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學家制作無核的“人造原子”

中國科技網聯合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評選出科技熱度TOP10榜單。

-

科技榜單

-

1、2020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正式宣佈取消

入榜理由

北京時間2月13日早間,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0)的組織方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發佈官方聲明稱,取消原定於2月底在巴塞羅那召開的2020年全球移動通信大會。GSMA主席John Hoffman表示,鑑於目前全球對於安全擔憂,以及對旅行和其他環境的影響,目前已經不可能繼續舉辦本年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2、世衛:歡迎中國參與制定新冠病毒科研路線圖

入榜理由

日內瓦2月11日消息,為期兩天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11日在瑞士日內瓦開幕,世界衛生組織多名官員和專家當天表示,歡迎中國科研人員參與制定針對新冠病毒的“科研路線圖”,期待他們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由世衛組織和“全球傳染病防控研究合作組織”聯合舉辦,目標之一是達成一份“科研路線圖”,以協調全球科研力量,確定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重點,討論診療方案和推動開發疫苗。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3、近期境外黑客擬攻擊我國視頻監控系統

入榜理由

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近期,境外黑客組織聲稱將於2月中旬對我國發起網絡攻擊,以我國多家視頻監控系統作為攻擊目標,並公佈了其掌握的一批相關視頻監控系統在用境內IP地址。經分析,我國視頻監控系統存在一定的漏洞安全隱患和數據洩露風險,可能成為境外黑客發起攻擊的薄弱環節。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4、曠視回應AI測溫等於口罩人臉識別

入榜理由

曠視 AI 測溫2月4日在北京上線試運營,並在海淀政務大廳和海淀區部分地鐵站展開試點應用。有網友對其中“戴著口罩也能識別人臉”提出了質疑。對此,曠視科技回應稱,“大家可能對人臉識別有些誤解,實際上系統做的是戴著口罩的人臉檢測(找到視頻中的臉部在哪兒)而非識別身份,但是因為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就沒法找到大家的人臉鎖定額頭,所以我們系統的核心能力是在戴口罩的情況下也能‘更精準地’找到額頭進而檢測體溫。”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5、美國為登月招募第二批宇航員

入榜理由

美國航天局11日宣佈,將為新登月計劃“阿耳忒彌斯”招收第二批宇航員,3月份接受報名申請,預計2021年會確定這批宇航員候選人名單並啟動相關訓練。美航天局說,完成訓練的宇航員有望搭乘美國的火箭和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還可能參與“阿耳忒彌斯”計劃,前往月球軌道平臺,並有望登陸月球。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6、波士頓動力大黃狗入職石油公司

入榜理由

波士頓動力公司開發的Spot是挪威石油公司Aker第一個擁有自己員工編號的機器人。該機器人今年將開始在挪威海的Skarv油田對Aker BP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船展開巡邏,以測試其檢查故障、檢測碳氫化合物洩漏、收集數據和生成報告的能力。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7、長征五號B發射場任務全面展開

入榜理由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瞭解到,長征五號B型運載火箭抵達海南文昌發射場後,試驗隊迅速投入工作狀態。目前,發射場任務已全面展開,全力保障首飛任務圓滿完成。長征五號B遙一火箭計劃於4月中下旬搭載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執行首次發射任務。目前,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展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8、澳科學家制作無核的“人造原子”

入榜理由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安德魯德祖拉克(Andrew Dzurak)團隊自2013年起就在硅材料中製造沒有原子核的“人造原子”,電子們在一個平面上圍繞圓心旋轉。他們發現,隨著電子數的增加,這些人造原子的電子也會組成不同級別的殼層,表現出特定的規律。該團隊2月11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論文稱,人造原子的電子數越多,就能成為越穩定的“量子比特”,這意味著,它們有潛力用於量子計算機。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9、世界最大3D打印建築落戶迪拜

入榜理由

2月13日消息,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建築落戶迪拜,該建築共2層,面積為640平米。在完全自然的空間裡搭建而成,該建築將用於迪拜行政辦公大樓。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10、俄“雄鷹”號飛船擬於2025年執行載人飛行任務

入榜理由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雄鷹”號宇宙飛船研發單位“能源”火箭航天集團的文件顯示,這艘新型載人飛船預計將於2025年9月赴國際空間站執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文件也透露了其他日期。例如,飛船計劃於2023年9月首次以無人模式進入軌道,但不會訪問國際空間站;2024年9月首次以無人模式飛赴國際空間站。

澳科学家制作无核的“人造原子”|科技传播热度榜单TOP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