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是匈奴人,为何尊奉刘邦、刘禅为祖宗?

史事春秋


结论:

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常常要找一个在历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做当祖先,这是惯例。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为了政治。

导语:

作为汉赵的开国皇帝,刘渊是有着自己的能力与抱负的。五胡十六国之一的汉赵,又被称之为前赵。虽然是由少数民族所建立起来的政权,但是却有明显汉化的影子。

分析:

  • 刘渊将刘邦、刘禅奉为祖宗的出处:

个人觉得,把刘邦、刘禅奉为祖宗这么表述有点夸大了,在历史上真实的记载是这个样子的

1、在《晋书》中:

今见众十余万,皆一当晋十,鼓行而摧乱晋,犹拉枯耳。上可成汉高之业,下不失为魏氏。虽然,晋人未必同我。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是以昭烈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于天下。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乃迁于左国城,远人归附者数万。

2、在《资治通鉴》中:

刘渊迁都左国城,胡、晋归之者愈众。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刘宣等请上尊号,渊曰:“今四方未定,且可依高祖称汉王。”于是即汉王位,大赦,改元曰元熙。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这一刘渊的原话。意思是他是汉朝的外甥,与汉朝的宗室应该是兄弟,哥哥死了,弟弟继承,这是应该的。他只是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并没有把他称作祖宗。

这里面所说的三祖五宗包括的是:三祖,即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五宗,即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汉显宗明皇帝刘庄、汉肃宗章皇帝刘炟。

  • 既然刘渊是匈奴人,那他尊汉朝刘氏的人为先祖,其原因为何

刘渊本身就与汉室颇有渊源,除此之外更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政治

  1. 刘渊虽然说是匈奴人,但早在刘邦时代,汉朝曾把宗室子女嫁给了当时匈奴的领袖冒顿单于。自此汉与匈奴相约为兄弟,而冒顿单于的后人都以刘氏为姓。这就是刘渊与汉室的渊源,从他的先祖冒顿单于之后,他们家人就是刘氏的兄弟。不要管后来打了多少仗,当初就是这么约定的。这也给刘渊认汉室先祖为亲找了一个借口。说起来也是汉室的外甥,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2. 虽说已经到了晋朝,但离汉朝灭亡的时间不算远。两汉的统治时间那么长,对当时的中原地带,甚至是少数民族区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民间的百姓,还是士大夫阶层,都有着大量的心向汉室的人。刘渊之所以如此的推崇汉室,就是为了给自己赚取政治资本,获得更多的支持。
  3. 刘渊是匈奴人,但他接受了很多的汉人思想,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治国理念上,刘渊是不同于一般少数民族的。虽然说他建立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政权,但这个政权的管理是要学习汉朝的管理模式的。他以汉室后人自居,也就为自己之后推行汉制打下了基础。让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些思想。这是他在为自己的改革奠定基础,是有先见之明的做法。
  • 汉赵是如何向汉政权学习的

虽然说是匈奴政权,但汉赵却深受汉政权的影响

  1. 刘渊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他已经不满足于一个区域、部落。他有着比在他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更大的野心,他要做的是统一天下的皇帝。做部落之主?那是满足不了他的。他要做的是万人敬仰的一国之君。
  2. 汉赵积极推行着汉制。刘渊统治的时候,其汉赵政权采用的胡汉分治。但这只是一个过渡,从官员的任职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承袭的是汉朝的官职,连名称都是一样的。不仅如此,他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采用的是州郡制。这个相对于部落制是一个质的飞跃,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3. 在经济方面,汉赵政权也做出了突破性的改革。以往的少数民族都是以游牧为主,而不重视农业发展。汉赵一改以往的风格,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大量的劳动力,并给他们荒地去耕种,定期征收赋役。除此之外,汉赵政权还重视水利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恢复了生产。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结语:

刘渊虽说是匈奴人,但他与汉室有着较深的渊源。这使他有了兄亡弟绍的借口。他也要凭借“汉室”这块金字招牌来吸引更多的人为他效力。作为一个匈奴人,刘渊是有他的远见的,他的改革在推动民族融合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画外音:

晋朝的开创者,晋武帝司马炎对刘渊有过这样一段评价:刘元海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由余是帮助秦穆公改革,推进秦国领土扩张的重要人物,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由余功不可没。金日磾是匈奴人,他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用由余和金日磾来对比刘渊可以看出司马炎对其认可。

《晋书》

《资治通鉴》


再言春秋


我们先说一下刘渊的介绍,他是匈奴人,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的开国皇帝,那他为什么要尊奉刘邦,刘禅为祖宗呢?

第一个原因:血缘关系

因为刘渊,是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当时汉高祖刘邦迫于匈奴的强大,便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了冒顿单于。刘邦还与冒顿单于拜为兄弟。所以刘渊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候,他想要拥有合法性,他就必须要和中原攀亲戚。

第二个原因:政权的合法性

刘渊是匈奴人,在中原建立政权,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不符合常规的。他为了使自己更具有合法性,他必须要和刘氏家族攀亲戚,表示自己不完全是匈奴人,并且自己又对中华文化精通,拜上党人崔游为师,最喜欢《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交好门阀大族来说明政权的合法性。

第三个原因:打着刘禅的旗号来反晋

当晋朝八王之乱之后,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刘渊想要做出成绩,就要打出匡扶汉室,以三国时期蜀国刘禅为旗号,刘渊想想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并打着刘禅的旗号,自己就有义务进行反晋,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需求,自己就是名正言顺。


得胜影视开拓者


刘渊何许人,匈奴汉化遗种,夷狄自古帝中国者第一人也。

刘渊是匈奴族,成名于西晋以后的十六国时期。匈奴族为什么姓刘?因为汉高祖刘邦时期,刘邦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朝与匈奴约为“兄弟之国”,刘邦与当时匈奴的一把手冒顿单于约为兄弟,因此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汉姓,刘渊就是冒顿单于的后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伟大的曹丞相在与中原各方诸侯争霸的空档儿,顺手又收拾了一下匈奴,将其分为五个部族分散安置在北方。刘渊的父亲刘豹任头领的左部就被安置在今天的山西高平

刘渊从小熟读《春秋左传》、《孙子兵法》,是个完全汉化的匈奴人,因为又帅又有才能,被晋朝看重,晋武帝司马炎召见他的时候称赞他“春秋的由余,汉代的金日蝉”,接班父亲任匈奴左部头领,正式入仕。

八王之乱时,还是因为又帅又有才能,被中原汉化的匈奴人推举为“大单于”,想趁乱复兴祖宗基业。后来还真就灭了西晋入主中原,建立了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国家,国号“汉”,自认延续大汉正统。史家为了做区分,将之称“后汉”。

刘渊作为匈奴族,却自称汉朝子孙,还追封蜀汉的刘备、刘禅,自比刘备“光复汉室”,原因很简单——为了争取其胡人身份在中原统治的合法性。

两汉四百年,民族认同的种子早就在每个中原人心中深深埋下,“汉人”这个标签已经深深刻在了每一个中原人的心里。所以刘渊作为一个匈奴人,想要确保其统治的合法性,就必须用这种方式赢得民心。不要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小聪明,历朝历代因民心不附吃亏的统治者数不胜数,五代十国时的大辽就曾入住中原,最后还是因为其为胡人民心不附只能北还,单纯这一点就充分说明了刘渊这种做法有多么实用。


波妞霸霸


我们先说一下刘渊的介绍,他是匈奴人,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的开国皇帝,那他为什么要尊奉刘邦,刘禅为祖宗呢?

第一个原因:血缘关系

因为刘渊,是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当时汉高祖刘邦迫于匈奴的强大,便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了冒顿单于。刘邦还与冒顿单于拜为兄弟。所以刘渊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候,他想要拥有合法性,他就必须要和中原攀亲戚。



第二个原因:政权的合法性

刘渊是匈奴人,在中原建立政权,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不符合常规的。他为了使自己更具有合法性,他必须要和刘氏家族攀亲戚,表示自己不完全是匈奴人,并且自己又对中华文化精通,拜上党人崔游为师,最喜欢《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交好门阀大族来说明政权的合法性。



第三个原因:打着刘禅的旗号来反晋

当晋朝八王之乱之后,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刘渊想要做出成绩,就要打出匡扶汉室,以三国时期蜀国刘禅为旗号,刘渊想想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并打着刘禅的旗号,自己就有义务进行反晋,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需求,自己就是名正言顺。



综上三点,我认为他必须要遵分刘邦和刘禅为祖宗,来为自己的政权进行合法性的叙述。


经济战略


我来回答这个题问。

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政权,而北方各族统治者相互争斗,先后建立十六个比较强的国家,在历史上称南北朝十六国。

刘渊是十六国之一,他是汉赵开国皇帝,匈奴人,是匈奴首领冒顿的后人,此人文武双全,很有政治思想,在西晋八王之乱时趁机割据并州,建立汉国,追尊汉朝皇帝为先祖。

  • 他追尊汉朝皇帝为先祖是有原因的。

刘渊是匈奴族冒顿的后人,在汉朝初期,匈奴族屡次侵犯边境,刘邦亲自率领大军镇压,没有想到,在哪里遭到匈奴人的围攻,多日都不能解围,后来陈平贿赂单于皇后,匈奴人才撤兵,刘邦回到京城。为了缓和匈奴人的关系,汉朝使用和亲政策,刘邦选一个宗亲之女,封为公主嫁给单于冒顿。并且和他兄弟相称。到后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

  • 利用汉国名号,提高自己的威望。

西晋灭亡,国家一片混乱,一些州县诸侯,相互独立,他们为了各自的领地,之间的矛盾,相互攻伐,还有一些小国和大一点的国家势力悬殊,遭到相互之间的兼并,战争时常发生,战斗年年不断。刘渊利用汉朝正统的名望来保护自己,不受到其他国家的攻击。利用汉人名号在匈奴族中进行扩展。

  • 借用刘邦,刘禅的名号,进攻中原找油头。

刘渊自幼居于汉地,酷爱读书痴迷汉文化,对中原的儒家经典,历史,军事都有很好的见解。深受汉文化的熏陶,早就想染指中原,西晋动乱不安,朝不保夕,入侵中原是大好时期。他称为汉皇帝,想借刘邦,刘禅的名号,入侵中原,理由是帮助汉人,平内乱,安定汉人天下。实际是窃取汉人的天下。

公元308年刘渊率领匈奴人进攻洛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汉人的努力抵抗中,得不到扩展,后来被迫撤兵,回去后不久因病而死。


风月追狂


匈奴人刘渊,为何却尊奉刘邦、刘禅为祖先?

作为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匈奴从在秦末汉初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汉匈两个民族世代为仇,却没有想到在三百年之后,匈奴人刘渊在建立自己的王朝之后却将汉朝的刘邦、刘秀、刘禅等几位皇帝尊奉为自己的三祖五宗,这究竟又是何原因呢?

刘渊的真实身份及其汉匈血统!

一个政权的存在,必须要为自己的合法性找根据。中国古代讲究师出有名,不管是建国还是谋反,总爱为自己找一个高大上的身份,从而可以通过鲜明的旗帜获得士子们的支持和黎民百姓的认同。比如说,大汉高祖刘邦,从亭长最终夺得帝位。在造反时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加合理化,他便自称赤帝之子,随后斩白蛇起义。

《淮南子·时则训》:“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此赤布,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之火德。

“白帝之子”指的是大秦,而赤帝之子斩杀白帝之子,则可以更好地表明大汉当立,大秦当亡。再比如说,李唐统治者们追溯李姓名人,于是宣称自己是老子李耳之后!不仅是皇帝,从古到今,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很多人们都喜欢给自己贴金,宣称自己拥有一个优秀的祖先!

那刘渊为什么要尊奉刘邦等人为祖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史书记载:

《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

大意就是说,在汉初的时候,高祖把刘姓宗族女嫁给了冒顿单于,于是后来便开始有一支匈奴贵族开始以刘为姓,而刘渊就是匈奴刘姓的其中一员。因此可以说,刘渊与汉朝、与刘邦还是有一些沾亲带故的关系的,刘渊也可以说是汉朝皇帝的外甥,尽管这个外甥早已经不在五服之外。所以说,刘渊是匈奴人,但其实也有汉族刘姓血统,刘渊可以说是一个多民族混血儿,尽管他的汉族血统已经微乎其微!

刘渊的文化认同及其政治智慧!

永嘉二年,刘渊称帝,定国号为汉!这个汉,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大汉,但在深层意义上来说却早已不是,充其量只是“借尸还魂”!刘渊称帝后,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立妻呼延氏为王后。称帝后的这系列举动,让他俨然看起来就是一个正宗的刘氏后代!

刘渊为什么会这么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刘渊其实从小是受华夏文化教育成长的,带有士子风范。

史载:(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资治通鉴》

后来刘渊开始起兵之后,其叔祖右贤王刘宣劝刘渊结援鲜卑、乌桓,以“复呼韩邪之业”。刘渊却回答说:“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由此可以看到,刘渊的偶像不是草原上的那些霸主,而是像刘邦、曹操这样的中原君主!儒家文化的教化作用,让刘渊的在文化认同更加倾向于以汉文化为内核的华夏文化,而不是单纯的认同匈奴自身的历史文化。

刘渊在即位之后,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三祖指汉高祖刘邦,世祖刘秀,昭烈刘备。从中可以看出,刘渊宣称继承汉朝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自己有汉朝刘氏的血统,可以继承汉朝的法统;二是可以借用汉族刘氏在民间遗存的影响力。其实这和刘备的事情本质也差不多,但刘备的关系也很难查,即使真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刘备也不会具有多少纯正的汉室血统!尊奉大汉王朝刘家,更多地是借用一个汉室的口号!

尽管刘渊在历史上不被认为正统,但如果从华夏文化对于君主的评价来说,刘渊自身其实已经足够被汉族所接受,甚至可以被称为明君和仁义之师。

史载:刘渊遣乔晞寇西河,乔晞杀贾浑及其妻宗氏,刘渊闻之怒曰“使天道有知,乔晞望有种乎!”

刘景攻延津,沉男女三万余人于河,刘渊闻之大怒曰:“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尔,细民何罪!”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刘渊的表现,至少比当时晋室的那些皇室成员们更仁义!

汉韵犹存,大汉的政治遗产!

刘渊即位之后,为汉朝列祖列宗建立宗庙,在法理上来说,其实就相当于一个王朝延续着前面某个王朝的血统,如果刘渊可以统一全国,他可能成为和刘秀一样的继任者,只不过这个继承者的血脉不够纯正!

史载,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

从上面可以看出,他是把自己站在汉室后裔的角度来进行政治活动的,因为这样可以让他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特别是一些汉族贵族和儒家士子们的支持!

刘渊是尊季汉,也就是刘备创立的蜀汉王朝为正统的。那为什么尊奉季汉?首先,西晋八王之乱之时,其实距离三国结束不到五十年。而此时,季汉的号召力还没完全消失。季汉以汉为国号,继承的是汉统,区别于曹魏,东吴和西晋,而自己以尊季汉,则意图表明自己同样也是继承汉统!同时,既然自己给季汉皇帝刘备、刘禅立庙祭祀,那肯定是要尊季汉为正统,拉拢汉室剩余势力的人心,利用汉室余威,增大自己的影响力。

古代出兵,讲究师出有名;古代建国,也讲究顺应天时。西晋虽然距离东汉灭亡已经一百年了,但两汉四百年的余晖依然照耀着这片华夏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即使到了今天,经历了无数的改朝换代之后,国号,体制变了。但是我们汉人的名号没变!汉朝统治时期,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叫汉人,汉朝灭亡一百年的西晋,这片土地上的人还叫汉人,汉朝已经灭亡一千八百年的今天,我们还叫汉人!汉朝的影响力,在中国深入人心,称呼自己的国家为大汉,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自豪感和荣誉感。

刘渊自称汉朝公主后代,意图起兵再兴汉朝,很大原因便是希望借用汉朝的政治遗产。刘渊一个高度汉化的匈奴人,深知正统的重要性,把自己建立的政权纳入汉朝体系,才能更好地获得政治遗产,拉拢士族。

但很可惜,他的汉国,并没有起到安定天下的作用,反而把中原进一步推向战乱,士族们并不认同他这个匈奴人的汉国。对于胡族建立起的政权,即使他们的汉化程度很高,但是一般并不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的安定,反而容易把国家推向更加混乱的深渊。

大汉帝国,第一个统一的长久王朝!

为什么刘渊会尊奉汉统,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关键,汉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长久王朝。相对来说,尽管秦朝很伟大,但它的统一太过于短暂。刘渊建立汉国的时候,他不会不知道以后在之后还有唐宋元明清这些统一帝国,对于西晋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汉朝是第一个统一的长久帝国!

这样的帝国,汉之前没有,汉之后也没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太过于久远、太过于渺茫,夏商周只是王室霸权下的松散联盟,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几十年就亡国,且文化不盛,至于大汉之后的魏晋,立国不稳,战乱频繁,所以这一时期真正能代表中原王朝的政权当时只有汉朝!刘渊作为当时的中原霸主,最高梦想必然是为自己的后代建立一个稳定的王朝,让他可以延续着自己确立法统和道统。如果说刘渊需要一个王朝做案例,只能是汉朝。所以,他坚持告诉他人自己也是“刘家子孙”,要重新建立一个汉朝。

汉,就是这片土地上帝国的象征;就像罗马,是欧洲中世纪的象征一样!利用自己与曾经辉煌的大汉帝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刘渊的母辈渊源;就像罗马国教的皈依者们,来继承帝国的遗产,获得名正言顺的帝国法统,宣称神圣罗马帝国!至少,在一段时间里,汉与罗马,是那个时代他们的信仰。汉,经过刘秀复汉,刘备复汉,刘渊复汉,刘裕复汉后,最终随着乱世的结束,隋唐新帝国的崛起,汉的旗帜不再成为首选!

刘渊称汉,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

刘渊、苻坚、拓跋珪这些人,其实都是少数民族汉化的结果!特别是拓拔珪,更是进一步迁都改姓,皇室和汉族通婚越来越多,从文化血统双重入手,连官僚制度都是承袭魏晋进而改进一步让南朝都开始作参考。隋朝杨坚称帝之后,改回汉姓杨氏,制度沿袭秦汉魏晋,终于完成转折,彻底取代南方势力,成为汉室正朔。

弘农杨氏的隋朝、陇西李氏的唐朝,在经历长时间的战乱之后,从此成为历史的正统!什么是正统王朝?首先必须尽量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然后本身带汉族血统,在制度上承袭汉族制度,文化上推广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族文化,推动华夏不断进步,国家强大,人民安宁,文化繁荣,方才称正统!

尽管刘渊尊奉刘邦、刘禅为祖宗,但他的匈奴身份,他的匈奴势力,这一切都让无法成为正统,只是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刘渊是想成为正统,但历史最终没有让他成为正统。如今再纵览历史,对于刘渊,我们也只是对这个少数民族的汉国带有一丝好奇而已!在中国历史上,他最终还是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


龙羽评青史


刘渊这个刘姓是他们家冒认的。根据是匈奴与汉朝多次和亲,单于多娶汉公主,单于后裔算刘氏外甥。

西汉后期匈奴分裂,到东汉时北匈奴破灭余部远遁,南匈奴内迁至并州(今山西省),实际过着半农半牧的半定居生活,已经不再是典型游牧部族。

刘渊本人汉化很深,已经能够与当时名士诗文唱和。他起兵反晋时希望吸引更多人投奔,因此打出汉朝旗号,用于降低汉人对胡人的戒心。至于冒认祖宗,胡人不太看重这个问题。

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名犯高祖庙讳,故称其字焉。初,汉高祖 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建武初,乌珠留若鞮 单于子右奥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入居西河美稷,今离石左国城即单于所徙庭 也。中平中,单于羌渠使子於扶罗将兵助汉,讨平黄巾。会羌渠为国人所杀,於扶 罗以其众留汉,自立为单于。属董卓之乱,寇掠太原、河东,屯于河内。於扶罗死, 弟呼厨泉立,以於扶罗子豹为左贤王,即元海之父也。魏武分其众为五部,以豹为 左部帅,其余部帅皆以刘氏为之。太康中,改置都尉,左部居太原兹氏,右部居祁, 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兴,中部居大陵。刘氏虽分居五部,然皆居于晋阳汾涧之滨。

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于龙门,俄而有一大鱼,顶有二角,轩鬐跃鳞而至 祭所,久之乃去。巫觋皆异之,曰:“此嘉祥也。”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 把一物,大如半鸡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贵子。”寤 而告豹,豹曰:“吉征也。吾昔从邯郸张冏母司徒氏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 大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左手文有其名,遂以名焉。龆龀英慧, 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宗族部落咸共叹赏。时司空太原王昶闻而嘉之, 并遣吊赙。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 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尝谓同门生硃纪、范隆曰:“吾每观书传,常鄙随陆无武,降灌无文。道由人弘, 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业,两公属太宗而不 能开庠序之美,惜哉!”于是遂学武事,妙绝于众,猿臂善射,膂力过人。姿仪魁 伟,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余,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有屯留崔懿之、 襄陵公师彧等,皆善相人,及见元海,惊而相谓曰:“此人形貌非常,吾所未见也。” 于是深相崇敬,推分结恩。太原王浑虚襟友之,命子济拜焉。

《晋书·刘元海载记》


真正鳄鱼不哭


已然汉化的南匈奴

一、分裂的匈奴

公元46年左右,匈奴境内爆发了大范围的灾害,致使人畜饥疫,死亡大半,很快匈奴内部就出现了权利的分裂,公元48年时,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随后日逐王单于率领八部一共4万多人,南下寻求汉朝的庇护,被安置在河套一带。

为什么汉朝会接受日逐王单于?主要原因就是其祖呼韩邪单于,在西汉末年时,曾经到长安朝贡时,请求成为汉家的女婿,而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了他。且在西汉汉武帝之前,汉朝一直依赖和亲维持和平,因此当南匈奴内附之时,是称呼自己为汉家女婿。

二、内附的匈奴,在东汉政权的“教导”之下,已经趋向汉化。

东汉时期攻打的匈奴主要是北匈奴。但是内附的南匈奴,在加入汉军北击北匈奴时,趁机接收了大量的部族,使得其成分越来越复杂,也爆发过叛乱。

因此导致了东汉政权对于这个女婿,进行了一番敲打,发展到派遣官员直接管理南匈奴各部,甚至到了东汉中期,还多次发生了汉朝官员直接拘捕、更换、逼死、杀掉南匈奴的单于、将军等等的事件,而南匈奴八部则是不敢言语。

到了东汉末年,内附的南匈奴于扶罗单于,趁董卓内乱京师时,趁机劫掠太原等地,并驻兵在河内一带。因此当曹操封王时,也就是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前往邺城祝贺,曹操直接就把呼厨泉给扣押起来,并延续了东汉中期的政策,将刚刚统一起来的南匈奴直接打散成为五部,然后派遣官员到五部做司马,直接管理南匈奴五部。

三、彼时的匈奴已经名存实亡,遭到汉人的全面压制与监管,处于一个十分卑微的时期。

曹操将呼厨泉的兵马分为五部之后,立于夫罗之子刘豹为左部帅,其他四部,也均由匈奴刘姓之人担任。不再允许其用匈奴之名,而用汉家女婿,刘姓为姓氏。

质子刘渊:

咸熙年间(264年―265年),按照规矩,刘豹之子刘渊到曹魏政权的首都洛阳作为侍从官(质子),在此期间刘渊获得了接触到曹魏政权的中枢,并且由于刘渊此人在年幼时,聪明伶俐,获得了河内地区的世家豪族的认可。

因此刘渊也就很快获得了晋武帝司马炎的认可。只不过在这个时期,也能看出来曹魏政权依旧执行曹操时期遗留下来的压制政策,虽然刘渊获得了皇帝的认可,给予了一定的官职,可是一直都是被留在首都洛阳,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权利。

直到刘豹病死之后,刘渊才被放回到左部,继承左部帅(都尉)一职。在他担任左部帅期间,他严明刑法,禁止各种奸邪恶行,同时善于结交,乐行好施,不仅仅其他南匈奴人多来投靠,就连幽州、冀州的世家豪族的子弟,都来不远千里来此与之交往。

为什么刘渊要尊汉高祖刘邦、蜀汉政权的刘备、刘禅为祖先?

虽然更多是因政治需求的因素所主导的。

但事实中,内附的南匈奴人,已经在两百多年的东汉政权教育之下,已经出现很严重的汉化现象,特别是曹操时期的规定,以刘姓为南匈奴各部的首领。也有强化了内附的南匈奴汉化的措施。因此不能说仅仅是刘渊为了政治目的而去乱认祖宗,可能也有这两百多年的影响之下,内附的南匈奴人已经接受了汉家皇室女婿这一个身份(好避免被东汉政权的打压)。

且有一个因素,也需要考虑的,就是刘禅死于公元271年,而刘渊到洛阳为质子时是264年―265年,这个时间段,刘禅同样也在洛阳,两者是否有过见面与否,就不得而知了,可若是刘渊等以汉家皇室女婿的身份的情况分析,估计刘渊应该知道这个汉家最后的皇帝。

另外史书中也明确说明了,匈奴人在起事时的谋划,寻求土地建国、以及贵族们想避免被完全同化后,丧失掉特权。

1、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左贤王元海姿器绝人,干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2、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再则,刘渊自己也宣称为什么要认刘邦、刘禅为祖宗的原因:

1、汉朝存在的时间很长,当时依旧还有人心怀刘汉政权。

2、刘渊崇拜刘备,认为他凭借益州这个崎岖一州,就能抗衡曹魏政权那么久,同时又能间接说明了刘汉政权的正统性。

3、用刘姓、汉为号,是用来说服汉人和匈奴人的;以草原习俗来规劝胡人,兄死弟及。同时也规劝汉人,其并非是异族,而是刘家的女婿,百年的外甥、兄弟,血管里依旧留着刘汉的血液。

上可成汉高之业,下不失为魏氏。虽然,晋人未必同我。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是以昭烈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于天下。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

比较倾向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所述的,刘渊一开始并没有选择背叛曹魏政权,”闻司马颖之败,尚欲为之击鲜卑、乌桓,则犹未必遽背晋而思灭之也“,是后来的局势发展,被其内部的五部匈奴部首刘宣他们推动,且其领导司马颖的误判,才致使匈奴建国,开启了五胡乱华之事件。

图片均来源网络


史之为用


作为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族皇帝,刘渊字元海,并州新兴郡人,南匈奴左部帅刘豹的长子,大概生于曹魏嘉平三年(251年)。据史书记载,刘渊自幼聪慧过人、天性孝顺,年仅7岁丧母时,曾在葬礼上大哭不止,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曹魏宰相(司空)王昶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赏,并且派人前去吊唁,由此使得刘渊在中原小有名气。

据正史记载,刘渊气度不凡,身高8尺4寸,胡须长3尺多,心口上有3根红色的毫毛,长3尺6寸,经常被相士视作富贵之相。除此之外,刘渊还是一位文武全才型的人物,不仅擅长骑射,而且还熟读诸子百家经典,尤其喜欢钻研《左传》和《孙吴兵法》。刘渊在向上党名儒崔游求学时,经常和同学朱纪、范隆等人议论,希望自己能超越汉初功臣周勃、随何等人,建立名垂青史的功勋。

曹魏末年,刘渊前往洛阳做人质,受到权臣司马昭的厚待,而名臣王浑父子因为欣赏他的才华和志向,也都与他倾心相交。西晋建立后,王浑曾向晋武帝建议将刘渊派往东南前线,由他主持伐吴事宜,但因遭到大臣孔恂等人的反对而作罢。等到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在凉州发动叛乱时(270-280年),光禄大夫李憙提议由刘渊领兵进剿,再次孔恂等人的反对而作罢。孔恂等人之所以一再阻挠对刘渊的任用,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认为出身匈奴族的刘渊一旦掌握兵权,或将割据江东自立,或将联合鲜卑族作乱,从而危及汉人王朝的安全。正因如此,刘渊留居洛阳的数十年时间里,不仅一直得不到任用,反而还受到严密的监控,形同囚徒。

刘渊虽有一身才华却没有施展的机会,时间一长,难免会心生怨恨。某年,刘渊在送别好友王弥返回故乡东莱时,曾在饯别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并借助这个场合大发牢骚,搞得动静相当大。齐王司马攸(晋武帝之侄)得知此事后,深感问题的严峻性,于是建议朝廷诛杀刘渊以绝后患,幸亏重臣王浑及时站出来阻拦,刘渊才侥幸躲过杀身之祸。

咸宁五年(279年),南匈奴左部帅刘豹病死,刘渊继承其父的职务。在管理部落事务期间,刘渊爱护部民、赏罚严明,并且经常拿出财富来笼络豪杰,因此不仅匈奴五部的豪杰都依附于他,就连幽州、冀州的名士们也都跟他结交。刘渊的强势崛起引起晋朝的警惕,因此在永康元年(300年),晋惠帝以匈奴部民叛逃出塞为由,下诏解除刘渊的全部官职,并将他幽禁在邺城。

好在不久后发生“八王之乱”,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时任丞相)为求得匈奴援助,便任命刘渊为北部单于、参丞相军事,命他回到根据地去招募军队,时在永安元年(304年)。刘渊回到匈奴后,的确想举兵支援司马颖,但叔父刘宣等人却对他进行劝阻,认为利用当前的乱世创建国家、恢复冒顿单于的基业,才是民心所向。刘渊认为叔父所言极是,便放弃援助司马颖的计划。

然而,刘渊的志向比刘宣更深远,他想要做的不是恢复匈奴的基业,而是光复汉朝。因为在刘渊看来,他的身体中流淌着汉朝皇族的血液(汉朝长期与匈奴和亲),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兴复故国的重任。因此在同年举行的建国仪式上,刘渊将国号确定为汉(史称汉赵),并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而蜀汉后主刘禅也被追谥为孝怀皇帝,以此来彰显自己是汉室正统。

刘渊建国称帝后,派兵攻略并州、冀州等地,并积极笼络各地的叛军首领(如王弥)和起义军(如石勒),因此势力发展极快,短时间内便成为河北一带名义上的统治者。在完成对河北的占领后,刘渊又派大将刘聪、刘曜、石勒等人多次进攻晋朝的都城洛阳,但在中原军民的顽强抵抗下而未能得逞。永嘉四年(310年)八月,刘渊带着满腹遗憾离世,死后谥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续进攻中原,最终在永嘉七年(313年)攻陷洛阳、俘获晋怀帝,3年后(316年)又攻陷长安、俘获晋愍帝,正式完成灭亡西晋的目标。作为史上第一位匈奴族皇帝,刘渊虽然生前未能实现灭晋兴汉的梦想,但他却为这项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至少对匈奴族来讲,依旧称得上伟大。

开心一刻影音娱乐


在刘姓的起源里,其中有一条是外族的改姓,说的是西汉初期蒙古高原的霸主匈奴人对刚建立的中原王朝有着很大的威胁,汉高祖刘邦一时没法用军事手段解决这个威胁,就采用了和亲的手段,通过让公主或宗室之女嫁到匈奴去的联姻的办法暂时解决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矛盾。嫁到匈奴去的皇室宗亲之女所生的孩子,按照匈奴传统皆随母姓刘,这就是匈奴人刘姓的起源。

刘氏后代

而刘渊据《晋书》上说是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代,冒顿单于曾娶汉朝宗室之女,他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这么说的话,刘渊与刘邦还真有一些血缘关系,刘渊尊奉刘邦为祖宗也是对的。刘禅是刘邦的曾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也是老刘家的人,所以刘渊尊奉刘禅为祖宗也没有错。

政治需要

刘渊是匈奴人,五胡十六国时期,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政权。然而不管谁要建立政权,都要考虑政权的合法性,虽然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但是这是会起到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的,对于政权建立是有帮助的。因此很多人都要认一两个正统的祖宗,以期望告诉别人他这是在恢复正统,合理合法,理所当然。就像刘渊建立的政权叫汉,史称汉赵或前赵,氐族人李雄建立的政权后来也叫汉,史称成汉。这在当时都是很有号召力的。

所以,刘渊作为匈奴人,尊奉刘邦和刘禅为祖宗,虽说可能有些血缘关系,但最为重要的还是为了笼络人心,为自己建立政权找到所谓合理合法的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