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回老家天天因為寶寶輔食吵架的呢,天天讓喂乾飯?怎麼辦?

瞧穿花褲衩的豬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個新爸爸、女兒剛好2個半月、我家寶寶好沒到吃輔食的階段、你說回老家因為喂寶寶輔食的問題吵架、我覺得老家的食物更健康啊、特別是在農村就更好了、很多綠色蔬菜、水果、土雞都很好、不用太糾結、吵架的原因應該是寶媽天天一個人帶孩子累了、真的帶孩子很辛苦、特別是不是很乖的寶寶、每天餵奶、換尿不溼、洗澡游泳、她不睡你還要陪著她玩、我跟我老婆也是吵架很厲害、她總覺得我帶孩子比較少、自己很累、要得抑鬱症了、但事實是我真的很遷就她、小孩要睡覺我可以哄、但是平時她不喜歡要我帶她、她誰都不要、就要找媽媽、哭的時候只有媽媽才能讓她安靜下來、我也沒辦法、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讓老婆能有時間多休息、你們的問題我覺得不是喂什麼輔食的問題、就是夫妻間溝通和相互關心的問題、解決好了其實吃什麼輔食只要健康營養跟得上就好、最後祝你們夫妻和睦、寶寶健康快樂成長、下圖是我女兒、很可愛吧……





小剛帥叔叔


是的,我也經歷了這個問題,但不至於吵架,因為我意志很堅決,孩子的胃才是重要的。

我兒子剛滿14個月,也剛好在過年那幾天鬧肚子。然後從孃家回去,鬧肚子見好了些。我公婆吃乾飯的時候,總是喜歡餵給我兒子。我是意志明確的說不能這樣喂。

不是得罪老人,不尊重老人。我感覺她們的想法跟我們不一樣,鬧肚子才好就要喂乾飯,真的理解不了。而且也不是那種軟糯的口感的飯,我真怕不好消化。

其實,在生活上難免有些磕碰,養育方式不對頭。對於那些不依不撓的那種公婆,就應該溫柔而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作為一個母親,實則很難。有時候為了孩子與家人鬧矛盾,其實誰都不想。不管遇到啥問題,一切出發點都了孩子。

有時候意志堅定決定一件事情,避免吵架……



歸去來兮001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那時候小孩剛出生,跟公公婆婆一家住一起的,他們都還比較年輕都還在上班的,孩子出生幾天回到家,沒過兩天,婆婆就說要開始給孩子喂乾飯吃了,說光喝母乳沒有力氣,必須要吃乾飯,我雖然是第一次當媽媽,不太懂,但是出院的時候醫生明確說了,六個月以前純母乳餵養,所以,當聽到婆婆這樣說我實在是難以接受,告訴她孩子還才剛出生幾天,不能吃飯,而且根本也吃不了,醫生都說了,但是她哪裡聽的進去,他們那一輩的人真的是特別固執己見,完全不願意接受現在的觀點,總認為自己比醫生還牛,她堅持要喂,要喂嚼爛了喂,我不喂,她就叫我老公喂,還說我老公出生三天就開始餵飯了,我老公偏偏又是個媽寶,聽婆婆的話,用嘴巴嚼了餵了一次,他們以為孩子吃進去了,心滿意足啊,過了一會我看我飯全從孩子的嘴巴里吐了出來,他根本就吞不下去,我就跟我婆婆說,孩子吞不下去,都吐出來了,她也不好說什麼了,沒有再堅持要餵我喂,因為孩子月子裡有點哭鬧的厲害,她就一直說是因為沒吃飯,有一次居然把孩子抱到自己的房間裡面去,在房間裡嚼了飯喂孩子,我真的氣死了,給老公說,他也是站在婆婆那一邊,後來婆婆還專門叫人從家裡用米打成粉拿過來,叫我煮了喂,那時候孩子還才剛滿月,所以我肯定不會喂,但是為了不必要的爭吵,我就每天煮一點放在鍋裡,婆婆每天下班都會回來問,我就說餵了,其實根本沒有喂,這樣她心裡也舒坦了,我也不用擔心了,避免了不必要的爭吵,兒子長的白白胖胖,每次體檢體重升高都比標準高,她還以為是她那米粉吃的好呢,直到現在她也不知道,孩子四個月前我就壓根沒給他吃過飯,後來生二胎,果斷自己帶,自己住了,免得大家都難受,二胎六個月幾遍沒加什麼輔食 ,現在身體也很好。




奇妙小課堂


我家娃八個月,六個多月的時候婆婆說蒸雞蛋羹,放一點點鹽巴,我說不能吃鹽,然後她就也沒再勉強。去老公姑姑家,她喜歡孩子,給我家娃喂的雞蛋黃,各種水果,溶豆啥的,有可能吃的有點多,喝水少,結果拉不出粑粑,我給孩子用開塞露,結果全是乾乾的粑粑,娃邊使勁兒,變哭,本來我應該跟著一起難受的,結果我跟老公看著娃拉屎的樣子笑得停不下來。去長輩家裡,長輩們喜歡孩子,有時候會喂一些孩子暫時還不能吃的東西,我都是讓老公出面,讓他跟他家長輩說不讓給吃。我家的我來說,直接說就好了,為了孩子,長輩們也應該能聽進去的,那些聽不進去的,你自己動手好了,她喂,你阻止


super萋萋


在老家是沒有條件做輔食嗎?如果有條件而你不想做,那寶寶吃啥?如果沒有條件,你也可以提前準備些米糊。如果你什麼都沒有做,就不要埋怨老人餵了乾飯。我家的兩個寶寶從開始吃輔食後一直是我做。所以我做啥吃啥,我說吃什麼就吃什麼。毫不誇張的說,我回老家就像搬家一樣,全是孩子的東西。雖然累些,但真正為了孩子好就應該想的多一點辛苦一點。


2020必勝平安健康


我家的三個多月,家裡的叔叔阿姨,家公家婆,爺爺奶奶個個都是專家,一哭就是餓了,一哭就是我沒給吃飽,叫給喂米糊,給喂骨頭粥,我真是要瘋了,聽到他們那一套,真想懟回去,如果一哭就喂,餵了就能解決的話,那娃也太好帶了


森林木194770495


光吃乾飯沒太大營養,還是要跟家裡老人多溝通!我家小寶小時候,奶奶也總是喂饅頭,我也是很生氣,但要上班,小孩還是得老人幫忙照顧的,只能多溝通吧,給寶寶的飯菜花樣多一些,魚,肉,蔬菜,水果均衡餵養!

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超超小娃


家庭因為輔食添加的問題有衝突很正常,幾乎每個家庭都存在。因為一點,大家都對寶寶關心,關注寶寶的營養,這是人的本性,也是社會發展的表現。但是,大家都是以自己的想法,或者說是經驗,或者說感受來決定添加食物的類型,老人不習慣年輕父母的做法,年輕的父母又看不上老人的做法。老人有他們那時育兒的體會,年輕人喜歡網絡上書上的,很教條,矛盾由此而生。

我在工作中碰到很多這樣的情況,兩代人為育兒經常發生不愉快。我的建議是:把握輔食添加原則,靈活食材搭配,關注寶寶體格發展指數。

輔食添加的原則大家可以在網上搜索到,我的文章裡也有。

靈活食物搭配方面,要根據寶寶月齡,目前的環境和條件,實事求是。近期,大家都居家隔離,食材購買不方便,可以家庭現有的食材創新制作方法,讓寶寶在色、香、味上感興趣,或者說適應即可。

要關注寶寶身長、體重增長的速度。我們營養的目的就是促進寶寶健康成長,只要體重,身長增長速度(注意,我強調的是增長速度)正常,我們的方法都是正確的。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當然,要理性看待兩代人在育兒中的矛盾,我們的初心是一致的,做好溝通,應用的溝通與技巧,讓家永遠其樂融融!


宜都婦幼保健院肖建國


作為一名新晉寶媽,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從我的個人經驗來說吧,首先凡事多跟家裡人商量。

我也遇到過很多老人關於帶娃的觀點與現在科學養兒不符合的情況,就比如下面這些:

1.孩子把尿的問題

2.一歲以內吃不吃鹽,糖,油等的問題

3.給不給孩子坐學步車

4.用尿片子還是尿不溼

5.給不給孩子算命取名

6.給不給孩子綁腿

7.給孩子餵飯能不能用口吹,用嘴試燙

8.不讓孩子吃手

...............

後面我是怎麼解決的呢,給家裡老人下個抖音,給他們多關注些科學養兒抖音賬號,嘻嘻,他們就漸漸接受了


祺乖乖的麻麻


我回老家,那些人都用自己的筷子餵飯菜給我小孩,7+而已,還剝開瓜子喂他吃/你說不能喂,她們還說你矯情。趕緊回城裡,我怕再住久一點,孩子都會嗑瓜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