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一位多重標籤的“憂患天子”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共計11年。此期間恰逢中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不管是歷史機遇還是個人經歷,咸豐皇帝被稱為一位“憂患天子”,其身上也帶有多重標籤。

咸豐皇帝:一位多重標籤的“憂患天子”

標籤一: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清朝自雍正皇帝開始實行秘密建儲制,皇帝將暗中選定的皇位繼承者名字密封藏於匣內,皇帝死後予以公佈,這樣就避免了皇子爭位的風險。

到道光皇帝時,當時可選儲君的皇子有六人:皇四子奕詝(16歲)、皇五子奕誴(16歲)、皇六子奕訢(15歲)、皇七子奕譞(7歲)、皇八子奕詥(3歲)、皇九子奕譓(2歲)。彼時清王朝內憂外患,顯然不宜立幼子,儲君就在前三個年長皇子中選。皇五子奕誴過繼給惇恪親王綿愷為嗣,只有從奕詝和奕訢中選擇。

咸豐皇帝:一位多重標籤的“憂患天子”

彼時,奕訢天資聰明,深得道光喜愛。奕詝的老師杜受田知道奕詝的才智比不得奕訢,便建議奕詝以仁孝之心取悅道光皇帝。一天,道光命諸皇子隨駕到南苑圍獵,檢驗皇子的騎射才幹。奕訢武藝超群,圍獵中獲取獵物最多,而奕詝卻站在一旁不發一箭。原來奕詝自知騎射不如奕訢,便聽取杜受田的建議,到了獵場不發一槍一箭,而且約束手下不得捕捉一隻獵物。道光責問奕詝一無所獲時,奕詝則答道:此時正值萬物孕育的季節,不忍射殺獵物,也不忍用這樣的方式與弟弟們競爭。奕詝的回答使道光帝非常高興,道光也下定了立奕詝為儲君的決心。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秘密立儲:“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道光皇帝最終選擇了奕詝為儲君,即後來的咸豐皇帝,而更為賢能的奕訢則成了恭親王。奕詝也成為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標籤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

咸豐皇帝的另一個標籤就是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

咸豐只有一個兒子載淳,成為唯一的繼承人,即為同治皇帝。同治皇帝載淳繼位時只有6歲,親政之前由兩宮皇太后輔佐政事,手中根本未有實權。同治帝在親政和大婚後不久便突然駕崩,由於未有子嗣,慈禧決定立道光第七子、咸豐皇帝的弟弟奕恭親王譞的兒子——3歲的載湉繼承皇位。光緒即位後,慈禧仍然是清朝的實際掌權者。

咸豐皇帝:一位多重標籤的“憂患天子”

所以,自咸豐之後的同治、光緒乃至後來的宣統皇帝,其實都未再掌控實際的皇權,因此,咸豐皇帝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卻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

標籤三:慈禧的丈夫

咸豐皇帝另外一個身份很容易被人忽視,那就是慈禧的丈夫。

葉赫那拉氏於咸豐二年進宮,被封為蘭貴人,後來不久由貴人升為懿嬪。咸豐五年,懿嬪那拉氏懷有身孕,咸豐皇帝非常高興。咸豐六年,懿嬪那拉氏生下大阿哥載淳,咸豐很高興,懿嬪晉封為懿妃,地位得到提升。咸豐七年,葉赫那拉氏晉封為懿貴妃,她在皇宮后妃中的位置上升為第二位,僅次於皇后鈕鈷祿氏。

咸豐皇帝身體不好,他想到百年之後要由唯一的兒子載淳即位,而載淳年歲太小,教育扶持兒子的重擔自然落在生母那拉氏身上。懿貴妃心裡也明白,她有責任幫助兒子處理軍國政務。再加上那拉氏本身對權力和政治非常熱衷,她設法與聞政務,從奏摺中瞭解朝廷內外的局勢,觀察大臣言行,熟悉典章制度,學習處理政務的方法。很快,懿貴妃成為咸豐皇帝的得力助手,但也慢慢滋長了野心。

咸豐皇帝:一位多重標籤的“憂患天子”

咸豐皇帝,慈禧的丈夫,絕不會想到在他去世之後,自己的懿貴妃聯合自己的六弟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自此登上歷史的舞臺,影響晚晴政局長達五十年。

標籤四:最苦命的皇帝

咸豐在位的十一年,大清內憂外患,咸豐雖想勵精圖治,但也改變不了大清面臨的內憂外患。

咸豐元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皇位還沒坐熱乎就爆發農民起義,對於任何想要勵精圖治的皇帝來說都不是好事情。這一鬧就鬧了六年,直至咸豐六年,太平天國才得以鎮壓。

咸豐八年,英法艦隊攻佔大沽炮臺,清朝不得已在天津議和,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咸豐十年,英法兩國再次侵華,大舉入侵,攻佔天津後向北京進犯。咸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命恭親王留京議和,與英、法、俄分別簽訂了《北京條約》。

咸豐十一年,咸豐帝病逝於熱河行宮的煙波致爽殿寢宮,年僅31歲。1865年,咸豐葬於東陵中的定陵,廟號文宗。

咸豐皇帝:一位多重標籤的“憂患天子”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歷史上有三位皇帝死後的廟號是文宗,分別是唐文宗、元文宗,還有一位就是清文宗,這三位都是想做好皇帝但因種種原因最後沒做成好皇帝。

結語

咸豐皇帝趕上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沒落,他進入的是一座破風漏雨即將傾倒的大廈,駕馭的是一條航行百年千瘡百孔的破船,雖想力挽狂瀾,但卻無力迴天。這位“憂患天子”的命運或許也是歷史的必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