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是教育孩子的失败”,你认为呢?

合肥宝迅


我的外孙和外孙女,虽然我非常喜欢他们,但是,从孩子的教育方面来说,我们带她们是不妥的,因为我的原则是不能让他们哭,我也知道这样对教育她们是无益的,但是从感情上就是放不下的。



用户青之


我是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外婆陪我娱乐:下棋,看电视,玩扑克。我们彼此相互学习,她看周公解梦书时不懂的字就请教我,我也不懂的就查字典,又多认识了一个字。外婆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不能忘恩。外公对我的生活影响最大,他喜欢安静看书,动手能力很强。所以即使出来工作,我也能独立自主。

所以,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行为举止是对孩子成长的关键。就如同父母带孩子一样。


Q侘寂


爷爷奶奶能够胜任教育孩子的责任吗?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教育会不会误导孩子,甚至会伤害孩子吗?其实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具体家庭具体分析,但是如果是以下这几种老人,的确是不适合带孩子的,越早知道越好!

1、迷信思想重

有一个奶奶,说自己的孙子命里缺金,立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来塞到孩子的嘴里了,三个月的孩子一下就吞了下去,差点丢了性命!还有一个奶奶,新得了一个孙子,高兴极了。要按照习俗用钱给孩子洗澡。结果孩子皮肤严重过敏,浑身起大红疙瘩,哭闹不止!就这种情况下,老人还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2、强迫孩子吃饭

老人的观念是孩子白白胖胖才是最好的。总是希望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所以习惯不停地喂,甚至追着喂。有些孩子不想吃,老人就威迫利诱,用零食哄,用语言威胁“不吃我就让警察抓走你”,用动画片引诱。。。其实越是强迫,孩子越排斥吃饭,还造成了孩子吃饭看电视,吃饭吃零食的坏习惯!

3、追着孩子给东西吃

在幼儿园里面,游乐场里面,孩子玩地特别高兴的时候,老人趁他不注意往嘴里塞东西吃,在老人看来,只有这个时候孩子不容易抗拒,塞一点吃一点,吃一点算一点。老人做的对不对呢?实际上这个小动作很容易破坏孩子的注意力的发展。有些孩子上学的时候,为什么注意力不好?实际上跟他小时候一点一滴的这种“被打扰”有关。

4、给孩子穿很多衣服

老人怕冷,于是他们习惯给孩子穿很多。孩子是纯阳的,他不怕冷,除非体质生下来特别偏弱。结果孩子一运动,容易出汗,没有及时擦干,孩子一冷一热,反倒容易生病了!

5、鼓励孩子说谎

女儿嘴上有甜味,妈妈就问“你吃糖了?”她想了想,说:吃了。这个时候爷爷就冲出来说:你这个叛徒,我都告诉过你不要告诉你妈妈,你还跟妈妈说。为了不跟老人起冲突,妈妈只要压抑着情绪,跟孩子说:一定要跟妈妈诚实,吃了就是吃了,妈妈不是不允许你吃的,明白吗?第二天,孩子又吃糖了,妈妈再问的时候,女儿疑惑了半天,不知道该说吃了还是没有吃,一方面孩子怕爷爷生气,一方面又怕妈妈生气。这样就让孩子失去了诚信这个美德,从小开始学会说谎,对孩子的身心都是有伤害!

6、限制孩子的冒险探索

老人最经常跟孩子说的就是,慢点跑,别摔倒了!一岁半以后,经常是爷爷奶奶一不注意,孩子一溜烟就跑不见了。老人非常担心,于是就想着不让他跑,抱着就好了。经常抱着孩子会导致会走路的孩子不愿意走路了,老是想让人抱着。孩子也形成了不敢冒险的意识,前面有危险,还是呆在奶奶身边好了。长期以往,孩子容易形成胆小,不敢去冒险探索的性格。

7、毫无限制给孩子吃零食

孩子一哭闹,什么糖,汽水,零食都给孩子吃了,疼爱孩子到无节制的地步。老人也不知道什么食品添加剂,也不知道零食危害孩子的健康,更不知道添加剂是会损害孩子大脑的。

8、代替孩子做事情

老人总是觉得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要代办,不然就会做的一塌糊涂。比如,很多孩子三四岁了,都不知道怎么穿衣服,或者害怕衣服穿不对出去被人笑话。比如,孩子喜欢帮妈妈端饭做家务,老人就会阻止,怕碗摔破了。其实,这样会减少孩子自己的学习机会,对孩子的语言发育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这样的孩子以后依赖性比较强,不愿意自己做事情,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等着别人去做就好了!

9、孩子摔倒了追究桌子的责任

孩子被桌子撞倒了,哇哇大哭,老人赶紧抱起来,“打它,桌子不乖,撞倒宝宝,打它,不哭不哭。。”这是育儿还是害儿呢??这样的教导,让孩子是非不分,长大之后,往往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推到别人身上,这样的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也终究会变得自欺欺人!


彩虹国度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都会选择老人来带孩子,因为夫妻需要上班,我小区里带孩子的80%都是老人。看起来真的很悲哀!老人晚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小孩子也得不到该有的父母陪伴!对于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特别是在2岁左右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天天跟老人在一起那学习模仿的都是老人习惯,比如老人身体弱或咳嗽,孩子也会学,老人驼背孩子也会学,老人聚到一起在背后聊家长里短,孩子也会学...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大人的影子。爸爸妈妈回家觉得孩子有很多地方不好反而还会质疑老人带孩子不好,那爸爸妈妈干嘛了?你们来带啊?负责生不负责养还有什么质疑的权利!

好了!又要说不上班怎么挣钱啊!对啊!孩子三岁前不上班会家里吃不上饭吗?口口声声说孩子重要,其实看重的还是钱,完全不知道三岁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远!挣钱的时间很长,孩子成长陪伴的时间很短!孩子真的不需要你在三岁前给他挣多少钱,他们没概念,那是大人的想法,他们只需要爸爸妈妈!最珍贵的给不了孩子那是因为爸爸妈妈舍不得他们认为的最珍贵!

不自己带孩子的父母以后再说我最爱孩子了那请先啪啪打脸!

自己带娃已经两年多,他的每一次进步都参与,记录和分享,美妙不过如此!

我来自超级普通的家庭,还有房贷,但我依然选择自己带孩子到上幼儿园,经济上会紧张但是心理是健康的。所以说,如果孩子的父母有时间的话,能尽量带孩子的就自己带。


乐高青蛙老师哟


我不这么认为。

我想我必须要提醒的一点是,“隔代养育”所带来的最大缺点未必体现在孩子的身上,更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

毕竟,人某个角度上看,隔代养育本身所造成的对孩:的负面影响,未必比隔代养育所导致的家庭: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这事为很多人所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事情在众多由 爷奶奶、外公外婆抚育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的家庭中上演着。

我并不是否认很多父母心中“娃比天大”的想法,我只是想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隔代养育可能伤害的并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可能伤害到老人、子女、儿媳、女婿。

在我身边,有仅仅因为尿布/尿片之争就几乎发展到火并的婆媳,也有因为送孩子去幼儿园的问题就横生间隙的翁婿,还有为了让孩子在自己家能多留几天不惜威逼利诱孩子且讽刺挖苦对方的亲家。

呱呱坠地,家里添丁进口,怎么说都是天大的喜事,一个家里六个人养一个孩子,最大的困难并不是“养不好怎么办”,最大的困难是别把喜事办成了坏事,孩子倒是养的白白胖胖,一大家子却不再和和美美。

好在,只要多加注意,这种问题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的。


组合的文字


我的观点是不一定,关键要看什么样的爷爷奶奶。如果爷爷奶奶是无原则的娇惯,只知道让孩子吃好喝好,不停的照顾,那自然是教育的失败;如果父母能把儿子女儿教育好,而且本身明白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又不会对孩子过渡的溺爱,那带好孙子也不是问题。我的孩子已经10岁了,又是小学教师。一路见证了好多孩子的成长,我说的这两种算是最坏的和最好的,都是身边的同事同学的真是实的例子。大部分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其实关键还是作为父母要有方法有理念,而且要把你的方法和理念传递给父母,这样一来爷爷奶奶带好孙子也就没问题了,再说还有谁带着孩子能比爷爷奶奶更让人放心呢?


音乐现场800


任何事情的不能以一概全

见过几个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成功的事例

朋友的妈妈,性格非常开朗,每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她的孩子性格也非常开朗,语言发展也很快。这就得益于她妈妈。

一朋友的妈妈是老师,退休在家带孩子。她妈妈每天陪孩子读古诗,唱古诗,说古诗。他的孩子在7岁钱古诗已经是所有孩子中的佼佼者。

一学生是留守儿童,都靠奶奶带。在整个幼儿园阶段,孩子所有认的字都是奶奶教的。读一年级时,整个小学阶段的生字,孩子全都认识了。语文学习非常好。

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的孙女孙子都是他带的,而且非常成功。大家可以看看《郑渊洁家庭教育》这本书。这位爷爷真的很会带孙女,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子女教育都很成功的爷爷奶奶,只要他们愿意,只要你放手,孩子肯定能带好的。


云3136


  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不能笼统地说是失败或者是成功,我们首先要从他的优缺点说起:

优点一:经验丰富

  长辈们将我们养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有他们帮忙带孩子,年轻的父母们遇上丁点小事就不会显得手忙脚乱了。所以隔代带孩子在许多时候也是一件好事情。正是因为老人家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伤害,什么时候要及时换添衣服,什么东西不能乱吃,他们就像有一双隐形的眼睛,能看到一些潜在的危险,做到提前避开,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层保障。

优点二:性格温和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级别的人,早已没了年青人性子的火暴脾气,不会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呼小叫,基本上也不会对孩子动手动脚。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先听孩子怎么说,从而根据他们的经验再去判断事情的对错。他们冷静的处理过程,会给生活中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事情起到一定帮助。

缺点一:观念守旧

  在一些老人的思想观念中,认为家长的责任就是给孩子吃好,喝好,睡好,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就行了,而不会想着刻意的去培养孩子。老人们认为教育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与家长没什么有关系。其实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身上的许多东西都是从父母或长辈们身上学到的。未入学的婴幼儿都需要早期教育,而不是吃好喝好就能解决所有的成长问题。

缺点二:过度溺爱

  常见有老人端着一个碗,追着孩子到处喂饭。相对地,这种情况发生在父母身上就较少,原因是父母和隔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对孩子的溺爱上相对要理智,认为孩子不能过度宠爱。孩子不吃,父母会直接告诉他,下餐才有得吃。而隔代家长则不这么认为,就算是追在孩子屁股后面,也要喂饭。还有些长辈什么都依着孙子孙女,孩子就像家里的小皇帝,呼前喊后,过分溺爱让孩子养成不少坏习惯。如:自私自利,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自以为是,目无尊长等,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可言,只能是害了孩子!

现在房贷车贷都成了普遍现象,忙忙碌碌的生活也成了生活的常态,说实话,确实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只能这么说,在爷爷奶奶帮忙带孙子孙女的同时,做家长的也尽量花时间陪陪孩子,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成长。说起来轻轻松松,生活却不会简简单单,还是那句话,尽量吧!



太奇教育罗老师


感谢上帝,我认为爷爷奶奶在身体健康的条下可以带孩子,爷爷奶奶是应该正确的态度对孩人做岀照顾,也完全可以在身体有条件下帮助儿女做事,不应该以老卖老,一味对儿女的责备,要求,和儿女应有事协商,不应该闹得不开销,于老于小都很不好,若有一方能牵让,任何亊都无防,这是我个人的看法,阿们[赞][赞][赞][玫瑰][玫瑰]


张凤亖123


我觉得爷爷奶奶对孩子相比父母来说会更加溺爱一些,但不能说他们教育孩子是失败的,孩子教育失败在于所处环境,家庭成长,想之前,爷爷奶奶16岁就结婚生子了,他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会懂得教育孩子?而且这部分人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大家普遍觉得爷爷奶奶带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失败,而且在网上都是比较猎奇,比较喜欢看熊孩子,爷爷奶奶带出来的好孩子不是没有,只是没看见而已。所以我觉得,关键不在于带孩子的是爷爷奶奶。而是在于这个孩子的家庭。他们的言传身教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