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孩子焦虑不安,别拿疫情当借口,真正原因在这里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原因,学校全部都处于停课状态,学生全部线上学习,老师们也都开始尝试做“网红”。对于其他年级,虽然有影响,但都可以通过后期缩减周末或者寒暑假来补齐落下的课程。但对于今年马上面临高考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不确定却会让本就压力重重的孩子们更加焦虑不安,有父母说孩子最近总是坐不住,看不进书,感觉焦虑不安,一会担心考不上一会担心延迟高考,一会又说取消高考,各种漂浮不定的心态频出,或者以前没事还聊聊天,现在整天呆在房间里,问半天也没一句话,简直像变了个人。

临近高考孩子焦虑不安,别拿疫情当借口,真正原因在这里


学习压力,学校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种种的“保护”和“关注”,高考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不确定性都可能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临近高考孩子焦虑不安,别拿疫情当借口,真正原因在这里


成绩焦虑

高三学生学习成绩的焦虑是普遍现象,每个人都在努力取得好成绩,都在加倍努力,一旦考试成绩没有达到理想的心理预期,就会产生失望、焦虑、恐惧甚至厌学的情绪,严重的还会有头痛、胃痛甚至“浑身上下哪都痛”的症状,有的学生因此不愿意去学校,想在家里学,因为一想到要去学校就害怕,渴望而不得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他们不是对父母不满而是对自己不满。

小义今年上高三,每次一说到考试他就连饭量都会减少,尤其是考试的前几天,局促不安,任何关于考试的话题都会让他紧张,因为他担心自己考不好,感觉还没有做好准备,事实是他的成绩每次都是班里的前十名。

担心和害怕的背后是父母对于成绩的重视超越了爱的本质,当一个人认为只有自己考的好父母才会爱他的时候,那么考不好就像压在他头顶的一座大山。有时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他们对于父母的信任和言行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临近高考孩子焦虑不安,别拿疫情当借口,真正原因在这里


《少年派》中林妙妙第一次摸底考试考了倒数,他不敢告诉妈妈,她焦虑,担心,害怕,恐慌,因为他知道妈妈会因此“发疯”她不想告诉妈妈,偏偏妈妈又很积极的来参加家长会,结果可想而知,一场母女之间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爸爸安慰说:“你妈是替你着急了”,妙妙直接回“谁让她着急了,她急有用吗,她应该自己考”

有人说做60分父母,100分的父母样样都好,但却容易培养出依赖和反抗的孩子,自己也容易受伤,60分父母刚刚好,父母好,孩子也好。

成长焦虑

小奇是爸爸陪着来找我们的,坐在沙发上的他一直低着头,爸爸告诉张老师小奇休学一年,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

因为家庭教养的原因,很多学生在童年或更早的时候会有一些糟糕的经历,安全感不足,没有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这些问题可能暂时被压到了心底,在

临近高考孩子焦虑不安,别拿疫情当借口,真正原因在这里

高三这个高压的环境下,那些往日被深埋的问题就会被重新激活,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烦燥、恐惧等情绪,有的还会伴有躯体症状。

成长是一个普通的词,他是幸福美好的,但也充满了艰苦和磨难——高尔基

临近高考孩子焦虑不安,别拿疫情当借口,真正原因在这里


《悲伤逆流成河》从小在母亲嫌弃中长大的易遥,青春期因为和优等生齐铭的关系引来唐小米的嫉妒,最后自己不幸染病成了悲惨命运的开始,好朋友顾森西姐姐的死成了压倒易遥最后的稻草,同学的辱骂,朋友的怀疑,自我的否定,最后将这个花季的少女推向了深渊,好朋友顾杰西不忍心救下易遥,唐小米被抓后易遥也获得清白,过上正常的生活。

成长就是这样,痛苦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


临近高考孩子焦虑不安,别拿疫情当借口,真正原因在这里


青春期焦虑

高三学生正处青春期,自我意识较强,也更加有主见,希望独立的空间越来越大。渴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但家长们常常会认为我是为你好,你要听我的,从而引发双方的权力之争。

而孩子常常会觉得家长和老师的想法不合自己的心意,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冲突。当这种冲突越来越强时,就会爆发与家人老师一些情绪上的抵触,出现极端的行为,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临近高考孩子焦虑不安,别拿疫情当借口,真正原因在这里


高三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却不是唯一的阶段,高考是改变人生重要的途径,却也并非唯一的途径。有人说成功=心态+知识+技能,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孩子更是如此,无论事实多么无常,每个人能改变的人只有自己,用一颗平常心笑对乌云背后的灿烂明天,会发现全世界都在对你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