中有提升,你還會不會像初出茅廬的孩子一樣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如果有短板,那麼就趁著這個機會彌補起來。

有小夥伴可能會說,自己的工作不涉及到寫材料,所以看到遴選考試考寫材料,是很慌的。其實,無它,唯手熟爾。認清了自己這個劣勢,就需要你去練習了。吃透平時工作中看似平常的通知、方案、講話稿,然後仿寫、修改。有的小夥伴說,自己工作可能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是太冗雜、瑣碎,不知道如果去整理思路。我記得我複習的時候為了搞清楚我不熟悉的城市內澇問題,專門去梳理了一些地方下發的關於城市內澇問題的工作方案。這些方案其實自己動動手,很容易找到的。

至於優勢就更要精益求精了,我當年面試的第一題,你們單位組織一場千名幹部下基層的活動,由你組織,你該如何做?我很清楚自己的面試能力較強,佔優勢,所以敢於在面試玩點花樣,用了“四個一”去答這道題,可能和其他考生較為傳統的答法不太一樣,面試給考官留下的印象也較為深刻。

以上內容都是個人的粗淺管見,僅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