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宿遷宿城統計局“典型調查”數據服務抗疫一線

經濟視野網2月13日訊( 陳慧 記者張凱歌 )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爆發,迅速蔓延全國。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統計局2月3日-5日通過電話調查、問卷調查和入戶走訪形式,對4個鄉鎮10家農業經營主體(戶)和部分農戶進行了典型調查,以實際行動,以統計數據服務政府決策,支援抗疫一線。

據調查顯示,農業生產受梗阻。目前,全區春耕工作面臨較大壓力。不程度存在缺乏勞動力、生產資料短缺、農產品供銷脫節等情況。生產一線特別是高效農業生產換茬種植需要大量勞動力,如江蘇潤道、江蘇愛吉爾、江蘇碩大3家在現代產業園區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土地面積1700多畝,正常用工300-500人;宿遷鑫蕊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有土地面積350畝,作物換茬需勞動力50-80人。因居民響應居家隔離、減少集中傳播途徑號召,急需勞動力的埠子、羅圩等鄉鎮大棚換茬種植經營主體戶,現無工人可用。農副產品銷售方面,與節前供需兩旺相比,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另外,應對疫情各級政府都拿出“硬核”效率。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領導幹部身先士卒,一馬當先,表現出了守初心,擔使命、勇奉獻的光榮職責,但基層政務人員堅守一線崗位精力上受影響。在全區大多數鄉鎮大年初二就開始上班,全方位部署防控工作,出臺重點人員排查機制、道路管控機制、人員留置機制、市場管理約束機制。實行領導24小時坐班,這種滿負荷高強度單一工作,極易促使身軀疲憊,很容易造成精神恍惚。

村居黨員幹部戰疫情連軸轉成普遍。調查中發現埠子鎮官莊村幹部嚴查疫情,送醫就診不過夜,表現為民服務情懷;龍河沈橋村書記堅守防控一線,肩扛利劍,親自指揮排查,受傷在戰場第一線,把守護村民健康安全,收在心間。全區像這樣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件有很多,但村居還有諸多事情處理,特別是經濟發展事務,村居幹部精力難以兼顧。

為有效應對疫情蔓延,全區各村居、條線抽員或全員上陣分兵把守,堅持宣傳、排查、篩查、盤查,體現了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由於全天候一線值勤,一些業務不得不留待夜半時分再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效。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經濟視野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