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兒3歲了,還不會上廁所,也不知道說要上廁所,有何教育方法?

薪蒽


我兒子3歲半,偶爾還是會尿褲子,大部分時間都ok,但是問題來了,還沒學會站著尿尿,因為剛開始的時候站著尿就溼褲子,之後就很抗拒站著尿尿。我也在苦惱如何教,不過相信孩子成長是有個過程的,遲早他會掌握方法的


玻子Qin


我表姐的女兒會走路的時候白天就不穿尿不溼,穿開襠褲,每半個小時我表姐就教一次蹲下尿尿,每天拿個抹布尿一次擦一次,幾天就學會了,等她想尿尿了自己蹲下尿尿的時候就買了個小馬桶,教她女兒在馬桶裡尿尿,小孩子很聰明的,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很快就學會了,會去馬桶尿尿之後就開始教脫褲子,提褲子,3歲多上幼兒園,她是全班唯一一個會自己去廁所尿尿,提褲子脫褲子的孩子。孩子從會吃飯開始,我表姐就沒餵飯了,給個碗,給個勺子,吃的滿地滿身的米飯,就這樣慢慢教,不到2歲我表姐的孩子就會自己用筷子吃飯。教孩子這一點我特別佩服我表姐,真的太有耐心了。


纖纖476


我家一直到3歲四個月才接受去廁所,之前買了無數個小馬桶,按時帶他們去廁所,他們都不去,也不讓換下尿不溼。現在想想他們可能還沒準備好自己上廁所吧,到了快三歲半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就自己把尿不溼脫了不穿了 ,開始拉著大人手去廁所,後來慢慢也說尿尿、粑粑了。不用著急,每個孩子心理成熟期不一樣,等他準備好了,自己就上廁所了。


肉肉鬧鬧的媽媽


根據教我家孩子上廁所的經驗,我有以下建議,

1,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家的當時也是別的同齡孩子知道說了,他有時還尿褲子呢。就訓練定時排便,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前不管他有沒有大小便,都把尿。同時告訴他我們要尿泡泡了,拉臭臭了,時間長了他就理解了,知道了,也是訓練生物鐘的形成。也能防止尿床。

2,買小馬桶,每次把尿,拉臭臭都用買的小馬桶,告訴他這是你用的,很可愛吧,是你的好夥伴啊。你不和他一起拉臭臭,尿泡泡他會很傷心的,最好給他講個故事。

3.儘早去掉尿不溼,我們家後來只是晚上睡覺用,白天就不用尿不溼,如果白天也用的話,他當然不告訴你了。

4. 去掉尿不溼後經常問他要不要上廁所,如果要儘量讓他自己完成上廁所,比如脫褲子,這樣他需要幫助什麼的就會告訴你,後來自己上廁所就會告訴你。如果你一直幫助他完成,他有依賴也不會告訴你。可能剛開始會尿褲子,這也是正常的,以後慢慢就好了。


厚積


遲是遲了些,但也不怕,其實這個是要靠大人平日教。3歲了,已懂事了容易分好賴。

如小孩不喜歡自己拉尿要引導,男孩的更好辦,我都教他射老鼠,射便池和下水道的洞口,小孩貪玩,好勝,教多兩次,當下次尿急時就會主動耍求去射老鼠,自覺去拉尿了,不但有樂趣還建立了自信。小便有了坐廁所的習慣,繼而告訴他臭臭更不能拉身上,起初大人要去廁所拉大便時,做個示範,有意地告訴他去拉臭臭,見人人都這樣做小孩也不服輸,就肯去廁所拉大便,只要開始了一次,多鼓勵他說長大咯,這樣多好,既乾淨利落不會成醬鴨那樣,弄得一身髒髒臭臭,如傳出去咁大個還是個瀨屎瀨尿的BB,上學校會讓小朋友羞羞。

父母得有點耐心,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記住寓教於樂,那將不用多久就能解決。相信正常的孩子到這時已分得出四六,已有自尊心。


小笙常談


我家的是在兩週歲就買了一個兒童坐便器,白天不穿尿不溼,晚上穿。看到她尿尿就告訴她這是叫尿尿,馬上把她抱到坐便器上。

之後她明白什麼是尿尿了,每天隔幾個小時抱去坐便器上叫她尿尿,她只要有尿就知道拉。時間長了她就知道主動說出來了


和氣滿堂


現在由於用尿不溼多的關係,減弱了孩子的排便意識,很多孩子2歲不知道大小便的也有。但是隻要大人耐心引導,一般26.7個月戒掉尿不溼也是可以的,這也有點算晚了。3歲已經是可以上幼兒園的年齡,不會說上廁所的確需要引起重視了。

可能在家裡還有大人照顧,但是不會上廁所,到幼兒園裡差別馬上就顯現出來了。

題主這段時間需要耐心引導,而且要堅持,早點培養她自己如廁的習慣。

1.要一直給她灌輸解小便,拉臭臭需要說出來,上廁所,不能解在褲子裡。反覆灌輸,慢慢就有意識了。

2.為她準備一個漂亮的兒童坐便器,先摸清寶貝平常排便的時間規律,在時間差不多時,能引導她使用坐便器,開始不一定成功,但每次這樣,就會形成習慣。

3.經常給她講我要拉粑粑的繪本故事強化她的意識。

4.有時間可以帶她去早託班看看,都是入園前的年齡段的小朋友上半年左右做入園過渡。裡面,老師會每天定時帶小朋友排隊一起上廁所,即使不會上的也會跟著大家一起,耳濡目染,她觀察到其他小朋友的動作,也會去模仿。當然媽媽如果想效果快點,也可以給寶貝上個託班,作為幼兒園之前的過渡。


兔媽聊天室


寶寶的如廁自理能力發展分為幾個階段,家長先看看寶寶處於哪個階段,並給予相應支持

階段1:會用表情或蹲下來的動作,表示想上廁所。

家長支持:給寶寶提供一個坐便盆。對於寶寶而言,坐在便盆椅上比坐在標準馬桶上的如廁訓練更加容易用雙腳穩定自己的身體。在觀察到寶寶有排便的反應的時候,帶寶寶到便盆,鼓勵寶寶坐在上面便便。根據寶寶兩次如廁的時間間隔,提前將寶寶放在便盆上。不強制寶寶去便便,讓寶寶將便盆椅當作一個舒適的地方,知道這個地方可以便便就好。鼓勵寶寶在便盆上坐一分鐘等便便。

階段2:當寶寶被放在馬桶上,並有TA人監督時,能在馬桶上坐一分鐘

家長支持:提供給寶寶一本書,並要求寶寶坐在馬桶椅上閱讀,脫褲子或沒脫褲子都可以。鼓勵寶寶能夠雙腳放在地上的坐便盆。 對於寶寶而言,坐在便盆椅上比坐在標準馬桶上的如廁訓練更加容易用雙腳穩定自己的身體。使用便盆時不要強制寶寶進行排洩,應該讓寶寶將便盆椅當作一個舒適,無威脅的地方。

階段3:在沒有成人陪伴下,寶寶坐在便盆椅上看書

家長支持:寶寶和成人一起進行盥洗活動,有利於幫助寶寶學會如廁。給寶寶示範在洗手間應怎樣進行盥洗、如廁活動的所有行為過程。 將寶寶的便盆椅放在方便寶寶隨時可使用的地方。 給寶寶示範把髒尿布扔進便盆裡,能讓寶寶明白便盆的作用。提供給寶寶一個溼透的玩具娃娃,能夠激勵寶寶進行盥洗活動,並練習表達衣服溼了等。

階段4:為了表達自己要去坐便椅上,寶寶會說,“尿尿” 或“拉粑粑”。

家長支持:觀察寶寶的排尿和排便習慣。根據寶寶兩次如廁的時間間隔提前將寶寶放在便盆椅上,也可能是尿量積攢到一定時(例如,在午睡或喝較多水後)。 為寶寶創設便於小便的環境,以及激勵。如可以製作一個貼紙圖表,當寶寶能夠不尿褲子,或能根據身體需求完成如廁,就貼一個笑臉貼紙進行鼓勵。

階段5:上廁所前會先和爸爸媽媽說。

家長支持:這段時間要提供易於穿脫的衣服給寶寶,讓寶寶如廁的時候儘量自己穿脫。爸爸媽媽可以幫忙第一步,剩下的就讓寶寶自己來。儘可能少的幫助寶寶如廁,鼓勵寶寶承擔起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擦屁屁的責任。



桓桓媽媽


有點遲了,其實在孩子會走路的時候你就應該經常問問妮妮尿不尿,一句話常常一天要問二十多遍,另外給她準備一個可愛的便盆,告訴她如果尿就坐在那上面,拉也是,要每天重複很多次一個星期左右他就基本上記住了,但是,只要孩子說尿你就把她抱到小馬桶上面,習慣了,以後她尿尿就會自己去了!!!


逗逗趣讀


大部分三歲的孩子,已經能夠一整天都保持褲子的千淨了,只有極少數孩子,即使到了三歲半,也才剛剛學會處理小便。

許多三歲大的孩子只需要一點點幫忙,就可以自己解決大小便了,而且時間很穩定,兩次上廁所的時間也被延長了。僅有極少數的孩子會出現意外情況,但只要他尿溼了褲子,他就會要求你立刻為他換掉。

但是,即使孩子能夠很好地處理大小便了,他仍然會說出一些依賴你的話。所以,就算已經非常熟練上廁所的孩子,在去廁所前或者上廁所後,都會跑到媽媽面前,告訴媽媽一聲。

大多數孩子在午睡的時候,都不會尿溼褲子。有時候,就算你晚上不抱他去一次廁所,他也會好好地一覺到天明,絕不尿床。但是,假如孩子還是會偶爾尿床,那你還是給他穿上尿褲吧,這樣能省去你洗褲子的麻煩。

但在大便的處理上會有很大差異!大多數三歲大的女寶寶都能在這件事上做得很好了,很少出現什麼意外,男寶寶雖然不如女寶寶做得好,但也比以前有了很大進步。

你不妨大概估計一下他的大便時間段,採用“鋪報紙”的方法來訓練他。如果他拒絕坐到馬桶上,那你就可以在廁所的角落鋪張報紙,然後幫他脫掉褲子,讓他待在廁所,並告訴他如果想便便了,就蹲在報紙上,等他漸漸養成習慣後,再拿小馬桶給他。

總之,培養孩子的習慣要耐心去引導,結果肯定會想好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