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都停擺了,可空氣質量沒什麼改善,還和汽車尾氣有關嗎?

生機-食療


汙染的是機油蒸汽。沒有檢測標準。燒的機油都哪去了?

生產汽車噴漆的有機揮發物。門板的有機揮發物。因為沒有檢測標準。風大就算合格,但是這些物質還在空氣中存在。

國五,國四,一代標準一代設備升級,一代檢測升級。不花錢買嗎?

學別人未必不好。例如標準。標準有了沒用,完成標準的品質控制技術才是精髓。目前標準很高,但都是品控不行。

防控hiv的標準,檢測手段很好,世界一流,但是不宣傳危害,傳播途徑。你在檢測上世界第一水平。是不是有用呢?

空氣中的料多了。一旦超過肺的防禦閾值,就會出問題呢?

有空氣濾清器,只是躲了初一。汙染威力最終會進入水循環。

所以環保,科學健身才重要。


竹林靜語


個人感覺,這段時間私家車限行,各餐飲關停後,各施工項目關停,空氣確實清新多了,最明顯的是就是以前剛洗的車子停在小區一會兒就有明顯的灰,要是停半天那就是一層灰了,但是,現在擦乾淨的車停在小區一兩天也很乾淨……我每天出去散步一個小時(帶口罩,做好防護消毒工作,往人少的鄉道,山上),感覺空氣無比清新……


粗糧14


大型企業排汙,包括石油類,煤炭類,鋼鐵類,火電類,化工類。這些行業,有的排汙能看見,比方一些黑白煙霧,有些根本看不見。一中原因是晚上排,或者檢查來了我管閥門,走了我又開閥門。另一種是我一直排但是無色的煙霧你根本看不見,味道刺鼻。這種細霧遇到合適的東西會快速反應,形成有害物質。


諸葛泳


剛開始的時候,專家說了,是汽車尾氣,限單雙號!後來,專家說了,是農村燒煤造成的,然後煤改氣!後來,專家說了,是做飯油煙,該怎麼辦呢?現在,工廠停工,汽車停運,一天三頓飯改兩頓,甚至一頓,還有霧霾!讓專家怎麼辦?怎麼辦呢???等等!別急!別急!專家說了,是澳大利亞山火!對,就是澳大利亞山火!為專家點贊!!![贊][贊][贊][贊][贊][贊]


海哥油畫工作室


這個問題非常尷尬。

你說要和汽車尾氣有關係吧?汽車都不跑了霧霾該來還是來。可是你要說霧霾和汽車尾氣沒關係吧,在疫情大家都停擺的日子裡,空氣質量確實又得到了部分的改善。

所以說你們還要磚家怎麼辦呢?

今天的磚家,最大的錯誤不是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對立面睜眼說瞎話,而是因為“專家”這個詞早已經隨著社會發展和“美女”、“帥哥”一樣,早已成為女性或男性的統稱。

也就是說今天的專家非之前的專家,他們不再是某些專業領域的權威人物,而是代表某些利益集團的木偶和喉舌,是一種職業,一種工作。

所以,靜夜史認為它們的準確稱呼應該為“磚家”。

那麼,霧霾的產生和汽車尾氣有關係嗎?當然是有的,否則疫情當前,全業停擺,空氣質量也不會相對變好。

但霧霾的產生絕不僅僅是因為汽車尾氣,在根據磚家們的寶貴建議陸續禁煤禁柴甚至禁火禁灶後,群眾發現藍天雖來,但霧霾仍在。

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煤柴等和霧霾的產生是有一定關係的,但絕不是主要關係。

同理,汽車尾氣也是一樣。化石燃料的迅速膨脹固然嚴重汙染了空氣,但絕不意味著要為霧霾的產生買單。

再者,如果問題出在煤柴尾氣上,那麼農村的汙染為何會影響到城市?尤其是距離農村較遠的大城市?而在城市群裡,為何有的城市霧霾嚴重而有的卻藍天白雲?

以石家莊為例,從靜夜史到石家莊求學開始,這座城市的冬季就基本處於灰暗甚至仙氣繚繞的狀態。每當開學時,只要在火車上看到天氣由藍轉灰,基本意味著石家莊將至。

從石家莊的霧霾情況來看,雖然在衛星雲圖上,整個華北北部地區幾乎都難以倖免,但市區和郊區的空氣質量絕對是有差別的,而且同是華北地區,北京的空氣質量要遠優於周邊河北地市,這足以說明霧霾不是成“片”存在的,而是以各個城市市區為中心的。農村煤柴也許有汙染,但絕不至於是大汙染。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煤氣化之前,農村燒柴的比現在只多不少,但當時的空氣為何沒有霧霾?

所以靜夜史認為,霧霾的產生,根源還在城市本身,在靜夜史看來就是城市化的迅速推進。

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霧霾產生的主要因素是揚塵,而揚塵的產生,既有黃土高原帶來的自然粉塵,比如前些年的沙塵暴,更有城市化過程中化石燃料燃燒、道路運輸和樓房建設等。

而揚塵的解決方案,主要有風吹和植被吸附等。

很多人認為,三北防護林的建設,雖然阻礙了沙塵暴的肆虐,卻也使西北風基本歇菜,這使得北方城市揚塵難以通過西北風擴散。

不過從靜夜史在張家口的親身感受來看,這一點基本不成立。真正大家喝不上西北風的,是向上的林立高樓和向左向右向前向後的大餅式城市化。

高樓的出現,雖然對西北風有一定的遲滯作用,但相比於城區攤大餅的擴張基本是小巫見大巫。

因為城區的瘋狂擴張,使城區和郊區的熱力環流被徹底打破,再加上城區內高樓較多,使揚塵難以擴散。

而郊區的城市化使地面植被大量減少,失去了對揚塵的吸附作用。再加上交通四通八達,空氣溼度小,揚塵更是因為交通工具的攪動而難以消停。

南方霧霾之所以減少,一是因為南方的能源結構基本以油氣而不是以煤炭為主。再就是雖然南方雖然城市規模同樣很大,但空氣溼度更大,水域面積遠超北方,所以揚塵不容易在空氣中長期滯留。

概括起來,霧霾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歷史名詞。因為它是隨著城市化的迅速推進而逐漸出現的。這雖然反映了經濟發展的恐怖速度,但也讓這代人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當下的環保先行政策,可以說是解決霧霾問題的大膽嘗試。雖然很多磚家口無遮攔,但不得不承認還是有很多憂國憂民且真知灼見的學者,他們以犧牲部分經濟為代價,換取一方藍天白雲,無論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事。

作為一個正在迅猛復興的民族,我們需要完成的任務太多,所以我們也應該多一些寬鬆,少一些抱怨,只有這樣我們的明天才能越來越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我們是工程行業的,地方政府接到了中央的指示,轉手就做起了自己的創收生意。地方大氣辦變成實權部門,項目開關全憑他們口頭通知。企業想復工生產必須要通過政府關聯企業購買相關防塵控汙染的檢測設備和防塵網,相關成本猛增,企業苦不堪言。所謂的防塵網都是用劣質塑料製作,風吹日曬幾日就不堪用了。一旦允許開工這些塑料就會被挖掘機絞進地基。這些廢塑料中的有毒物質長遠來看一定會滲入地下水汙染城市水源。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我只能說很多人都是歷史車輪上的螺絲釘,有些突然被賦予權力的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乾的就是斷子絕孫的事。



來往冬天的輪船


作為一個西安人,西安的霧霾眾所周知一直很嚴重,但是看了上面一些人的評論這件事情讓人真的很寒心,你們昧著良心說話心不痛?汽車完全停了,霧霾消失了嗎?確實沒有!但你們敢說沒有起碼10%~20%的好轉?空氣的汙染必然是大型工廠造成的汙染居多,但是工廠停了工人吃什麼,市場吃什麼?一個城市一個國家要發展,關了工廠發展什麼?一個人要活著,少開一天車能缺了什麼?而且說句實話,抱怨限號最多的也無非就是剛開始實施限號的城市,比如西安,一週一次,有很不方便嗎?限號的時候我也做公交,地鐵有點繞路,騎電動車,也踩過幾次自行車,做一個能為國家著想一點的人這麼難?能為下一代付出一點🉐人也這麼難?在下面罵人?無非就是限號硬開被罰款了,想炫耀一下自己有車,亦或者就是一些生活的失敗者找個發洩的地方?可悲可悲…

對了,不用說是什麼政府的人,什麼工廠的人,我自己做電商而已,跟你們要噴的類型應該沾不上邊,只是看不慣你們網絡上醜惡的嘴臉,僅此而已。

拍攝於2020年2月13日9:56。



這個用戶名還沒存在


一個人天天熬夜,喝酒,上網,打麻將,抽菸,渾渾噩噩二十年,生活不節制導致身體越來越差。有一天感冒了在家休息,突然醒悟,辣的也不吃,睡覺也足夠,菸酒都不粘了,持續了一個月,發現身體還是沒有恢復的怎麼樣,照樣像個病雞子,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生活和習慣節制不節制和身體好不好沒一點關係。。。。。


塵上有冬雪


事實證明,最近藍天白雲真的增多了,最起碼有兩個星期都是大晴天了




門前大橋下123


不要用非專業眼光評論專業結論,也不要偷換概念吸引眼球。首先霧霾汙染源中汽車尾氣排放一直都不是最大比例,比例最大的一直是化石燃料汙染。看看下面元宵節全國汙染指數圖,汙染嚴重的地方都是北方,因為北方這個季節取暖是沒髮禁掉的。其次霧霾汙染跟天氣關係很大。風少的季節霧霾就嚴重,不要以為霧霾是這幾年經濟發達冒出來的,北方同學問問你家老人,幾十年前冬天啥樣。那時冬天家家燒煤燒柴取暖,有人聚集的地方遠遠看去就是黑雲籠罩在頭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